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

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建议。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预防

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

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

通过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课程的学习,我们得知: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寄生虫的几个概念。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参考徐艿南、甘运兴编著的《动物寄生虫学》中的绪论:“寄生虫是一种寄居在别的生物身上(体内或体外)的生物,被它们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或多或少的一段时间同宿主之间生物学和生态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经常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并经常地或暂时地利用宿主有机体作为留居场所,同时局部地或完全地依靠宿主来调节它们和周围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发育、生长和繁殖,并给宿主带来危害。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它们的祖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寄生虫不能完成发育。或趋于死亡。寄生虫受到寄生虫危害的现象,叫做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二、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1.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

起的疾病。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

道感染是它的传播途径。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

等烹饪时间不够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主要是肝受损,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

肝肿大,重者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

2、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多存在于陆地螺、淡水虾、蟾蜍、蛙、蛇等动物体内,

如果人不经煮熟就吃,很容易招惹上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寄生虫病。以前这

种病主要分布在南方,近年“南病北移”现象很明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

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

坐下、翻身时头痛都会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

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3.姜片虫病

姜片虫病是由姜片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儿童。

姜片虫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营养,还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出血溃烂,

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营养不良、

浮肿、贫血、甚至发育障碍。

4.绦虫病

肠绦虫病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

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而感染的猪带绦虫,可出现消化

道症状,并发肠梗阻、阑尾炎;人若食入含有猪带绦虫卵的食物还可以引起脑

囊虫病,造成癫痫、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三、影响食品来源安全

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食品来源安全,其中重点表现为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当牲畜感染了寄生虫后,常表现为营养不良,体质下降,生产的肉、毛、皮张数减少,质量降低。淡水养殖方面从生产情况看,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性体表病,而寄生虫造成的损伤常是这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们食用了这些食品后,他们的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根据搜狐网调查统计,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其中,以华支睾吸虫感染最为严重,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流行区的感染率为2.4%,估计流行区感染者达到1200多万人,其中广东、广西、吉林3省(区)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调查还发现,带绦虫感染率也比1990年上升了52.47%,其中西藏、四川两省(区)的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上升了97%和98%,主要因牧民生食牛肉而感染。另外,由于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和鱼、蟹等引起的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比较高。可以说,食源性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四、预防意见

1.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促进教育,增强全民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意识,提高自

我保健能力。我校开设的公选课《食源性寄生虫病》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让上课的同学们从对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并能自觉改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积极预防“病从口入”。因此,此类的宣传是极有效果的,应该大力推进;

2.个人应该多关注、多了解相关知识。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熟的肉类及水生物,不食生菜,不饮生水,改进烹调方法,注意生、熟食的厨具分开使用;

3.政府应加大对肉类市场及禽类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管理工作,完善主动监测机制。加强粪便管理和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水源。严格执行肉类检疫制度。

五、结束语

食源性寄生虫病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食品安全体系,也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应小心对待。当然,食源性寄生虫病也不是无解的。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杜绝“病从口入”,我们就能远离食源性寄生虫病,我们的食品安全也就能有所保障。

六、参考文献

1.《食源性寄生虫病影响食品安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7654621.html, 2005年05月18日11: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2. 余森海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4 , 4 :2 4 1一2 4 7

3. 蒋廷玉《寄生虫病危害居民健康不容忽视》新华日报/2007 年/1 月/23 日/第A02 版

4. 陈家旭《食源性寄生虫病》百度百科 /2009年05月

食源性疾病论文

食源性疾病

目录 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3) 摘要: (3) 1、植物源性寄生虫 (3) 1.1姜片虫 (3) 1.2 姜片虫引起的疾病 (3) 1.3感染姜片虫病的途径 (3) 1.4姜片虫病防治措施 (4) 2、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 (4) 2.1卫氏并殖吸虫 (4) 2.2卫氏并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4) 2.3 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途径 (4) 2.4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4) 3 鱼源性寄生虫 (5) 3.1 华支睾吸虫 (5) 3.2华支睾吸虫引起的疾病 (5) 3.3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途径 (5) 3.4 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措施 (5) 4 肉源性寄生虫 (5) 4.1 旋毛虫 (5) 4.2 旋毛虫引起的疾病 (6) 4.3 旋毛虫的感染途径 (6) 4.4 旋毛虫病的防治措施 (6) 5 螺源寄生虫 (6) 5.1 广州管圆线虫 (6) 5.2广州管线虫引起的疾病 (6) 5.3 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感染途径 (6) 5.4 广州圆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6) 6 小结 (7) 6.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7) 6.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 (7) 参考文献 (7)

