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人物性格矛盾分析
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雷》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雷雨》的创作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中国20世纪20年代),政治经济形态的更替,道德价值观的交锋,深深地冲击着这一时代中人们的灵魂。
曹禺先生敏锐地捕捉了这些非常态的人性特征,在对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后将其附着在适当的人物身上,再以话剧的形式阐释这种思考,这就使戏剧人物形象散发出了夺目的艺术感染力。
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
他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是个内心较深沉的人,有着当时社会中资本家的阴险、狡诈、虚伪的一面。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作者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
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侧面补充和丰富着他作为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周朴园与前妻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出他伪善的本质,年轻时他曾诱骗了侍萍,当他以为侍萍已经投河自尽后,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纪念自己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真,他精心保存和回忆着和侍萍的过去种种。
但当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佣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考虑到可能会触及自身名誉,他竟马上翻脸。
尽显人性的虚伪冷酷。
周朴园是一位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他不惜牺牲任何人的。
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
在“第一幕”他强迫蘩漪喝药的一场戏中,蘩漪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先是让小儿子周冲端着药去劝,看着周冲含泪的眼睛,蘩漪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留到晚上再喝。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首先,对于周朴园来说,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他一方面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权
力和地位,另一方面却又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走上这条路。
这一点在剧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他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周军,在抗议活动中干涉警察的执法,却又在他的朋友面前表示反
对暴力。
这一矛盾性也体现在他对妻子周云霞的态度上。
明明深爱着妻子,却又在某些时
候对她表现出压制和冷漠的态度。
其次,周朴园还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拥有足够的资源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和利益。
然而,这也使得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不够真诚和坦率。
例如,在周军的婚礼上,他设
法安排了自己的政治盟友来“表演”,企图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最后,周朴园的个性也有一些自卑与敏感。
过去的经历让他充满自卑感,这推动着他
的工作和追求。
然而,在儿子的抗议行动中,由于怕丢面子和地位,周朴园的情绪失控,
某些情况下甚至表现出挑衅和争吵的态度。
同时,在与周云霞的关系中,他也表现出对妻
子所受的痛苦的敏感与自卑。
这种敏感让他无法充分理解妻子的想法和痛苦,进一步导致
夫妻之间的隔阂。
总的来说,周朴园作为《雷雨》中的一位典型人物,其自我矛盾与复杂性体现在他的
言行、行为和个性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朴园的形象展现了许多复杂的人性特点,这些
特点有力地提醒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矛盾性强的人物,进一步促使我们
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多做深层次的分析。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
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
《雷雨》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透过明暗交叉的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阶级的对立,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读者(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悲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
作者向读者(观众)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涩酸甜,演绎了一段人生悲剧。
一出人性悲剧。
而这悲剧正是通过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酿造和显现的。
一部好的剧作的主题思想要通过戏剧冲突来体现。
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冲突,鲜明生动的人物和个性化的言语。
其中,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是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
矛盾冲突是刻画性格,增强戏剧感染力的有力手段,对于戏剧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条冲突线都从一定的方面, 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主题, 而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主题的是冲突的主线。
