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语下册]24《寓言两则》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24.寓言两则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24.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苏教版三下24寓言两则

苏教版三下24寓言两则

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毫不示弱 (不甘示弱)
得意洋洋 (洋洋自得)
喜笑颜开 (笑逐颜开) 筋疲力尽 (精疲力竭)
被渔夫捉去的鹬和蚌想: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 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 让别人从中获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
了。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农夫的办法:
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
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
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 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
“真把我累坏了!可力气总算没有 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筋疲力尽:
形容疲劳到极点,一点力气也没有。
劳累了一天,妈妈已经筋疲力尽。
体育课上,我们跑完2000米,个个筋疲力尽。
儿子对他说:
邻居对他说:
妻子对他说:
老人对他说: 我对他说:
不顾事物发展的客 观规律,急于求成, 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会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拔禾苗帮 助它们生长。 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 规律,急于求成,结 果适得其反。
画蛇添足
鹬蚌相争
河蚌 壳儿 啄肉 干死 夹住
威胁 不禁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 相持 一齐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鹬 啄肉 威胁 筋疲力尽
蚌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
渔夫
喜笑颜开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 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 这河滩上!威胁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 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 死在这河滩上!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教学教案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成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连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得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明白词句,明白得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明白词句,明白得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把握以下方面:例:(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差不多上如何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样?(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那个地点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明白得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明白得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明白得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

从中明白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予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确实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味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确实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教学“寓”字,注意“寓”字最后三笔写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教学“揠”二.品读课文。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①宋国、农夫、巴望、焦急,精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枯死。

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下面我们把词语放进文中,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③指名说,完成填空。

(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

结果。

)3、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农夫是干什么的?生理解(农民,在农田里干活的男子。

)②拓展:专门打渔的叫——渔夫,专门撑船的叫——船夫,专门挑担子的叫——挑夫。

③什么叫“巴望”,生理解(急切地盼望)。

④出示第一自然段。

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盼望麦苗快长的心情非常迫切?(天天、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焦急)⑤理解“焦急”。

“焦”,一只鸟要被在火上烤,心里当然急,所以有个成语叫“心急如焚”。

指导写“焦”。

⑥指导朗读,读出“巴望”的语气。

4、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

累不累?什么叫“筋疲力尽”?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②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出累的感觉。

③虽然很累,但农夫还是很高兴,(引读)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出示第三自然段)④理解“兴致勃勃”,指导写“勃”,左边子的横变提。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语文课件-24寓言两则公开课课件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语文课件-24寓言两则公开课课件课件


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 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 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 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 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 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 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 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 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 棵都长了一大截天跑到田里一看,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鹬蚌相争
蚌 啄

24、寓言两则
寓言
•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道理,给人以启示、教育。一 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 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 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揠苗助长
寓 则 疲 勃
宋 焦 闷 枯
揠苗助长 巴望 焦急 筋疲力尽 一大截 兴致勃勃 枯死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 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 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心里十分焦急。
河滩 威胁 壳儿 毫不示弱 喜笑颜开 得意洋洋 相持 鹬蚌相争 用尽力气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 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 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 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 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 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 河滩上!” •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 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 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4《寓言两则》 ppt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4《寓言两则》  ppt课件

是他的力气(白 费 )了,禾
苗都枯死了。读了这则寓言,
我懂得了(做事不可急于求
成)。
31
ppt课件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国最强大, 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王 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 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 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揠苗助长
图上画的是个什么人?他在干
什么?
ppt课件
13
揠苗助长
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 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巴望 天天到田边去看 焦急
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
ppt课件
14
巴望 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就天天到天田天边去看。可他总觉得总禾觉 苗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焦急
ppt课件
37
ppt课件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 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38
ppt课件
寓 寓言 寓意 则 原则 守则
宋 宋代 宋词 疲 疲劳 疲惫 闷 纳闷 郁闷 弱 弱小 虚弱
焦 焦急 焦虑 勃 勃发 勃动 枯 枯叶 荣枯
3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揠苗助长
种地的人回家对家里人说的什么?
21
ppt课件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 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揠苗助长
22
ppt课件
回到家里,他兴兴致致勃勃勃勃地说: “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 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 大截!”
23
bppatc课k件
揠苗助长
结果怎么样?禾苗真得长高了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2个生字,能够书写9个生字,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结合生活实践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和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在浏览中领悟寓意。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图片介绍)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

