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牧草及草坪草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育种和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近代牧草与草坪草育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能运用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主要优质牧草及草坪草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育种特点、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

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牧草和草坪草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通过对各主要优质牧草和草坪草饲用、应用和繁育特点的科学分析,将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传统育种方法和近代育种的新技术及新方法相结合,合理规划主要优良牧草和草坪草在不同自然生境下的育种目标、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法,提高学生对育种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育种目标第一节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第二节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第三章牧草种质资源第一节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第三节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与保存第四章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第一节牧草繁殖方式第二节不同繁殖方式牧草群体遗传育种特点第五章引种第一节引种的作用第二节引种的理论基础第三节引种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选择育种第一节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和作用第二节选择的具体方法第三节不同繁殖方式的选择法第七章杂交育种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意义第二节杂交亲本选配第三节杂交组合方式第四节有性杂交技术及杂种后代选育第五节有性杂交育种程序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第一节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第二节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第三节杂种优势的遗传第四节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第五节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第九章诱变育种第一节诱变育种的特点和利用第二节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第四节辐射和其他育种方法的配合使用第十章倍性育种第一节单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第二节多倍体育种第十一章远缘杂交育种第一节远缘杂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远缘杂交不可交配性及其克服的方法第三节远缘杂种天亡、不育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第四节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第一节细胞和组织培养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第二节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第三节重组DNA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牧草及饲料作物良种繁育第一节牧草及饲料作物良种繁育任务及体系第二节牧草良种制种技术第三节牧草及饲料作物良种繁育程序第十四章草坪草育种第一节草坪草育种概况第二节草坪草育种方法和程序第十五章黑麦草育种第一节黑麦草的育种概况第二节黑麦草的品种资源第三节黑麦草的育种目标和方法第十六章苜蓿育种第一节苜蓿种质资源和育种目标第二节苜蓿开花机制及其杂交技术第三节苜蓿的育种方法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60%+实验(实践)报告30%+平时考核10%考核要求:1.闭卷考试:名词解释表达准确,语言规范;简答题名词解释准确,内容切题,解释清楚,语言流畅;论述题要求名词解释准确,基本原理阐明准确,语言表达流畅,能通过合理分析举例说明相关观点。

王成章-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王成章-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Breeding Science of Forage and Turf Grass学时:50 2.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和草坪草品种选育和繁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门课程旨在于使学生掌握遗传学、育种学、繁育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抗性育种等育种必备的基本技能以及苜蓿、玉米等主要牧草、饲料作物和草坪草的品种选育方法和良种繁育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育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了解不同牧草、饲料作物和草坪草的种质资源,牧草的繁殖方式与其育种方法的关系,掌握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倍性育种、诱变育种、抗病虫育种等育种手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适于农区的主要牧草、饲料作物和草坪草的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方法。

(二)试验技能方面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1.熟练掌握苜蓿品种杂交技术和杂交后代选育方法。

2.熟练掌握玉米自交系的培育技术和单交种制种方法。

3.熟练掌握黑麦草、三叶草育种方法和良种繁育技术。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6学时)绪论(1学时)重点:种和品种的特点,以及育成品种成立的依据。

第一节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的主要内容一、概念二、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与各学科的关系三、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育种技术四、种和品种的概念五、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第二节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一、中国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二、中国牧草、饲料作物与草坪草育种工作的成就与展望第一章育种目标(1学时)重点: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如产量、品质、抗逆性;难点:育种时应怎样科学处理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育种目标第二节主要目标性状一、丰产性二、品质三、抗性第三节牧草育种的过程第四节确定育种目标的原则第二章牧草、饲料作物和草坪草种质资源(1学时)重点: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与保存方法;难点:鉴定评价方法。

草坪课程大纲

草坪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教学大纲(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课程学时:理论32学时课程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草坪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强。

草坪已广泛地渗入到人类生活,成为现代化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草坪建植与养护》是一门讲述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实践的应用型课程。

是草业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园林、园艺等专业的选修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科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草坪草生长发育规律和主要生活习性;掌握草坪草种的选择、营养繁殖材料、场地准备、种植过程、植后管理、草坪更新、草坪修剪、草坪营养与施肥灌水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草皮生产能力、草坪建植能力和草坪养护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草坪、草坪草的概念。

2.了解草坪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了解世界及中国草坪业应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4.了解草坪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草坪的概念草坪、草坪草、草皮等有关概念;草坪与草坪草区分。