不论哪条线索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向和过程, 对剧情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只有主线是贯串全剧的始终的, 并推动全剧不断向纵深进展。
剧本的各条冲突线索都不是彼此孤立, 而是相互作用的。
主线在不同的程度上制约着、影响着各条副线, 而所有副线则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的发展起到烘托、加强的作用。
《雷雨》的冲突线索多且复杂, 比较重要的有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繁漪和周萍的冲突, 此外还有鲁大海和周朴园、周萍的冲突、繁漪和四凤的冲突、繁漪和周冲的冲突、大海和鲁贵的冲突等。
一、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冲突《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下面从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父与子、父与女、母与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周朴园与周萍、鲁大海,鲁贵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而父与女的冲突就体现在鲁贵与四凤之间的冲突,母与女就是鲁侍萍与四凤的冲突。
雷雨周冲人物分析

雷雨周冲人物分析雷雨,一部由曹禺创作的话剧作品,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封建家庭的矛盾与悲剧。
其中,男主角周冲是该剧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下男性角色的困境、挣扎与悲剧。
本文将对雷雨中的周冲进行深入分析,从他的性格特点、情感经历以及命运转折等方面来探讨他在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周冲是雷雨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男性角色,他呈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男性角色的典型特征和处境。
周冲是农村村长周朴的独子,成长在封建家庭的溺爱下,他自负、任性、缺乏担当,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社交圈被自家的地位与金钱所限。
这种受到物质诱惑、缺乏自我约束的性格特点,反映了当时中国男性在封建制度下的困局和束缚。
其次,周冲在感情经历方面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挣扎。
他与封建家庭的丫鬟婆子小雷娘之间的禁忌恋情,使周冲体会到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摧残和限制。
虽然小雷娘勇敢地与周冲私奔,但最终因为社会的压力和封建伦理的束缚而走入了悲剧。
周冲在感情的选择与传统道德之间陷入了痛苦的两难境地,这一点使他的角色更具复杂性和观众的共鸣力。
最后,周冲在剧中的命运转折呈现出他作为主要角色的重要性。
他的自私和软弱导致了小雷娘的悲惨结局,也引发了周朴一家的内斗,最终使全家走向崩溃。
周冲的选择和行为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命运,也对其他角色的命运造成了重大影响。
他的命运转折以及所引发的剧情进展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通过对雷雨中周冲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他代表了封建社会下男性角色的困境与挣扎,同时也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周冲所经历的矛盾和悲剧呼应了整个剧作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思,使观众对封建社会中男性的命运和困境产生了思考和反思。
同时,周冲作为故事推动的关键角色,为整个剧情的发展和高潮提供了力量和动力。
总之,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角色,他的形象和经历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下男性角色的困境和挣扎。
雷雨名家鉴赏点评

雷雨名家鉴赏点评《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其以上海农民起义为背景,揭示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家庭、婚姻、爱情等方面的问题。
这部戏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可,极大地得益于曹禺拔高了俗套小说情节,而通过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争斗和挣扎,呈现出现代社会之所以堕落的真相。
下面我们从人物塑造、情感描写、主题反思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一、人物塑造《雷雨》中的每个人物都具备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他们尤其的复杂。
王铁峰和刘姥姥鲜明倒立,尤美人的潜力和内心满腹的怨气矛盾而深刻;何文秀看似纤弱善良,却骨子里带着一种自私和自卑;闵一民和阿珂之间的情感虽然简单,却另有一番滋味。
这些人物都有切实的内核和背景,个中情感渐变层层深入,特别是黄小琴的变换在整部剧中细腻而丰富,丰满的性格也为其带来了许多手绘笔者的疼爱之情。
这样的人物刻画,强化了舞台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让人不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上,更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深入探讨。
二、情感描写《雷雨》中情感的描写,富有情感戏剧的表现力。
尤其是阿爸与阿妈这一段虽然仅仅简短的几句台词,但是让人不忍卒睹的感伤、患难,让人着实感受到了一种迷茫世界的困难和切近的人际格局。
还有一些细节也很有感染力,如黄小琴和尤美人之间的心态变化,从同情到猜疑,从信赖到背叛;何文秀对自己爱情的反应,直面自己并且不断地反思自己内心的迷茫;阿珂与小福之父之间的倦怠、无奈和踌躇,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
三、主题反思《雷雨》呈现出了一个复杂的现实社会,通过人物性格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非常规关系和社会现象。
最主要的主题,是对一种传统价值观的致命打击。
许多角色不断地反思自己,面对生活和自我超越,让我们意识到了人性本身的良知和后果。
此外,还有一些隐晦的主题,比如中产阶级的冷漠和无情,以及普通人对权力和社会经济规则的受害和忍让。
无论是主题还是情感描写,这部作品都是非常丰富和发人深思的。
