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循环系统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导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分析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情况。

循环系统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检查中的应用及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影像学检查1. 超声心动图(简称超声)超声心动图是最常见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实施,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观察。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的大小、功能和血流速度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心脏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

通过心脏MRI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瓣膜情况等,对检测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有较高的准确率。

3. 电影式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影像学方法,用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堵塞或狭窄。

医生通过将導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对比剂,然后通过X射线来观察动脉的情况。

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措施。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1.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血管进行实时观察。

这种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管壁的厚度、动脉硬化及栓塞等情况。

血管超声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和血管瘤等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磁共振血管造影(简称MRV)MRV通过磁场和无创静脉注射的对比剂,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整体情况,对于检测静脉血栓、动脉瘤和其他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心肺功能检查1. 肺部CT扫描肺部CT扫描是观察肺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重要方法。

通过肺部CT 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大小、密度和形态,对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化系统的定义、常见技术、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与手术中的应用, 以及医学影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心脏
结构: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功能: 循环输送氧合血液。
血管
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输送营养物 与废物、维持体内平衡。
医学影像学技术
X-线
循环系统疾病影像学特征
心绞痛
1. 局部心肌缺血 2. 胸痛、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
1. 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 2. 剧烈疼痛、气短、恶心
动脉硬化
1. 动脉内壁增厚、变硬 2. 典型表现:斑块、钙化
医学影像学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规划
手术支持
如心脏手术中用于评估心腔大小、 血流速度等,辅助手术规划。
如血管成形术中,可直接观察手 术情况,辅助手术进行。
术后观察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通过 影像学观察是否搭桥成功。
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技术
如AI、机器学习、自动化 等将在影像学诊断中大量 应用。
2 多模态组合技术
3 远程会诊
将不同影像学技术相结合, 获得更全面、更高质量的 影像。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会诊, 满足大众健康需求。
适用于诊断心血管钙化、肺部水肿。
CT
适用于诊断动脉硬化、肺血栓等。
超声
适用于观察血液流动、诊断心脏缺陷。
核医学
适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影像学Biblioteka 诊断中的应用1血管疾病
2
可帮助检测动脉性疾病、静脉曲张等。
3
心脏病
能够检测心脏大小、壁运动、心脏瓣膜、 室间隔缺损等。
其他疾病
辅助诊断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高血 压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例如自动识别病变、 辅助医生诊断等,这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03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医生可
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预防措施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将更加完善,通过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可以有效地降低循环 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 心脏影像学检查技术 • 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 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展望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心脏
综合治疗
未来将会更加注重循环系统疾病的综合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这些治疗 手段将相互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循环系统疾病的早 期诊断将更加准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存率。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将会更加关注患 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将充分 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术前诊断
医学影像学可对外科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全面诊断,明确病变 部位、程度及毗邻关系。
手术导航
医学影像学可提供高清晰度的术中导航,帮助外科医生精确 地找到病变位置,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定位靶区
医学影像学能够精确地定位肿瘤,确定肿瘤范围,为放疗提供准确的靶区。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2)临床意义: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二尖瓣关闭 不全和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心室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示肺动脉段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 ②右前斜位 示心前缘中、下段向前膨隆,心前间隙变窄。③ 左前斜位 示心膈面延长,室间沟后上移。④左侧位 示心前缘 与前胸壁接触>1/2。
2、临床意义:肺原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Fallot四联症和心间 隔缺损等。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 特点:不停运动着的系统对影像学检查要
求很高,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包括:
普通X线、超声、核医学 、心血管造影 多层CT、MRI逐渐成为重要检查手段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一、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心普遍增大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主 动 脉 形 状 和 密 度 的 改 变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 超声检查 (三) CT检查 ( 四) MRI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正常心脏横轴位CT扫描
SVC T AOA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3、左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左心缘四弓,心底双密度,
心右下缘双心房,降主动脉左移,支气管分叉角加大。 ②右前斜位及左侧位 食管左心房压迹加深、移位与 脊柱重叠,分为三度。③左前斜位 主动脉窗变小。 (2)临床意义: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竭和部分先天性 心脏病等。 4、右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右下心缘膨隆,最突点位置 较高,右心房高>心高1/2。②左前斜位 右房段膨隆, 成角,长度大于心前缘1/2。 (2)临床意义:右心衰,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病变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在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其中,循环系统是医学影像学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中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循环流动。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返回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承担着物质交换的作用。

二、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超声波、X射线、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和相应的医学影像学应用案例。

