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方言
天津地方方言词汇解释

天津地方方言词汇解释1、上亮子: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
(不知其他地方的人对这一物件有没有特定的叫法)2、齁:读作hou,一声。
指太甜或者太咸。
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读作heng,二声。
其实就是“可能”的连音。
例:他怎么还不来呢?横家里有事。
5、唆了蜜: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
另:唆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6、零嘴儿:泛指零食,可能北京也那么叫吧,没太注意。
7、棒槌(果子):北京叫“油条”,但我在北京吃到的“油条”跟天津的“棒槌果子”长得还是不一样的,煎饼果子就更不是味儿了。
8、嚏喷: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不知怎么的,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9、恁(么):读作nen,三声。
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10、德愣:收拾,摆平的意思。
例:马志明的《纠纷》里有那么一句:“我好好德愣德愣你!”(后面那句“拿聋”就更是天津话了,特指把不直(自行车轴前后不在一条线上叫“聋”)的车轴调直,引申为“教训人,收拾人,使屈服”之意。
11、油呼鲁:实际大概是“油葫芦”,指跟蟋蟀(即“蛐蛐儿”类似的昆虫),还有一种差不多的,俗称“三尾(读作“以”)巴腔子”。
12、螃海:就是螃蟹,天津人喜欢把它叫成“螃hai(轻声)”。
13、尼了:“你”或“您”的叫法,例:尼了这是干嘛去?(实际应为“您这是干什么去?”,按标准的天津话说就是“尼了介斯干嘛其(轻声)?”14、迂:上面那个“尼了”是我跟地下天鹅绒常用的称呼,我跟他聊天经常“尼了尼了”的,这个“迂”也是那天我用来形容他的,所以也就在这算上一个。
迂,读作yu,一声。
指悠闲无忧的状态。
例:抽着香烟,喝着茶水,还看着球赛,你挺迂啊?!15、二八八:这可是经典的天津话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
滨海方言最流弊的官方总结——成语

滨海方言最流弊的官方总结——成语滨海方言最流弊的官方总结——成语伸头渥颈:形容伸长脖子探寻目标的神态萎头耷颈:情绪低落,没有精神缩头夹颈:恐惧或怕冷的样子点头搁脑:摇头晃脑领头牵脑:带头(干坏事)随头惯脑:撒娇相针头线脑:泛指针线活儿瞎头闭眼:不问青红皂白(乱来)筋头细爪:瘦小、干瘪的样子舔嘴摸唇:馋相,食物还没吃够孤嘴漠唇:孤独,寂寞,连扯闲聊天的人也没有流嘴花舌:油腔滑调嘴翻舌变:诡辩;食言打嘴磕牙:说长道短刁牙耷舌(一作“刁牙耷嗤”):撇腔撇调,故作姿态妄口薄牙(一作“黄口白牙”):脱离实际地胡扯嘴尖毛长:嘴巴尖刻如刺,议论别人的长短歪牙蹩爪:谓人形象丑陋,喻物扭曲变形的样子(“爪”读“早”)岔话撩嘴:喜欢插话、多嘴揪嘴胖腮: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揪嘴:撅着嘴)龇牙撂腮:即龇牙咧嘴,自得或痛苦的神情肿脸胖腮:面部浮肿斜眼吊线:挤眉弄眼的样子翻眼溜贼:面部表情显出盗贼相阴鼻仇眼:记恨、讥讽的眼神眼欢手哨:眼疾手快憨皮厚脸:脸皮厚,不知羞耻勾手合脚:相互勾结(“合”读“鸽”)捞手扳脚:手脚不干净,爱捞小便宜跷腿浪脚:腿脚乱摆,缺乏教养扶手撮脚:主动地帮一些小忙扶墙摸壁:行动不便,勉强支撑着行走心齐力横:人心齐,力量大,兴致高跌胆掉魂:非常害怕舒心乐意:十分快乐满意淘精赞神:(一作“劳精费神”)操心忙碌萎劳惫欠:十分疲惫乐以忘忧:因快乐而忘了忧愁(语出<论语>),至今仍在滨海方言中常用)轻声慢语:态度温柔和声合气:(“合”读“鸽”)说话和气迷痴术钝:迷糊、迟钝嚼蛆道鬼:说话罗唆跳神舞鬼:形容缺乏教养的人耍泼或得意忘形的样子死摆活拉:一个劲儿地自吹发风抖火:(一作“发风点火”)暴怒,捶胸顿足、大喊大叫的样子,掼天拾地:(拾,摔打)因生气而摔打东西恨天怒地:(转音为“恨天拖地”)怨天忧人唏天瞎地:对人对事表示嫌弃;嘲讽或不满的梢乱发胡行:不上规矩,胡乱来气生肉抖:气得发抖倒霉瞌充:因运气不好而垂头丧气随皮调歪:不听指挥,不守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狗里肮