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亚病毒防控进展-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培训ppt课件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培训ppt课件

通过组建医疗队、派遣专家、远程医 疗等方式,为疫情严重地区提供医疗 支援。
医护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培训内容
针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开展医 护人员防护、病例识别、救治技
能等方面的培训。
技术支持
通过远程医疗、在线学习等方式 ,为医护人员提供实时、有效的
技术支持和指导。
实践效果
经过培训和技术支持的医护人员 ,在疫情防控中能够更好地保护 自身安全、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
应对策略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和调配,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 技术支持。
跨区域支援合作机制建立
合作机制
实践经验
建立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的医疗资 源调配和支援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势互补。
多次跨区域支援合作实践证明,该机 制在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救治水 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援方式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广播、微信 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普及 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 防护意识。
实施环境整治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整治, 定期消毒公共区域和设施 ,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企业单位防控方案
制定防控方案
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情 况,制定详细的疫情防
控方案。
加强人员管理
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排 查工作,建立员工健康 档案,确保员工健康状
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 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此外,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 溶胶或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 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 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 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 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 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 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 毒属的裂谷热病毒
Uukuniemi 病毒的氨基酸同源 性约为 3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 不耐酸、易被热、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 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传染源
➢被感染动物:牛、羊、狗、猪、鸡、鼠类 ,患者也是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蜱虫叮咬 ➢牛虻 ➢蚊、白蛉及牛虱尚不能排除传播本病可能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认识蜱虫
认识蜱虫
认识蜱虫
➢ 蜱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成虫背面有盾板(硬 壳),称为硬蜱,没有盾板叫软蜱。
➢ 目前中国已知蜱虫种类110多种和亚种,分属硬蜱科9属和软蜱科2属 。可以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32种原虫,在所有可 以传播疾病的媒介中蜱虫仅次于蚊子。
。 ➢ 成虫必须吸食第三个宿主,吸饱血的雌虫产下一堆虫卵后死亡。 ➢ 生命周期1~3年,多数时间在自然环境生存,吸附宿主吸血只有几天
时间。
蜱虫吸血特点
➢ 蜱虫吸血很慢,需要吸附在宿主身上数天,直到吸饱血为止。 ➢ 吸血行为并不持续,绝大多数发生在吸血最后的12~24小时,此时体
重增加80~120倍。
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 病毒(SFTSV)”(与其他白 蛉病毒相比:S片段相对 保守,氨基酸同源性最高 仅有41%左右,NS片段变 异最大,氨基酸同源性仅 11%;L和M片段氨基酸同 源性21-36%)
➢白蛉病毒属分三大组:一组对人类致病的 ,如立夫特山谷热病毒(Rift Vally Fever Virus)等;另一组对人类不致病,如乌库病 毒(Uukuniemi virus);而SFTSV则为第三组
Hale Waihona Puke 媒介 蚊、 蠓蜱白蛉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卫生部门从蜱虫中毒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

或将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病毒。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且可以治疗,病死率很低。

目前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锁定元凶“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9月12日,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是可以治疗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

[1]蜱虫近照蜱虫近照[2]蜱虫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

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发病机理[4]这种蜱传疾病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且感染多在3—11月份,在治疗上,只要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所以公众没有必要因此恐慌。

病原体传播率与蚊子差不多王世文还介绍说,经过卫生组专家对当地村民和村医的调查,发现当地的宣传已经有一定成效,基本上村民和村医对无形体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王世文还称,这次调研帮助其纠正了之前的一些学术观点,比如这次他发现家禽身上并没有蜱虫,蜱虫多集中在发毛较细的家畜身上,这将为其修改相关防控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重点研究蜱传病原体原宿主的情况。

王世文表示,商城县出现的疑似无形体病病例基本上可以肯定为蜱传疾病,但民众不需要对蜱虫过于恐慌。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宣讲ppt模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宣讲ppt模板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202X
202X
202X
202X
202X
202X
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点 击添加内容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宣讲/PPT模板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目 录
CONTENTS
01.输入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02.输入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03.输入标题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 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 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 容
Xx%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点击添加内容
50% 62% 75% 45%
点击添加内容
1
2
3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宣讲/PPT模板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点击添加内容
在此添加内容
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内容在此 添加内容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
内容在此添加内容
在此添加内容
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内容在此 添加内容在此添加内容在此添加

抗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PPT教育资料课件

抗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PPT教育资料课件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我们还能做什么
饮食篇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我们还能做什么
保持抵抗篇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广州海关关保处作品广州海关关保处 作品广 州海关 关保处 作品
04 加 油 ! 武 汉 !