第二节草坪应用发展简史国外草坪应用发展史;国内草坪应用发展史。

第三节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草坪生态效益;美学价值;娱乐功能。

第四节草坪业草坪业的范围;草坪业的规模;我国草坪业的发展。

第五节草坪养护管理者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就业机会;合格的草坪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章草坪生物学基础目的与要求1.了解草坪在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

2.掌握草坪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3.理解草坪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4.掌握各种草坪草的主要特性与用途。

教学内容第一节草坪草的特征与分类:草坪草的一般特征;草坪草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草坪草的生长发育草坪草的一般外部形态;草坪草的生长发育(种子、幼苗、叶、茎、根、花)。

第三节冷地型草坪草冷地型草种的一般特性及常见的冷地型草种及其品种。

暖地型草坪草暖地型草种的一般特性及常见的草种及其品种。

第三章草坪与生态环境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候要素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草坪学教学大纲

草坪学教学大纲

《草坪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教学时数: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16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草坪学是一门以草坪草为对象,研究其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应用、建植养护等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课堂讲授主要介绍草坪草的分类及应用特性、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技术、草坪应用、草皮的生产、草坪更新技术等。

实验主要以草坪草及草坪杂草的识别、草坪建植前的土壤准备、草坪建植及管理技术为主,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熟练地掌握草坪施工,生产和养护技术并可以独立进行草坪的科研活动。

2、地位和任务: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熟悉草坪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课堂讲授主要介绍草坪草的分类及应用特性、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技术、草坪应用、草皮的生产、草坪新技术等等。

实验主要以草坪草及草坪杂草的识别、草坪建植前的土壤准备、草坪建植及管理技术为主,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熟练地掌握草坪施工,生产和养护技术并可以独立进行草坪的科研活动。

3、总体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草坪草的分类及应用特性、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技术、草坪应用、草皮的生产、草坪新技术等。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以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微生物、遗传学、农业气象学、耕作学等为基础。

5、修订的依据: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草坪概念及其应用的发展历程、草坪的类型及其作用,了解草坪业现今发展的状况及草坪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概念:草坪、草坪业;草坪应用发展简史、草坪的作用、草坪的类型、草坪业的其发展趋势。

3、本章的基本要求:草坪应用发展简史、草坪的作用、草坪的类型。

4、教学重点与难点:概念:草坪、草坪业及其发展趋势。

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第二章草坪生物学与生态环境1、教学目的:通过讲授及联系其它相关课程,使学生了解草坪草在植物学分类中的位置;熟悉草坪植物的结构功能、生长与发育过程;理解水分、温度对草坪草生长及发育的重要性;掌握各种(类型—品种)草坪草的主要特性与用途;认清土壤理化特性对草坪生长发育影响的重要性。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0 学分:1.5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6面向专业:园林本科课程代码:2100071先开课程: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城市生态学课程性质:选修执笔人:王奎玲审定人:宋磊王奎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草坪学是以草坪草生物学、草坪建植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见的草坪草种,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的理论和生产技术。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环节:课堂讲授和实验。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为园林设计及园林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讲授以现有教材为基础,采用启发式教育,突出重点,突出专业特点,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知识和新成果。

(二)实验环节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条件,实地观摩,熟悉常见的草坪草种,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概论(讲授2学时)第一节草坪植物、草坪与草地的内涵第二节草坪对人类的贡献第三节草坪利用和研究的历史重点:草坪植物、草坪与草皮的概念难点:草坪与草地的区别和联系思考题:草坪对人类的贡献?第二章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讲授2学时)第一节草坪草生长发育特征第二节草坪草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重点:环境因子对草坪草的影响难点:环境胁迫下草坪草的生理特征思考题:温度、光照对草坪生长有哪些影响?第三章草坪草(讲授4学时)第一节常见的冷季型草坪草特性及用途第二节常见的暖季型草坪草特性及园林用途第三节草坪草区划重点: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识别要点、生活习性与园林用途难点: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识别要点与园林用途思考题:常见的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及特征?第四章草坪建植(讲授4学时)第一节场地准备、草坪草种及种植方式的选择第二节草坪建植方法和植后管护技术重点:草坪品种选择、草坪建植技术难点:草坪建植方法和植后管理技术思考题:一般草坪建植的步骤及草坪建成之后应进行哪些管护工作?第五章草坪管护(讲授6学时)第一节草坪修剪高度、修剪方向、修剪频率及时间第二节草坪喷灌的方法与技术第三节草坪肥料及施用技术第四节了解草坪机械的使用方法重点:草坪主要的养护管理技术难点:草坪肥料及施用技术思考题:草坪养护需注意哪些问题?第六章草坪杂草及病虫害防治(讲授2学时)第一节草坪杂草的类型和种类第二节除草剂及杂草防除第三节草坪常见病害第四节病害防治方法重点:除草剂及杂草防除技术难点:草坪病虫害的防治策略思考题:草坪草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第七章专用草坪的建植和养护(讲授2学时)第一节专用草坪的类型第二节专用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技术重点:专用草坪的养护技术难点:运动场与专用草坪的养护技术思考题:如何进行运动场草坪的建植?第八章草坪质量评价(讲授2学时)第一节草坪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节草坪生态学评价重点:草坪外观及生态质量评价难点:草坪综合质量评价思考题:如何全面综合地评价草坪质量?三、考核方式和要求1、学生成绩评定:此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作为学生最终的考评成绩。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实验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实验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编号:0311038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50 课程总学分:2.5应开实验学期:第3学年第5~6学期适应专业:草业科学、林学先修课程:草坪学、牧草草坪种子学、牧草草坪栽培大纲主撰人:王成章大纲审核人:张金钟张书松一、实验课程简介《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0,学分2.5,实验学时为20。