脏:心术不正,言行猥琐撩鸡斗狗:无事生非,找麻烦痴猫守窟:喻人虽然忠于职守,却又教条守旧,不能设法提高工资提锣带鼓:形容携带的东西庞杂扛枪舞棒:全副武装,准备斗殴;又形容携带的东西庞杂挖窟倒蛆:千方百计寻找一些急需要的东西吃花套米:套骗,行为不端细来小去:小来小往;无甚大的差异索东拐西:言行把握不住分寸南蛆北嚼:胡说八道南腔北调:污言秽语来屎溻尿:办事拖泥带水,一塌糊涂屙脓汰血:为人窝囊,办事疲沓,处境尴尬拖鞋鞍袜:衣冠不整翻尸倒骸:胡乱翻找东西根牢底实:根底实在,值得信赖软奸细念:花言巧语地纠缠无寒邋夏:不分季节一字一板:有板有眼;过份讲究一诮一搭:一唱一和二里别三:二不象二,三不象三,别扭缠三拔二:(一作“叮三拔二”)反复纠缠三花两绕:办事动作迅速,干净利落重三迭四:说话或办事反反复复,令人厌烦唠三怪四:怪张怪李,责备他人支五择六:反复挑剔、刁难五拗六犟:一个劲儿地争辩、顶牛七长八短:长短不一,不整齐离三冒九:说话办事极不诚实稳重十花九裂:裂纹很多八九不离十:差不多第二部分常用语、俗语不刁不马:忠厚老实不像咙咚:不像样子日不聊生:几乎一日都无法生存铁腿狼嚎:形容身体健壮结实恶声古怪:说话粗声大气,态度恶劣哑声破锣:形容沙哑如敲破锣哭声乌拉:说话带哭腔叽声(里)咕嘟:唧唧吵吵张之大雀:大惊小怪没精打神:没精神武二八鬼:鬼头鬼脑跷么奇怪:稀奇古怪古里怪文:脾气古怪不随和老干皮味:老气横秋老人八咔:充老资格老不庄尊:长者行为不端庄人物(格)真真:装腔作势摆架子半里不顿:气量狭小鸦里不倾(qia):言行轻佻;行动迟缓酸文加醋:过分斯文如同酸秀才拗不溜秋:流里流气充痴充痴:傻乎乎的木定死呆:呆板血不归经:只言行不老实血骨邋嗤:血淋淋的样子汗么雨淋:汗水多的如同被雨淋过麻里木足:狂妄,不安分没好邋歹:不知好歹;不分好坏死么邋苟:拼死命地(一说死猫烂狗之转音)无穷邋命:贪多而不讲究质量菜瓜邋形:一副爱训斥人的样子油缓不急:拖拉,迟缓,不晓得着急阴而不阳:半死不活的样子瘟里不神:病态,没有精神佯大傲真:装聋作哑,满不在乎的样子歪躬脚齐:(一作歪躬斜齐)歪歪扭扭不整齐死公张气:有意见但又发憋闷的样子死头相眼:呆头呆脑,不灵活没娘掉气:颓废的样子厮打脚哇:胡搅蛮缠花里斑铎:色彩杂乱不整洁;息兵交将:原为军事用语,现指矛盾双方当面交锋,追究责任花骨溜奇:色彩杂乱,叫人看了不舒服神骨溜精:神气十足的样子赤红刚脸:因暴怒而面红耳赤红刚十势: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样子四腿拉吧:四肢胡乱摆放五心烦躁:五脏六腑都觉得不舒服,烦躁愣头不叽:言行粗鲁,不讲分寸狗脸歹毛:说翻脸就翻脸猴么急腾:急的跟猴子一样坐卧不宁胡资马高:言谈举止高傲而不端庄狠头发作:既恫吓又训斥昏头碌充:头脑发昏大瞌睡耳聋扯拔:耳朵听不清楚,说话东拉西扯嗤公若喉:因感冒而引起的鼻涕堵塞,并出现呼吸不畅,说话受阻的样子挂耸色脸:脸色阴沉,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谦恭小巧:十分谦逊,讲礼貌倒浪磕叽:比喻人步履不稳;比喻物体行将脱落的样子悬浪鞒兮:人的行动或物体放置不稳不住操神:老是操心、烦神;又指小孩好动无远隔荡:非常遥远撒不拉渣:一片散碎、难以聚拢的样子癞么跨差(又作癞么核桃):残缺而不光滑的样子滴流大挂:物体千丝万缕的拖挂下来大排若局:过分讲究排场八抬八托:原指官轿八抬八托,后指过分讲究形式跷弓别弦:说话伙或办事使人觉得别扭心心念念:老是想着某件事或某些人尿尿尿尿:(前二字读“虽”,后二字读niao)说话办事优柔寡断或缺乏信用窄窄农农:处所机器狭小,办事放不开手脚烂不睁眼:闭着眼睛胡乱来冒不投空:突然行动或突然出现落天冒估:对事物的评述或估价与事实出入太大突里奇空:突然半不烂残:(烂转音兰)(一作半不烂经)事情才干一般左右就放手不管了半半拉拉:半拉子灰么撩苟:色彩灰色陈旧不好看火么燎辣:被灼伤或烫伤之后的灼热感醉么哈啦:喝醉酒气喘吁吁的样子乱不倒缨:乱糟糟的魑毛鬼祟:装神弄鬼不干正事一天到晚:成天,整天二不囵吞:办事不果断、不痛快二不耽误:(一作二不两简)事情办了一半就搁浅了没牙搭孔:牙齿不全,说话漏气沆不郎当:(确切用字待考)统统,全部毫没先声:事发突然,毫无先兆,亦有好事物突然被搞坏之意拼投拼投:商量商量油狗邋子:满是油污赶小钱子:暗中给训人者煽风点火杀窝鞑子:自相残杀撂大帽子:丢三落四拖撩蛋子:捅娄子押一杠子:多余的插手干预邋小菜子:滥吃菜肴甩大袖子:摆臭架子绰话把子:纠缠别人的口误挖小锹子:暗中整人,挖墙脚做锅铲子:跟随别人去做客吃饭不上道子:不讲道理;满口胡言不归泓子:到处乱跑,忘了回家不归槽道:不守规矩没得胡数:很多很多没得底子:很多很多;心里没底没得根子:很有可能绷布不开:支撑不住,应付不了打离身拳:逃避责任;挣脱干系热说三关:能说会道,说话太