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防范发生凝血的操作方法及措施
透析病人凝血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凝血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降低凝血事件对患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凝血事件。
三、凝血事件的定义凝血事件是指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凝固导致透析器、管路、血管通路等部位出现血栓形成,进而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
四、凝血事件的原因1. 抗凝剂使用不当;2. 透析器、管路材质与患者血型不匹配;3. 透析用水质量不合格;4. 透析过程操作不当;5. 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6. 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五、凝血事件的分类1. 轻度凝血:透析器、管路、血管通路等部位出现轻微血栓,患者无明显不适;2. 中度凝血:血栓较大,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3. 重度凝血:血栓严重,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危及生命。
六、凝血事件应急预案1. 发现凝血事件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及相关部门;2. 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终止透析;3. 护士立即夹闭血路管道,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4. 根据医生指示,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或输血治疗;5. 如需更换透析器、管路,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6.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7. 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做好心理护理;8. 针对凝血事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预防措施1. 严格选择抗凝剂,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2. 透析器、管路材质与患者血型匹配,确保透析效果;3. 加强透析用水质量监测,确保水质合格;4. 严格执行透析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凝血事件;5. 定期检查患者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异常;6. 对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凝血事件。
八、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凝血事件应急预案培训;2. 定期开展凝血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凝血事件的能力。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透析器凝血的应急预案

透析器凝血的应急预案1. 简介透析器凝血是指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与透析器接触产生的凝血现象。
透析器凝血会导致透析效果不佳,并可能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
为了解决透析器凝血问题,制定一套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透析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2. 预防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透析器凝血,以下是一些常用措施:•定期对透析器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透析器的清洁。
•定期更换透析器和透析器的连接部件,确保其正常运作。
•确保透析液的质量,适当调整透析液的成分,以减少透析器凝血的风险。
•定期对患者血液进行抗凝处理,如使用肝素等抗凝剂。
3. 应急预案3.1 检查透析器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透析器凝血,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停止透析。
停止透析过程,避免血液进一步与透析器接触导致凝血加重。
2.检查透析器。
仔细检查透析器,寻找凝血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透析器老化、堵塞等。
3.更换透析器。
如发现透析器凝血严重,应立即更换透析器,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4.清洗透析器。
如透析器凝血轻微,可以尝试对透析器进行清洗,以去除血块和凝血物。
5.重启透析。
在检查和处理透析器后,如确保透析器正常运作,可以重新启动透析治疗。
3.2 抗凝处理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出现凝血现象,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监测血液凝血指标。
在透析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2.调整抗凝剂剂量。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患者的抗凝剂剂量。
如PT和APTT 过长,可适量增加抗凝剂剂量;如凝血指标正常或过短,则考虑适量减少抗凝剂剂量。
3.紧急补充抗凝剂。
如血液凝血现象严重,应紧急补充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在透析器中凝固。
4. 结论透析器凝血是透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透析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有较大影响。
为了应对透析器凝血问题,制定一套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洗透析器、更换透析器和连接部件、调整透析液成分等。
血液透析治疗预防凝血护理干预措施

血率中的应用[ J]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4(1) :154-156.
作者简介:
罗吉艳,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即终止透析回血于患者体内,若需继续透析应更换透析器及
析过程中机器报 警 的 原 因 进 行 全 面 分 析 并 给 予 对 症 解 决
管路。
方案。
30 分钟盐水冲洗一次,期间应记录盐水输入总量,最后应超
关闭,分离动静脉针,采用无菌连接器连接动静脉管路后将
( 四) 高凝状态的患者透析前,常规采用适量生理盐水
肝素泵有无停止,透析器及管路颜色是否变深、变黑,静脉壶
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变硬以及静脉压是否升高等情况,并给
予及时、准确处理。
三、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风险较大
·50·
参考文献:
[1] 鞠俊艳.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通路护理干预的应用
分析[ 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 :142-143.
