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摆臂动作
中学生50m摆臂方法

中学生50m摆臂方法
中学生在进行50米摆臂方法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准备姿势:站立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
2. 起始动作:将双手伸直并平行于地面,手掌朝下,保持肩膀放松且保持胸部挺直。
3. 摆臂动作:以肩关节为轴心,向前摆臂,同时用力向后转动肩膀,让手臂尽量向后伸展。
要注意保持动作的流畅和协调,不要过分用力或者刻意加速。
4. 打捞动作:当手臂向后摆到最大极限时,开始向前迅速甩动臂部,让手臂快速回到起始位置,并尽量延长手臂伸展的距离。
5. 姿势调整:在完成一次摆臂后,迅速调整姿势,准备进行下一次摆臂。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50米。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摆臂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
衡,并且尽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肩部或手臂的损伤。
此外,适当的训练和练习可以帮助提高技巧和速度。
短跑中如何正确运用手部动作

短跑中如何正确运用手部动作在短跑比赛中,手部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运用手部动作可以帮助选手提高爆发力和速度,进而提升整体比赛成绩。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运用手部动作来提高短跑表现。
一、手臂姿势的重要性正确的手臂姿势可以帮助选手保持平衡,并提供动力。
在起跑线上,选手的手臂应该放松自然,与身体成90度角,肘关节和手肘放松,小臂与地面平行。
二、起跑时的手部动作1. 手指和手掌起跑时,选手应将手指部分轻微弯曲,手掌稍微向下,以便更好地与起跑线接触。
手指间应有一定间隔,以增加抓地力。
2. 手臂后摆起跑信号发出后,选手应将手臂由身体后摆,目的是为了增加身体的反冲力,提高爆发力。
手臂后摆的幅度应适度,避免过大或过小。
3. 手臂的转动手臂的转动是起跑阶段的关键动作之一。
在起跑过程中,选手应将手臂颈部稍稍弯曲,通过手肘关节的伸展与收缩来带动身体的爆发力。
手臂的运动应与腿部动作相协调,形成良好的运动协作。
三、加速跑时的手部动作1. 手臂弯曲在跑动过程中,手臂应保持自然弯曲,肘关节和手肘放松,小臂与地面平行。
手臂的弯曲程度适度,避免出现过度力量的释放。
2. 手臂的摆动手臂的摆动是加速跑中的关键动作之一。
手臂应自然地向前摆动,摆臂幅度与跑步速度保持一致。
在摆动过程中,手肘应有一定的贴身距离,避免过度外展。
3. 手臂的协调手臂的运动应与腿部动作相协调,形成良好的运动整体。
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运动可以帮助选手提高力量的释放和稳定性。
四、终点冲刺时的手部动作1. 手臂的高举终点冲刺时,选手应将手臂高举至头顶位置。
这样做可以增加爆发力,并帮助选手在终点线前做最后的冲刺。
2. 手臂的挥动在终点冲刺过程中,选手的手臂应自然向前挥动。
挥动的幅度和频率应与跑动速度相匹配,以提高整体速度和力量。
综上所述,正确运用手部动作对于短跑比赛的表现至关重要。
选手应注意手臂姿势的正确摆放和手臂动作的协调性。
通过良好的手部动作训练和实践,选手可以在短跑比赛中提高爆发力和速度,达到更好的成绩。
三级跳摆臂方法

三级跳摆臂方法
1、正确的立定三级跳摆臂技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两臂一前一后的摆动动作,有点类似于后蹬跑的摆臂技术,第二种是两臂同时向前后摆动的,类似于跨步跳动作,如果使用两臂同时前后摆动技术,第二跳就是跨步跳动作,第一跳是立定跳远的起跳动作,第三跳是跳远的技术动作。
三跳都是两臂同时前后摆的技术动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后者。
因为双臂同时前后摆动,身体的向前性更好,动作更协调,感觉更轻盈,成绩提高的更快。
2、在立定三级跳技术训练时,最常见的就是两臂同时绕圈,而不是像钟摆似的前后摆动,由后——下——前——下——后,两手的路线成弧状。
而更多是由后——下——前——上——后的划圈动作,好像是在跳绳。
造成两臂同时划圈错误动作的直接原因是,两臂向前摆一定高度后,不能马上返回后摆,回到预摆姿势。
实践证明双臂向前摆后,马上向下回摆,更有利于重心向上向前,有助于提高身体重心的高度和向前性,有点像双杠动作中的压杠动作。
如果两臂向前摆后,向上摆回到预备姿势,有使重心向下运动的趋势,阻碍了重心向上运动,不利用身体的向前性,造成重心低,身体起不来。
第 1 页共1 页。
立定跳远摆臂训练方法