新布尼亚病毒ppt课件

新布尼亚病毒ppt课件

.
3
概述3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国家传染病和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 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迅速展 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布尼 亚科病毒
.
4
概述4
❖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 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 志》(NEJM)上
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
19
诊断1
❖ (一)诊断标准。 ❖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
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 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进行诊断。
❖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
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
20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一 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一种以严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 疾病)的致病原
.
2
概述2
❖ 该病毒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在中国湖 北、河南、山东、江蘇、安徽和辽宁等6个省 份至少导致36名患者死亡
警惕!一种新 发传染病
.
新布尼亚病毒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
1
概述1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severe fever with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教育课件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教育课件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教育课件
1943年,布尼亚病毒 (bunyamwera virus,BUNV)首次在非洲乌干达西 部布尼亚姆韦拉 (Bunyamwera)被发现
过去虫媒病毒按抗原分组:经典A 组和B组(现分别定义为黄病毒科 和披膜病毒科),当时只好把这类病毒定义为 C组病毒
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 C组病毒统一归入布尼亚病毒科 ( bunyaviridae)
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检测2013-2016 年10月23省7419例确诊,355人死亡,病例主要分 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浙江、江苏7 省
Zhan J; Wang Q; Cheng J et al.Virol Sin.2017 ;32(1):51-6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1523 -1532 Virol Sin.2017 ;32(1):51-62
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650多种植物:各种各样的症状
媒介 蚊、 蠓

白蛉


牧草虫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布尼亚病毒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病毒, 病毒体通常为 具有包膜的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80-120nm
基因组包括大( L)、中(M)和小( S)3个片 段:
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属
La Crosse
内罗病毒属
新疆出血热、内罗毕羊病
白蛉病毒属
裂谷热
汉坦病毒属
汉坦病毒
蕃茄斑萎病毒属
Tomato spotted wilt
宿主及疾病(症状)
人:发热、脑炎 牛: 流产、先天缺陷