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摘要:因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 造成的疾病叫做食源性疾病。而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及其引起的疾病,同时介绍了感染这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途径,期望能够对预防食品中寄生虫污染提供有效管理措施 关键词: 寄生虫食源性疾病感染途径预防 食源性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人死于传染病。WHO/TDR 要求重点防治的7类热带病中,除麻风病、结核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最近,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在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正因如此,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问题才会引起当代学者的高度关注。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当前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主要有五类, 分别是: 植物源性寄生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鱼源性寄生虫、肉源性寄生虫、螺源性寄生虫等。 1、植物源性寄生虫 植物源性寄生虫包括布氏姜片虫、肝片形吸虫等。其中以姜片虫最为常见。下面着重介绍姜片虫及其引起的疾病。 1.1姜片虫 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姜片虫成虫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状如鲜姜的切片,故名。 1.2 姜片虫引起的疾病 姜片虫的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使被吸附的粘膜坏死、脱落,肠粘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染轻度者可无明显症状。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并表现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在营养不足、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浮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等,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死。 1.3感染姜片虫病的途径 人体姜片虫病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但在严重流行区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均很高,这主要取决于感染姜片虫囊蚴的机会。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尤其在

食源性寄生虫综述

食源性寄生虫综述 摘要:目前,由寄生虫引起的多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 组织(WHO)报道,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人死于传染病。WHO/TDR 要求重点防治的7类热带病中,除麻风病、结核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最近,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新“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本文将针对食源性寄生虫的特点及防治进行介绍。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猪肉绦虫吡喹酮疾病防治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人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能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防止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分类 鱼源性: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肉源性:绦虫病,是由于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绦虫进入体内所引起的疾病。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并殖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人体脑部,引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简称“酸脑”。 植物源性:姜片虫病,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2 食源性寄生虫的常见宿主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虫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和肾膨结线虫病。 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软体动物,这些幼虫就会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症的异尖线虫病。 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猪肉中可能含有猪带绦虫的囊尾蚴、旋毛虫的幼虫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虫形成的虫囊和弓形虫,人吃了这样的未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 牛是牛带绦虫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牛因吃进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青草、饲料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人因吃了这些含有寄生虫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本质: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华支睾吸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呈上升的趋势,感染人数和流行区域扩大。因此应充分认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和对人类危害情况,加大政府工作力度,提高全民防控意识,才能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控制对策;宿主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人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能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防止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寄生虫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其中通过食品感染人体的寄生虫称为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节肢动物、吸虫、绦虫和线虫,其中后三者统称为蠕虫。 1.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 1.1 简介 寄生虫侵入人体,在移行、发育、繁殖和寄生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主要损害有三方面。其一是夺取营养:寄生虫在人体寄生过程中,从寄生部位吸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使感染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发生贫血(如感染钩虫)。其二是机械性损伤:寄生虫侵入机体、移行和寄生等生理过程均可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钩虫寄生于肠

道可引起肠道黏膜出血;许多蠕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过程中可引起各种组织器官损害,其中以皮肤和肺脏病变较多,导致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患者出现发热、荨麻疹等症状。其三是毒素作用与免疫损伤:有些寄生虫可产生毒素,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有些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或虫体的崩解物也能损害组织,引起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使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坏死、增生等病理变化。 1.2 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的一种。以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为代表的食源性寄生虫较为严重,估计感染者达1200多万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食用方式的多样化,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在城市有增加的趋势。这种寄生虫病可分为六大类,共有30余种,例如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如姜片吸虫病;肉源性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绦囊虫病、弓形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如肺吸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如肝吸虫病等。 1.2.1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本病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北部、俄罗斯东部的少部分地区。我国大陆除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未见华支睾吸虫病例报告外,其余27个省(区、市)以及台湾省、香港、澳门都有该病流行或病例报告。轻度感染者症状不明显,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和胆管阻塞等,可导致死亡。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习题及答案--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一、填空题 1.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性病原物主要有()、()、真菌、寄生虫及其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2.食物中毒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曲线呈()趋势。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型和混合型。 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抓住()、()、杀灭病原 菌三个主要环节。 5.沙门菌食物中毒多是由( )性食品引起。 6.影响沙门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和()。 7.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 8.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主要是大量()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9.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的( )季。 10.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为(),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11.抢救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治疗为使用( )小剂量口服或注射。 12.砷在机体内可与细胞内酶的()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细胞死亡。 13.抢救食物中毒最常用的措施为()。 14.在我国最易发生河豚鱼毒素中毒的季节为()季。 15.()食物中毒为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食物中毒。 16.肉毒梭菌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症状为主。

