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阅读读书报告(思修)
思修_实践读书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即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我对思想道德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实践读书报告。
二、书籍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三、主要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本书首先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功能、道德的规范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理论,我认识到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2.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本书详细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包括自我修养、道德实践、道德教育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了解到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3.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本书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通过学习这些要求,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实践体会1.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关爱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本书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此为准则,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些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修读书报告《活着》

思修读书报告《活着》“活着”的力量——《活着》读后感当你从家财万贯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父亲去世,妻子离去,所有平时对你恭恭敬敬的人突然间把笑脸换成了冷嘲热讽,恶语相向。
家产败光,父亲猝死,自己只能向夺去你家产的仇人租田变成佃户,卑微地维持生活。
你是否感受到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生活的绝望?当你莫名其妙被强行抓去当壮丁,抛下无人照料的妻儿,之后历尽千辛万苦从战场上逃脱死神的魔掌归来,发现母亲病逝,女儿残疾,家里一穷二白,物是人非。
你是否感受到命运的强大,慨叹个人的渺小?当妻子丧失劳动能力卧病在床,儿子因人为意外早逝;当女儿不幸难产,昔日生死与共的战友受到不公正的折磨后自杀;当家里的经济支柱女婿因工伤致死,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孙子;当你面对同一个医院同一个房间的同一张床上,三次躺着你亲人的尸体,三次独自一个人面对那冷冰冰的尸体,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只能无助地看着死神肆虐。
那种叠加的悲恸已经不足以用哭来表达,你是否也想过把这停尸房当作人生的最后驿站?然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没有倒下,他默默承受这巨大的苦难,依然坚强地活着,讲述苦难,讲述悲伤,讲述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绝望的不存在,讲述,活着的力量。
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给了福贵沉重的打击,却使福贵的生命更加顽强。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只有看透了看明白了活着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
哪怕只有一点机会,也不会放弃生命。
”福贵,他做到了,他没有动过死的念头,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以笑的方式哭”,依然默默地活着,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做自己该做的事,用粗哑的嗓子唱着沧桑的歌。
随着时间飞逝,福贵老了,他的哀伤,痛苦已经趋于平淡,仿佛与己无关,都成了别人的事。
于是,他可以用平静的语调回顾自己的人生。
“活着”二字,总以静静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论调涵盖曾经的酸楚,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度,在我们背后,托起生命的力量,闪耀人性的光芒。
在苦难面前,贝多芬顽强地活着,成为一个不朽的音乐家,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绝望之中,海伦凯勒顽强地活着,积极上进,畅想三天光明;病魔把史蒂芬霍金按在轮椅上,但霍金顽强地活着,并让他的思想飞出自身,飞出地球,飞向宇宙。
思修读书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读书报告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报告题目《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7 年 04 月 29 日读书报告《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
1973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
在其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
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
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
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二、内容概要(一)第一部1975年初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与郝红梅惺惺相惜,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又高考落榜,回乡生产。
但他并没有消沉,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并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
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润叶暗生情愫,却遭田福堂反对。
痛苦煎熬后,少安和勤劳善良的秀莲结缘,润叶也只得与向前结婚。
这时农村生活混乱,又适逢旱灾,田福堂为加强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又炸山修田命人搬家弄得天怒人怨。
大学生课外阅读思修论文

大学生课外阅读(思修论文)会议记录第一次会议时间:2010年11月27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讨论这次调查报告的主题。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老师所给的题目范围选取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然后,在第会议上我们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对所选的题目的看法和一些简单的构思。
最后大家再集体讨论并举手表决。
我们最终选择了“影响大学生就业要素”为我们的题目第二次会议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讨论了每个人的具体分工这次会议我们讨论了每个人的具体分工。
我们首先本着自愿的原则,看有谁自愿承担哪项工作。
最终我们确立了每个人的分工。
第三次会议时间:2010年12月1日地点:水教302出席人员:内容:讨论了更换主题的相关事宜经过实际的操作证明,我们发现我们之前所选择的命题实际调查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之前选择的题目我们要把重点的调查对象放在大四学长学姐身上,但经过我们联系几个学长学姐都表示忙于毕业论文和面试,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
所以我们经过讨论我们将题目定为“大生课外阅读”。
第三次会议时间:2010年12 月3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讨论了关于发调查问卷的问题我们在会上确定了调查对象的范围并详细讨论了发放调查问卷的各种细节问题,准备发放调查问卷。
第四次会议时间:2010年12 月5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进行了问卷结果的统计并详细分析了调查结果次会议我们首先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并且详细分析了问卷的结果。
最后详细布置了写论文的事宜,各小组成员开始着手写论文。
第五次会议时间:2010年12 月10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讨论写论文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这次会议中我们大家主要说了在写论文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后小组的人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第六次会议时间:2010年12 月13日地点:龙王港学生公寓3栋南501出席人员:内容:论文写完之后的修改和经验教训的总节这次会议我们将写完之后的论文给每位小组成员看一遍,然后每个人发表自己认为这篇论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思修课阅读报告

