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津实验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实验一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一、目的:

1、通过动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

2、学习使用触棒迷津。

二、材料:

触棒迷津、小棒、遮眼罩、秒表

三、程序:

1、三人为一组,被试戴上遮眼罩用小棒走迷津(实验前被试勿看迷津或用手抚摩它);主试把小棒放在迷津的入口处,然后让被试用优势手拿住小棒,手臂悬空。被试手执小棒静侯,等主试说:“开始”时才用小棒走动。

2、每次开始前约2秒主试先说:“预备”口令,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始秒表。当被试的小棒进入迷津的终点,主试立刻说“到了”,同时停秒表,记下走一遍所用的时间(秒)。作下一次的准备。

3、被试在走迷津的过程中,凡进入盲巷一次就算错误一次,主试记下错误次数。

4、被试在学习中途如感到疲劳,可以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5、学习遍数因被试者而异,均以连续两次不出错为学会标准。

6、对被试的指示语必须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尽快地学会用小棒走迷津,中间不要停顿,要求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

四、结果:

将每次走迷津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列成表格(见原始记录表)

五、讨论:

1、绘出被试的练习曲线(个人、集体、有无视觉)

2、分析上述练习曲线的特点

3、比较个人与集体、有视觉组与无视觉组练习曲线的差异

4、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用什么作因变量的指标?

5、练习对动作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

六、原始记录表

表1 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

学习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需时

间(秒)

错误次

数(次)

表2 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有经验被试)

学习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需时

间(秒)

错误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