该门课程是在前期学习了草业科学所必备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课程之后,所必修的专业课。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实验课任务是辅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的理解,掌握一些必备的牧草与饲料作物、草坪草育种实践技术,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实验课学习,促使学生巩固对牧草与草坪草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解决一些基本育种实践问题的技能。

该实验课程要求学生领悟《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育种的组织实施工作,掌握相应的育种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具备一些必备的牧草与草坪育种实践技能。

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0311038+01 育种试验的设计及播种 2 必做综设性10311038+02 牧草与草坪草开花习性的观察 2 必做基础性10311038+03 花粉的生活力测定 2 必做基础性10311038+04 豆科牧草的有性杂交技术 2 必做基础性30311038+05 玉米自交及杂交技术 2 必做基础性30311038+06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2 必做基础性30311038+07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2 必做综设性10311038+08 牧草与草坪草的田间选择 2 必做综设性10311038+09 一年生精饲料作物的室内考种 2 必做综设性10311038+10 牧草与草坪草抗逆性鉴定 2 必做基础性3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以老师示范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以学生操作为主。

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植物育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植物育种

第十五章草坪植物育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草坪植物的繁殖与应用特点。

2.掌握草坪植物的主要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草坪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和方法。

难点:草坪植物繁殖方式与育种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草坪植物的定义与应用1 .定义草坪(turf, lawn ):地面上经修剪特定植物所产生的植被覆盖,包括植物地上部及地下部与近地表的土壤纠结混合而形成的土层。

草坪植物(turf grass ):plant/grass grown in lawn/turf1 .2 .应用观赏草坪休憩草坪运动草坪水保草坪二、草坪植物育种目标•观赏性好色泽、质地、密度、均一性、绿坪期•抗逆性强抗寒性、抗旱性、耐热性、耐盐碱性抗虫性、抗病性、耐阴性、耐践踏性抗除草剂•持久性长制定育种目标的依据:草坪草的栽培用途栽培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栽培地的现实养护水平立足现状、与时俱进三、草坪植物种质资源•冷季型草坪草耐寒性较强、不耐炎热,15-24 ℃;春秋两季生长旺盛、冬季常绿或休眠;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

•暖季型草坪草不耐寒,较耐热,26-32 ℃;冬季休眠,早春返青,霜冻枯叶;适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栽培。

主要冷季型草坪草育种资源主要暖季型草坪草育种资源四、草坪植物育种途径与技术•草坪植物的繁殖特点营养体繁殖无融合生殖种子繁殖•育种技术引种系统育种法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五、草坪植物育种进展•国外育种进展始于1885 年•国内育种现状始于20 世纪50 ~60 年代本章思考题:1.与其他花卉植物相比,草坪植物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有何特点?2.如何提高我国草坪草种子的国产化比率?本章参考资料•马克群,刘建秀.坪用狗牙根种质资源评价与改良研究进展.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03•胡晓艳等.坪用野牛草种质资源搜集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中国草地,2005-06•胡化广等.草坪草种质资源抗旱性及其改良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5-06 •单兰兰等.草坪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热带农业科学,2005-04。

【农学课件】草坪学教学大纲

【农学课件】草坪学教学大纲

《草坪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草业科学及园艺专业总学时:30学时一、编写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草业科学和园艺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草坪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