管路。
( 五) 输血制品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患者,可合理加
用肝素用量,尽可能将血制品于透析结束前 30min 输入,而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在透析结束时静推或皮下注射。
( 六) 防透析管路扭曲。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上机前严格
检查各管路,上机后密切观察管道内是否有打折、扭曲、受压
等原因导致的血液回路受阻。
( 七) 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血泵、
透析效率下降,加重患者贫血,凝血后透析器及管路的丢弃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凝血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血
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预防凝血;干预措施
一、 资料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预防凝血反应的护理细节探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预防凝血反应的护理细节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治疗中的凝血因素及预防措施,减少凝血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血透室2014年和2015年采用不同操作方法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凝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14年我科进行HD+HP治疗的患者97例,发生凝血的有5例,占5.15%;2015年HD+HP治疗的患者139例,发生凝血的有6例,占4.31%。
结论: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中,通过一定的医疗、护理措施进行细节化操作和管理,能有效预防凝血反应发生的,减少患者血液损失,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凝血反应;护理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患者血中PTH、B2-MG、Hcy等中大分子毒素物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两种血液净化方式的优势互补,治疗和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较明显的疗效[1]。
但是治疗中发生凝血只能更换灌流器、透析器或终止透析,浪费病人血液,如何防止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时凝血又不导致抗凝过度中而引起出血,这方面文献并不多见,2015年我科通过改进一定操作方法,减少了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时凝血反应的发生,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我科进行HD+HP治疗的患者97例,发生凝血的有5例,2015年我科进行HD+HP治疗的患者139例,发生凝血的有6例,患者透析时间3-96个月,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1.2±12.8)岁。
血透机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Dialog血液透析(滤过)机,透析器选用fx8。
灌流器选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灌流HA130型及一次性连接管。
血液透析中抗凝方法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血液透析中抗凝方法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首先,我们来讲解一下为什么在血液透析中需要使用抗凝方法。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与透析器接触,容易发生体外凝血现象,造成透析器内部的血栓形成,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因此,必须使用抗凝方法来防止凝血的发生。
目前,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方法有肝素和柠檬酸钠两种。
另外一种常用的抗凝方法是柠檬酸钠。
柠檬酸钠可以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造成血液中的凝块稳定性下降,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
在血液透析中,柠檬酸钠一般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
每次透析前,在用于送血的导管中注入一定剂量的柠檬酸钠,通常是10-15ml,以防止透析器内部的血栓形成。
然后,在透析器内部加入一定浓度的柠檬酸钠溶液,通常是5-10mmol/L,以保持透析器内部的抗凝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入柠檬酸钠前要进行钙离子监测,以确保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使用肝素和柠檬酸钠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注意抗凝剂的使用剂量,以免使用过多或过少。
其次,要注意抗凝剂的质量控制,确保抗凝剂的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另外,要注意抗凝剂与透析器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最后,要注意抗凝剂与透析器的有效清除,以免抗凝剂在透析器内积聚导致血液凝固。
除了上述抗凝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方法,如低分子肝素、枸橼酸、乙酸盐等。
这些抗凝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抗凝方法是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肝素和柠檬酸钠是目前常用的抗凝方法,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严格遵守。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透析器材料的要求进行选择。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大家能够对血液透析中抗凝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血液灌流;凝血;护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利用优势互补的两种血液净化方式,能全面清除代谢废物,毒物,致病因子以及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应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凝血较常见,且不易处理,如果发生凝血只能更换灌流器、透析器或终止透析,即影响治疗效果,浪费病人血液,又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如何防止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时凝血又不导致抗凝过度中而引起出血,是此治疗模式必须关注的重点。
