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

患者因食用未煮熟的猪肉导致猪带绦虫感染,经 药物治疗后好转。
病例二
患者因饮用生水导致贾第鞭毛虫感染,经药物治 疗后痊愈。
经验总结
食源性寄生虫病多因食用生的、未煮熟的或污染 的水产品、肉类等引起。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 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避免生食和饮用未 经消毒的水。
04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食源性寄生虫病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8
CONTENTS
• 食源性寄生虫病概述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策略 • 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展望
பைடு நூலகம்
01
食源性寄生虫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通过食物摄 入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 在人类和动物身上。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 同应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 挑战,分享研究成果和防 控经验。
公众教育与宣传
加强公众对食源性寄生虫 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知识和预防措施。
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02
教育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食品储存和加工方式
,避免食用不洁食品。
加强学校和社区健康教育
03
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学校和社区教育内容,从小培养良好的饮
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05
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在食源性寄生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对食源性寄生 虫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深入了解 其基因结构和功能,为药物和疫
苗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食源性寄生虫病》课件

影像学检查
对于某些寄生虫病,如 肺吸虫病,可通过X线 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
现肺部病变。
鉴别诊断
其他消化道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常有消化道症状,需与其他消化道疾病如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相鉴别。
免疫系统疾病
部分食源性寄生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与免疫系统疾病相鉴别。
其他感染性疾病
全身症状
2
如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
。
寄生虫感染的部位症状
如脑部感染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肺部感染可能出现 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涂片或粪便培 养,可检测到寄生虫卵 或幼虫,是诊断食源性 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血液检查
部分寄生虫病可引起血 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引起消化道不适、营养不良、免疫系统损伤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死亡。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对养殖业、旅游业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增加医疗负担 和公共卫生管理成本。
0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常见种类
吸虫病
01
吸虫病是由吸虫类寄生 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 吸虫病有肝吸虫病和肺
病例二:线虫病案例
总结词
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线 虫幼虫的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而感染。
详细描述
患者因食用未洗净的生菜感染线虫病。线虫幼虫在肠道内孵 化并移行至肺部,引起肺线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哮喘等症状。
病例三:绦虫病案例
总结词
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主要通过食用含有绦虫卵或绦虫幼 虫的肉类食品而感染。
6.食物源性寄生虫

虫卵随粪便排出
虫卵在水中孵出 (第二期幼虫)
甲壳类被鱼、软体动物 摄入(第三期幼虫)
幼虫被海生甲壳类摄入 (第三期幼虫)
人摄取鱼和软体动物
生活史终止
终宿主
转 续 宿 主 转续宿主
转 续 宿 主
中间宿主
致病和病理
异尖线虫的幼虫被人食入可在口腔、扁桃体、 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钻入人体 65-70%在胃部,其次在小肠 病变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主要与幼虫的分 泌-排泄产物有关
鞭毛虫、阿米巴、纤毛虫、孢子虫
第三期幼虫在海生鱼类或软体动物内 脏表面 人摄入海生鱼类、软体动物内的幼虫 而被其寄生 海生鱼类、软体动物和人类均为转续宿主
(有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长 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以发育为 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起着转运寄生虫的作用而已)
成虫在海生哺乳动 物肠道 甲壳类被摄取
棘颚口线虫病
偶尔寄生人体,幼虫在人体组织移行, 常因食入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泥鳅、黄鳝) 或转续宿主如蛙、蛇、鸡、猪、鸭等感染 本虫为主要的人畜共患病,泰国流行 严重。我国发现34例。
肾膨结吸虫病
偶尔寄生于人体肾,人的感染因食 入含第三期幼虫的蛙、鱼肉感染或 吞食生水终或水生植物的寡毛类环 节动物感染。全球共报道17例, 我国11例。
为病情凶险征兆。
3.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轻至中度增多。 二、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氯化物 可轻度降低或正常,极少数病例可被检测到幼虫或成虫。 三、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检测IgG、 IgM抗体和循环抗原(CAg)。检测标本为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1、基本概念广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食(饮)入被感染期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水源而引起的人体感染的寄生虫病。