总之,《雷雨》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曹禺在台词、情节、人物和主题方面都表现出了许手绘能力。
雷雨剧本中的人物分析

雷雨剧本中的人物分析周朴园:人性的错位表现为人性向物欲(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
物欲使他偏离了正常的人性轨道,而滑向了“自私、虚伪、残酷、阴险”。
当年他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冒着大雪离开周家。
三十年后,当他再次和侍萍邂逅时,本能地意识到这件事会影响到他的身份和地位,侍萍找他就是为了钱,于是严厉斥责:“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除此之外,当他得知领导工人罢工的鲁大海是他的亲骨肉时,便“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于是,他解雇了鲁贵、鲁大海和四凤。
还有,他为了金钱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多人,然后从死人身上再扣钱。
在他身上,人性与金钱的较量,无疑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结果是人性最后惨败给金钱。
繁漪:是周家的另一个复杂的人物。
繁漪作为“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又读过书,爱好诗文,所以也有着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对未来充满人性的渴望。
然而,她错了,周朴园是一个无法与之谈论感情的人。
没有爱的家庭和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彻底浇灭了她原有的一点天真的幻想,也导致了她的人性随之出现了错位。
正因为如此,她所承受的人性砝码越重,内心遭受的压迫就越重,直到最终的崩溃。
于是,她爱上了周萍。
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偏离正常人性伦理的做法,然而,她却要藉以重拾内心中那份对美好感情的期盼。
毋庸讳言,这两株从封建土壤里生长出的畸形的小草迸出的爱情之花,是一束“恶之花”;所以当周萍要从她身边离开时,她对爱情的幻想破灭了,她疯狂地想抓住周萍,哪怕仅仅是一个影子。
这时候的繁漪,已彻底偏离了自己作为“母亲的”本真轨道,也偏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基本轨道,直到她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悲剧结束。
周萍: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儿子,是继母繁漪的情人,是他们这个复杂大家庭的继承人。
他和周朴园、繁漪一样,也有过人性的错位。
所不同的是,他的人性错位,最后回归正常,走向理智。
他和繁漪曾经有过爱情的涟漪,周家好比是一个外表光彩的花园,他和繁漪就是花丛中的两棵毒草。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分析:
1. 封建大家长: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他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对家庭成员有着绝对的权威。
他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他的家庭关系也充满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
2. 伪善:周朴园在表面上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实际上他内心阴险、自私。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冷酷无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的幸福。
3. 专制:周朴园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家庭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严厉,甚至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4. 懦弱:周朴园在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时,表现出了懦弱和逃避的一面。
他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不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同时也有着伪善、专制和懦弱的一
面。
他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在剧中,繁漪作为一位女性角色,她的形象深刻而鲜明,表现出复杂而强烈的情感内涵,是《雷雨》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繁漪是一位被冷漠的家庭和爱情所伤害的女人。
在周家,她受到周朴园的压迫和欺凌,同时又看着自己的爱人对其他女人献出爱心,这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怨恨。
这种情感的压抑和无奈的处境在她的言行举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繁漪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
当她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她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她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使繁漪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
繁漪的人物性格也表现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局限性。
虽然她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在封建家庭中,她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她无法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最终仍然陷入了命运的轮回。
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无力,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在《雷雨》这部作品中,繁漪作为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和命运都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她既代表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和剥削的女性群体,也展现了封建家庭中女性的无奈和无力。