现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HP+HD治疗发生凝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行HP+HD治疗患者123例。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82例,透析时间3-96个月,高胆红素血症28例,急性中毒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男性67例,女性56例,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51.2±12.8)岁。
使用碳酸盐透析液,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血透机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4008S型、4008B型血透机,意大利生产的贝尔克血透机。
透析器选用F6.FX80,F60。
灌流器选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灌流,分别有HA130型、HA330型、HA330-Ⅱ型、HA280型免疫吸附柱等。
1.2方法建立良好的体外循环,保证血流量150mt/min以上透析。
再用预冲好血灌流器串联治疗,2-2.5h后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或结束治疗。
1.3结果本组共行HP+HD治疗965例次。
发生凝血时间为治疗1-1.5h,其中Ⅱ级凝血23例占2.3%,均为凝血早期,经追加肝素后能顺利完成治疗。
Ⅲ级凝血4例次占0.4%,3例灌流器凝血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1例灌流器、透析器均凝血,更换透析器,终止灌流继续透析。
2 原因分析2.1 护士因素2.1.1 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到位,如患者的血色素、凝血功能、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脱水量是否过快,血管通路是否良好,病人的血管条件,血压情况;是否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或引起血流缓慢造成凝血,本组2例由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联治疗1.5h时,出现灌流器凝血而终止灌流。
防止血液灌流与透析器串联治疗时凝血的措施

C NE E J D AL. AR I 0 ANS V 11 . C. 0 8 HI S . I & T F. RG o. 9 No 4 DE 2 0
防止 血 液 灌 流 与 透 析 器 串联 治 疗 时 凝 血 的措 施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背景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方法。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体外循环系统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过滤,以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然而,体外循环系统可能引起凝血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以确保血液透析的安全和有效。
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以应对体外循环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凝血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凝血处理预案以下是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的一些建议:1. 维持适当的抗凝状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体外循环系统的特点,调整抗凝剂的使用量。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维持适当的抗凝状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体外循环系统的特点,调整抗凝剂的使用量。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2. 保持血流通畅:定期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的管道和滤器,确保无阻塞或漏血现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定期清洗和更换滤器,以保持血流通畅。
保持血流通畅:定期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的管道和滤器,确保无阻塞或漏血现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定期清洗和更换滤器,以保持血流通畅。
3.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体外循环系统时,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血液处理材料产生过敏反应。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材料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体外循环系统时,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血液处理材料产生过敏反应。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材料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及时处理凝血问题:若患者出现凝血问题,如出血或凝块形成,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停止血液透析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及时处理凝血问题:若患者出现凝血问题,如出血或凝块形成,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停止血液透析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5. 教育患者和家属: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和家属,应提供相关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体外循环凝血处理预案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防范发生凝血的操作方法及措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加有效全面地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中远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
临床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冶疗急性中毒、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搔痒、难冶性高血压、肾性骨病等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这两种优势互补的血液净化方式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凝血的风险。
