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主体资格审查

合集下载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要件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要件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要件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定代表人资格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首先确定合同主体的法定代表人资格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定代表人应当具备合法的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以及授权文件等,以确保其有权代表法人进行合同签订。

二、主体资格
合同的主体资格是指合同当事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有能力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在进行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时,需要确认合同当事人是否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对于自然人来说,需确认其已满足法定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来说,需确认其合法成立并具有合法经营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三、权利义务能力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还需对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能力进行审查。

合同双方应当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具有合法资金来源、履行合同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等。

合同当事人还需具备合法经营范围,能够承担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四、合同标的合法性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还需要审查合同标的的合法性。

合同标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标的应当合法、合规,符合公序良俗。

总的来说,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是合同签订的重要环节,合同双方应当合法合规地履行合同,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只有在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同的签订才能够有效生效,合同当事人才能够合法享有合同的权利和履行合同的义务。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的合法合规,有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合同的履行和合同法律效力的有效性。

建设工程合同审查意见书主体资格

建设工程合同审查意见书主体资格

建设工程合同审查意见书尊敬的委托方:根据贵方提交的关于XX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我方依法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如下审查意见书。

一、主体资格审查1.1 发包人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包人应具备以下主体资格条件:(1)具有法人资格,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与所从事的建设工程相应的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3)具有与所从事的建设工程相适应的资质等级,取得了相关行政许可。

经审查,贵方作为发包人,具备上述主体资格条件,可以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一方主体。

1.2 承包人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包人应具备以下主体资格条件:(1)具有法人资格,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与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相应的资质等级,取得了相关行政许可;(3)具有与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相适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

经审查,贵方作为承包人,具备上述主体资格条件,可以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一方主体。

二、合同内容审查2.1 合同主体合同主体应明确,包括发包人和承包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

经审查,贵方提交的合同文件中,合同主体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2 合同标的合同标的是指合同双方约定的具体建设内容、工程范围、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

经审查,贵方提交的合同文件中,合同标的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3 合同价款合同价款是双方约定的工程价款,应符合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经审查,贵方提交的合同文件中,合同价款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4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双方约定的工程开工、竣工、交付使用等时间。

经审查,贵方提交的合同文件中,合同履行期限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5 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双方约定的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责任。

经审查,贵方提交的合同文件中,违约责任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结论综上所述,贵方提交的关于XX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内容基本完备,可以签订正式合同。

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

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

如何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合同审查其实就是对合同条款中的审查,除了要审查条款中的实质内容,还要审查文字的表述。

主要就是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是合法的。

那么要如何对合同的主体进行审查呢?一、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总体上来讲,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

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

1、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要看其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达到18岁才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签约的资格10岁以下的自然人或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签约资格;10至18岁或间隔性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

因此,在与自然人签订合同时,应当确认其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与之签订的合同将会面临效力待定或无效的风险。

2、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考察合同订立对方企业的资格能力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法客帝国按:须留意的是,三证合一后审查材料相应调整):(1)营业执照。

核查对方营业执照是否通过了最近一年的年检,可以断定其是否是依法设立及有效存续;根据营业执照上载明的信息,可以断定合同约定的义务是否在对方的经营范围之内以及合同金额是否超出了其注册资本的范围。

(2)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是税务机关核发给企业的进行经营活动的凭证。

企业要想从事经营活动除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外,还应当取得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不仅是判断合同对方企业能否开具发票的凭据,也是验定其开具的发票是否有效的依据。

(3)资质证书。

资质证书是国家授予企业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证书。

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

比如说,从事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必须要有房地产开发资格;广告企业必须要有广告经营许可证;印刷企业必须要有出版物印制许可证;经营医药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国家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鉴于委托方希望通过受托方进行合同主体资格审查,以确认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范围1.受托方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合同主体信息,对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

2.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主体的工商登记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经营范围、资质证书等。

二、受托方的义务1.受托方应在收到委托方提供的合同主体信息后,及时开展审查工作。

2.受托方应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审查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受托方应在审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审查工作的合法性。

三、委托方的义务1.委托方应及时向受托方提供合同主体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委托方应按照约定支付审查费用。