思修课阅读报告1. 引言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思修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在本次阅读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思修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 学习心得2.1 觉悟追求思修课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觉悟追求。
觉悟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础上,对人生的现实和理想进行深刻思考,并以此为基础主动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通过学习思修课,我深刻理解到觉悟追求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努力追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目标和愿望。
2.2 价值观塑造思修课还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修课,我逐渐明白了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核心价值判断和追求。
合理的价值观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思修课中,教师们用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塑造我们健全的价值观体系。
2.3 做合格公民思修课还教导我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今天的社会中,一个合格的公民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还需要了解法律和法规,遵守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通过学习思修课,我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始终遵守法律和规定,发挥一个公民应有的模范作用。
3. 阅读体会3.1 爱国主义教育在阅读思修课相关文献和教材时,我受益良多。
其中,尤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通过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我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
这种对国家的热爱,让我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祖国,积极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3.2 社会公平与正义思修课还帮助我对社会公平与正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平和正义的观念。
通过研究案例和讨论,我明白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争取公平和正义。
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报告5篇范文

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报告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报告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报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和分量作了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
但在几年前的一次对我校的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量的课外练习和一些无意义的活动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怕读书,也没有时间读书。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严重不够、语文积淀浅薄,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科书的封闭式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于是,僵化的教学程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创造性,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大语文教育观也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上。
课外的阅读、写作、交谈、各种活动,甚至生活,无不需要接触和运用语言,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者必须激发与培养广大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使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让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1.理论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校园的时代要求前,在不断要求学生具备包括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时,必须大力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研究。
2.实践意义:全面激发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动机,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及记日记的习惯,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
思修读书报告—狼道(3000字)

思修读书报告—狼道(3000字)读书报告——狼道一、图书及内容简介:《狼道》,作者夏志强,该书于2006-02-01为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社所出版,它是一部励志类的图书。
生活在这个年代,生活在黄土高原,遇到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从小在《狼来了》、《狼外婆》等故事的“熏陶”下,狼在我心目中可以说是一种十恶不赦、极其凶残的动物。
可笑的是直到高三毕业,这种观点还存在于我的头脑之中。
也是高三毕业之后,在同学的介绍之下读了姜戎先生所著的《狼图腾》之后,我对狼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印象中狼的残忍、狡猾、愚蠢完全被那种勇敢、智慧、团结、合作等种种人类都可能不具有的品质所代替。
从那之后,我总是怀着一种崇畏的心情去审视狼,欣赏狼,进而去寻找更多关于狼的资料和相关介绍。
而夏志强先生的《狼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闯入”了我的视线。
姜荣先生的《狼图腾》是通过小说以各种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刻画狼的形象,凸显狼的性格,而《狼道》则是逐块儿整理出了狼的许多优秀品质,然后以实例举之,使我们对狼的认识更加全面化、具体化,而且学会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践行狼道”。
其实在这本书的篇首,夏先生就已经指出,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狼性:坚韧的性格、顽强的耐力、勇猛的作风,有野心、肯吃苦、重节义,这些都是成功人士所需要拥有的优秀品质。
团队的强大需要狼 1性:宏大的目标,严格的纪律、对于整体利益的忠诚、征服世界的战斗性格和勇气,这些是优秀团队不可缺少的特点。
企业竞争需要狼性:创造机会的能力,改变环境的能力、应变的技巧、敏锐的眼光,这些都是一个现代企业所必需的物质。
国家竞争也需要狼性:抓住机遇的眼光、创新求变的素质、强烈的优患意识、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共赢共存的繁荣之道,这些都是一个国家屹立于强国之林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学习狼的精神,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在这本书中,很多次的提及狼的自述,狼的法则,我们也不妨了解一下。
大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通用3篇)