多抿而受之:好处恩无谢意磕(哭)穷邋撒:一个劲的叫苦哭穷如意大谈:瞎说,胡闹做事做鬼:不厌其烦地做调停工作没得过身:难以恕罪,过不了关拉大口坛子:说大话,乱许诺推干净身子:推卸责任拿别脚票子:抓住把柄要挟人打拦头扳子:劝阻他人行动捣膀节弯子:捣鬼,走后门嚼牙巴骨子:胡说八道钻牛角尖子:追究无价值的话题或事物的根源穿紧脚鞋子:紧逼着完成任务充大头虾子:制造假象抬高身份倒咸菜帮子:揭短打反嘴巴子:食言,改口打舌绕瓣子:绕舌,说得太快而且废话又多盘老婆舌头:长舌,爱搬弄是非小船不拢岸:东躲西藏,远走高飞对折拦腰砍:买卖还价过半满摊一捆柴:不分类别的对待崴出字眼子:故意找茬儿鬼拣熟的迷:熟人骗熟人还是他兑他:还是原来的样子(折腾了半天)甩起圆来跑:跑的特快,身手甩的像是打转闷声不道气:保持沉默瘆人不邋的:见到特别肮脏难看的东西而引起的一种不适感有事没干的:(一作有事没劳的)没事找事做大差不差的:即“小差大不差”,办事适可而止到斤不到两:说话不注意分量,不掌握分寸走屁邋三谎:放了一个屁的功夫就说了三个谎,形容极不诚实锅投笼不投:比喻办事不顺利,这方面条件够了,那方面条件又不行哇五骨咚叽:(一作哇五七六)杂七杂八,乱七八糟七姑八老嫂:事情多而杂(不老嫂和不罗嗦通用)乖乖隆地冬:叹词,“好家伙”杵头若大脑:说话言辞生硬冲撞人一肚花驴蛋:满肚子坏主意放屁怕腰疼:形容极端懒惰手停脚不住:形容没有闲着的时候,也指儿童好动脚打屁膛沟:形容十分忙碌鼓嘴大瘪气:因生气而鼓着嘴巴不说话羊肉拌榨菜:形容胡乱搭配盐锅摸米蒜:瞎磨蹭嘴大喉咙小:贪吃而又食量小没牢登锅腔:进不去牢房就钻进灶膛,比喻没事找事做鬼话老门经:鬼话老一套一去乌嘟嘟:一出去就再也不见踪影一团玩意帐: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两好合一好:(“合”读“鸽”)你对别人好,别人才能对你好替驴争口袋:拼死命争来的东西却被别人弄走了跌倒抓把泥:形容非常爱占便宜拿蛮(子)打蛮子:换汤不换药苦妈妈就(皱)脸:愁眉苦脸;(物体)满是皱纹赔穷落(一)身债:干了赔本的事,还落得一身债务捧住大卵子呵:奉承拍马相(“卵子”:阴囊)顺住秤杆子溜:随声附和别人说话望住锅烟囱狠:只是在自家门口厉害抱住死丫头啃:教条、迂腐,不机灵一跳三个圈子:撒野、耍泼,连跳带骂的样子鸡头擒到鸭头:寻是非,找麻烦见毛就是鸭子:意近“听风就是雨”石头朝山上背:谓“无效劳动”现官不如现管:当官的不如具体办事的(常常针对求人办事而言)猫屙屎猫打当:(打当,打扫或收拾)比喻自己惹出的麻烦只能由有毛好做秃子:(“好”读“号”,爱好)有头发还想做秃子(此句-般离子呢?即“谁有了头发还想做秃子呢?”),喻人有福不会享,还要找罪受高一脚低一脚:(一作“一脚高一脚低”)说话、办事把握不住分寸,忽高忽低,胡说蛮干不稳重现斫草,现烧窑:做事缺乏准备,意近“临渴掘井”巴着锅,够着碗:谓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谋生自立了望见山,跑倒马:见易行雉婚姻迟,抬轿慢:比喻办事一拖再拖,一迟再迟打锣,舌打鼓:废话太多七(个)和尚八样腔:各念各经,步调不一油瓶倒掉(也)不扶:形容十分懒惰卖油娘娘水梳头:一日勤俭,二日人间不平(意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小人当家乱慌忙:低能者难办大事一钱逼倒英雄汉:没钱难办事馋咬舌头饿咬腮:言馋、饿之惨相一家养女百家求:谓社会一常见现象不会睡觉怪床歪:谓无端强调客观条件黑处打人亮处站:暗中干坏事,明处充好人各房点灯各房亮:分家兄弟(各房)之间谁争气谁才能过得好老鼠窟里倒拔蛇:谓办事一旦失手就很难挽回倒贴奶奶一瓶油:本想捞好处,结果却吃了亏不在自身在儿身:指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只要干过坏事,即使自己未受惩罚,儿女们也难以脱逃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优劣一样对待丢下摊耙弄扫竹:形容没有闲着的时候,十分忙碌拣好日子没好天:谓办事不顺利香的不吃吃臭的:请他来不肯来;不请他来,他倒厚着脸皮来了打黄猫狸猫吃惊:意近“杀鸡儆猴”撂棍子砸不到人:场所空旷,十室九空没得生铁(用)掼里锅:只顾眼前,不顾后果,得不偿失不蒸馒头争口气:不甘败下风,再不行也要争口气栽秧的撞见割稻的:谓不识时务干净奶奶一屁[股屎:过份讲卫生的人其实并不清洁;借喻爱揭别人短处的人,自己却有不少“毛病”打死不离高草埵子:(“埵”,埵“铎”)呆在老地方,赶也赶不走说不出明白豆子来:说不清,道不明屙屎把胆[子屙来得(掉)了:即“拉屎连胆子也给拉掉了”,形容不知害怕(无胆),胆子太大买鸡[的逗不上卖鸡的:供求不对路i办事不凑巧驴子朝兽医跟兮(前)跑:自找倒霉(兽医会阉割驴子)人将人待,鬼将鬼医:区别对待婆婆嘴碎,媳妇耳滑:说教过多等于自说一个拿刀,一个拿料盆:比喻合伙干坏事(一般指残忍的事情)三[个指头推,两[个指头拉:既想挽留客人,又不是真心挽留,形容主人矛盾或虚伪的心态把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把出门:嫁出去)离手的事物没人再想过问了笆门对笆门,板门对板门:门当户对半夜上扬州,天亮还在锅门口:办事有决心,没行动太太死了踩破街,老爷死了没人抬:谓世态炎凉,也说明官老爷的悲哀。