3.委托方应对受托方提供的审查结果予以保密,未经受托方同意,不得将审查结果泄露给第三方。

四、审查费用及支付方式1.委托方应按照受托方的收费标准支付审查费用。

2.审查费用应在委托方收到受托方的审查报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支付。

五、审查报告的提交1.受托方应在审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委托方提交审查报告。

2.审查报告应包括合同主体的基本信息、审查结果、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等。

六、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2.一方严重违反本合同约定,另一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3.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仍应履行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已产生的义务。

七、争议解决1.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约定1.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签订日期: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协议书甲方(委托方):乙方(受托方):鉴于甲方希望通过乙方进行合同主体资格审查,以确认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范围1.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合同主体信息,对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

合同主体资格审核要点

合同主体资格审核要点

合同主体资格审核要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合同主体资格审核要点:
1. 要看看对方是不是合法存在的呀!比如说,就像你要跟一个人合作开公司,难道你不先搞清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资格跟你一起干这事?要是跟一个“假把式”合作,那不就傻眼啦!例子:你和小李谈合同,结果发现他提供的公司信息都是假的,这多可怕!
2. 对方有没有这个权利来签这个合同呢?这可太重要啦!想象一下,本来跟你谈合同的人没权力做主,那之后不是一堆麻烦?例子:小张跟你说能签合同,结果他老板根本没授权给他,这不就闹笑话了嘛。

3. 对方的信誉咋样也得弄清楚啊!要是口碑很差,那能靠谱吗?就如同找朋友,肯定得找个靠谱的呀!例子:小王之前老毁约,那跟他签合同你心里不打鼓吗?
4. 对方的经济实力也得关注呀!要是合作到一半没钱了咋办?这就好比盖房子没水泥了一样糟糕!例子:跟老赵合作,后来才发现他资金链断了,多耽误事啊。

5. 对方之前有没有啥不良记录啊?这可不能忽视!不然就像走在路上突然掉进一个大坑。

例子:老孙以前因为合同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你还敢轻易跟他签合同吗?
6. 得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啊,可别被冒充的骗了!这不就跟买东西怕买到假货一个道理吗?例子:有人冒充大公司来跟你谈合同,多危险!
7. 对方要是有什么特殊资质要求,也得认真审查呀!不然就好像上战场没带武器。

例子:这个合同需要特定资质,而对方没有,这合同能签吗?
总之,合同主体资格审核真的很关键,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千万不能马虎!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案例咱先来说个小故事哈。

有个小老板叫小李,他开了个小广告公司,生意做得还不错。

有一天呢,来了个大客户,说是要做一个超级大型的广告项目,这个项目要是做成了,小李的公司能赚一大笔钱,够他扩大公司规模的了。

这个大客户呢,是个叫“超级广告联盟”的组织。

小李高兴得不行,马上就开始跟他们谈合同的事儿。

但是呢,小李毕竟也是在生意场上混了几年的人,知道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很重要,虽然他不是啥大律师,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懂一些的。

他首先就看这个“超级广告联盟”有没有营业执照。

这就好比看一个人有没有身份证一样重要。

结果发现,这个联盟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里根本就没有大型广告项目这一项。

这就有点像一个厨师的执照上写着只能做家常菜,现在却要做满汉全席,这不是很奇怪嘛。

小李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他就多留了个心眼儿。

他又去打听这个“超级广告联盟”的法定代表人是谁。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原来这个所谓的联盟背后的老板是个有很多债务纠纷的人,他之前的几个公司都因为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最后倒闭了。

这就像是和一个到处欠钱的人做生意,谁知道他会不会把小李的公司也拖下水呢?小李越想越害怕,就决定再深入调查一下这个联盟的股东结构。

这一查,发现这个联盟的股东之间矛盾重重,有的股东想把钱都投到这个项目里,有的股东却想撤资。

这就好比一艘船,船员们都不齐心,有的想往东开,有的想往西开,这船能顺利航行才怪呢。

小李果断放弃了和这个“超级广告联盟”签合同。

虽然这个项目很诱人,但是他知道,如果合同主体资格有这么多问题,一旦签了合同,后面的麻烦事肯定像洪水一样涌来。

再给你说个反面例子哈。

有个小服装店老板小王,他想进一批高档的衣服来提升自己店里的档次。

这时候有个供应商找到他,说自己有各种大牌的货源。

小王一听就心动了,没怎么仔细审查这个供应商的合同主体资格就签了合同。

这个供应商呢,其实是个没有正规进口资质的小商贩。

他所谓的大牌货源,很多都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进来的。

货物运输合同审核要点

货物运输合同审核要点

货物运输合同审核要点一、合同主体审核1. 核查合同双方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确保合同双方具有签订合同的法定资格和能力。