1. 心脏病:心脏病是循环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如心腔大小、心肌运动、心脏瓣膜功能等。

通过分析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陷或病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动脉疾病: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等。

CT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病变情况。

通过对血管造影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动脉内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异常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循环系统中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静脉深部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检测和诊断血栓。

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医生可以确定血栓形成的位置、程度和相关组织器官的供血情况,以指导治疗策略。

4.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畸形。

X射线透视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一、循环系统影像学概述循环系统影像学是以医学影像学技术研究和诊断循环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放射学、核医学等),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诊断,为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二、循环系统影像学的常用技术1. 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观察和诊断的一种影像学技术。

它具有无创伤、简便、快速等特点,成为循环系统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等,可用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心肌和血管病变的诊断等。

2. 放射学放射学是利用放射线(如X射线、CT、MRI等)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X射线透视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狭窄、堵塞等情况;CT和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和血管结构信息,用于诊断心脏病变、动脉瘤等。

3.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心脏功能等,对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心脏影像学的常见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堵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的疾病。

在超声心动图中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等,胸片或CT可以显示钙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狭窄或者阻塞的情况。

2.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异常、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等,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肌结构和功能信息。

3.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包括狭窄、关闭不全等疾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心瓣膜的开放和关闭情况、瓣膜口的狭窄程度等。

循环系统影像学

循环系统影像学
左心室增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左心室增大
01
异常X线影像----心脏增大
右心室增大: 先向左上,再向下、双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心尖圆隆、上翘;心腰膨隆;心脏呈二尖瓣型;
LAO:心前缘向前膨隆、室膈段延长,室间沟后上移位。
L-Lat:心前缘前凸、与胸骨接触面加大
RAO:心前缘中下段膨隆(最早)
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分级
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
异常X线影像----心脏增大
右心房增大:先向右前,再向 后左
PA:右房段向右上膨凸,中点上移,上、下腔静脉扩张 RAO:心后缘下段膨凸,与食管无关 LAO:右心房段延长、膨凸,常与右室大并存
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
异常X线影像----大血管异常
慢性肺源心脏病
常见疾病---获得性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变
病理及临床 X线表现:主动脉增宽、迂曲、延长;左心室增大;肺血正常、心衰时肺淤血。
高血压心脏病变
高血压心脏病变
常见疾病---获得性心脏病
心肌病(cardiomyopathy): 分类:原发和继发 X线表现:心脏可正常,中至高度增大,双室增大,以左室为主;心脏呈主A型;心搏减弱;肺血正常或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
常见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X线表现:心呈二尖瓣型,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肺A段突出、肺A搏动增强,左心房一般不增大、第二孔型左心室及主A球缩小,第一孔型左心室增大,肺充血。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常见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Follt四联症 (TOF) 病理:肺A狭窄、室间隔缺损、主A骑跨、右心室肥厚。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大小:心胸比 率:0.5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大小 三种形态:横位、斜位、垂位心
大 小 : 心 胸 比 率 :
0.5
二、正常影像表现:CT
一.横轴位是常用的标准体位,能清楚显示心内结构、 各房室的关系及心脏房室的大小;
二.长轴位、短轴位、四腔位
Normal CT manifestation
三.病因:深静脉血栓为首位病因。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并发症: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疗:及时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至8%。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诊断:关键问题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
•CTPA(CT pulmonary angiography)和DSA:CTPA是目前世界上肺栓塞的首要 的诊断方法;
主动脉夹层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临床:突发的剧烈胸、背痛,如撕裂、刀割样,可向颈、腹部放射。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MSCT和MR等影像技术显著提高了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主动脉夹层 的CTA表现
CT平扫:钙化内膜内移、假腔内血栓、血液 外渗、纵隔血肿、心包、胸腔积液;
增强:
○ 可见双腔和内膜片,通常真腔较窄、对比剂充盈快,假腔较大、对比 剂充盈慢,
三、正常影像表现:MRI
心包
LEFT VENTRICLE
Base Mid Apex
DSA图像(腹 主动脉)
(二)各心室增大X线表现
左心室增大 a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b相反博动点上移c左心室段延长、 圆隆并向左扩展;d左前斜60’时,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 前下移位;e左侧位,心后下缘隔上食管前间隙消失.心后膈上脊柱 前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位心
心脏形态异常
二尖瓣型心: 代表右室大, 无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例如风心、房缺等。
主动脉型心:代表左 室大一类心脏病,例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
普大型心:代表多个房 室大一类心脏病或心包 病,例如心肌病或心包 炎。
靴型心:代表右室大,有 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例如法鲁氏四联症等。
心脏运动及血流异常
B:主动脉骑跨,右室 肥厚
C:肺动脉瓣下狭窄 C
心包炎
结核、化脓、风湿和病毒等导致心包脏、壁层产 生炎性病变。
若心包产生纤维蛋白为主的渗出物,则引起心包 表面粗糙呈绒毛状,称为干性心包炎(X线无异 常发现)。
若以渗出液为主,则称为心包积液。若脏壁两层 因炎症而增厚,粘连,形成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 有时尚有钙化,限制心脏活动,则称缩窄性心包 炎。
心、大血管四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投照位置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左 室 造 影
择 性 冠 脉 造

