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输液与安全输液的分析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护理课件

对于休克患者,通过静 脉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 升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静脉输液治疗原理
药物溶解
静脉输液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 已经溶解于溶剂中的,通过注 射器将药物和溶剂一起注射到
静脉血管内。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着血液 循环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逐 渐失去药效。
药物排泄
经过代谢后的药物和代谢产物 会通过尿液、胆汁等途径排出
体外。
02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
1. 药物配置准确率
确保药物配置过程中无差错,药物剂量、浓 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3. 患者信息核对准确性
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药物信息,避免 给错药或重复给药。
2. 输液操作规范性
0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 病的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电 解质紊乱等。
静脉输液治疗目的
控制感染
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抗生 素等药物,达到控制感
染的目的。
补充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消化吸 收不良的患者,静脉输 液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物质。
纠正电解质紊乱
抢救休克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等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 险。
4. 静脉炎与渗漏
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预防静脉炎和药 物渗漏。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1. 培训制度
2. 交接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
确保每班护士对患者的输液情况交接无误。
3. 药物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药品进、出、存管理制度,确 保药品质量。
安全合理用药输液与输液安全

01
02
03
04
问题提出
某社区医疗机构输液过程中存 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改进措
施。
改进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输液 流程和操作规范,增加监控设
备。
实施效果
改进措施实施后,输液安全事 故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
案例分析
该案例表明,通过加强管理和 培训,医疗机构可以显著提高
输液安全水平。
案例三
问题提出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过 敏、抗感染、强心等。
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 门报告,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深入研究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05
安全合理用药输液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输液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01
定期开展输液安全培训,提高医 护人员对输液安全的认识和操作 技能。
02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为患者提供 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确保输液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 行空气消毒和环境清洁。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确保在配药、加药、输液等
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当患者出现严重脱水、休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高热、昏迷等紧急状 况时,需要使用输液进行治疗。
禁忌症
对于患有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肺水肿、肝功能不全等的患者,以及老年人 和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输液治疗需要特别谨慎,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02
安全合理用药输液的原 则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液等溶液经过静脉通路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补液或支持疗效的目的。
为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和安全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静脉输液的意义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或维持患者生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它能够快速输送药物或液体到达体内目标部位,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恢复患者健康。
三、静脉输液的适应症1.补液治疗:如晕厥、失水、失血等;2.营养支持:如无法口服进食或需要大量热量时;3.药物输注:如抗生素、止痛药等需要快速有效作用的药物。
四、静脉输液的常见输液途径1.静脉给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注;2.静脉营养: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
五、静脉输液的规范管理1.输液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输液器材,保证输液管路完整,防止感染;2.输液药物:按医嘱合理选用药物,遵守药物配置和使用规范;3.输液操作:进行特殊输液前需经专业医护人员培训,操作规范;4.输液时间:掌握输液速度,避免快速输液引起不良反应。
六、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1.输液监测:定期巡查输液情况,确保输液畅通无堵塞;2.输液观察:观察患者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输液交流:医护人员之间及时沟通交流,确保输液过程中的安全;4.输液记录:准确记录输液时间、速度、反应情况等重要信息,供医疗团队参考。
七、结语静脉输液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下,静脉输液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同时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保障。
合理输液与安全规范

Page 10
不合理使用输液的危害:不溶性微粒
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在注射剂生产或 应用过程中经过各种途径引入的微小颗粒 ,其粒径在1~50μm之间。
Page 12
不合理使用输液的危害: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 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
输液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刚开始输液时,也 可发生在输液过程中任何时间,有些迟发 反应可在输液结束后一段时间发生。
Page 13
不合理使用输液的危害:配伍禁忌发生率增加
Page 8
过度输液可能造成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 人数在39万以上。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 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 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 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Page 9
不合理使用输液的危害
Page 6
中国输液现状
⑴计划(Plan):
①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0.01%。 ②时间:2016.7.1-9.30。
Page 7
中国人均输液是国外的三倍
据2009年的统计,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 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 上2.5-3.3的水平。 2009年之后,输液的 生产量依然持续增加,2014年高达136.9亿 瓶(袋)。
Page 19
输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认识上的误区
临床实践方面 :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药物治 疗的首选给药途径、输液溶媒的选择和输 液稀释浓度、输液药物之间的配伍、静脉 药物配置和病房输液治疗室环境的卫生要 求、病房配药流程的管理等认识有误,对 输液使用的系统化方案中的诸多环节重视 度不够。
输液安全及其存在的风险