17.赤霉病麦中毒是由()菌种引起的。 18.亚硝酸盐的中毒剂量为()克。 19.做好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前的准备首先要明确()、()、医疗机构三方面职责。 20.中毒人数超过()人时,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单选题 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为( ) A 河豚鱼 B 青皮红肉鱼海产鱼 C 红肉鱼 D 内陆湖泊鱼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是由( )引起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 B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 C 化脓性球菌污染的食物 D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 )引起 A 肉毒梭菌 B 肉毒杆菌 C 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 D 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 4.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 ) A 米饭、米粉 B 水果 C 蛋类 D 腐败肉类 5.食用河豚鱼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 )引起 A 河豚鱼腐败变质 B 河豚鱼含有的组胺 C 河豚鱼中的毒素 D 海水被“三废”污染 6.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 )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越来越丰富多样,有生食海鲜的,有生食蔬菜的,有吃野生动物的。如果进食了生鲜的、未经彻底消毒或加热,污染了有害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物,便会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2004年完成的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 【食源性寄生虫的分类】 食源性寄生虫按其感染食物来源可分为:水源性,肉源性,螺源性(软体动物),淡水甲壳动物源性,植物源性,及其如两栖爬行动物源和节肢动物源等。有的可以是多源性的。【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目前我国对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条例在逐步完善。在水质方面,2006年我国发布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增加了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两个非常规项目,并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为免疫磁珠分离荧光抗体法。其中规定的常规指标及限值为隐孢子虫<1个/10L,贾第鞭毛虫<1个/10L。 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和商业部联合出台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了肉品宰后检疫的寄生虫为旋毛虫、囊尾蚴和住肉孢子虫。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的检查方法为膈肌压片镜检,猪囊尾蚴的检查主要是肉眼观察切开咬肌、深腰肌和膈肌是否有米粒大灰白色透明的囊尾蚴囊包。 国家标准GB 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规定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寄生虫囊蚴不得检出”。我国对进出口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标准为SN/T1748-2007《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针对不同检测对象规定了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消化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猪、牛、羊肉中的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鱼、贝类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2)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其中白光烛光法用于检测新鲜或冷冻的白色鱼肉中的寄生虫,紫外光烛光法用于检验深色鱼肉。 (3)挤压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半透明贝类肉中的吸虫囊蚴。 (4)机械分离沉降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5)浓缩集卵法:适用于检验污染新鲜蔬菜的毛首鞭形线虫卵和蛔虫虫卵。 【如何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生鲜海鲜和肉; ▲尽量不吃生的或不熟的海鲜、肉类; ▲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蔬菜要清洗干净。 参考文献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1.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1 1 下列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不恰当的 (A)筛状软化灶形成 (B)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C)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 (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脑桥最严重 2 下列不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 (A)小血管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套袖状浸润 (B)大脑内有软化灶形成 (C)大脑神经元变性坏死 (D)蛛网膜下腔大量白细胞 3 下列有关暴发性脑脊髓膜炎时的临床病理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 (B)皮肤黏膜广泛瘀点及瘀斑 (C)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 (D)起病急骤,高热,头痛,呕吐

4 下列不符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是(A)引起颅内压升高症状 (B)引起脑膜刺激征 (C)引起脑脊液浑浊或脓样 (D)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5 下列不符合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接吻传播 (B)母婴传播 (C)异性性交传播 (D)输血传播 6 晚期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的病变是(A)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增生 (B)淋巴滤泡增生 (C)窦组织细胞增生 (D)淋巴细胞消失殆尽 7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属

