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电力系统现状

合集下载

2018年吕梁市全社会用电情况

2018年吕梁市全社会用电情况

2018年吕梁市全社会用电情况
2018年,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1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其中,工业用电量1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

一、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018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

第二产业用电量1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

第三产业用电量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7%。

二、29个工业行业用电量增长
2018年,全市40个工业行业中,有29个行业用电量增长。

其中,有16个行业用电量增速超过20%。

用电量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32.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5%,金属制品业增长37.4%。

三、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增长
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乡村居民用电量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吕梁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吕梁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吕梁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三、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 (3)四、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吕梁市工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吕梁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吕梁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吕梁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吕梁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吕梁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4图表目录表1:吕梁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吕梁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吕梁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吕梁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吕梁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吕梁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吕梁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吕梁市工业用电量同全国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吕梁市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同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吕梁市:光伏发电变身“提款机”

吕梁市:光伏发电变身“提款机”

吕梁市:光伏发电变身“提款机”1. 引言1.1 吕梁市光伏发电的现状吕梁市是一个光照充足的地区,具备很好的光伏发电条件。

目前,吕梁市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该地区的重要能源形式。

据统计,截至目前,吕梁市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X兆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X%。

光伏发电在吕梁市的应用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山区的村庄到城市的居民区,到工业园区和农田,光伏发电系统已经成为吕梁市各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也为吕梁市的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吕梁市政府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光伏发电项目。

吕梁市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光伏发电在吕梁市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吕梁市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1.2 光伏发电对吕梁市的影响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对吕梁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使得吕梁市的能源结构更加多元化,减少了对传统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为吕梁市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吕梁市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提升了地方的产业竞争力。

光伏发电的普及也有助于吕梁市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光伏发电不仅能够为吕梁市提供可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吕梁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数:245】2. 正文2.1 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已经有科学家开始研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光伏发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1970年代,第一批商业化的光伏电池开始出现,虽然效率不高,成本昂贵,但是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西省吕梁市电力系统现状

山西省吕梁市电力系统现状

柳林县电力公司前身为柳林县电业局,始建于1976年,1998年归属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现有正式职工157人,大集体27人,农电工17人,乡镇电管员10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名,中级职称人员15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3人。

机构设置五部一中心,十个供电所。

即: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监察部、财务部、后勤物业管理中心。

固定资产3247.82万元,拥有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公用变电站五座,主变六台,总容量25300KVA,35KV输电线路10条105.74KM,10KV配电线路26条846.67KM,10KV配电变压器933台,总容量58260KVA。

公司现有职工154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5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3名。

1997年全县57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供售电量连年递增,由1997年的7000多万KWH,增加到2005年的2.38亿KWH,递增幅度达51%,综合线损率连续五年保持在6%左右,安全运行天数达8089天,创全国县局供电企业先进水平。

2001年后半年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来,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达5975万元,其中第一期投资4681万元,第二期第一批投资1294万元。

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造10KV 线路282.17KM,完成农村低压用电户45000户,城区居民用电户7100户,验收农网改造行政村232个,10KV线路全部验收完毕,农网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十月底全部完成。

2002年8月被国家计委、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农网建设与改造先进单位。

1987年以来,公司先后晋升为吕梁行署甲级企业,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跻身于全国首批农电国家二级企业行列,1991年又被原国家能源部命名为国家二级节能企业,1993年电力“三为服务”达到原国家电力部标准,1994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998年至2001年连续四年被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省份,煤炭电力一直是山西省电力行业的主导产业,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

然而,在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山西省电力行业正逐步进行转型升级,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一、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现状山西省电力行业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产业,全省共有50多个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超过5000亿千瓦时,占全国火力发电总量的10%以上。

同时,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等资源,已建成水电站44座,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

目前山西省电力市场已逐步实现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山西省电力市场的整合、重组和合并也在逐渐加速。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及新能源政策扶持下,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将继续向多元化、开放化方向发展。

二、山西省电力行业市场前景1.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山西省电力行业将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发挥山西省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的转型。

同时,山西省还将加强新能源开发建设,推进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发电,拓展电力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体竞争力。

2.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山西省电力行业已开始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

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将进一步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电力行业的稳健发展。

3.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绿色能源、智能用电”山西省将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建设“绿色能源、智能用电”的电力行业发展模式。

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力供应、信息传输和能源治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电力系统效能和经济效益。

4.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山西省电力行业将加强服务质量管控,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挖掘电力市场潜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电力行业整体提升和发展,加快实现电力市场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分析现状摘要本文对山西省的电网市场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市场参与方、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和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稳定发展。

简介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大的电力装机容量。

山西省的电网市场在电力供应和需求平衡、市场竞争和电力价格等方面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本文将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电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市场参与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参与方主要包括电力发电企业、电力配送企业、电力用户和电力监管机构等。

