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概论复习

合集下载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复习1、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1)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就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戏剧;(2)古希腊悲剧①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相传写有7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波斯人》等7部;其悲剧增设了第二位演员,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对话成为可能;其剧作结构单纯,感情奔放,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②索福克勒斯:现存悲剧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希腊悲剧的典范)、《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罗克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命运悲剧(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却总是无法战胜命运,努力摆脱命运却悲壮的失败了。

)③欧里庇得斯:现存悲剧19部:《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海伦》、《美狄亚》、《俄瑞斯忒斯》、《请愿的妇女》(3)古希腊喜剧①古希腊的“喜剧”一词原意乃是“狂欢队伍之歌”,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表演;②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之父):写作40多部剧作:《阿卡奈人》、《骑士》、《鸟》、《公民大会妇女》、《财神》等;其作多半是讽刺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语言机制锋利,形式自由奔放,想象丰富绚丽,风格滑稽怪诞,对后世的喜剧有着很大影响;其喜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这个时代的喜剧常被称为“旧喜剧”;③“旧喜剧”: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剧作的意图确实严肃的;剧中人大半是普通人,但讽刺的对象则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剧中还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④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所谓“新喜剧”: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主要是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表现贵族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它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另外讽刺很生动;⑤米南德:喜剧《恨世者》、残篇《评判》(4)罗马喜剧主要是希腊式的人情喜剧(依据新喜剧改编,并吸收意大利民间喜剧因素)①普劳图斯:《孪生兄弟》、《撒谎者》、《一罐金子》、《俘虏》其喜剧从平民观点讽刺社会风习,特别针对当时淫乱、贪婪、寄生等现象予以针砭。

戏剧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戏剧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戏剧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戏剧起源于:A. 古希腊B. 古罗马C. 古埃及D. 古印度答案:A2.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李尔王》D.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3. 以下哪个术语不是指戏剧中的角色?A. 角色B. 道具C. 剧本D. 演员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戏剧的三大要素?A. 剧本B. 导演C. 演员D. 观众答案:B5. 在戏剧中,舞台布景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创造氛围B. 辅助剧情C. 限制演员的表演D. 增强视觉效果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戏剧表演中常用的表演技巧?A. 即兴表演B. 独白C. 哑剧D. 所有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戏剧的流派?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表现主义D. 抽象主义答案:D8. 戏剧中的舞台灯光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照明B. 营造氛围C. 突出演员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是戏剧中常见的情节结构?A. 线性结构B. 环形结构C. 非线性结构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戏剧中常用的人物塑造手法?A. 内心独白B. 角色对话C. 肢体语言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_________。

答案:酒神节2. 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是_________。

答案:《第十二夜》3. 戏剧中,_________是指戏剧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答案:剧情4. 戏剧中的_________是指戏剧的表演风格和表现形式。

答案:流派5. 在戏剧中,_________是指演员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答案:表演6. 戏剧中的舞台设计包括_________、道具和服装等。

答案:布景7. 戏剧中的_________是指戏剧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答案:结构8. 戏剧中的_________是指戏剧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戏剧学概论

戏剧学概论

贵州师范学院Guizhou Normal College题目戏剧学期末总结作者胡雄所属学院文学院专业年级16级广播电视编导(2)班职称学生写作时间2017年12月16日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诗人:1.“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制度,反对不义战争。

相传一生创作了90部悲剧和笑剧,只有7部完整的悲剧流传下来:《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即《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一般采取“三联剧”的形式,讲述相对独立的故事,但情节、人物又是连贯的。

合则为一,分则为三。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雄悲剧,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并把火种偷送到了人间,宙斯为了惩罚他,差人将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吊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具有永恒的意义:人在两难的状态下,是牺牲真理还是牺牲自己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他热爱人类,富于献身精神;坚持正义,反对强暴统治;意志坚定,满怀必胜信心。

创作特征:(1)埃斯库罗斯首创三联剧悲剧形式;最先采用第二个演员;把对话作为悲剧主要成分;创造舞台布景,采用华丽的服装、高底靴,演员面具初步定型。

从此,希腊戏剧不再是合唱抒情诗的分支,而转化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2)首先发明英雄悲剧,描述事与愿违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的冲突,认为人的厄运源于人自身的邪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引领下,必能走出困境。

人物形象单纯而高大,是理想化的性格;但人物性格多缺乏发展变化。

(3)戏剧结构较简单,情节不曲折,动作少,独白和和歌队作用较大,抒情气氛浓郁。

(4)语言庄严、夸张,风格雄伟。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被誉为“戏剧艺术中的荷马”相传一生写了120多部剧作,得奖24次,是得奖最多的悲剧作家。

戏剧艺术概论期末复习纲要

戏剧艺术概论期末复习纲要

戏剧艺术概论复习纲要(本课程复习参考,不得在网上传阅,可自行打印参考)1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剧场、观众。