2. 审查合同对方是否为合法注册的实体,是否具备从事相关货物运输业务的资质和许可。

二、合同内容审核1. 核查合同中的货物描述、数量、质量标准、包装要求等关键信息,确保与实际业务需求相符。

2. 审查运输服务范围、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交货地点等约定,确保符合业务需求和法律规定。

3. 审查货物装卸、仓储、保险等附加服务的提供与否及具体条款,确保符合业务需求和合同约定。

4. 审查运输费用、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款项相关条款,确保符合市场行情和合同约定。

5. 审查违约责任、赔偿标准等风险控制条款,确保符合业务需求和法律规定。

6. 审查合同期限、终止条件等相关约定,确保符合业务需求和合同约定。

三、合规性审核1. 审查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是否存在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2. 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3. 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情形。

四、其他注意事项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具体日期)止。

2. 本合同一式(具体份数)份,甲乙双方各执(具体份数)份。

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补充约定;本合同的补充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并由甲乙双方签署,具有与本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4. 本合同项下的通知或其他书面文件,应以挂号邮件、特快专递、电子邮件或其他书面形式送达。

双方书面同意的其他送达方式也具有法律效力。

5. 本合同项下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本合同项下的任何附件、补充协议等,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7. 本合同中的手写内容与打印内容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有涂改或添加内容,需经双方共同确认并在涂改或添加处加盖公章或签字确认。

合同主体审查维度

合同主体审查维度

合同主体审查维度
合同主体审查是签订合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查维度:
1. 法人资格:确认对方是否为合法注册的法人实体,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和能力。

2. 营业执照: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核实其经营范围是否与合同内容相符。

3. 信用状况:调查对方的信用状况,了解其是否有违约记录或其他不良信用历史。

4. 授权代表:确认对方签订合同的代表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权,以及授权范围是否涵盖合同的全部内容。

5. 履约能力:评估对方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以确保其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

6. 法律合规:审查对方是否存在法律诉讼、行政处罚等法律风险。

7. 行业资质:如果合同涉及特定行业,需要核实对方是否具有相关的行业资质和许可证。

8. 税务登记:查看对方的税务登记证明,确保其依法纳税。

9. 知识产权:如果合同涉及知识产权,需要审查对方是否拥有相关的知识产权或得到了合法的授权。

10. 公司章程:了解对方公司的章程,查看是否存在对签订合同有限制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
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
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1)是否依法成立;(2)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是否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4)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
非法人单位是指未取得法人资格,但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取得营业执照,法律允许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

对这类组织,应审查其是否按规定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有些法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由该法人单位承受,对这类组织,主要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

3、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
对方当事人如果是外国的企业、组织的,对其主体资格的审查更应该慎重,应搞清其法律地位和性质。

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三项:(1)该企业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2)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
名、国籍以及企业或组织注册地;(3)企业是有限公司还是无限公司,是否具备法人条件。

4、对自然人个人的资格审查
对自然人的资格审查主要是对自然人的自然状况的了解,确定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该自然人所签合同是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应及时取得该自然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5、对保证人的资格审查
合同的签订要求有保证人担保时,还应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的合法性。

首先作为保证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次,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主债务的能力;最后,保证人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一、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三、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有书面授权)、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

6、对代订立合同的代理人的资格审查
所谓代订立合同是指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所签订合同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因此,在审查合同时一定要审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资格即是否有被代
理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其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了授权范围,最后审查其代理权是否超出了代理权限。

7、其他
对于特殊行业的当事人,从事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或特殊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相应的资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法律顾问在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合法性的时候,还应要求对方出示相应的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