电力发电企业主要通过电力发电设备产生电能,并通过电力配送企业将电能送至用户。

电力配送企业负责接收来自发电企业的电能,并通过输电网将其送至各地用户。

同时,电力用户作为电力市场的需求方,通过购买电能来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

电力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力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市场规模山西省的电网市场规模庞大,供需矛盾突出。

尤其是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装机容量较大,但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压力增大,电能供应面临一定的压力。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山西省的电力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市场结构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结构主要包括发电环节、传输环节、配送环节和用户环节。

电能在发电环节产生后,通过输电网传至配送环节,然后再通过配送网送至各类用户。

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电网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山西省电网市场的结构比较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市场政策山西省电网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能源政策、电力市场监管政策和电力定价政策等。

能源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来促进电网市场的发展。

电力市场监管政策主要是对电网市场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秩序稳定。

电力定价政策则是通过对电力价格的管制来平衡供需关系和维护市场的良性发展。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现状概述山西省电网市场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由于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概述。

电力需求增长山西省电力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支持。

特别是煤炭行业作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对电力的需求尤为突出。

此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山西省电力需求的增长。

电网扩建与升级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山西省电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与升级。

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山西省加大了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力度,不断优化电网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山西省电网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电力市场改革为推动山西省电网市场的发展,改革举措也在不断推进。

山西省加速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机制。

电力市场逐渐实施竞争性交易,引入竞价和直接交易等方式,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

此外,山西省还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并实施了绿色发展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电力协同发展为实现电网市场的协同发展,山西省积极推进跨区域电力互联互通。

与周边省份建立了电力互联互通机制,实现了电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跨区域合作不仅增强了山西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电网市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电力监管与政策支持山西省通过完善电力监管机制,加强电力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电力政策,支持电网市场的发展,鼓励投资者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山西省电网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山西省将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积极引入先进的电力技术和管理模式。

同时,山西省将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推动电网市场的更加开放和透明。

2023年我国山西电力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我国山西电力产业发展现状
2. 信息化建设
山西电力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通过建设智能电网管理平台,提供实时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实现对电力网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供电调度,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此外,还可以推广智能电表、智能电网应用,推动用户侧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山西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体系。
山西具备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通过大力引进和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
逐步实现了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发
电的协调发展
山西电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煤电比重下降,新能源比重提 1. 产业规模:山升西电力产业规模持
续扩大,年发电容量逐年增长
2. 电力消费:山西电力消费呈现稳 步增长趋势,行业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应用范 围
智能电网技 术
智能电 网监测
智能配 电网
智能电能 计量
能源利 用效率
智能电网技 术
电力供 需平衡
安全稳 定运行
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技术在山西电力产业中的应用现 状
智能电网技术在山西电力产业中的发展趋 势
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1. 技术创新
山西电力产业发展应加强智能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
智能电网所需的技术支持还包括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力供需情况、电网运行状态、设备运行状况等,并能进行预测和智能决策,提供对电网运行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3.智能电网法规制度建设
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以规范电力市场的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管理。这些法规制度包括电力市场准入规则、电力市场竞争监管、电力交易机制等。通过制定和完善法规制度,可以促进智能电网的规范发展,保障市 场竞争的公平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同时,法规制度还需要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及时调整和完善,以满足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林县电力公司前身为柳林县电业局,始建于1976年,1998年归属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现有正式职工157人,大集体27人,农电工17人,乡镇电管员10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名,中级职称人员15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3人。

机构设置五部一中心,十个供电所。

即: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监察部、财务部、后勤物业管理中心。

固定资产3247.82万元,拥有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公用变电站五座,主变六台,总容量25300KVA,35KV输电线路10条105.74KM,10KV配电线路26条846.67KM,10KV配电变压器933台,总容量58260KVA。

公司现有职工154人,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5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3名。

1997年全县57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供售电量连年递增,由1997年的7000多万KWH,增加到2005年的2.38亿KWH,递增幅度达51%,综合线损率连续五年保持在6%左右,安全运行天数达8089天,创全国县局供电企业先进水平。

2001年后半年实施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来,完成农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达5975万元,其中第一期投资4681万元,第二期第一批投资1294万元。

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造10KV 线路282.17KM,完成农村低压用电户45000户,城区居民用电户7100户,验收农网改造行政村232个,10KV线路全部验收完毕,农网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十月底全部完成。

2002年8月被国家计委、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农网建设与改造先进单位。

1987年以来,公司先后晋升为吕梁行署甲级企业,省级先进企业,1989年跻身于全国首批农电国家二级企业行列,1991年又被原国家能源部命名为国家二级节能企业,1993年电力“三为服务”达到原国家电力部标准,1994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998年至2001年连续四年被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同时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单位”,被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
称号,被吕梁行署总工会授予“职业道德红旗单位”并记集体一等功,被地电吕梁分公司授予“红旗单位称号”、“党建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档案管理工作2001年度被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一级,2002年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5年十月份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远程抄表自动化、电费核算微机化,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实行换位服务的业务代办制,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各项工作深受社会各届的好评,2002年在柳林县委工作会议上县委政府对我公司突出的工作给予了通令嘉奖,吕梁分公司号召地电系统开展向柳林县电力公司学习的决定。