(A)Ⅱ型超敏反应 (B)Ⅰ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8 当机体抵抗力强、结核杆菌数量少、毒力弱时,结核病变呈(A)渗出性病变 (B)增生性病变 (C)病变扩大 (D)坏死性病变 9 下列符合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是 (A)多发生于成人 (B)结核性脑膜炎是主要死因 (C)大多数病情恶化 (D)病变不发生播散

10 患者男性,31岁,1年来,低热、疲倦、乏力、夜间盗汗,并有咳嗽。X线检查,可见两肺上叶多个大小不等的厚壁空洞。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符合该患者疾病的描述是 (A)空洞壁由干酪样坏死物构成 (B)可发展为硬变性肺结核 (C)可引起大咯血 (D)属开放性肺结核 11 下列不是经血源播散导致的肺外器官结核病是 (A)肠结核 (B)肾结核 (C)骨结核 (D)结核性脑膜炎 12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见于 (A)精囊 (B)前列腺 (C)输精管 (D)附睾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1.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概念 (1)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设施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源于传统的食物中毒,但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发展,其范畴在不断扩大,它既包括传统的食物中毒,还包括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由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性疾病。此外,由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性疾病等也属此范畴。 (2)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可概括为生物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化学性和物理性病原物三大类。 1)生物性病原物:污染食物的微生物(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卵都可以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由于生物性病原体种类最多,因其因其的食源性疾病最为常见。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比较多,以沙门菌是物业中毒最多。近年来,国际报道并关注最多的病原菌主要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多重耐药性沙门菌、空肠弯曲菌、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Norwalk病毒、球性寄生虫、弓形虫、口蹄疫病毒等。真菌毒素是食物链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其中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棕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和展青霉毒素等是国际普遍关注的真菌毒素。 2)化学性病原物:主要包括农药农药残留、兽药(抗生素)残留、环境污染物或雌激素和重金属等,均可通过植物或动物进入食物链,并引起人类的疾病或健康问题。 3)物理性病原物:主要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在郭芳、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使用放射性核素时,其废物的不合理排放及意外性泄露。通过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污染食物。 (3)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食源性疾病试题

食源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食源性疾病不包括()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 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 )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4、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属于() A、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B、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C、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D、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5、下列那些属于食物中毒?() A、中毒性痢疾 B、中毒性消化不良 C、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有毒蜂蜜中 E 、急性酒精中毒 6、下列那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慎用抗生素?()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7.下列哪种疾病是因为慢性汞中毒引起的() A、水俣病 B、痛痛病 C、脚气病 D、银屑病