右 室 造 影
主 动 脉 造 影
横位心 斜位心
垂直心
心胸比率:
(T1+T2)/T×100% T1:胸廓中线至右心缘最大径 T2:胸廓中线至左心缘最大径 T: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0.5
超声检查
方便、经济,可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CT检查 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高,加之强
大的三维后处理功能,对心脏、大血管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心脏CT常用后处理技术
VR
MIP
CPR
心脏正常影像解剖
RAA PA
A. Aorta SVC
LAA
PV D. Aorta
RAA
PA
SVC PV
LMA LAA
LA
D. Aorta
RCA RV RA
LA
LV
LMB
RV RA
LAD
LV
LA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
正常瓣膜
左室长轴
心脏长轴
心脏短轴
MRI 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即可
成像;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完成心肌灌注成像,从而达 到心脏形态、功能及心肌活性的“一站式”检查
A: 垂直室间隔 的左室长轴位
运动异常包括局部运动增强、减弱和 矛盾运动
血流异常
(四腔位)左心室运动减低,心尖部呈矛盾运动—提示 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并血栓。
冠状动脉异常
冠脉狭窄、闭塞、扩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
单冠状动脉畸形,起自 右窦上方的主动脉壁
冠状动脉起自右窦
冠状动脉起自左 窦
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绕过无冠窦和左房之间走形,发 育细小
(1)病理:二尖瓣病变中,约1/2是狭窄伴关闭 不全,单纯关闭不全少见。
(2)临床:症状与二尖瓣狭窄相似,但心尖部可 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3)X线表现: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则有 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尚有左心室增大。②单纯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变化不大或仅有左房、左室 轻度大。中度以上则与狭窄伴关闭不全相似。
KerleyB线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心脏动脉、 静脉系统 的VR图 像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
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影像表现
X线一般无明显特征性表现,如出现心衰, 可表现为肺淤血、肺水肿、左室增大。
CT可显示管壁粥样斑块类型,狭窄程度。 MRI可以从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及延迟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福建省立医院 殷磊
心脏病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威胁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发展中 国家心血管病研究机构等共同发起的这项研究指 出,全球每年死于包括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内的 人数高达1700万,其中80%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
世界心脏病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2)临床:心悸、气短、咳血泡沫痰,心尖部 舒张期隆隆性杂音。超声显示好。
X线表现
①左心房增大和右心室增大。 ②肺瘀血和间质性肺水肿,晚期可出现含铁 血黄素沉着等。 ③主动脉球缩小:系发育不好及顺钟向转位 所致。 ④ 有时见二尖瓣钙化。
a~c. X线心脏 三位相示两肺 淤血,心影呈 “二尖瓣”型, 左心缘可见 “第三心弓” (b.↑),食 管左心房段受 压,左心房 II°增大 (a),CTA 显示二尖瓣开 放受限,呈 “圆顶 征”(↑),左 心房增大,见 附壁血栓(白
肺瘀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上肺静脉增粗
肺水肿
1 病理:当肺静脉压进一步增高,血浆外渗至 肺泡则形成肺泡(实质)性水肿。
2 X线表现:①肺透过度减低,网状阴影, KerleyA、B、C线,少量胸腔积液等。②一 侧或两侧肺野出现片状模糊影,典型者呈蝶 翼状。
3 临床意义:常见于左心衰,尿毒症等。
间质性肺水肿 肺泡性肺水肿
B:平行室间隔 的左室长轴位
C:左室流出道 长轴位
D:左室短轴位
基本病变
心脏位置、形态、大小变化 心脏形态异常 心脏运动及血流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 心包病变 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位置异常