立定跳远摆臂训练方法立定跳远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运动,其中摆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立定跳远时,正确的摆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身体的力量,达到更远的距离。
因此,摆臂训练是立定跳远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摆臂的作用在进行立定跳远时,身体需要通过弹跳来产生力量。
而摆臂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个力量,使得身体能够获得更大的速度和高度。
具体来说,摆臂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 帮助身体产生动量:当我们向后甩动手臂时,手臂和肩膀会带着身体向后倾斜,并且产生向前的动量。
这个动量可以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2. 给予身体反作用力:当我们甩动手臂时,手臂会给予身体一个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并且避免出现过早起跳或者过晚起跳等问题。
3. 增加空气阻力:当我们向后甩动手臂时,手臂和肩膀会带着身体向后倾斜,并且产生向前的动量。
同时,手臂和肩膀也会增加空气阻力,从而使得身体更好地保持平衡。
二、摆臂训练的意义由于摆臂在立定跳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进行摆臂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技巧,并且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具体来说,摆臂训练可以带来以下几个好处:1. 提高起跳速度:通过进行快速而有力的摆臂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起跳速度,并且更好地利用身体的力量。
2. 增强核心稳定性:在进行摆臂训练时,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控制好手臂和肩膀的运动。
这可以有效地增强核心稳定性,并且减少受伤风险。
3. 提高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摆臂技巧,并且在比赛中发挥更好的水平。
三、摆臂训练的方法1. 基础摆臂训练基础摆臂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正确的动作,并且逐渐增加力量和速度。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站立直立,双脚并拢,手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步骤二:向后甩动手臂,同时身体向后倾斜。
要注意手臂不要过度甩动,并且肩膀不要抬得太高。
步骤三:当手臂到达最大位置时,迅速向前甩动手臂,并且用力跳起。
齐步走摆臂动作要领

齐步走摆臂动作要领齐步走是一种基本的步态动作,也是军事训练和体育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动作。
它可以帮助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提高步伐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在齐步走中,摆臂动作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它不仅能够帮助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能够增加步伐的力量和节奏感。
摆臂动作是齐步走中一种重要的动作要领。
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使整个身体的步伐更加协调,同时也可以增加步伐的力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齐步走摆臂动作的要领。
正确的摆臂动作要求双臂自然下垂,与身体相平。
当向前迈出一步时,同时将与该腿相对应的手臂向前摆出。
手臂的摆动应该是自然、轻松的,不要过于用力或夸张。
同时,另一只手臂应该向后摆动,与身体的平衡保持一致。
摆臂的幅度应适中。
过大的摆臂幅度会导致身体的不稳定,容易影响步伐的整齐度和节奏感。
过小的摆臂幅度则会使步伐显得僵硬和不自然。
因此,在进行齐步走时,要注意控制摆臂的幅度,使之既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又能够增加步伐的力量和协调性。
摆臂的节奏也是齐步走中需要注意的要素之一。
摆臂的节奏应该与步伐的节奏保持一致,不要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摆臂节奏会导致步伐的不稳定,容易造成身体的摇晃和不平衡。
过慢的摆臂节奏则会使步伐显得缓慢和无力。
因此,在进行齐步走时,要注意控制摆臂的节奏,使之与步伐保持一致,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摆臂动作还需要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相协调。
在进行齐步走时,除了摆臂动作,还需要注意腿部的动作、躯干的动作以及头部的动作等。
这些动作应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步态动作,使步伐更加整齐、稳定和美观。
因此,在进行齐步走时,不仅要注意摆臂动作,还需要注意其他部位的动作,使之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步态动作。
齐步走摆臂动作是齐步走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不仅能够帮助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能够增加步伐的力量和稳定性。
正确的摆臂动作要求双臂自然下垂,摆臂幅度适中,节奏与步伐一致,并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相协调。
通过正确的摆臂动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齐步走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使步伐更加整齐、稳定和美观。
齐步摆臂动作要领

齐步摆臂动作要领齐步摆臂动作要领齐步摆臂是体育运动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动作,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提高跳跃等能力。
在体育竞技中,它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动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齐步摆臂动作要领,供大家参考。
一、姿势要求1、站立姿势:站立时,双脚保持平行,站立的距离应与肩同宽,脚尖或脚底稍微向外展开,身体保持直,上身自然挺直,脚跟稍微根据地面,两肩放松,胸部挺直,双手握拳,双臂自然下垂,头部看前方,双眼平视前方。
2、抬臂姿势:抬臂时,双肩放松,双腿伸直,脚部稍稍屈曲,双臂以45度角自然向上,双手握拳,左右臂同时向上抬起,直到伸直,臂与身体成一条直线,双眼平视前方,并保持双臂的姿势不变。
3、屈臂姿势:当双臂达到伸直的位置时,双手慢慢放松,臂肘稍微向前方伸展,双臂慢慢向下,直到双肘略微屈曲,两肩放松,双腿伸直,脚尖稍微向外展开,双眼平视前方,两臂慢慢落下,完成一次齐步摆臂动作。
二、动作要求1、正确的呼吸:动作时,要注意正确的呼吸,即在抬臂时吸气,而在屈臂时呼气,这样可以避免缺氧的情况出现,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2、注意力集中:动作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腰部,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这样可以使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让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安全要求1、保持力量适中:动作时,双臂上下抬举要保持适中,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者受伤,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要特别注意力量的把握。
2、动作清晰:动作时,要求双臂的动作要清晰,不要让双臂抖动,也不要让双臂在空中进行悬垂,以免影响动作的美观性,以及影响动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齐步摆臂动作要求需要做到正确的姿势、动作要求以及安全要求,以此达到较好的效果,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体育跑步摆臂动作要领