2. 有关戏剧的起源,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提出了多种假说:摹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

3.戏剧本身具有双重性----文学性和剧场性。

4.亚里士多德把戏剧分为六个部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唱段,他认为情节是最重要的。

5.戏剧的审美类型从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角度看,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哑剧6.戏剧史上的第一个导演:出现在19世纪末,德国,“梅宁根剧团”,梅宁根公爵乔治二世7.中国导演地位的真正确立(导演制度建立),在1923年,洪深为上海戏剧协社导演《少奶奶的扇子》8. 一个完整的导演计划,包括剧本分析、演出结构、导演构思、技术方案、人员组织、日程安排等内容。

9.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是唱、念、做、打;话剧演员创造角色依靠动作:语言动作(对话)、形体动作、心理动作。

话剧演员:摹仿生活。

戏曲演员:摹仿程式。

10.舞台样式主要有3种:伸出式,拱框式,中心式。

11. “三大体系”是黄佐临先生提出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

1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洛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13.勾栏瓦舍中国比较早的固定的演出场所。

14.元朝南戏,有合称“荆、刘、拜、杀”的四大传奇,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元代南戏的最高成就:高明的《琵琶记》15. 易卜生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1.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那些基本因素的总和。

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

主要集中在文学构成和舞台呈现着两个层面。

2.亚里士多德的悲剧:1)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2)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3)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中国戏剧概论汇总

中国戏剧概论汇总

一、学生演剧与戏曲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 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 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 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 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 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 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 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 学生演时事新 剧.ppt作为中国早期话剧 的先驱。

春柳社(早期)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 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 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 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 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 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 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 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 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 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 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新民晚报-数字报 纸.htm 李叔同.ppt
概说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
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 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 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 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 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 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一).ppt


学生演剧.ppt
清末的戏曲改良运动.ppt
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传的驱动
“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 “你看从前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那人心风俗不是和中 国今日一样吗?幸亏有一个文人叫做福禄特尔的,做了 许多小说戏本,竟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 (《劫灰梦》) “欧美学校,常有于休业时学生会演杂剧者。盖戏曲为 优美文学之一种,上流社会喜为之,不以为贱也。” (《饮冰室诗话》) “采用西法,戏中有演说,可长人见识”(《论戏曲》) “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 想,为唯一之目的”,“以翠玉明珰,唤醒钧天之梦; 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二十世纪大舞台>发 刊词》)

戏剧概论笔记

戏剧概论笔记

戏剧概论笔记戏剧概论资料一、戏剧的要素1. 演员——最重要因素(体验,表现)2. 剧本(戏剧性文学)3. 观众——与演员交流4. 剧场戏剧的起源模仿说(亚里士多德)祭祀、巫术镜子说现实主义游戏说席勒人的本能二、戏剧的分类划分标准:(1)按情节(故事情节,戏剧情节):喜剧、悲剧、正剧(2)按时代:原始戏剧、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现代剧(3)按表现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象征、存在、荒诞剧(4)剧场形式:、、、(5)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6)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7)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8)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9)按目的:宣传剧、教育剧功能祭祀:娱神娱人上层:自娱自乐丰富精神世界、精神抚慰娱乐、教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三、戏剧角色1、戏剧角色:在一部戏剧中作品中由演员通过表演完成的舞台形象2、角色类型:1. 典型类角色P7 阿Q。

哈姆雷特强烈的个性,鲜明的代表性(哈姆雷特:正义感,优越感,现代民主感情语言)2. 意境类角色P159 情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产生的角色3. 意象类角色戈多理念的感性形象理念与感情感的感性现象(西方先锋戏剧观念象征《等待戈多》二战后悲观、、、)四、戏剧场面1、定义:由戏剧时空,动作、台词组成有一定长度的相对完整的内容的片段。

它是戏剧的基本构成单位,戏剧可以说是由一个个喜剧场面支流。

2:类型:1. 描写性场面(从轻松到紧张,从和谐到对立)2. 戏剧性场面(冲突爆发白热化场面。

高潮,结尾)3. 抒情性场面(抒发感情,冲突比较少《牡丹亭》杜丽娘)五、戏剧冲突在戏剧艺术中戏剧冲突时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冲突当中自觉意志它所具有的强度应该足以让冲突变成危机比赛不是冲突带有意识性的行为的斗争是冲突(人与人:运动比赛×比赛做出各种手段√个人与集体:《人民公敌》大夫、、、钉子户人与自然:辛厄《骑马下海的人》自觉意识地震×人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原野》《玩偶之家》)六、戏剧情节1. 情节即事件的安排。

最新戏剧概论复习纲要

最新戏剧概论复习纲要

Chap.11.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习称“编、导、演”)、剧场、观众。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2.王国维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阐述此观点,他认为: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