右位心: 1右旋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正位 2镜面右位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反位
左旋心(孤立性左位心):心长轴指向左,内脏反 位 中位心:心长轴居中,罕见 除镜面右位心外心脏位置异常常合并心内畸形
后前位片(A)示心影呈二尖瓣型,肺淤血,左房、 右室增大,心底部双重阴影,左心耳突出;左侧 位片(B)示食道左心房段受压、后移
胸片后前位(A)及左侧位(B)示肺淤血重,肺 纹理模糊和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左房大,食道 服钡II°压迹(B,↑)
CTA重建电影,显示二尖瓣瓣叶增厚、开放受限
二尖瓣关闭不全
分型
Debakey分型: I 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并累及主动脉全程 I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并累及升主动脉 III 型:破口位于降主动 脉并累及主动脉全程
心包肿块
后前位片(A)示心脏普遍明显增大,呈“球形”,心缘正常 弧度消失
侧位片(B)示食道明显受压向后移位、变形(↑)
a.b.X线正侧位示肺淤血,心僵直并见蛋壳样弧形钙化 影(↑)
c.胸部CT平扫示心包蛋壳样钙化(↑),右心房(RA) 增大
a.横轴位 b.冠状位 左心室(LV)旁心包内一椭圆形 液性密度肿物,大小65.2mm×41.6mm,薄壁、边 界清楚,左心室受压
VR示大隐静脉与回旋支近段吻合, CPR显示桥血管内及吻合口未见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分急性及亚急性风湿性心脏 炎(X线检查帮助不大)和慢性风湿性瓣膜 炎后遗损害。后者最常见为二尖瓣损害, 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二尖瓣狭窄
(1)病理:二尖瓣因瘢痕、粘连而致瓣口狭窄, 左心房血排出障碍而左心房增大,肺瘀血, 右心室增大。左心室及主动脉受血少而萎缩。
马鞍征
漂浮征 蜂巢征
新鲜血栓征象
血栓附壁
血栓钙化
慢性肺栓塞征象
管腔缩小
SSD
(CPR)曲面重建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病原所致主动脉内膜破 裂,血液进入中膜内,导致中膜撕裂、剥离 形成双腔主动脉
病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另外,马凡综合征中膜囊性坏死,也是形成 夹层的主要病理基础
X线胸片后前位(A)及左侧位(B)示肺 淤血,左房左室高度扩大(B,↑)
四腔位示左室心腔普遍扩大,室壁薄厚不均,运动 普遍减低
(四腔位)左心室室间隔明显肥厚,左房增大伴二 尖瓣反流
先天性心脏病
1、 房间隔缺损 2、 法洛四联症
房间隔缺损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分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继发孔型常见,当
MIP显示 右冠近段(第一转折处)见偏心性混合 斑块
CPR、MPR示回旋支中段管腔完全 闭塞
冠脉造影示:右冠全程明显扩张(川崎病)
心包病变
心包积液:心包内液体量超过50ml即为心
包积液;透视心脏搏动消失,心影成“烧 瓶状”;CT示心包腔内水样密度;MRI示 心包内长T1长T2信号。
心包增厚和心包钙化
a. 左心室(LV)心腔扩大,心尖部室壁变薄、向外膨隆,心尖 部室壁瘤形成并附壁血栓
b. 延迟强化清晰显示心尖部血栓(↑) c. 相邻一层延迟强化见心尖部心肌内高信号(↑),提示心肌坏

目前,冠心病除了内科治疗外,常用介入
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和 冠脉搭桥(CABG)
右冠开口部及近段,两枚支架 置入
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 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和限制 性心肌病;临床上以扩张性心肌病常见。
临床上表现为心室收缩能力降低,心排出 量减少。
X线检查
①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 ②心影呈普大型或主动脉型; ③各房室均有增大,以左室为著; ④如有左室功能不全,则可见肺淤血、 间质性肺水肿征象;
>2.7Kpa,形成肺动脉高压。
2 X线表现: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横径
>15mm)增宽,残根征。
3 临床意义:常见于肺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甲
亢心、严重贫血病例等。
肺充血(房间隔缺损)
肺瘀血
(1)病理: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瘀滞于肺内。 (2)X线表现:①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模糊,上
肺门>下肺门。②肺瘀血加重、出现肺间质水 肿和肺泡性水肿。 (3)临床意义: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和左心衰竭 等。
期心肌存活方面进行“一站式” 评价
冠脉造影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 准”
心血管CTA显示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LAD)管腔明 显狭窄;
冠状动脉血管分析显示曲面重建后的LAD近段狭窄约为 70~80%,可见血管壁软斑块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