潍坊滨海方言的儿化与变调

o _u , .r j
m 1 竹
( 东儿 r 筒儿 u 做) f、 u r 、虫儿
、 空儿
瓶儿 h 、命儿 mi- 下 n ̄ a、景儿 晰 、姓儿 面
说明:1 阴平 的起点音高 比去声的起点音高 ()
略高 ; () 2 上声的起点音高高于 4 , 度 但低于阳平的
()o、uo 日等韵母J- , 5 [j o,o ] r L6 鼻音韵尾丢失 , P
主要元音舌位偏后偏高再加上卷舌动作; 儿化 , [ ]
鼻音韵尾丢失 , 韵母变为[ 后再加上卷舌动作: i w]
a Y n— r uq— uf a n r 风儿 矗T 、灯儿 、绳儿 、坑儿 J竹 ( ( 渔)翁儿 Y、瓮儿 l ur m。
关键词 : 滨海方言; 儿化; 变调; 轻声 ; 重叠
中图分 类号 : 7 H0
一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1 48 ( 1)5 02 - 3 17— 282 1 — 0 4 0 O O
、
概 述
记的音系和字音都以何老师的发音为主。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西北 部, 渤海莱州湾南岸 , 弥河 、 白浪河人海处 。 东与潍 坊市寒亭 区毗邻 , 、 西 南分别与寿光市营里镇 、 侯 镇相接 , 面积 23 8 平方公里。 滨海经济开发区原属 于寿光市 ,9 5 19 年成立开发 区后才直接隶属于潍 坊市 。现在区政府所在地是大家洼村。
异, 它在 潍坊 方 言 中应 该作 为独 立 的一个 小 片 。
i第齐
u故出
y雨欲
0蛇二 a爬割
口饱桃
b 姐铁 i a架夹
i a条焦
u a河活 UI ( 花刮
滨海方言新老派语音比较论文

滨海方言新老派语音比较论文摘要:方言中新老派的区别,并不仅仅体现在语音上,在词汇、语法上都有不同。
为了保护各方言,维护现代汉语的多样性,方言区的人们必须正视方言的重要性,注重方言的传承;同时方言研究人员尽量定期对各方言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共时描述,时时关注语言各要素的发展变化,记录现代汉语方言发展的轨迹,为以后研究方言的人提供细致精确的资料。
滨海县地处江苏省盐城市东北部,滨海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区洪巢片。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滨海人,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客观,笔者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
本文主要发音合作人:①李明,女,79岁,小学二年级文化,滨海县八巨镇人。
②曹海峰,男,43岁,初中文化,滨海县八巨镇人。
③曹姗女 20岁,高中文化,滨海县八巨镇人。
滨海地处江苏省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语言文化研究也相对较少。
笔者多次对滨海方言的声韵调进行调查,发现很多词汇有新老派的分别,现罗列如下。
一、声母发生变化相对来说,声母的变化的不是太大。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声母丢失。
个别以η、n作声母的字,大多数年轻人都读为零声母,这可能也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在起作用:以η为声母的字本就不多,而η的发音又相对困难。
如:例字老派读法新派读法硬[ηn][n]咬[η][]眼[η][]仰[niɑη][iɑη]笔者注意到,对于这几个例字,有一部分人(多数是中年人)有时用老派的读法,有时和新派的读法一致,两种读法不起区别作用,有些人甚至在听感上分不出新老两种读法。
2.部分零声母的字,在青年人中不再读为零声母。