吕梁供电分公司是山西省电力公司直属的国有大型二类供电企业,始建于1971年,前身为山西省吕梁地区电业局。

承担全市13个县市区供电和吕梁主电网调度、运行、维护、规划、建设等任务,直供直管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岚县等5个县(市),对离石、柳林、方山、中阳、交口、石楼、临县、兴县等8个县区实行趸售供电。

截止2010年底,公司拥有资产近32亿元,共有员工1541人。

近年来,在省公司和吕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吕梁电网飞速发展,在山西电网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成为山西电网实现“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又一重要联网区域。

目前,吕梁境内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15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3条270公里。

公司所辖220千伏变电站9座容量282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28条1022.8公里。

110千伏变电站31 座容量231.55 万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71条1003.05公里。

35千伏变电站36座容量45.17万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67条662.29公里。

10千伏配电线路245条4175.1公里,配电变压器2590台。

低压线路4212.76公里。

2011年,吕梁电网最大供电负荷达164.6万千瓦,最大网供负荷153.7万千瓦,上半年公司完成售电量52.68亿千瓦时。

2007年以来,吕梁供电分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文明单位,被省文明委、安委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和谐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供电优质服务工作得到广泛好评,连续多年在全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

在新的发展时期,吕梁供电分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为发展目标,把电网和公司发展融入全市转型发展和“五三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正以备受关注的“吕梁速度”向全省经济强市目标迈进。

与之相呼应的是,吕梁电力事业负重前行,奋力赶超,吕梁电网结构不断完善,供电能力显著提升。

在那高耸的铁塔、飞架的银线间奔涌的电流,
点亮了吕梁山的角角落落,赋予了吕梁新的生机和活力,也推动了吕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几条电线到超高压电网——构筑发展保障线
1959年,吕梁第一座发电厂——离石电厂建成后,由该厂引出的一条3.3千伏线路让50余户居民用上了电灯。

1958年,孝义兑镇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

这座由汾西矿务局自行建设,主供孝义水峪、高阳煤矿生产用电的自备变电站,成为吕梁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

直到1993年12月,柳林电厂正式开工建设,并于1995年并网发电,结束了吕梁长期处于全省电网末端的历史。

山西柳林电厂位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腹部,距柳林县城6.5公里,东与孝柳铁路相连,西与307国道相联,交通十分便利。

柳电二期工程,是我国首例60万千瓦以上机组EPC总承包建设项目,是山西省“十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规模为2台60万千瓦空冷亚临界发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装置。

工程总投资49.5亿元。

由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按照50%、40%、10%的出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电力事业更是借着十六大召开的春风,乘风破浪,电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水海威电厂、交城义望铁合金电厂、离柳山润热电有限公司、孝义金晖电厂等一批企业自备电厂相继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电网供电压力。

当时平川四县的电网大都以35千伏为主网架,一个110千伏变电站要带两三个35千伏站,供电可靠性难以保证。

更有甚者,交城的一条35千伏线路要同时给野则河、西冶、东坡底、柏叶口四座35KV变电站供电,标准的“葫芦串型”
电网。

这条线路发生故障后四座变电站全部停电。

直到吕梁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汾阳220千伏站和几个110千伏变电站相继建成后,吕梁电网薄弱的情况才有所缓解。

2006年6月13日,省电力公司与市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吕梁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的签署,更是开启了政企通力合作、共谋电网发展的崭新一页。

2006
年12月,文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首次使用 GIS 组合电器新技术,实现了吕梁电网建设史上“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最短、采用技术最先进、站区占地最省、一期规模最大、网架最合理”的五大突破。

2008年11月,岚县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入运行,岚县电网结束了仅靠110千伏供电的历史,吕梁分公司“平川四县市和岚县各拥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
的电网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当年12月,吕梁历史上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正式启动,500千伏主干网架落户吕梁,标志着北起朔州,经古交、吕梁至运城稷山的山西500千伏骨干网架南北第三通道初步形成。

截止2011年年底,吕梁境内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15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4条470公里。

吕梁供电公司辖有220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容量282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28条1022.8公里;110千伏变电站32座,主变容量239.55万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73条1031.7公里
同时,电力部门还认真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至2008年,仅吕梁供电分公司就投入资
金 5390.83万元,对249个村的主干道路进行了亮化改造,建成电气化县1个、电气化乡7个、电气化村84个,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电保障。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吕梁电力正沿着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向电力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迈进,为助推吕梁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书写新的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