2. 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师:甚么是寓言呢?就是用风趣的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入的道理。

师:这两则寓言会告诉我们甚么深入的道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贝——则、木——宋、皮——疲、力——勃、心——闷、古——枯。

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寓”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留意下边的笔画按次。

“焦”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弱”摆布结构,摆布字形一样。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寓言两则的内容是甚么?揠苗滋长鹬蚌相争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jiāo bàng pí zhuó kū mēn sòng bó ruò焦急鹬蚌疲惫啄食枯死闷热宋国兴味勃勃毫不示弱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理解词语:兴致勃勃:描述兴头很足。

筋疲力尽:描述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得意洋洋:描述称心如意、洋洋得意的模样。

毫不逞强:一点也不表现出脆弱的模样来,不甘心表示本人比别人差。

喜笑颜开:描述心里非常高兴,满面愁容。

三、精读领悟1. 品读:第一则《揠苗滋长》(1)农夫“焦急”甚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农夫心情很焦急?禾苗长得太慢。

苏教版三下_24.寓言两则 鹬蚌相争【优质课件】.pptx

苏教版三下_24.寓言两则 鹬蚌相争【优质课件】.pptx

课文理解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 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 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相持时,鹬是怎样做的? 此处是语言描写,突出鹬的蛮横、强硬。相持时,鹬抓
住了蚌离不开水的弱点来威胁,想让蚌屈服。
课文理解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 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 在这河滩上!” 面对鹬的威胁,蚌是怎样的态度?
毫不示弱: 一点也不表示屈服。本课指河蚌对鹬的威胁一点也不表示屈服。 造句: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
理解词语
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河蚌自以为抓住了对方的弱 点,神气十足的样子。 造句:驾考所有科目我都是一次通过,拿到驾证时我得意洋洋。
筋疲力尽: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本课指农夫拔高禾苗后累
ruò
多音字

xiānɡ(相见 xiànɡ(丞相
互相) 相册)
理解词语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造句:面对歹徒的持刀威胁,他毫无惧色。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本课指鹬与蚌互不相 让,最后都被渔夫捉走了。 造句:今年夏天,电器业者鹬蚌相争,降价促销,消费者成了最大
的赢家。
结果:渔翁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捉住了
课文主旨
《鹬蚌相争》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
它,被蚌壳夹住了嘴,双方不肯相让,渔夫把两个
都捉住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
让,结果可能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04
课文拓展
推荐阅读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很想把 它偷(tōu)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 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 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伸手去偷铃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链接:
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 事与愿违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渔翁得利
兴致勃勃 急于求成 适得其反 欲速则不达
得意洋洋 互不相让 两败俱伤 坐收渔人之利
谢谢合作
寓言两则
徐州市荆山小学 周厚勇
寓言:
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讲述一个有趣 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们受 到启发。
揠苗助长
读课文,讲故事。
农夫很关心他的庄稼,从文章中找出表 现他心情变化的词语或成语。 • 十分焦急
• 兴致勃勃
农夫的想法是不是好的?他错在哪里? 你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只凭自己的愿望,不顾事物自身的发展 规律,急于求成,只能把事情办得更糟。 简言之: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鹬蚌相争
读寓言,讲故事,知寓意
读读品品
鹬怎么做的? 威

蚌怕它吗? 毫不示弱
想想:鹬和蚌这样僵持着,结果会怎么 样?为什么?
双方为了眼前的利益互不想让,结果只 能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简言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生活中的“拔苗助长”
生活中的“鹬蚌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2.2.13迈阿密客场挑战老鹰,詹姆斯背后杀出,漂亮地补两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