如:例字老派读法新派读法热[ie][lie]孽[ie][nie]染[i][li]这明显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受过教育的人有些不自觉地向普通话靠拢,就把本来的方言读音加以改造(有人认为方言的音是不标准的,错误的),使其更接近普通话,但又不背离方言的语音系统。
3.声母变化。
大多为同部位送气与不送气声母的转化。
例字老派读法新派读法波[pho][po]菠[pho][po]玻[pho][po]造[tsh][ts]糙[tsh][ts]括[ku][khu]“波、菠、玻”三个字在普通话里都读[p],而在滨海方言里声母都是送气的[ph]。
盐城话——精选推荐

盐城话盐城话 盐城话简介 盐城话是指的盐城地区使⽤的⽅⾔,⼴义的盐城话是指的旧盐城县使⽤的⽅⾔,即江淮官话扬淮⽚建盐⼩⽚ (包括建湖、盐都、射阳黄沙港以南和⼤丰⽃龙港以北,以及兴化沙沟镇地区⽅⾔);狭义上的盐城话仅指建盐⽅⾔中的盐城市区话。
盐城话语⾳特点 盐城⾳系有明显的洪巢⽅⾔和通泰⽅⾔的过渡地带特征,或认为历史上曾经是通泰⽅⾔的⼀部分。
声母18个:分清n\l,其余皆与扬州话同。
全浊上和全浊去字⼤约有1/5左右有送⽓和不送⽓⽂⽩两读。
例如:“病”——“病[pi?]院”[⽂]/“发病[p'i?]”[⽩] 韵母48个:盐城话除具有咸⼭摄三分、保留⼊声韵尾[?]等江淮话普遍韵母特征外,还具有部分韵母阴阳声韵合流的特点:即阳声韵韵尾弱化、阴声韵⿐化皆变成⿐化韵,两者之间产⽣交叉关系。
例如:“姐”≈“剪”、“哥”≈“官”等等。
声调5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
其中,与通泰⽅⾔北部类似,全浊上和浊去字⼤部分都有去声[⽂]与阴平[⽩]两读。
盐城市的⽅⾔简介 盐城市⽅⾔总共包括江淮官话扬淮⽚滨⾩⼩⽚,建盐⼩⽚和江淮官话通泰⽚丰台⼩⽚,此外,境内有12个国营农场,职⼯来⾃上海市和江苏各地,⽅⾔杂陈;⼤丰市、射阳县沿海地区还有⽅⾔岛海门话,这些外来⽅⾔仅在局部使⽤。
盐城市⽅⾔的分布 滨⾩⽚,包括响⽔、滨海、⾩宁3县和射阳县黄沙港以北地区; 建盐⽚,包括建湖县、盐都县、射阳县黄沙港以南和⼤丰市⽃龙港以北地区; 丰台⽚,包括东台市和⼤丰市的⽃龙港以南地区。
盐城市⽅⾔的特点 滨⾩⽚、建盐⽚属江淮官话扬淮⽚(但两者也有明显不同),丰台⽚属江淮官话通泰⽚。
两者的不同是:前者⼊声只有⼀个调类,古浊声母上声去声字今读去声,声母逢塞⾳、塞擦⾳不送⽓;后者⼊声有阴⼊和阳⼊两个调类,古浊声母上声去声字今多读阴平,声母逢塞⾳、塞擦⾳送⽓,其中建盐⽚是具有扬淮⽚与通泰⽚的过渡性质。
建湖话,再显江湖…… ­建湖话:门格早桑,五点半综,春西头及活,南滴带敲,⼥滴带框,细⼩滴带⿇袋,其扯⼦,爬⼟拉⼏,跟恩到伯们偷三遇,拉个不趣,砸死!­普通话:明个早上,五点半钟,村西头集合,男的带锹,⼥的带框,细⼩的(⼩孩)带⿇袋,骑车⼦,爬拖拉机,跟我到北门偷⼭芋,哪个不去,砸死! ­得胜死了。
连云港方言大全

连云港方言大全馋活=有病包扁=有点问题活你=用巴掌打你赖八=赖人大泥直次=理所当然麻木=神气、喜好打扮堂烟=尘土馋劳、馋糗=不希罕倒气=难听的话若死=丢人没山事=指某人没有用漂=轻浮叉叉=妇女之间小声的说话瓢偏=歪了、完蛋了喀倒=摔倒了嗑着、掐着=意外而丰厚的收获倒饭=吃饭勤年=勤快太阴=太阳阴凉地=太阳底下的阴影腚、腚盘=屁股腊腚=翘屁股涨显=大声喊叫歪瓜别爪=不标准的人或事物咳呆手=小偷二得毛=不是太长的头发梅子=痴呆的人钢筋锅=铝锅炭炉=煤炉拾当=收拾收拾差务=缺心眼滕堂眼、滕子=嗓子傻、嚓呱=聊天不归功=不得了了将走=刚走折磨=做什么?翅拐=翅膀洋瓶碴=碎玻璃片拳溜=拳头挤共眼=眨眼鞋坑琅=鞋里面嗑膀肘=肘部活糁人=讨厌青胖味=一种气味滂=东西在水中泡很长时间的样子恩木、矮木着=是的改常了=做坏事总之=你能拿我怎么样?墙歪根=墙角腮瓜、腮帮=面部腮部倒党、搓弄=来回瞎折腾熬鱼=鱼的一种烹饪方法里磨齿=一种畸形的牙,下圈牙在上圈牙外边肩拐头=肩膀后脊梁=后背一头怪=一头有柜的一种桌子怪东西=扛东西狗套脖=围脖秒--棉袄洽人、讹人=欺负人夹锅头=只顾自己吃攀张=贬义词讹死了=灰尘太多,呛人迪=的这杆星、这拐=这儿那杆星、那拐=那儿骆驼=地方、位置当门地=房间里的地面纠地=地面绞=剪弹弓=故意靠=夯刻仗=打仗锅屋=厨房小巴棍、树柳条=小树条、小木棍狼牙棒=玩耍时的木棍小炮子、小炮弹=家长教训儿子的一个词、小混蛋涨饭=粗暴的喊人吃饭青涨=被冻的脸色紫肚=脸或嘴唇发紫猪肚脸=脸上有红有紫的人家=我特=他垒=你大=父亲俺=我缩=抽打上上缓=上坡下下缓=下坡着死=找死噎已了=拼了车特=随它去了茶食=点心狗食=不三不四、吊儿郎当的人庆=呕吐狗吃庆三滩=这个人太烂了,狗吃了他以后还要呕吐三遍克啷、克溜=土疙瘩大dei=人工河堤乱坑地=坟地疯尸=没命的玩朝免天=过去撅牙=暴牙嚼舌根、嚼蛆=说瞎话脚扎拐=自行车脚踏板死色=熊样意外=恶心耳特=耳朵脚姑拐=踝关节脚趾盖=脚指甲手指盖=手指甲喀腿拜=膝关节次溜=放屁油脂馏=肥肉被油炸了很长时间以后的样子死汁着=死定了乖呛着、乖虬着=惊叹咬朝=狗咬狗撇清=得了便宜卖乖舔乘=发贱惯=宠爱海了=完了晗=什么?