即中国戏剧之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巫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上古时代的戏剧,或称之为戏剧的雏形。

古代的神道,其主事者就是巫祝。

《国语·楚语》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王国维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

《说文解宇》云:“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

”“巫”一方面扮演迎神者的形象,而在把神迎来之后,她就是神灵形象的扮演者了。

王国维由此而论说: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

相传楚辞《九歌》,就是诗人屈原在楚王祭神灵形象地描绘,有的是对神灵的扮演者——“巫”的神采、服装与动作的刻画。

所以王国维说,这里面有“后世戏剧之萌芽”。

比“巫”晚出的表演者是“优”。

不同之处有三点:“巫”以漂亮女子为之,善于歌舞,“优”则以身材异常矮小的男子为之,善于滑稽调笑;“巫”的职能是迎神、扮神、沟通神与人,“优”的职能则是为人逗乐子,其始是专在皇帝身边提供笑料的小丑;“巫”的情调、风格出之于“庄”。

“优”则出之“谐”,前者是后事悲剧、正剧角色的滥觞,后者是喜剧、闹剧角色的祖先。

王国维在探寻戏剧源头时,不仅找到了“巫”,还发现了“优”,故有“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之说。

但王国维在考察中国戏剧起源、形成时, 也有很大的问题。

戏剧概论复习纲要

戏剧概论复习纲要

Chap.11.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习称“编、导、演”)、剧场、观众。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2.王国维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阐述此观点,他认为: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

即中国戏剧之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巫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上古时代的戏剧,或称之为戏剧的雏形。

古代的神道,其主事者就是巫祝。

《国语·楚语》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王国维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

《说文解宇》云:“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

”“巫”一方面扮演迎神者的形象,而在把神迎来之后,她就是神灵形象的扮演者了。

王国维由此而论说: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

相传楚辞《九歌》,就是诗人屈原在楚王祭神灵形象地描绘,有的是对神灵的扮演者——“巫”的神采、服装与动作的刻画。

所以王国维说,这里面有“后世戏剧之萌芽”。

比“巫”晚出的表演者是“优”。

不同之处有三点:“巫”以漂亮女子为之,善于歌舞,“优”则以身材异常矮小的男子为之,善于滑稽调笑;“巫”的职能是迎神、扮神、沟通神与人,“优”的职能则是为人逗乐子,其始是专在皇帝身边提供笑料的小丑;“巫”的情调、风格出之于“庄”。

“优”则出之“谐”,前者是后事悲剧、正剧角色的滥觞,后者是喜剧、闹剧角色的祖先。

王国维在探寻戏剧源头时,不仅找到了“巫”,还发现了“优”,故有“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之说。

但王国维在考察中国戏剧起源、形成时, 也有很大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导演构思
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和导演工作的基础,内容为,一,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人物;二,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

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舞台上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

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

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

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悲喜剧
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分为抒情悲喜剧、黑色幽默悲喜剧、荒诞派悲喜剧。

有嘲讽,但不像传统戏剧那样理性和无情;有幽默,也不像传统喜剧以轻松活泼的基调取胜,而带来感伤,晦涩以至荒诞的色彩。

正剧
正剧是法国狄德罗提出,有喜剧和悲剧的因素,但绝非两者相加之和。

正剧是更生活化的戏剧、题材来源更加广阔、更加个性化的戏剧,即更加人性化的戏剧。

正剧有着现实、严肃、明确的特点
剧场
剧场是演戏与看戏的地方,有三部分组成,:舞台、观众席、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

剧场是一种公共建筑,规模、结构、材质、设备等物质条件,都会对观演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剧场还具有消解社会等级的作用
戏剧性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基本因素的总和。

戏剧文学之戏剧性是存在于人物的动作之中,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戏剧性来自于人的意志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有着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的特征。

舞台戏剧性是审美距离产生的公开性与突显性;表情、动作的恰如其分的夸张性;合乎规律的变形性。

戏剧风格
戏剧风格,是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戏剧风格的形成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时代对戏剧风格的影响极大,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
“质朴戏剧”理论是格洛托夫斯基
“空的时间”是彼得.布鲁克
风格是剧团艺术成熟的标志
戏剧表演的空间——剧场
戏剧的五个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导演、编剧
剧本从属于舞台动作—剧本的特质
戏剧表演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角色
戏剧的种类: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哑剧
以情节、思想、性格构成戏剧作品的要素划分戏剧类型
斯坦尼体系是建立在他的“有机天性”理论上
演出节奏是导演艺术的重要标志,是戏剧风格的集中体现。