大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通用3篇)大学生课外阅读篇1这几日,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这篇小说。
我感到莫名的沉重。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当时国之黑暗,引起了我的深思。
日记中记载有一句话:我认识他们,他们都是吃人的人。
结尾处还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救救孩子!日记中主人公对他哥哥的痛斥感染了我,那是暗讽他们是搜刮民脂民膏的人啊。
主人公有正义感,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和那种人同流合污,于是提出了那样的见解。
真是可亲可敬,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当世,这样的见解都是先进的、有道义的!如果这样为国为孩子着想的人再多一点,或许我们的世界会更好吧。
其实当今的世界很安宁,没有大型的战争,没有太多的流离失所,没有太过黑暗的灾难来临,和平稳定,欣欣向荣!只是偶尔想想,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着不平等、缺衣少食、天灾人祸,我的内心就不安,是我杞人忧天了么,或许不是吧。
带着我的思绪,我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收好,我的内心好似有一股力量在燃烧,我忽然感觉我的思维升华了,我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没错,就是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忽然想起了初中时接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中国,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的要求,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更是我们需要硌守的信条!这是我们新一代、老一辈的全部。
只是我们还是没能做好,但我坚信,我们的坚持会换来更好的明天,我们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我们的信仰在未来,会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从此,不,是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学习,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想要为社会提供一份力。
虽然革命的道路还有很长,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路。
也许它没有终点,也许它艰辛坎坷,也许它暗藏杀机,但它是正确的,是可以坚持的!貌似跑题了,只是忽然很澎湃,心情激动。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更知道,路在脚下!其实呢,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为了控诉当时的地主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课外阅读读书报告(思修)——险夷不变应尝胆
作者简介
曹应旺,安徽怀宁人。
1988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
先后担任《周恩来经济文选》《周恩来大辞典》等书副主编;担任《陈云传》副主编(撰写1949年1976年部分);参加《李富春传》撰写;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瞭望》《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水利》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
其主要著作有《周恩来与治水》《邓小平的智慧》《万水千山连着中南海》《开国财头陈云》。
现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安庆师范学院教授。
书目信息
索书号:k827
题名: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
作者:曹应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价格:定价30.00元
报告题名:险夷不变应尝胆
关键词: 周恩来外交
摘要:本篇读书报告摘自《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主要介绍世界各国人民对周恩来赞美与敬佩。
从内容概要、表达方式、作者在书中所传递的信息、以及
所获启发等当面介绍了周恩来的伟大的一生,着重介绍他在外交上面的业绩。
读后感
这是一本研究周恩来外交历史地位的一本书,突出的研究了周恩来的外交业绩和外交智慧。
他一如既往的将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和平发展作为基本宗旨,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学修养、高瞻远瞩的目光、异于常人的机智胆魄等对中国对外交流乃至世界外交留下了深远影响。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等会议上,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以及以大事小、修睦
四邻等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令他和中国走向世界。
他的逝世是举世瞩目的事情,对此中外各界人士对他的丰功伟绩做出了高度评说。
本书脉络结构十分清晰,一目了然。
以周恩来的逝世为线索贯穿全文,首先是对周恩来及其外交做出了总的评说,其次是追溯周恩来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来源,再次是介绍周恩来在外交上作出的业绩,最后是介绍周恩来在一次次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
在表达上多采用引语的方式,包括毛泽东,邓小平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外国国家领导人、海外华人以及国内外传媒对他的评说,而且作者在本书中言语直白,直接歌颂了周恩来的丰功伟绩,这样就更加直接亲切的表现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周恩来的敬佩与赞美。
尤其是当我读到,中国西南的友邦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获悉周恩来逝世的消息时,极为悲痛。
她发表公告,指出:“周恩来总理是斯里兰卡人民的一位持久的真诚的朋友”“周恩来总理还真诚地同情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民的愿望”。
班达拉奈克夫人还指出:“已逝的总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世界一位十分卓越的人士。
特别对于发展中的世界,他是一位真诚的杰出的朋友。
他对殖民统治下的国家解放的赞助,是他们在战胜外国统治的努力中一个巨大的鼓舞源泉”。
除此之外,尼克松这样认为周恩来:“中国可以把周恩来作为保住党和国家统一的伟大的调和者来追忆,而世界讲清楚的记得他是中国主要外交家。
他是中国的梅特捏、莫洛托夫和杜勒斯。
谈判中他表现出本能的敏捷,善于运用国际力量的原则,并且有热烈的思想信仰带来的一种道德信念。
所有这一切同他对外国的深入了解,长期的历史洞察力以及个人的丰富经验,在周恩来身上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我们时代最有造诣的外交家之一。
”这里我已不能一直我对周总理的钦佩之情,他为国家、世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他的博爱、奉献与极高的外交造诣又源于何处呢?是中华文化与家庭的影响、是留日旅欧的影响、是沉重的国难的影响,更是他长期的外交工作经验的积累。
这不禁让我想到周总理去日本留学时做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是多么的壮志凌云啊,他鸿鹄一般的理想,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我还想到他为革命与国家奔波劳累,以致疾病缠身,他是中国八亿人口的国家的永远的总理。
周恩来的一生是传奇的是伟大的,我对他的爱戴与敬佩,早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是我们永远的好总理,是亿万万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世界和平的传播者。
读了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如果要受到别人的敬佩与爱戴,首先就要有一颗博爱和尊重他人的心,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次是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自己的能力,《劝学》里面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讲信修睦,就像周总理一样: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最后无论对待何人,都要以诚相待,要投桃报李,投木报琼。
万隆会议的和平共处互相原则,亚非会议的求同存异,处理中缅关系的以大事小……无一不展现他的人格魅力。
天涯处处留芳草,周恩来把他的信念传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