而且发生凝血后也没有很好的补救措施,只能丢弃灌流器或透析器。
甚至丢弃体外的血液,造成患者经济损失,同时加重了患者贫血,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2年1月~2014年5月共做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312例,其中急性中毒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搔痒254例,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18例,肾性骨病10例。
使用的透析机是金宝AK95,透析器是德朗B-16P,灌流器是淄博雪净YTS-60、珠海健帆H130、H230。
仅发生凝血1例,系因护理人员是新手,操作不熟练,冲洗灌流器时不慎将灌流器内液体排空造成排气困难,灌流的首剂肝素没提前10 min使用等综合因素。
加上透析中出现静脉压低报警未引起重视,随后出现跨膜压高报警最后凝血。
其余311例患者透析顺利完成,透析器、管路、灌流器均无凝血,透析结束时均未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也无出血情况。
1.2方法现将我科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操作方法汇报如下:我科采取的方法与传统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透析前2 h进行的有所不同,我们的血液灌流是在透析后2 h将预冲好的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先给患者上机正常透析,1 h后开始预冲灌流器。
1.2.1.1用物准备6瓶500 ml生理盐水、肝素100 mg 2支、灌流器1个、连接管1个、网套1个、输液器1付、输液架1个、20ml注射器1个、贮水桶1个。
1.2.1.2按顺序将6瓶盐水编号①号无肝素,②~⑤每瓶盐水中加20 mg肝素。
⑥瓶中加肝素100 mg。
1.2.1.3无肝素盐水接上输液器挂在输液架上排净输液器内空气备用。
1.2.1.4拆开灌流器包装盒,拿出灌流器套上网套,拆开连接管包装袋拿出连接管并关闭管夹,按血流方向打开灌流器动脉端与连接管红色端连接紧密。
连接管另一端游离。
然后拧开灌流器静脉端将排好气的输液器弃去头皮针插入其中。
打开输液器及连接管夹子双手握住灌流器(动脉端朝上,静脉端在下)揉搓;四周晃动;轻拍灌流器按顺序依次冲完6瓶盐水后夹住连接管夹子。
1.2.1.5撤去输液器将连接管游离端连接在灌流器静脉端形成一个密闭系统放在需灌流的透析患者所在的机器上备用。
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
1.2.2待透析剩余时间到131 min时遵医嘱从静脉管推注首剂脉素。
1.2.3 10 min后将血流量调至100ml/min 1 min停泵,夹住动脉管夹,将静脉管从透析机静脉夹中取出。
然后分别分离灌流器、透析器动脉端的接头并互换连接。
打开连接管管夹及透析管动脉夹。
开泵将灌流器倒置妥善固定在透析机上。
把静脉管放回透析机静脉夹中。
将透析器翻转静脉向上轻拍排出因分离导致的少量空气后回位。
调血流速至200~230 ml/min,观察静脉压、跨膜压数值并记录。
1.2.4遵医嘱每30 min追加肝素,停肝素泵改手推并观察静脉压及TMP的数值变化判断透析器、灌流器有无凝血。
1.2.5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防止因患者躁动或体位变化引起穿刺针移位、导管扭曲、管道折叠导致的静脉压超限引起的机器频繁报警停泵。
1.2.6透析结束后回血,急性中毒用空气回血,其它用生理盐水回血。
2分析用以上方法能防止凝血的原因
2.1灌流放在透析后2 h进行,有充足时间让肝素盐水浸泡灌流器,使灌流器内树脂完全吸湿膨胀,肝素吸附达到饱和。
而传统的方法因为透析室上机时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繁忙可能这方面做的不够好。
2.2用输液的方法利用重力作用冲洗灌流器速度更慢,而且配合双手揉搓、四周晃动、轻拍及勿使灌流器内液流出来等措施能使灌流器排气更干净。
排气不干净是导致滤器凝血的重要原因。
2.3灌流前10 min静推肝素使患者全身肝素化有利于抗凝。
2.4停肝素泵改手推肝素进行追加肝素,减少误差、肝素用量更加准确。
同时能保持肝素在体内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
2.5灌流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凝血也是关键。
我们知道临床上单凭肉眼很难发现透析器、灌流器有无凝血。
既使发现透析器变黑、静脉壶变硬这些指征时基本上凝血已经发生。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静脉压与跨膜压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有无凝血而不仅仅是等待機器报警,当发现有凝血倾向时就要及时处理。
如果静脉压明显下降、TMP明显上升可能是灌流器、透析器有凝血。
当静脉压明显上升可能是静脉壶有凝血,当怀疑有凝血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来检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肝素量。
2.6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并保证其良好的功能,血流量不足大大增加了灌流器凝血的危险[2]。
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针头有无移位、管道有无扭曲打折,
防止机器频繁报警引起停泵导致凝血。
2.7超滤速度过大也是灌流器凝血的关键因素[3]。
因为灌流血液流速不能过快,超滤速度与灌流血流速度不匹配引起跨膜压过大,导致血液脱水过快血液浓缩,透析器阻力大增加凝血风险。
因此透析灌流时超滤速度应小于1 kg/h。
2.8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出汗、心慌、饥饿感、抽筋等表现并及时处理。
防止低血压、低血糖、肌痉孪等并发症的发生。
这些都是发生凝血的重要因素。
2.9灌流前了解患者出凝血时间,或结合既往有无凝血史,判断患者若有高凝倾向可用生理盐水定时冲洗。
3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证灌流的效果防止凝血是关健。
如何能有效的抗凝,又不致抗凝过度引起患者出血。
一方面依赖医生精确地选择抗凝剂的种类和剂量,更重要的是我们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规范具体操作流程、注意细节。
同时加强凝血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舜杰,陆玮.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一种安全有效模式[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11.
[2]王黎霞,范文英.血液透析机灌流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4):305.
[3]Thomas A,Golper,Anjali B,et al.Systematic barriers to the effective delivery of home dialysis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port from the Public Policy/Advocacy Committe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201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