呸溜嘴=歪嘴舍溜着=穿着不板正腊扎=脏国云=蠕动嘎咕=形容人不合群撑着、歪歪=河蚌螺螺=田螺痴头瓜脑、痴不愣登=傻子锄=用锨把东西铲走采当门=房屋上梁封顶年=啊坑了、该拜、倒头鬼=晦气小马子、尿马=尿壶、痰盂初溜=稍微碰一下虚溜=没有目的的寻找创魂、颠逛=到处乱玩刀=夹菜吃木初初的=无所事事老曼=老妇女傻=侃大山门欠=门槛一扎=用手做长度单位,大约20厘米龟腰=驼背三节楼=里面的衣服露到外面了三龟腰=有三个花生米的花生瞎不愣登=不注意看,导致找不到东西土罢=唢呐牙花=牙龈突死了=烫死了屋山头=屋的侧面喝尿渣=喝酒纸国=硬纸箱壳子屋檐后=房屋的后面旺葵=瓜子哈拾、斗哈=乱花钱青皮克=冷的天为了美穿的很少颠了=偷偷的走了没落搁=狂妄、傲慢背背煞煞=浏览发僧、喳活、烧活=发狂、目中无人炸缸=不确定的情况下,假装很肯定的说某事是某人做的。
姜茂友:盐城方言大词典E

姜茂友:盐城⽅⾔⼤词典E姜茂友:盐城⽅⾔⼤词典Eē[屙肚]就是指拉肚。
[屙烂屎]喻指⾃⾷其⾔,说话不兑现、赖账。
例1:这合同不经公证处,到时候他屙烂屎,你拿他⼀点办法没得!例2:你说5号把钱,就5号把钱,不要屙烂屎。
例2:那个⼈会屙烂屎,你不能跟他做⽣意。
[屙屎沃坏]沃坏,故意使坏的意思。
在建湖⽅⾔中,“沃坏”⼀词经常跟在“屙屎”⼀词后边,“屙屎”在这⾥没有实在意义,可能是⽤“屙屎”这⼜臭⼜不雅的动作来强调“沃坏”⼀词的感情⾊彩。
参见[沃坏]词条。
[屙硬正屎]多形容平时说话做事不硬⽓的⼈,突然⼲脆利索、不拖泥带⽔了。
例1:你们镇⽼是拖全县的后腿,这回能屙泡硬正屎啊?例2:蒋栋⼈这家伙这回真算是屙泡硬正屎啊![屙屎离三砖]字⾯意义是蹲下来屙屎也不愿跟你靠在⼀起,起码要离开你三块砖头那么远,形容不愿与其为伍的意思。
例1;这回⼦怪我不好,我认你狠了,下回啊我屙屎离你三砖还不好吗?例2:那个⼈哪,还真要屙屎离他三砖呢,不能惹。
[屙屎动⿇布勒]建湖、⾩宁俗语。
形容⼈极为⼩⽓,为什么会有这句俗语,出处待考。
例1:⽼黄那个⼈平时是个屙屎动⿇布勒的主⼦,这回什呢法⼤⽅起来的呀?[屙屎把胆屙掉得了]惯⽤语。
因为男⼥⽼少任何⼈屙屎都是不可能把胆屙掉得的,所以说这是⼀句绝妙的夸张语。
⽤夸张的⼿法说明此⼈胆⼦忒⼤。
例1:王⽼虎的坏话能说吗?你呀,真是屙屎把胆屙掉得了![屙屎拔茅针,⼀时两个当]俗语。
茅针,⼀种野⽣茅草的花蕊,⼤针状,银⽩⾊,能⾷,味甜。
⼆⼗世纪七⼗年代前,盐城市的农民在童年时代⼏乎都吃过茅针。
在屙屎的同时拔茅针,两不耽误。
就是指在同⼀时间⾥同时做两件事。
例1:你上街卖⼩猪,趁⼿代我把⼏个鸭⼦卖得的,不是屙屎拔茅针,⼀时两个当嘛![屙屎不带纸——想不开(揩)]歇后语。
é[讹住]假借某种理由使⼈被迫承认或⼲某事,有强迫、逼着的意思。
例1:他硬讹住我上他家去,我硬是没去。
[讹错] 就是指相差、讹误、差错的意思。
滨海方言亲属称谓词及其变化 (1)

滨海方言亲属称谓词及其变化-大学语文论文滨海方言亲属称谓词及其变化曹克韦摘要:亲属称谓是汉语基本词汇。
通常来说,亲属称谓词是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变化较小的一类词。
每种语言或方言都有一套完善的亲属称谓用语,且是不同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直接反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以及普通话的普及,各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逐渐向普通话趋同,并呈现出新老派的分别。
关键词:滨海方言亲属称谓特殊称谓新老派亲属称谓词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词汇系统,中国封建宗法制度更强化了这个系统。
有些亲属称谓词使用上千年没有更易,如《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父之姊妹为姑”,“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父之弟妻为叔母”,“母之晜弟为舅”,“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夫之弟为叔”,“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1]等等。