一、什么是输液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输液安全定义为:对患者无害,对医护无害、对环境无害。
二、影响安全输液的因素1.不溶性微粒依据全国的不良反应数据,临床输液不溶性微粒超标或超趋势占比相对较大,是最主要的因素。
大于2微米的不溶性微粒能长期存在于人体内,存在隐形危害。
所以,保障输液安全的核心是控制不溶性微粒。
2.空气污染输液过程中,也存在空气对药品污染的情况。
空气中存在细菌、病毒和微粒,均有可能对药液造成污染。
发展和推广全密闭式输液将有效控制空气对药品的污染。
3.临床操作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临床使用环境和操作亦有可能造成输液安全事故。
不当的输液操作导致药液污染后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良好的临床使用操作是安全输液的重要环节。
三、影响安全输液的风险点1.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为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不良反应是药品的特征,并非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
需要通过临床研究与药品研发方有可能改进与避免。
所以在临床用药是,院方需具备相应的认知并告知用药方,以达成一致。
2.药品变性药品在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性质变化,如结晶、变色等。
药品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贮藏和使用,如避光条件的药品在光照环境下贮藏或使用,可能会发生性质的改变。
不同的温度与湿度亦有可能改变药品的性质,比方说低温情况下可能出现结晶的情况。
所以要按照药品的说明书合规贮藏和使用药品,以确保药品不发生变性,保障用药安全。
3.药包装缺陷不同的包装材料与容器,会影响输液安全。
玻璃容器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塑料容器会更安全,但在储运和使用以及特殊药品的条件下,也有可能是相反的情况。
胶塞穿刺落屑是目前医护比较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除了胶塞本身的问题外,还与穿刺针头的类型以及穿刺操作有关。
反复穿刺同一个部位造成穿刺落屑的概率会增加。
目前市面上有斜面针和侧孔针最为常见,其中侧孔针比斜面针较为安全。
4.包装密封性药品的包装工艺与材料同样会存在用药安全的风险。
输液速度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输液速度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输液是医院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物管理技术,它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存活率,也可以有效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输液速度的安全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针对输液速率的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隐患。
首先,由于医护人员熟练程度不高,在实施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较大的操作差错和护理差错,尤其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护士操作水平不均衡,导致输液速度不同,出现安全隐患。
此外,当同时施行多种输液,医护人员也容易出现输液速度混乱或漏输的现象。
其次,一些不规范的输液护理措施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受人为因素影响,输液容器有时会不完全清洗,或未进行充分消毒,导致输液过程存在微生物污染。
此外,如果在输液过程中没有做好记录,或者没有按照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的剂量和速度,也会导致不适当的输液安全护理。
此外,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多种设备的维护不规范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连接的输液设备及附件容易产生漏洞,如果不及时检查更换,会导致被污染的液体以太快的速度流入病人体内,造成不良反应及损害病人安全。
由此可见,输液速度安全性问题较为突出,不当的输液管理护理和不规范的设备维护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威胁病人的安全。
因此,对于输液速度安全问题,我们应加强监督,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规范的输液护理标准,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安全无虞,以确保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应加强技术知识的学习,遵守和严格执行标准化的输液管理流程。
在实施输液护理时,医护人员要遵守操作标准,严格按照剂量和速度进行输液,确保输液安全,以确保治疗效果。
此外,护士和技术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清洗和维护所有输液设备,使其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概括起来,为了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应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和维护输液设备,以及及时调整输液剂量和速度,以保障输液安全性,改善治疗效果。
安全输液的五大要点