狭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幼虫阶段寄生于动物/植物体内或表面而发育或繁殖,并以该种生物作为生活史过程中的宿主或传播媒介,人若食用含有该虫的未熟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表1 食源性寄生虫病来源于分类来源分类临床常见疾病肉源性寄生虫病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带绦虫病、亚洲带绦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等鱼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东方次睾吸虫病、日本棘隙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异尖线虫病、膨结线虫病、裂头绦虫病、颚口线虫病等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并等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舌形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病、裂头蚴病等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西里伯瑞列绦虫病、长膜壳绦虫病、犬复孔绦虫病、巨吻棘头虫病、管线虫病等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姜片吸虫病、片形吸虫病等软体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拟裸茎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等水源性寄生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溶组织阿米巴病等2、流行病学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是否存在自然疫源性,是否获取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以及是否有生食、半生食动植食物的习惯。
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从以自然疫源性为中心的地方性流行,扩展到跨区域性传播;部分地区出现了流行范围的扩大和流行水平的上升。
(1)传染源不同类型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因寄生宿主和保虫宿主的不同,其传染源差异较大。
例如弓形虫病的传染源是猫及猫科动物,人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等的传染源是能排出虫卵的人、畜和野生动物;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尤其是鼠类)。
体内存在寄生虫并能排出虫卵(或包囊、卵囊、幼虫等)而造成新的感染的人或动物均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感染期虫卵或幼虫的食物和水而感染,使用被感染期虫卵及幼虫污染的器皿等也有可能感染。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所有能够经口随食物或水源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这种病通常都是病从口入,是被我们吃进去的。
食源性寄生虫病根据食物种类可分为很多种,跟我们关系密切的有肉源性寄生虫病(主要致病虫链状带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等,寄生于猪肉、牛肉等动物体内)、植物源性寄生虫病(主要致病虫有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等,寄生于菱角、茭白、荸荠等植物中)、鱼源性寄生虫病(致病虫主要寄生于淡水鱼、螺类、鱿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体内)等。
寄生虫的危害
寄生虫在我们体内,会掠夺我们的营养,还妨碍宿主自身的营养吸收;寄生虫在体内的活动,还会造成我们身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寄生虫的分泌排泄物、表膜脱落物以及虫体死亡分解物包含着大量的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分子可引起寄生部位乃至宿主全身的免疫病理损害。
寄生虫的预防
一方面,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餐前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要注意饮食的来源,不干净的食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不要吃,不卫生的餐馆(特别是路边摊)不要去。
食源性寄生虫

非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三种非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它们分别是肾膨结线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和阔节裂头绦虫病。
内容以介绍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诊断和防治为主。
对普及寄生虫病知识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字寄生虫肾膨结线虫猪巨吻棘头虫阔节裂头绦虫食源性流行防治肾膨结线虫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The giant kidney worm)。
本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寄生于犬、水貂、狼、褐家鼠等20多种动物的肾脏及腹腔内,偶可感染人体,引起肾膨结线虫病(dioctophymiasis renale)。
形态与活史成虫:圆柱形,活时呈血红色,体表具横纹;虫体两侧各有一行乳突;口孔位于顶端,其周围有两圈乳突;雄虫长14~45㎝,宽0.4~0.6㎝,尾端有钟形无肋的交合伞,具交合刺一根;雌虫长20~100㎝,宽0.5~1.2㎝,阴门开口于虫体前食管之后的腹面中线上,肛门位于尾端;寄生在人体的虫体发育较差,其大小,雄虫为9.8~10.3㎝x 0.12~0.18㎝,雌`虫为16~22㎝×0.21~0.28㎝。
虫卵呈椭圆形,棕黄色,大小为60~80mm x 39~46mm ,卵壳厚,表面有许多明显的小凹陷。
动物可因食入含有第二期肾膨结线虫幼虫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
人的感染一般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该虫第三期幼虫的蛙或鱼类而引起,亦可因吞食了生水中的或水生植物上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
幼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后,穿过肠壁随血流移行至肾盂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虫体亦可在膀胱、卵巢、子宫、肝脏、腹腔等部位寄生。
致病肾膨结线虫通常寄生于终宿主肾脏中,导致肾脏显著增大,约70%的感染者在肾盂背部有骨质板形成,骨质板边缘有透明软骨样物,大多数肾小球和肾盂粘膜乳头变性。
肾盂腔中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或有脓液。
病变后期,感染肾萎缩,未感染肾因代偿而肥大。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交叉感染
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可能发生 ,如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水源 ,或者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个人物品。
易感人群与高危场所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系 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 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人们摄入这些受 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寄生虫在肠道内繁殖并随血液或淋巴液传播到其他器官。
易感人群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 染。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以及环境卫生条件差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危场所
食品加工场所、餐饮场所、水源 保护区以及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地 区都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高危场 所。
03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明确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要求 。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 全条件。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全球食品安 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 各国国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共 同应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挑战 。