8、食源性组胺中毒属于() A、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B、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C、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D、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二、填空题 1.食源性疾病是指()进入人体引起的( ) 性、( ) 性等疾病。 2.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包括()、()、()和()、()。 3.食源性疾病具有()、()的特点。 4.常见食源性疾病分为()性、()性、()和()性四类。 5.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医疗机构的职责(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的采集;(二)标本的实验室检测;(三)病例信息与标本()的报送;(四)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 6. 引起食源性诺如病毒病的主要食品是(),此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块等也能引起食物中毒。 三、简答题 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医院三基考试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 (总分:6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65,分数:65.00) 1.不符合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的是: ?A.心肌广泛出血坏死,心脏破裂猝死 ?B.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C.发热、低血压、休克 ?D.三红(颜面红、颈部红和胸部红) ?E.急性肾功能衰竭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A.空洞壁的中、外两层分别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 ?B.肺内常见新旧不一的播散病灶 ?C.空洞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 ?D.空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不易找到结核杆菌 ?E.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形成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关于生殖系统结核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男女不孕的原因之一 ?B.多与周围器官的结核病有关 ?C.女性好发于输卵管 ?D.直接由血源感染所致者,男多于女 ?E.男性好发于附睾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理变化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浅表脑皮质可伴有轻微水肿,但从不累及脑实质?B.病变主要累及蛛网膜和软脑膜 ?C.蛛网膜下腔积脓,以脑底部为著 ?D.脑脊髓膜血管弥漫扩张、充血 ?E.脑室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在伤寒病的潜伏期中,伤寒杆菌在哪种细胞内寄生、繁殖: ?A.巨噬细胞 ?B.肝细胞 ?C.胆囊黏膜上皮 ?D.小肠黏膜上皮 ?E.淋巴细胞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多由毒力强的痢疾杆菌引起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一、疾病分类 鱼源性: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肉源性:绦虫病,是由于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绦虫进入体内所引起的疾病。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并殖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人体脑部,引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简称“酸脑”。 植物源性:姜片虫病,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二、常见寄主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虫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和肾膨结线虫病。 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软体动物,这些幼虫就会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症的异尖线虫病。 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猪肉中可能含有猪带绦虫的囊尾蚴(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米粉猪肉”)、旋毛虫的幼虫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虫形成的虫囊和弓形虫,人吃了这样的未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猪带绦虫(古医书称寸白虫、白)、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 牛是牛带绦虫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牛因吃进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青草、饲料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人因吃了这些含有寄生虫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 青蛙、蛇是曼氏裂头绦虫及线中殖孔绦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这些寄生虫以幼虫或囊蚴形式存在于蛙、蛇肉中,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蛇肉就可能得裂头蚴病、线中殖孔绦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 螃蟹、蝲蛄(俗称小龙虾)是肺吸虫(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肺吸虫幼虫在它们体内形成囊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蝲蛄而得肺吸虫病。 鼠能传播很多寄生虫病,它们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还是肺吸虫、曼氏裂头绦虫的转续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鼠肉,就可能感染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肺吸虫、曼氏裂头绦虫。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十单元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本单元复习思路 本章复习重点:两个基本病变+两组不同 1.肺结核、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 2.菌痢和伤寒的不同 3.流脑和乙脑的不同 第一节结核病 对人致病的结核杆菌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或尘埃造成肺部感染。 一、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结核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记忆口诀:干累多领先!) (三)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二、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结局 (一)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病变特点: 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 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很快侵入淋巴管,到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坏死。 重要知识点:原发综合征! 肺的原发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 三种合为原发综合征 (二)原发性肺结核发展和结局 1.淋巴道播散:浅表淋巴结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2.血道播散: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 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时指出,随着人民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综述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形成、流行、危害和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前言: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更需要安全卫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污染食物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食品安全危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以及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种限制, 食品安全己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 中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 重点放在数量安全而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关注则相对较少。食品安全性的优劣已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数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近年来由于食品卫生问题而导致的全球性恐慌事件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日本的O157, 英国的疯牛病, 上海的

