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比热容》(共21张)26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比热容》(共21张)26 PPT课件 图文

t02

Q2 c2m2
t

3.696104 J 0.46103J /(kgC)01kg
59C
862C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 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 关的是( D )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 相同
•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 收的热量不相同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停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方法: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1.(控制变量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转换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甲中使用了相同的试管和温度计,在图乙中使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1)图甲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 __相同.(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 __相同.(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一),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表一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食用油3 0.1 10 14 0.2 10 2表二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__ 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5)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二所示.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他所用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 __J/(kg•℃).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题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题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题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通过使用DSC分析仪,可以进行比热容实验。

以下是一个经典的实验题:
实验题目: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DSC分析仪、水、煤油、烧杯、温度计、天平、量筒。

实验步骤:
1. 用天平称量出适量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
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

2. 将DSC分析仪放入烧杯中,加热水和煤油至相同的温度,例如70℃。

注意,要在测量前将分析仪清零。

3. 记录水和煤油的初始温度和加热后的温度。

4. 继续加热水和煤油,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停止加热,让水和煤油自然冷却,记录它们的最终温度。

6.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然后比较它们的大
小关系。

7. 根据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值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分别为4.2×103J/(kg·℃)和2.1×103J/(kg·℃),它们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水
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意味着它在加热时需要更多的热量来达到相同的温度。

实验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呢?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不同,导致它们在吸收和释放热量时的效率不同。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 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 识点总结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停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方法: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1.(控制变量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转换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甲中使用了相同的试管和温度计,在图乙中使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1)图甲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 __相同.(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 __相同.(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一),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表一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食用油3 0.1 10 14 0.2 10 2表二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__ 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5)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二所示.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则他所用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 __J/(kg?℃).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报告
1、设计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2、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3、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用油初始温度,并填入表格中;
4、用电加热器对两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当温度到达规定温度时停止加热,分别记录两种液体的加热时间;
5、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物质
质量(g)
初温(t0/℃)
末温(t/℃)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日期
实验名称
比热容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实验仪器和器材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铁架台、烧杯、水、食用油、停表、天平、温度计等
实验原理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时,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加热时间越长的物质,吸收热量就越多。
实验步骤
总分
加热时间(min)

200
25
80
4
食用油
200
25温度升高相同时,水加热时间更长,因此水吸收热量较多。因此分析得出: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等。为了比较各种物质这种性质上的不同,物理上用比热容来描述。
教师评分
实验预习
实际操作
数据处理

比热容 初中物理

比热容     初中物理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约 0.84×103
沙石
约 0.92×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10 g 水的比热容是 5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加热等质量的铝块和铜块使其升高相同温度,铝块吸收
热装置做了如下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 Nhomakorabea吸收热量后升高
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所列。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升高高的的温温度度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 要给水水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大于于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知道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水的吸热 能力比食用油的强强 (选填“强”或“弱”)。 (4)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控制制变变量量 法。
(4)另一组同学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案来进行实验,并将实验
数据填入表格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的时间(min)

200
20
28
8
煤油 200
20
28
4
①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相相同同质质量量的的不不同同物物质质,,升升

初中物理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初中物理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第1页 共5页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前 言本仪器采用绝热膨胀法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的普通物理热学或热力学实验教学。

本仪器采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量空气压强,用电流集成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温度,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安全可靠,实验结果准确。

一、实验目的1.测量空气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空气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3.学习用传感器精确测量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THQKB-1型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玻璃容器。

三、实验原理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定容比热容C V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r 表示,它被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通过测量r ,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的理解。

对于理想气体: R c c v p =-R 为气体的普适常数 如图所示,以贮气瓶内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过程:1.首先打开放气阀C 2,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C 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第2页 共5页2211V P V P =2.打开气阀C 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气阀C 1。

此时瓶内原来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气体处于状态Ⅰ(P 1,V 1,T 0)。

3.迅速打开放气阀C 2,使瓶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到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C 2,将有体积为Δ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

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

在此过程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气体由状态Ⅰ(P 1,V 1,T 0)转变为状态Ⅱ(P 0,V 2,T 1)。

4.由于瓶内温度T 1低于外界温度T 0,所以瓶内气体慢慢的从外界吸热,直到达到外界温度T 0为止,此时瓶内的压强也随之增大为P 2,即稳定后的气体状态Ⅲ(P 2,V 2,T 0)。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教学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夏天陆地与沿海地方温度差异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各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提出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课题。

经验探究一、提出问题1.从小到大,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三、分析归纳、得出结论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教师导引一: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煤油、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

2.教师导引二:怎样确定水和砂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

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

4.学生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如: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你们怎样使沙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他们组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5.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1.教学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实验探究1.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 /×103J ·(kg ·℃)-1(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2.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两条即可)(1)_______ (2)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 相同。

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4.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小明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

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5.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水的温度/℃ 25 26 27 28 29 30 31 …… 煤油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37 ……温度t/℃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p 1=0.98×106Pa 时的比热容 2.41 2.62 2.84 3.06 3.28 3.52 3.75 气态 气态p 1=5.8×106Pa 时的比热容 2.38 2.58 2.79 3.00 3.21 3.44 3.66 3.90 4.196.炎热的夏天,床铺上的席子、地板、地坝等,到处都很热,让人受不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一种能使这些地方(其中一个地方)的温度有所降低的简易方法(不得使用空调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煤油3 0.1 10 14 0.2 10 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8.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①;②。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9.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

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各盛80℃的热水1.5kg ,瓶内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C 水=4.2×103J/(kg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160min ,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________________J 的热量;(3)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 、B 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

给A 、B 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 1和S 2,后闭合S 3,一段时间后,断开S 3。

”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A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 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 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 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 液体的烧瓶。

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

他“先闭合S 1和S 2,后闭合S 3,发现C 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 1,同时记下C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 。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 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 2。

”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1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 .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1)步骤A 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步骤C ,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步骤B 和D 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 也越大”。

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下表。

时间t /min0 10 20 30 … 140 150 160 包羽绒的瓶内水温T 1/℃ 80 70 64 59 … 12 11 10 包棉絮的瓶内水温T 2/℃80675952…101010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

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a.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哪个物理量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 (1)a (2)减小,沸点;2.3. 温度计,相同的;4.(1)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加热相同时间,沙子温度升高的更多 (3)通过比较被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5. (1) 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2) 大于 (3) 沙子 (4) 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没有用搅拌棒搅动。

6.方法:用湿毛巾擦席子或在地板、地坝上洒一些水。

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

7. ⑴ 质量 ⑵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或加热的时间不相同)。

8.答案: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9.10.答案:(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2)C(1分);C(1分) 11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1分);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1分) (2)吸收相同的热量(1分) (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1分)12.答案:(1)a. c=tm Q(或Q=cmΔt)b. 温度的变化量Δt(或加热的时间t)c. 液体吸收的热量Q(或温度的变化量Δt)d. 调整铁架台上放烧杯的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火焰与烧杯底部的距离相等. (2)Δt 煤油=Δt 植物油=Δt 水(只要不是Δt 煤油>Δt 植物油>Δt 水即可) (3)①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②酒精易燃,不能用火焰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