但是现代汉语方言迥异,词汇系统经过上千年的演变,总会发生一些变化。
每种方言内部亲属称谓自成系统,但横向比较各方言,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混乱。
每一个亲属称谓词汇系统,都反映了某个方言区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甚至人口环境语言方面的变迁。
一、概况滨海县地处江苏省盐城市东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语言文化研究也相对较少。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滨海人,上大学之前,未曾离开过滨海县。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在参考《江苏省志方言志》的同时,笔者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
调查对象涵盖了老中青幼四代人。
滨海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过实地调查,不难发现滨海方言有一部分亲属称谓和普通话是完全一致的。
如“奶奶、姑奶奶、舅奶奶,丈人、舅舅、姨夫、婶子、哥哥、嫂子、妹妹、妹夫、儿子、女婿、侄儿、孙子、小叔子”,等等。
另外滨海方言中有一些亲属称谓和普通话略有不同。
如:“外公爹、外婆奶、亲家爹、亲家奶”这一组和普通话呈现一致对应。
“外公”“外婆”本足以表示特定内涵,在词语后面又加上“爹”和“奶”,从而和“爹爹”“奶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亲家爹”“亲家奶”是从共同孙辈的角度来称呼,同婚姻繁衍密切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方言特点(其实恩么山芋腔还是蛮好听滴,值得发扬光大)作者:王蓉蓉♥용용
滨海位于黄海之滨,江苏省东北缘、盐城中东北部,西南与阜宁相连;西与涟水接壤;南襟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毗邻;北依废黄河、中山河与响水相望。
按照传统方言分区,滨海方言江淮方言区的淮扬片。
明初“洪武赶散”,强迁大量苏淞居民移居苏东沿海,促使吴方言对本地区产生一定影响,本地方言于是逐步掺入一些吴语的语音和语汇。
本地历史上的外来移民,尚有来自省内镇江、常州、南通等地及皖、浙、闽、赣、诸省,甚至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这些移民所带来的客籍方言,均对本地方言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作为地处江淮地域而兼具南北特色的滨海方言,值得深入研究。
词汇特点
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滨海方言中相当一部分词语只存在语音形式上的差异,词的结构、词义没有差别,如“风、太阳、山、轮船、小麦、扁担、小河”等等。
但
也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形词义存在一定差别,从而具有自己的方言特色。
1、词形相同而词义不同的。
例如:黄河、捣鬼、添人、媳妇、满月等。
2、词形不同而词义相同的,可分为三种情况。
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
如:冻铃铛(冰锥)、塘灰(尘土)棒头(玉米)锅屋(厨房)、夹剪(钳子)、电棒(荧光灯)。
构词语素相同但顺序相反的。
如:欢喜(喜欢)、
构词语素部分相同。
如:家鹅(鹅)、旋网(撒网)、
从词语组成方面看,滨海方言中除有相当数量的具有本地特点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外,以下几组词语也很有方言特色。
(1)利用事物特征和比喻方法产生的词语,这类词语具有通俗生动、口语性强的特点。
如:尖嘴子(老鼠)、刀螂(螳螂)、推屎虫(屎壳郎)、帽舌子(帽檐)、老甲鱼(刁滑之人)、打拦头板(阻挡别人说话、办事)。
(2)四字格的喻词。
结构上虽不像成语那样固定、表达效果却相差不大。
如:假么若鬼(假装姿态)、鼻塌嘴歪(彻底失败的样子)。
(3)避讳语、吉祥语。