安全输液的五大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安全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正确的输液操作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避免药物浪费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安全输液的五大要点。
第一要点:注射药物前要核对医嘱和药品在给患者进行输液前,护士必须仔细核对医嘱和药品,确保药物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与医嘱一致。
同时还要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在核对时,可以采用“三查五比”原则,即查对药品与病历、查对药品标签与医嘱、查对病人身份信息与病历等三查,还要比对药品的生产日期、瓶签、有效期、规格、用量等五个内容,确保输液安全。
第二要点:遵循“五正确”原则进行输液在进行输液操作时,护士必须遵循“五正确”原则,即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病人。
在给患者进行输液前,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医嘱,准确计算剂量,选择正确的途径进行输液,掌握输液的时间要求,确保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症状的变化。
第三要点:保持输液通路的畅通输液通路的畅通直接关系到输液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在给患者进行输液前,护士应该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确保针头不堵塞,静脉不漏血,输液管路不绕折,保持输液器的垂直放置,避免气泡和空气进入血管内,避免引起血栓形成。
第四要点: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给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护士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关注患者的反应。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处理。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五要点:合理处理输液废弃物在输液结束后,护士要将输液器、输液管、药品瓶等相关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废弃物可以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定进行处置,确保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
安全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护士们在进行输液操作时需要做到核对医嘱和药品、遵循“五正确”原则、保持输液通路的畅通、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合理处理输液废弃物,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与解决方法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与解决方法引言: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静脉输液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促进临床安全和患者的整体健康。
一、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1. 污染风险:静脉输液管、输液器具等物品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其中包括细菌、真菌等,这可能会导致患者感染。
2. 输液速度不当: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患者的心脏和肾脏负担,而速度过慢则可能延误治疗效果。
3. 输液泵故障:输液泵是控制输液速度的重要设备,如果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输液速度不稳定或停止。
4. 异物进入: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静脉导管堵塞或者输液管中存在异物,这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5. 药物错误: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用药错误,如输错药、输液途径错误等。
二、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1. 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医护人员应定期对输液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感染风险。
患者也需要根据医嘱添加消毒液,保持输液通路的清洁。
2. 监控输液速度: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并定期检查输液泵的工作状态。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 引导正确的操作: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避免输液管堵塞或异物进入。
患者也需要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如何适时更换输液器具等。
4. 使用智能输液设备:引入智能输液设备可以帮助提高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智能输液设备能够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同时可以及时检测输液管路是否有异物。
医护人员通过智能设备可以获得实时的监测结果,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5. 强化药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输液前,应仔细核对医嘱,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途径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度和不合理输液的危害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静脉输液治疗是复杂的并且有损静脉的,治疗风险相对较高。
① 使用静脉输液给药的药物越多,接触到不安全和不合理输液的患者越多; ② 过度输液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并且给患者增加较大的不必要的风险。
静脉输 液角度
国家基本 药物制度
药品零加 成政策
国家卫生 政策重要 组成部分
合理用 药问题
提供 答案
政策下合理 用药的现状
Early appraisal of China's huge and complex health-care reforms. Lancet. 2012. Impact of China's essential medicines scheme and zero-mark-up policy on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in
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 药品评价. 2016. 156所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指标的综合分析. 药学实践杂志. 2017.
2019年全国范围内居民输液使用和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历时31天,共调查4123人,共回收3983份,有效问卷3792份,问卷有效率为95.2%,涵盖 了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6个地级市(区)、83个乡(镇)及83个村(街道)。
背景与意义
信息技术助力医院药学学科发展
跟不上发展
瓶颈,淘汰
new
医院信息化 行业内部竞争
现代医院药学
社会发展速度
低标准向高标准 周围环境压力
粗放向科学管理
药学服务和知识要求 以病人为中心
推动 新的信息技术
药品采购
调剂供应 临床用药
医院药学管理
业务管理
临床药师
决策者
背景与意义
合理安全输液研究的意义
• 输液的广泛性危害
表柔吡星
碘氟醇
碳酸氢钠
葡萄糖酸钙
• 输液的广泛性危害
微粒进入体内后
首先随静脉血回流,栓塞于肺毛细血管床
进入体循环的微粒
可以栓塞于心、肾、脑及全身的毛细血管床
• 国内、外高度重视PIVAS的建设
国外PIVAS建设状况
• 世界上第一个PIVAS中心( 1969年)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院) • 美国( 93%的盈利性医院、 所有非盈利性医院) • 澳大利亚(所有医院)英国、法国、以色列、日本……
院)建设运行,仅占全国医院4%(29719家),此外还有9325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上海建立最早也最多;云南最早解决收费问题 • 出台正式物价文件:天津、河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东、云南 • PIVAS收费现状:普通药物/抗生素:2-4元/袋,TPN:20-40元/袋,肿瘤药物:15-20元/袋
100.0
80.0
60.0
55.7
57.8
57.9
59.7
61.0
过敏反应
40.0
微粒污染
20.0
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份
加重心肾负担 2013-2017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静脉注射
给药占比最高,一直在55%以上。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 中国药物评价. 2017.
合理输液与安全输液的分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龚志成
湘雅医院简介
湘雅药学简介
湘雅药学学术学科团队“三驾马车”: 湘雅医院药学部 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湘雅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
内容概要
一、输液作为合理安全用药切入点的研究意义 二、合理安全输液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技术路线 三、基于输液监控系统的合理安全输液研究情况 四、合理安全输液研究的阶段成果与建议
2018年中国消费404亿瓶输液,人均6瓶/年,远 高于国际水平(2.1-2.7瓶/年)。 2019年全国156家医院中平均93.13%的住院患 者接受了静脉输液治疗。 未严格遵循WHO倡导的“能口服不肌注,能肌 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过度依赖静脉输液给药已经属于我国医疗卫生工 作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内PIVAS建设状况
• 1998年:提出集中调配设想 • 1999年:全国首家PIVAS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运行 • 2004年:《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 • 2010年:《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 PIVAS建设投入巨大:截至2017年初我国约1200家医疗机构(70%三级医院/30%二级医
①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关于注射安全的专题报告,发出注射安全问题警示。 ② 英国发布了关于成人和儿童静脉输液的治疗指南,并建立了相关评价标准。 ③ 我国多数省份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以取消门诊输液为代表措施。 ④ 截至2018年1月,我国尚未实施任何政策来调节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dults in Hospita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2013.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
3.70 3.30 32.00
61.00
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 其他注射给药(肌内、皮下等) 其他给药途径(外用、贴剂等)
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 2017年报告的所有药品不 良反应/事件中,静脉注射给药占61.0%。
静脉注射给药占比月16日21时31分至22时53分,4名新生儿在梨花女子大学木洞医院重症 监护病房的保育箱内相继死亡。
警方和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系“拼瓶”输液产生的严重后果!
SMOFlipid脂肪乳剂-----弗氏柠檬酸杆菌
静脉输液的管理应该关注解决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双重问题
国际上注射剂的使用现状 静脉输液的定义及使用 中国的过度输液现状 过度和不合理输液的危害 国内外静脉输液监控管理制度区别 静脉输液面临的问题
静脉输液面临的问题
• 中国的过度输液现状
一 是认为输液能使疾病好得快 二 是认为输液可以没病防病 三 是认为输液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四 是认为儿童服药麻烦,不如直接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