甲肝, 法国的旋毛虫病及李氏杆菌病,SARS及禽流感、四川的猪链球菌病、北京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美国的含沙门氏菌花生酱, 以及我国新近发生的大规模乳业三聚氰胺污染。我国肉类总产量(8051万吨,2006), 占世界总产量的30%. 居世界第一;2006年生猪出栏6.3亿头, 猪肉产量达5197万吨, 占世界猪肉总产量(10373万吨)的一半, 然而出口量不足丹麦(500万人口)的1/30, 主要原因源自我国肉食品安全性信誉。根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 每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达到数十亿例。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烹饪方法、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及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 其中食源性寄生虫病越来越占据凸显的位。 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许隆祺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三、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主要病原和流行趋势 迄今为止, 文献报道的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约40 余种[ 3] , 流行和危害比较严重的有10种左右。它们是可经食物(包括食用植物)和饮水感染的。 1. 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 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建议。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预防 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 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 通过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课程的学习,我们得知: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寄生虫的几个概念。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参考徐艿南、甘运兴编著的《动物寄生虫学》中的绪论:“寄生虫是一种寄居在别的生物身上(体内或体外)的生物,被它们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或多或少的一段时间同宿主之间生物学和生态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经常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并经常地或暂时地利用宿主有机体作为留居场所,同时局部地或完全地依靠宿主来调节它们和周围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发育、生长和繁殖,并给宿主带来危害。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它们的祖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寄生虫不能完成发育。或趋于死亡。寄生虫受到寄生虫危害的现象,叫做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二、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1.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 起的疾病。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 道感染是它的传播途径。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 等烹饪时间不够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主要是肝受损,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 肝肿大,重者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oc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急性菌痢的病变属于(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假膜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B.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病人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E.痰中结核菌常为阴性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脑顶部脑膜化脓性炎 B.脑膜出血性炎 C.脑底部脑膜化脓性炎 D.脑底部脑膜纤维素性炎 E.小脑及脑底部脑膜浆液纤维素性炎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单项选择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较具特征的病变是()A.噬神经细胞现象 B.卫星现象 C.筛状软化灶 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E.胶质结节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血吸虫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A.成虫 B.虫卵 C.毛蚴 D.尾蚴 E.童虫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尸检发现患儿两肺密布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同时肝、脾、肾亦见较多灰黄色粟粒样结节,脑底脑膜渗出呈毛玻璃样。指出结核杆菌从何处入血行播散()A.无名静脉 B.肺原发灶 C.上腔静脉 D.颈内静脉 E.下腔静脉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下列哪种病理改变()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出血性炎 D.增生性炎 E.假膜性炎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练习题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A1 1、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朗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朗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2、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胸导管后易发生 A、全身粟粒性结核 B、粟粒性肺结核 C、结核性胸膜炎 D、骨结核 E、肾结核 3、下列哪种病变中不存在结核杆菌 A、纤维干酪样病灶 B、钙化灶 C、典型的结核结节 D、病灶纤维化 E、干酪样坏死病灶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结核结节的成分 A、类上皮细胞 B、Langhans巨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淋巴细胞 5、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酸粒细胞 6、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7、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哪种细胞起主要作用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粒细胞 8、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属于哪型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V型 9、对结核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B、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C、细菌毒力强 D、患者年龄小 E、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10、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T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1、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A、结节 B、肉芽肿 C、冷脓肿 D、红肿热痛 E、干酪样坏死 12、关于伤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结肠形成多发性不规则溃疡 B、盲肠形成多发性烧瓶状溃疡 C、回肠形成多数环形溃疡 D、回肠形成鹅口疮样溃疡 E、回肠形成多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1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为 A、化脓性炎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食源性寄生虫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1.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如何?食源性寄生虫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一组通过食用被寄生虫感染或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谱的扩展,饮食习惯的改变,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患病人数超过了疟疾、血吸虫病等,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吃鱼人数增多,原广泛存在于我国人体中的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人均感染率从1992年的62.2%下降到2003年的7.7%,取而代之的是食源性寄生虫病明显上升,特别是有吃“鱼生”习惯地区上升幅度更大。例如广东和黑龙江省感染率呈数倍上升。1992年广东省和黑龙江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人均感染率分别仅为2.09%和1.19%,现在却分别上上升到12.6%和40%。福建省人均感染率也由原来的0.23%上升到0.56%。 卫生部2001年6月~2004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感染率明显升高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和管圆线虫病等。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食生的或不熟的哺乳动物肉可引起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等;食生的或不熟的淡水生物类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和管圆线虫病等。

近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若干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都较为严峻,由于食源性寄生虫是近年来才较多发生的寄生虫病,临床医生对的其了解、认识不多,加上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造成错诊、误诊、漏诊。 2.原因 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客观主观、自然人为因素都应该被考虑进去。 首先,从经济上考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群体有较大的改变。过去总会把食源性寄生虫病和“穷病”联系到一起,因为食源性寄生虫病过去多见于农村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但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流动性增大,一些人以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为时尚,烧、烤、涮等大排档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使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的机率增加。一些食源寄生虫病,大都市也有发生的潜在威胁,2006 年北京市暴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群体感染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其次,从地理环境上分析。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广、福建及江、浙等地,但随着气温的上升、国际交流的频繁、人员的流动性增大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等,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呈现出“南病北移”的趋势;人类专有的寄生虫病逐渐减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断增加;以乡村流行为主扩展为城乡共有寄生虫病增多;新发和输入性寄生虫病时有发生。这种趋势使食源性寄生虫病情况复杂,为新发、再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困难,增加了食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纲」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1)肠道病变;(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考点」 1.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由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郎格罕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构成。 2.原发综合征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3.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有何不同。 4.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在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有何异同。 5.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有何区别。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化脓性炎,乙型脑炎为变质性炎。 「试题」 1.在结核病发生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C.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D.细菌毒力强 E.病人年龄小 答案:C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质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答案:C 3.结核结节中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答案:B 4.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