主要变现在舞台调度和情景转换两方面
景物造型主要由布景和道具构成,它的艺术功能首先是呈现和说明
临川派和吴江派是中国戏剧史上最早出现的流派现象(晚明)
中国本土第一个学校剧团,1914在天津的南开新剧团
戏剧史上第一个导演德国梅里根公爵乔治二世
喜剧精神:轻松活泼的情调,豁达乐观的胸怀,追求自由的精神
悲剧精神:严肃的情调,崇高的境界,英雄的气概
三、简答题
1、戏剧发生的和起源的人性依据和社会原因是什么?
答:戏剧发生和起源的人性依据是,首先是人的本能和欲望,第一人有摹仿的本能和欲望;第二,人有以摹仿为基点的表演的本能与欲望;第三,人有观看他人表演的本能与欲望。

其次人类观看,模仿和表演的目的和意义则为娱乐和有所寄托。

戏剧起源的社会依据是古代祭神仪式,像中国的八蜡、傩、雩等。

有表演者,有观看者,给人娱乐,有所寄托,这就是戏剧的发生和起源。

2、在近代话剧中表现和体验为何无法分开?
答:首先,表现派:强调外部表现,理性对情感与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体验派:重视内心体验,演员与角色合一,允许即兴创作。

其次,表现派的源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他认为伟大的演员就是根据理想的范本模仿角色的各种“外部特征”。

过分强调理性,但是率先讨论了演员的“双重人格”即两个自我的关系问题,为现代表演学树立了第一块里程碑。

表现派的代表性演员—哥格兰。

而英国著名演员亨利·欧文《表演艺术》中说,演员要动感情,有双重意识,角色意识和演员意识;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更是说演员是角色自我表现的工具。

而斯坦尼创作了《演员自我修养》,综合了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派的偏失。

他注重演技,不反对即兴表演,认为人的天性具有无限可能性,生存环境塑造了个性,这是演员化身表演的心理学前提。

第一次使得话剧表演艺术从演员培养到舞台实践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影响至全世界。

最后,体验和表现包含着话剧艺术的全部奥秘,金山说:“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相互依存。


3、中西剧场的不同
答:西方剧场有一种很根深蒂固的公民精神,人们将在大剧院看戏看做是一项高雅又严肃的公共文化活动,穿戴整齐才能入场。

中国剧场则更偏向于消闲文化,观众随意性大,看戏只不过是消闲娱乐活动,观众才是剧场的主人。

4、电影对戏剧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1、戏剧对电影的汲取,第一,把剧情有关的影像投射到银幕上,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背景——电影技术与戏剧手法的机械结合;第二,移植电影艺术手法到舞台呈现中,使戏剧审美电影化——电影与戏剧更高层次的审美融合。

2、影视艺术对戏剧的冲击和影响,还表现在它激活了戏剧的自我意识。

四、论述题
1、在戏剧创作中,是情节第一还是人物第一?
答:我认为是人物第一,第一,戏剧是现场性的,不可复制,对演员的要求及高,这就关乎于人物的创作。

第二,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可见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

第三,别林斯基曾说,不是事件支配人,而是人支配事件,如果没有人物关系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再好的情节也是白搭。

第四,戏剧的历史告诉我们专在情节与结构下功夫,而无视了人物塑造和精神内涵,其价值是不高,由此可见人物的重要性。

所以我觉得相比之下人物比情节更为重要一些。

2、导演构思与剧作家的构思有何联系,区别何在?
答: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和导演工作的基础,内容为,一,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人物;二,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

而最高任务,导演则通常用一两句话概括。

剧作家,是指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

这些作品可能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剧本,或是只以剧本对话形式的纯粹文学创作。

两者的区别在于剧作家的构思是一度创作,是演剧的摹本,导演构思是二度创作,立在舞台上。

两者相互依存,都对戏剧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为什么说戏剧环境是实在和虚构的统一体?
答:一,舞台空间的假定性,不加修饰的舞台只是一个“空的空间”,本身并无所指,当演员在上面上演一个虚构的故事时,舞台空间便被组织到戏剧当中。

也就是这种虚构的假定,让舞台变的实在起来。

二,舞台空间本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实在的景物和道具,为人物创造出一个虚构的生活环境。

让演员身在布景中,虽然是一个虚构的生活空间,但是表演空间却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

三,景物的造型的解释功能,虽然布景和道具是实在体,但是观众可以给抽象的景物造型具体化,让它富有寓意,通过这种解释功能,让观众在心中构造出一个虚构的空间。

四,像舞台美术中的灯光,色彩和音效,也是导演常用来渲染气氛,解释剧情的,不就是通过这种实在的性,让观众在心里虚构出一个自己的空间。

所以说,戏剧的环境是实在和虚构的统一体。

4、为什么说“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批评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加以历史的批评了?”
答:其实美学批评本身就涵盖了历史的批评,美学批评的本身就包含了各个时代的美学观念的变迁,本身就具有历史批评的范畴和深度。

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的程度,应当是批评的第一要务。

如果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批评,说明当时创作该作品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并没达到一定高度,而历史的批评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不值得加以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