2.草坪建植与管理是研究各类草坪草、草坪建立、草坪养护管理的理论及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在教学中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授与实习相结合、并重。

课堂讲授、提问、座谈讨论与实验实习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草坪学概论是高等农业院校草业、观赏园艺专业重要的、具有特色的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草坪草、草坪建植与管理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毕业后成为具有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造、养护草坪的实际技能。

4.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教师讲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不定期提问与定期测验相结合,每章讲后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本大纲依次用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几个词汇对教学要求的高低进行区分。

二、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简述草坪的概念和社会效益,概述国内外草坪业和草坪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简要介绍草坪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草坪与环境(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壤、气候、生物等因子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简述草坪的作用、类型及草坪草生长过程中与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的关系,包括广、温度、水分、风及土壤的构造、酸碱度、供肥能力和水气状况对草坪生长发育的作用。

同时简介病虫杂草对草坪的危害及其他植物和人类活动对草坪的影响。

(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草坪草生长过程中与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关系。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气候和土壤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难点是土壤的性质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第三章草坪草的特性(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草坪草的一般特征和形态特征。

(二)教学内容1.草坪草的一般特性2.草坪草的形态特征(三)教学要求1.了解草坪草的一般特性,掌握草坪草的植物分类特性和利用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坪草育种学教学大纲(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草坪草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牧草坪草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草坪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保护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草坪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与草坪工程学和草坪管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草坪草新品种选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几种优良草坪草的育种程序及杂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学习使用现代育种新技术进行育种工作,为我国的草坪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草坪草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及应用;2.掌握草坪草育种的方法和程序;3.掌握草坪草育种常用的田间试验和方法;4.了解当前育种新技术的动态,掌握良种繁育的新技术;5. 掌握我国主要坪用草坪草的基本育种技术。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我国草坪草育种学的发展历史;品种的概念以及在生产中的作用;草坪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及本学科的特点;草坪育种学的发展前景。

本章重点:草坪育种学的概念、性质、任务以及品种的概念与作用。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品种的概念和意义并深刻认识草坪育种学的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草坪草育种发展历史,掌握品种的概念和作用,熟悉草坪草育种学的概念、性质、任务,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草坪草育种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习题与作业:1.草坪草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品种的概念以及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育种目标基本内容:草坪草育种目标及其意义;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草坪草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本章重点:育种目标的制定过程以及制定的方法: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主要讲解各个原则的作用,并举例介绍。

本章难点:如何使学生结合生产正确理解草坪草育种的目标。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掌握生产对草坪草品种的要求;理解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制定育种目标习题与作业:1. 开展育种工作时,为什么必须制订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育种目标?2. 今后培育什么样的品种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3. 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第三章草坪草种质资源基本内容: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其利用价值;作物起源中心学说;草坪草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保存的方法;电子计算机在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本章难点: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其利用价值。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了解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掌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方法,并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种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习题与作业:1. 阐述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2. 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它对种质资源的搜集工作有何作用?3. 如何搜集、保存、研究、利用种质资源。

4. 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各有何特点?第四章草坪草繁殖方式与育种基本内容:草坪草的繁殖方式;植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不同繁殖方式草坪草的遗传特点;不同繁殖方式草坪草的育种特点。

本章重点:草坪草的有性、无性和无融合生殖,以及自花授粉、常异花授粉和无性繁殖植物群体的遗传特点以及根据本特点制定的育种方法。

本章难点:草坪草的品种类型以及不同不同繁殖方式草坪草的育种特点。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了解草坪草的繁殖方式以及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掌握几个基本的概念,熟悉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异交率的测定,理解不同繁殖方式草坪草育种特点。

习题与作业:1. 常见的草坪草各属于何种繁殖方式和授粉类型。

2.各种繁殖和授粉方式的草坪草有何遗传特点?3.不同繁殖方式草坪草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五章引种与野生坪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基本内容:引种的概念及意义;我国草坪草引种的概况;引种的理论基础;引种的方法和技术;驯化栽培的概念及其方法,野生坪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的特点和方法。

本章重点:引种原理,让学生掌握引种的基本原理,不同纬度、不同地形以及植物的阶段发育对引种成功与否的影响,作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引种的基本规律。

本章难点:野生坪用植物开发利用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了解引种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引种的理论并能够利用该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新品种的引进;掌握野生草坪草的驯化栽培的概念及理论和方法,并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