新型布尼亚病毒防控进展ppt课件

新型布尼亚病毒防控进展ppt课件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简称SFTS)
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属
La Crosse
宿主及疾病(症状)
人:发热、脑炎 牛: 流产、先天缺陷 人: 出血热 羊: 出血性胃肠炎、流产 人: 胃肠炎、出血热 反刍动物: 坏死性肝炎、出血、流产 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 (二)鉴别诊断。
•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地区分布
2011年全国监测数据:总共报告571例病例,死亡例59例 13个省份有病例报告
病死率10.33%,比流行初期( 30%)明显降低
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发现病例:中东地区,美国,韩国等
病例2
病例3
• • 楼某,女,68岁,农民,户籍和现住址均为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一村 。 患者于6月10日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伴有畏寒乏力等不适症状, 最高体温达39.5度 。6月13日前往黄山卫生院治疗,诊断为中暑,经对症 处理后无明显好转,6月14日下午转入义乌市复元医院治疗,查血常规示 白细胞2.18*109/L,血小板10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淋巴细 胞计数0.6*109/L,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入院。患者于6月18日开始出现言 语模糊,6月19日下午出现昏迷,目前患者住在复元医院重症加强监护室 内。6月17日血常规示白细胞1.36*109/L,血小板51*109/L。6月18日血常规 示白细胞2.73*109/L,血小板30*109/L。尿蛋白2+。6月19日,中心医院感 染科楼莲青主任会诊后,查体未发现有明显蜱虫叮咬痕迹,仍考虑疑似发 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报告疾控中心。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 尿病基础疾病。 从6月25日开始,经输血处理,血小板正常。7月1日死亡。 患者住上溪镇黄山一村,1个人居住,自行耕种一块菜地,发病前2周曾在 地里种地割草,耕地附近不远处就有一片茶山。询问患者儿子,其母亲家 中近1月是否发现蜱虫以及近2周是否被蜱虫咬伤史均不详(家属最近一次 回家为6月2日前后)家中未饲养动物,亦未在家中发现老鼠,未于其他野 生动物接触,但附近邻居家中饲养有鸡、鸭、狗、羊等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3
• • 楼某,女,68岁,农民,户籍和现住址均为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一村 。 患者于6月10日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伴有畏寒乏力等不适症状,最高 体温达39.5度 。6月13日前往黄山卫生院治疗,诊断为中暑,经对症处理后无 明显好转,6月14日下午转入义乌市复元医院治疗,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2.18*109/L,血小板10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淋巴细胞计数 0.6*109/L,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入院。患者于6月18日开始出现言语模糊,6 月19日下午出现昏迷,目前患者住在复元医院重症加强监护室内。6月17日血 常规示白细胞1.36*109/L,血小板51*109/L。6月18日血常规示白细胞 2.73*109/L,血小板30*109/L。尿蛋白2+。6月19日,中心医院感染科楼莲青主 任会诊后,查体未发现有明显蜱虫叮咬痕迹,仍考虑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病例报告疾控中心。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基础疾病。 从6月25日开始,经输血处理,血小板正常。7月1日死亡。 患者住上溪镇黄山一村,1个人居住,自行耕种一块菜地,发病前2周曾在地 里种地割草,耕地附近不远处就有一片茶山。询问患者儿子,其母亲家中近1 月是否发现蜱虫以及近2周是否被蜱虫咬伤史均不详(家属最近一次回家为6 月2日前后)家中未饲养动物,亦未在家中发现老鼠,未于其他野生动物接触 ,但附近邻居家中饲养有鸡、鸭、狗、羊等动物。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先看三个病例
• • 病例1:患者楼某,男,81岁,已婚退休,户籍和现住为义乌市义亭镇火车站 , 患者6月2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38.5度,吞咽不利,6月初到义亭镇 中心卫生院就诊,予以抗生素治疗(具体要去不详)。2019年6月6日因“吞咽 不利伴咳嗽、发热4天”入住义乌市中医院中风一科,体温38.4度,血压 140/84mmHg,神志清,精神极软,口齿不清,双肺呼吸音粗,可及少量湿性 罗音,白细胞2.14*109/L,红细胞4.76*109/L,血小板61*109/L,嗜酸性粒细 胞0*109/L,CRP77mg/L,凝血酶时间23.8秒,APTT55.1秒, 6月7日血常规1.59*109/L,血小板50*109/L,尿蛋白1+,ALT55U/L,AST108U/L, 肾功能尿素7.21*109/L,6月10日上午转中心医院血液科。 6月19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布尼亚病毒阴性。疟疾阴性,登革热 IGM阳性(试剂原因引起),登革热PCR阴性。 EB病毒阴性。 骨穿,嗜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因该患者4月份曾中风,一直卧床在家,家中有老鼠发现,无明确蜱虫和跳蚤 叮咬史。 7月初最后死亡 疾病诊断?
毒属中的新病毒 • 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
–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为单股负链RNA – 抵抗力弱
• 不耐酸、不耐热、易被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快速灭
• • • • • •
病例2
• 患者,男,57岁,高中文化程度,。 • 患者于2019年5月16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39度)、乏 力等症状,自服感冒药物不见好转,5月23日,患者“因乏力、纳差伴 发热一周”到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中心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4.30*109/ml,血小板7*109/ml,中性粒细胞计数2.84*109/ml,淋巴细 胞计数0.87*109/ml。以肝损待查:酒精性肝病?病毒性,收住入院。 • 5月24日,住院检查,血压108/73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 ,神智清醒,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查体无殊, 腹平软,全身无焦痂、皮疹,肝肋下未及,生化ALT586u/l,AST590u/l ,TBIL46umol/L,DBIL28.2umol/L,尿常规尿蛋白(+),隐血(-),大 便隐血(2+)CRP40mg/L,铁蛋白大于2000ng/ml,CA12539.5U/ml,凝 血酶预原时间17.9秒,部分凝血酶预原时间59.3秒,D-二聚体 10800ug/L,两肺纹理增多增粗,B超显示脾肿大,腹腔积液。无腹痛 腹泻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双下肢浮肿。疟疾RDT检测阴性,乙 肝、丙肝、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IgM、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 线粒体M2抗体、新布尼亚病毒PCR结果均为阴性,血液细菌培养五天 无生长。因家属要求,5月26日转浙江第一医院住院诊疗,血常规白 细胞3.26*109/ml,ALT14406 u/l,AST3175 u/l,大量腹水,6月1日患者因 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 • 患者平时居住在义乌市市区,环境较整洁。4月5日清明节期间,曾回 广东老家上坟,4月8日回义乌。5月10日,曾与朋友一起到义乌市义 亭镇石塔二村挖笋,未有明确的蜱虫和跳蚤叮咬史。患者所居住地方 ,经现场检查发现2只死鼠,
• •
最后诊断
• 病例1:怀疑血液系统疾病。 • 病例2:经PCR和基因测序,确定其为地方 性斑疹伤寒。 • 病例3:经省疾控中心PCR检测新布尼亚病 毒阳性。
主要内容
1 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我省和我市疫情概况 研究进展 防控对策
3
4 4
病原学
• 经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病原体为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简称SFTS)
布尼亚病毒科
蚊牧草虫
临床表现
•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 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 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 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 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 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 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 预后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