通过共同应对挑战,可以推动 全球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提 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强化食品抽检和溯源管理
加大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溯源和严肃处理。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现代生活方式对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0 引言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食入感染期虫卵或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不在此列。
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即食源性寄生虫。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种类繁多,地区分布广泛。
目前感染人体的60多种寄生虫中,就广义而言,食源性寄生虫竟高达30多种,约占总数的50%。
从病原学分类上看,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线虫和绦虫等多种虫种;从感染来源上看,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分为两大类:植物源性寄生虫,如姜片吸虫、肝片吸虫等;动物源性寄生虫,如旋毛虫、弓形虫、带绦虫等。
动物源性寄生虫又可分为以下七类:肉源性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牛带绦虫及肉孢子虫等)、螺旋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卫氏病殖吸虫及斯氏狸殖吸虫等)、鱼源性寄生虫(华支高吸虫、异性吸虫、棘口吸虫、异间线虫、后睾吸虫、颚口吸虫、阔节裂头绦虫及肾澎湃结线虫等)、两栖类、爬行类源性寄生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虫)、海洋贝壳动物源性寄生虫,(拟裸茎吸虫等)、非正常食品动物源性寄生虫(缩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犬复孔绦虫等)。
全国目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华支睾吸虫病、弓形病虫、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姜片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曼氏裂头坳病等。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主要因为生食或半生食含寄生虫感染时期的食物所致。
感染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生食,如生吃鱼片、蛇胆、各种动物肉类、动物血液;二是无意半生食,如吃生鱼粥、醉蟹、各类烧烤、凉拌螺肉和刷火锅等。
一些患者感染是因为食入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的食物。
与寄生虫有关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性病症。
其潜伏期长短和临床表现与食人的寄生虫种类、数量、毒力、虫体移行的途径、寄生部位、人体的营养和免疫状态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吸辽虫宁医学院
晚期血吸虫病人
华辽支宁睾医学吸院虫活成虫
华支睾生活史(life cycle)
辽宁医学院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 :指寄生虫能使人感 染的阶段。
辽宁医学院
在鱼肉中的囊蚴
(encysted metacercaria)
主要内容:
一、概念 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三、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
辽宁医学院
一、概念
1、食源性寄生虫foodborne parasite 2、宿主host 3、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辽宁医学院
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辽宁医学院
弓形虫
(一)病原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三)弓形虫对人体的危害 (四)控制和预防措施
辽宁医学院
吸虫纲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1、形态(Morphology) 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3、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4、防治原则(control)
辽宁医学院
绦虫
❖ 猪带绦虫 ❖ 牛带绦虫 ❖ 猪囊尾蚴 ❖ 1、形态(Morphology) ❖ 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 3、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 4、防治原则(control)
辽宁医学院
囊尾蚴
辽宁医学院
辽宁医学院
线虫纲
棘颚口线虫幼虫
• 2、传播途径
• (1)人→环境→人,如隐孢子虫、贾第虫、蛔虫、钩虫等。
• (2)人→环境→中间宿主→人,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肝片吸虫等。
• (3)保虫宿主→人,或保虫宿主→环境→人,如旋毛虫、 弓形虫等。
• 3、流行特点
• 暴发流行与食物有关;
• 发病集中 (如隐孢子虫病和贾第虫病);
• •
蛔虫
线虫
班氏吴策线虫
辽宁医学院
旋毛虫
蛔 虫
福寿螺事件
辽宁医学院
华支睾吸虫流行(Epidemiology)
(1)分布:亚洲 广东:为高发区,平均感染率4.08%,珠江三角州有
的流行区感染率高达21.1%。 (2)传染源:人、家畜及野生动物 (3)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囊蚴。 (4)感染方式:以各种方式吃进生的或半生熟的含活囊蚴的
淡水鱼、淡水虾肉而感染。 (5)易感人群:依人群感染与年龄关系分两种类型
辽宁医学院
• 线虫
阿米巴虫 弓形虫
微孢子 虫
原虫
小袋虫
隐孢子虫
蓝色贾第虫
辽宁医芽学囊院原虫
肉孢子虫
原虫纲
• 弓弓形形虫虫是由一种弓形虫寄生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虫
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约16~40%发生过感 染,有的调查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 50~80%发生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中国23 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明显比外国低。
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辽性宁和医季学院节性。
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4、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 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贫血 ❖ 机械性损伤:压迫、阻塞、坏死 ❖ 毒性作用:脓肿、溃疡 ❖ 变应原作用:肉芽肿、过敏性休克
辽宁医学院
三、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
• 原虫
• 绦虫
• 吸虫
辽宁医学院
流行区类型
①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
年人为主
辽宁医学院
辽宁医学院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②山地丘陵型(散在性流行区) 青少年为主
与他们在野外食未烧 烤熟透的鱼虾有关。
此外,抓鱼后不 洗手或用口叼鱼、使 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 板切熟食物品、用盛 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 物品也有使人感染的 可能。
辽宁医学院
辽宁医学院
华支睾吸虫防治原则
❖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 ❖ 预防措施:
消灭传染源:普查普治、卫生宣教,及时发现和 治疗患者。
改变生食鱼的习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水源,消毒鱼塘 。
辽宁医学院
绦虫
细粒棘球蚴绦虫
绦虫
阔节裂头绦虫
猪肉绦虫
米猪肉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