体育跑步摆臂动作要领
正确摆臂动作:
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是90度,手的虎口和肩平;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两手不要紧握,手指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
1.纠正左右摆臂的方法:
在跑的过程中,左右摆臂是学生练习时常见的错误。
特别在女生中表现较为普遍。
其主要原因是,肘关节摆动路线不正确,没有使肘关节做前后运动造成的。
纠正的方法是:练习者两手搭同侧肩,以肩关节为轴,用两肘进行前后交换摆动。
要求肩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运动用力点,前后摆动,先慢后快。
此动作熟练后将两手离肩做前后交换的自然摆动练习,并要求两手前摆时不得过身体前中线。
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错误的左右摆就能得到纠正。
2.纠正摆动无力和直臂摆的方法:
两个一组,练习者两臂在进行后摆时,肘关节用力向后上方顶击协助者的手。
这样反复练习使练习者增强后摆意识和用力。
形成自主后摆用力的习惯,同时,也形成自主屈肘动作,纠正直臂摆动。
从而使身体各部位都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3.摆臂不正确“筛米式”、“打鼓式”、“直臂摆式”。
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
⑴摆臂动作不是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而是左右摆动以肘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以肘时以肘关节为轴,小臂上、下摆动。
⑵直臂摆动的原因是技术要求不正确,没有自然屈肘及动作紧张所引起。
纠正方法:多作原地摆臂练习,注意动作正确性,按节拍进行快慢的正确摆臂练习。
齐步走摆臂动作要领

齐步走摆臂动作要领齐步走摆臂动作是一种简单而又常见的步行方式,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提升步行的效率和美感。
在进行齐步走时,正确的摆臂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齐步走摆臂动作的要领。
1. 自然放松:在进行齐步走时,首先要保持身体的自然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或僵硬。
双臂自然下垂,手掌略微贴近大腿,手指微微弯曲。
2. 摆臂幅度:在齐步走过程中,摆臂的幅度应该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摆臂的幅度应该与步幅相协调,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3. 前后协调:在进行齐步走时,双臂的摆动应该是前后协调的。
当右脚向前迈出时,左臂应该向前摆动;当左脚向前迈出时,右臂应该向前摆动。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节奏感。
4. 肘部弯曲:在摆臂动作中,肘部的弯曲也是非常关键的。
肘部应该保持适度的弯曲,不要过度伸直或过度弯曲。
这样可以使摆臂动作更加自然和舒适。
5. 肩部放松:在进行齐步走时,肩部的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
肩部应该保持自然下沉,不要过度提升或抬高。
这样可以避免肩部的紧张和疲劳,使摆臂动作更加轻松和流畅。
6. 重心稳定:在进行齐步走时,保持重心的稳定也是非常关键的。
重心应该保持在脚的中央位置,不要偏向一侧。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摆臂动作时的摇晃或不稳定。
7. 姿势挺拔:在进行齐步走时,保持良好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应该挺拔,胸部微微前倾,腰部略微收紧。
这样可以使摆臂动作更加优美和协调。
8. 呼吸平稳:在进行齐步走时,保持呼吸的平稳也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应该自然而深沉,不要过度急促或浅短。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放松和稳定,提升步行的效果。
齐步走摆臂动作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步行方式,通过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提升步行的效率和美感。
希望以上的要领能够对大家在进行齐步走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步行的乐趣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摆臂动作::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是90度,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要求肩关节放松,防止耸肩. 摆臂时要求两手前摆时不得过身体前中线摆臂时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两侧
一)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
“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
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
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
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
由于加大了向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
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主要作用:
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2.发展腿部力量和掌握膝、踝关节的缓冲技巧。
3.提高后蹬能力,加大步长。
教法要点:
后蹬要迅速,当髋膝踝三关节蹬直,或接近蹬直时,立即放松,切勿在蹬直后仍保持僵直,这样做多了会影响摆腿的技术,破坏节奏。
四、后踢小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主要作用:
1.体会扒地技术。
2.体会膝踝关节放松和大小腿折叠技术。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后踢腿跑容易造成上体前倾,对上体过分前倾的儿童少年,不宜多做后踢腿跑,否则会影响抬腿技术。
2.足前掌着地时膝要有一定高度,否则容易产生制动,着地缓冲技术不好的学生不宜多做。
五、折叠腿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3.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主要作用:
1.体会折叠摆腿技术。
2.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
3.发展大腿后群肌肉力量。
教法要点:
1.折叠是为摆动服务的,折叠及时、充分是摆好腿的基础。
2.折叠跑是小步跑到高抬腿之间的过渡动作,是小车轮跑的开始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