习题与作业:1.什么是引种?试述引种在农业生产及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2.解释名词: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适应、生态适应范围、生态区、生态类型、气候相似论。

3.不同地区之间引种应注意哪些问题?4.草坪草的驯化栽培的方法有那些?第六章选择育种基本内容:选择在育种中的意义和作用;选择的遗传学基础;;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集团选择的方法特点和应用。

;植物繁殖与授粉方式和选择的关系;性状鉴定的方法。

本章重点:单株选择、混合选择、改良混合选择、集团选择等方法的基本操作及相互之间的异同,让学生全面掌握选择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性状的鉴定与选择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理解选择在育种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集团选择的方法特点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熟悉不同繁殖与授粉方式植物在育种中采用的选择方法。

习题与作业:1. 在育种工作中,为什么要对育种材料进行鉴定和选择,怎样才能保证鉴定和选择的效果?2.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别、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3.什么是选择育种、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第七章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基本内容:群体改良的意义及原理,基础群体的建立的方法,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方法,综合品种的概念及其在育种中的地位。

本章重点:综合品种的概念、综合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和一般程序,轮回选择的原理作用和方法。

本章难点:轮回选择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牧草综合品种的概念及其特点,综合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掌握综合品种培育的一般程序,轮回选择的原理和作用、概念、基本方法。

习题与作业:1.综合品种的概念以及特点2.轮回选择的概念以及主要的步骤第八章杂交育种基本内容: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意义,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杂交组合方式,回交育种法,杂种后代的选育方法,杂交育种程序和新品种审定与推广。

本章重点:杂交亲本的选配及有性杂交技术。

详细讲解杂交亲本的选配及杂交技术和程序,让学生对其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为提高感性认识,可采集不同草坪草的花序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边听边看,也可直接到试验地讲解。

本章难点:杂交育种后代处理的方法;教学要求:本章的实践性很强,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度较大的章节。

如何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杂交育种程序中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是本章的难点。

在学习中应使学生了解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意义;掌握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熟悉杂交组合方式,掌握不同类型草坪草的杂交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之中,理解杂种后代的选育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了解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审定与推广的程序。

习题与作业:1.杂交育种之所以有效,其遗传根据是什么?2.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杂交组合的方式有那些?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基本内容: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现状以及意义;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技术;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本章重点: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及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杂种品种的选育方法。

雄性不育的特征、鉴别和遗传以及获得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及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本章难点:如何根据杂种优势的原理和不同牧草作物的特点选育杂种品种、合理地利用杂种优势以及雄性不育的利用。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现状以及意义、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技术;掌握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的方法以及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能够将以上理论在实践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习题与作业:1. 杂种优势的表现有哪些特点?2.计算杂种优势大小的方法有哪些?3.一种植物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不同繁殖方式的草坪草利用杂种优势有什么特点?5.怎样选育自交系?第十章远缘杂交育种基本内容: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意义与作用;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和选择。

本章重点:远缘杂交中的“三关”及其克服方法,分别从遗传上、发育过程等方面介绍远缘杂交面临的困难,并从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处理等方面阐明克服的方法本章难点:如何克服远缘杂交的三大障碍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远缘杂交在育种上的意义与作用;理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掌握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特点和选择的方法,并能够在育种实践中应用该方法培育新品种。

习题与作业:1. 什么是远缘杂交?举例说明远缘杂交在作物育种中有何特殊作用。

2.什么是异代换系、异附加系、易位系?3.远缘杂交会遇到哪些困难?4.产生远缘杂交难配性和难育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克服远缘亲本间不易交配成功的办法主要有哪些?第十一章诱变育种基本内容:辐射育种的原理和特点;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诱变育种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

本章重点:理化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和诱变育种程序。

本章难点:诱变后代的处理方法及选择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辐射育种的原理和特点;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掌握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诱变育种的应用效果并了解其发展前景。

习题与作业:1. 什么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有哪些特点?2.解释术语:突变率;生物损伤率;诱变效率;诱变功效;内照射;外照射;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3.衡量植物对辐射敏感性常用哪些指标?4.影响植物辐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哪些?第十二章倍性育种基本内容: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及区别;单倍体在育种的意义、程序及步骤;多倍体育种,包括多倍体的发生和形成以及诱发多倍体的方法,倍性育种在草坪草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单倍体育种程序及操作技术以及诱发多倍体的方法本章难点:多倍体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不同诱发多倍体方法的优缺点。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单性育种的意义、;掌握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区别及育种程序和步骤;理解多倍体的发生和形成并掌握诱发多倍体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