这类词语,有些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如:
有些则在特殊的时间或场合使用,如:称叫花子、乞丐为财神、过年时称花生为元宝。
此外,滨海的方言中存在少量的吴语词,或明显具有吴语的语音特点。
如:你侬、他侬(对年纪较大的人的尊称)。
语法特点
滨海方言在语法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词法中以名词词缀“子”、“头”、“家”、“•tɛ”用法特殊;句法中则以双宾句、被动句以及动补句缩略式为典型。
1、构词法
(1)词缀
①前缀
“雪”:很,非常的意思。
一般修饰颜色或亮度,如:雪红的、雪亮的、雪黑的等等。
“稀”:比“雪”的程度深一些的“很”、“非常”,如:稀冷的、稀酸的、稀脏的、稀害怕的等等。
“死”:相当于副词“狠”、“猛”、“一个劲地”,死懒、死吃、死苦(干活)等等。
②中缀
“不”:直不笼统、滥不睁眼(闭着眼睛乱来)、硬不如杵等等。
“没”(“么”的音变):跷没奇怪、火没燎辣、灰没了
狗(指色彩灰黑难看,也指物体或人体上沾上很多灰尘)等等。
“里”:花里斑“铎”(借音字,意为处所或场地)、糊里糊涂、挖里挖倔(刁钻)、麻里木足等等。
“里不”半里不顿、憨里不吞(慢吞吞)、鸦里不斜(读“掐”的阳平声)等等。
③后缀
“子”:侉子、蛮子、小伢子、舀子等等。
“头”:耳头(耳朵)、上头、下头、里头、外头等等。
“的”(相当于……的人):打铁的、开车的、唱歌的等等。
“一头子”(相当于“一通”、“一气”) :瞎说一头子、乱来一头子、胡闹一头子等等。
说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称范围较窄的后缀,如双字后缀:秃头抹杂、胡子辣撒、四腿拉巴;三字后缀:黑不溜秋、干不拉喳、白不辣擦;“个”:该个、后个、迟个;“兮”:跟兮(跟前)、面兮(面前);“受”:有拿受(有办法)、没走受(没出息)、有遮受(有遮盖物)等。
(2)叠词
①名词重叠
Ⅰ.称谓重叠:
爹爹(读作“嗲”的阴平声)、妈妈、哥哥、兄兄、姐姐、妹妹等。
说明:称谓重叠一般作述称使用,只有“爹爹”(读作“低”)、“奶奶”既可以作述称,又可以作面称使用。
Ⅱ.事物名称重叠:
蛛蛛、柴瓜瓜、鸽鸽哥(斑鸠)、歪歪油(用蚌壳盛装的护肤脂)、苣苣菜(野莴苣)等。
Ⅲ.方位词重叠:
东头头(最东边)、西孟猛(“面儿”的音变,指最西面等。
②量词重叠
Ⅰ.AA式:个个
Ⅱ.A的A式:个的个
Ⅲ.AAA式:个个个
说明:相对而言A的A式用得较少,比如说“天天”和“年年”有“天天天”和“年年年”的说法,但是没有“天的天”和“年的年”之说。
③动词重叠
Ⅰ.①AA式:走走、站站、跑跑、晃晃
Ⅱ.A一A式:走一走、站一站、看一看、笑一笑Ⅲ.A的A式:说的说、跳的跳、去的去、来的来
Ⅳ.AABB式:说说笑笑、摇摇晃晃、跌跌撞撞
Ⅴ.ABAB式:商量商量、核计核计、打算打算
Ⅵ.连A是A式:连跑是跑,连抢是抢、连说是说
说明:另外还有一个“动补重叠”的特例——“行行的”,表示某些动作、事物正在进行中。
但凡用到这个词,后面紧跟着的就要叙述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不正常
情况。
比如:饭吃行行的,他突然肚子疼。
④形容词及其词缀重叠
Ⅰ.ABB式:红彤彤、黑乎乎、亮堂堂、干巴巴、活脱脱
Ⅱ.ABAB式:雪白雪白、冰凉冰凉、稀苦稀苦
Ⅲ.AABB式:花花绿绿、大大小小、高高爽爽
Ⅳ.AA式:饱饱、短短、多多
Ⅴ.AAAA式:此式是AA式的重复,目的是加强语气或加深程度。
Ⅵ.A的A式:方的方、圆的圆、大的大、小的小
⑤副词重叠
Ⅰ.半A半B式:半推半就、半漂半沉
Ⅱ.没A没B式:没头没脸、没里没外、没大没小Ⅲ.有A有B式:有来有往、有滋有味
Ⅳ不A不B式:不大不小、不疼不痒、不三不四
⑥象声词重叠
Ⅰ.ABAB式:咣当咣当、哗啦哗啦、轰隆轰隆
Ⅱ.ABB式:轰隆隆、哗啦啦、咣当当
Ⅲ.AAA式:通通通、咚咚咚、突突突
(2)虚化
说明:这三省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将某字省去,但在省略之处仍保留一个字时值的小停顿。
如:
①我[的]钢笔在那儿
②手冻[得]冰凉的
③把书丢[在]桌上
④手表掉[到]水里去了
2、语法例句
①你这才间在哪块准尼的?我在顶东头跟人家谈话的。
②我看你有点过把了吧!
③一个好看,一个公道,买哪个好尕尕呢?
④他根年多大年纪了?
⑤我们等个时甚再去垓上创创。
⑥拿本书把她看看。
⑦这怎安好呢?
⑧那间家屋里人大发呢。
⑨这桌子是铁打的,你敢是搬不动。
⑩他冒不投空朝我跟兮一杵,直上把我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