她的存在和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戏剧中塑造了许多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雷雨性格”的女性形象,包括繁漪在内。
本文将从角色分析、文本解读、社会背景和个人成长四个方面,探讨繁漪及其他“雷雨性格”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对曹禺戏剧的影响。
在角色分析方面,繁漪是《雷雨》中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女性形象。
她既是一个受压迫的妇女,也是一位勇敢的反抗者。
她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坚韧的性格,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家庭中的困境和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姓名:周诣纯班级:会本1302班学号:1340440203 日期:2014年5月
摘要: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典型的环境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性格,这群不同性格的悲剧人物在那个雷雨夜之后有了不同的归宿关键词:《雷雨》;人物;性格矛盾;分析
曹禺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是自己主宰着。
在《雷雨》中,在这股洪流中,仿佛如黑夜的漩涡牵扯着每一个人,不能幸免。
所以在这漩涡中,但凡关于周公馆的人,都难逃自己的宿命,就是这样铸就了每个人多重的性格。
一、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是这场悲剧中唯一一个健全活下来的人。
可是这所谓的健全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活着的人并不是快乐的人。
越清醒,越痛苦,倒是死了的人,疯了的人,比较无忧无虑,了却此生债务。
”同时他身上也有几种性格,寂寞,伪善。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
所以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怀念侍萍,以及保留一切与侍萍有关的东西。
这看似在真切的怀念一为逝去的恋人,可当真正活着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惊奇,既而转为慌乱,然后是愤怒,最后变成冷静。
他以为是她有所目的的,会揭露他的暴行,会损害他的名誉以及利益!他对侍萍的怀念有真心的成份,但当对他有所威胁时,他暴露了伪善的本性。
二、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这对于认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十分重要。
正因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
蘩漪虽然是周朴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赶走侍萍后娶的名门小姐),两人只有夫妻之份,并没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当着周萍、周冲两个儿子的面逼她喝药的细节就是明证。
她轰轰烈烈的爱、刻骨铭心的恨。
她独立,她热爱自由,她向往真诚的爱!于是,她紧紧的想抓住周萍,哪怕是乱伦,哪怕是为爱付出生命,她说,“我不后悔,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
”“蘩漪不是一个规矩的妻子,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但她是一个真正想活下去的人,她的生命冲动是那样地热烈而奔放,生命的局限全然没有放在眼里”。
不幸的是充满生命意志强力的蘩漪,却爱上了一个根本缺少生命意志力量的富贵之家的公子哥--周萍。
然而,她又是一个恶魔,她在最残酷的爱和恨得性格交织中,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她把对周家、对社会的不满变成强烈的反抗和报复,以致最
后把自己和他人都推向毁灭的深渊。
三、周萍——缺乏责任感、懦弱的公子哥。
表面上体现出他具有理智,无法控制热情、欲望的特点。
他“慷慨陈词”地“爱”繁漪,但当繁漪热烈回报他的爱的时候,他却开始逃避退缩了。
他引诱了自己的后母,又立刻意识到父亲的存在,在封建伦理观念的威严下,他选择放弃,甚至想极力摆脱这种不“自然的关系”!可他又需要爱,他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同时又渴望拯救自己,所以当他见着四凤,当时就觉得她的新鲜,她的鲜活。
发现他最需要的那点东西,是充满地流动在四凤身上。
在发现四凤的美后,他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他的得救,将在她身上,他要死心塌地的爱,他想这样忘了自己,想忘了自己对蘩漪所犯的罪,把自己从悔恨和恐惧的折磨中拯救出来。
所以为了摆脱蘩漪,他紧紧抓住了四凤这根救命的稻草,可殊不知,这次他犯下了一个更可怕的罪。
两次乱伦,让周萍痛不欲生,在感情和矛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四凤一个青春纯美的女孩子,也为精神忧郁的周萍带来了光亮。
她孝顺、敬重母亲,在爱情与亲情中难以抉择。
她还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子,鄙夷鲁鲁贵的阿谀奉承的奴才气。
蘩漪对周萍的爱是一种罪,四凤对周萍的爱同样也是一种罪。
但这两者不同的是, 蘩漪的罪慢慢演化成恶,而四凤的罪却成为升华为善的阶梯:她的鲜活、善良为周萍带去了新的力量;她的勤劳、和快乐为周冲的理想世界找到了唯一的现实安慰。
周萍毫不犹豫地爱上四凤,不顾一切地要跟她冲破这个家庭,一起走出去;周冲即使在母亲的挑拨之下,依然无私而清晰地爱着四凤,帮她走出去。
她铁血刚硬的哥哥鲁大海也暂时放下阶级斗争温柔地祝福妹妹。
可是,当那个雷雨之夜所有真相一并被揭发之后,她的天真烂漫,她的美丽纯真,以及她那遥远的梦想,都被击得粉碎。
成为这个罪恶的周公馆的牺牲品。
五、周冲——单纯美好大男孩儿,追求超越等级的爱情,尊重对方的人格,否定劳资等级关系,强调公平和正义。
期待美好的家庭关系,可是他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注定这些是实现不了的。
他的内心渴望飞出这个牢笼,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他的所有畅想只能被扼杀。
最后也逃脱不了命运,在那个雷雨夜一切土崩瓦解。
在这个雷雨夜一切都不一样了,人性的丑恶,道德的沦丧,伦理的沉沦。
周公馆变得支离破碎。
但是生活仍要继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悲哀,我们只能惋惜不能代之承受。
痛惜这些人的命运,它折射的也是一种时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