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关键词 】 非酒精 性脂肪肝 ; 代谢综合征 ; 代谢 紊乱
【 中图分类号】 R555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1 )9 2 1 — 2 02 78 (0 11 — 98 0
女 t8 m; > 0c ②体重指数 ( MI ≥2 . s m ; 高血糖 : B B ) 5 0k ③ / F G≥ 6 1m o L( 1 s d) 和( ) 负荷后 血糖 ≥7 8m o L . m l 10m 1 , 或 糖 / / . m l /
限 公 司提 供 。
酶 ( G ) 特蛋 白及尿酸等增高 ; GT、 ④除外病毒性 肝炎 、 药物性肝 病 、 l n 、 胃肠外营养和 自身 免疫性肝病 等 ; 除原发病 Wio 病 全 s ⑤ 临床表 现外 , 出现乏 力 、 区隐痛 等症状 , 伴肝 脾肿大 ; 可 肝 可 ⑥
15 统计 学分析 . 统计学 意义 。
升高 , 以丙 氨酸氨基转移 酶 ( L ) 主, 并 AT为 可伴 . 谷氨 酰转移
自动生化分析仪 ; 主要试剂 : 总胆 固醇 液体试剂盒 、 三酰 甘油测
定试剂盒 由浙江省 东瓯 生物工 程有 限公 司提供 。葡萄糖 液体
试剂盒 、 L 剂盒 、 S A T试 A T试剂 盒 由上 海金 标生 物科 技股 份有
异 常四项为突出 , 曾被称 为死亡 四重奏 。正常体 检人群 中非 J
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患病检 出率高 , 且两者关系密切。
I 资料及方法
⑤血脂紊乱 : 空腹 总胆 固醇( c ) 17 o L 10m d) r LC: 或 空 D — 男性 <0 9 m o L ( 5mgd) 女 性 < . m l / 3 / 1 ,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肪 肝检 出率分别为2 . 5 3 o %和 2 、 9 MS组脂 肪肝的检 出率 明显高于非 MS组 , 非MS组的 5倍 。②脂肪肝组 中 o 3 %, 是
周 英 , 贺 平 叶 安 霞 ,
( 广西 医科 大 学 第五 附属 医院 a 干部保 健 中心 ; . . b 呼吸 内科 , 广西 柳 州 5 5 0 ) 4 0 1
摘要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 ) Ms 与脂肪肝 的相关性 。方法 : 对参加健康体检 的 54名处 、 6 厅级干部 , 进行身高 、 体重 、
o a r st k n a t n t eh a t y e a n t n r c i e a u e n ft eb d eg t ,we g t n itcr u fc d e a ig p r h e lh x mi a i e ev d me s r me t h o y h i h s i o o i h sa d was i c m— f r n e W C) b o d p e s r ,t e l v l fb o d l i s l c s ,s r m r t o c n r t n Ty e B l a o i wa e eec ( , l o r s u e h e e lo i d ,g u o e e u u a e c n e t a i . p u t s n c o p o r vs
h g e h n t a fn n f ty l e r u ( i h r t a h to o —a t i r g o p P< O 0 ) .Th r v l n e o a t ie r e t S wa . i s v . 1 e p e a e c f ft y l r me g d wih M s 4 4 tme v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1.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概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是指由代谢紊乱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包括糖尿病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相关脂肪肝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性脂肪肝是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退。
长期高血糖状态下,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增加,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使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糖原异生增加,进一步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肥胖性脂肪肝是由肥胖引起的一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内脂肪堆积。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同时脂肪酸氧化能力降低,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合成和沉积。
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高脂血症相关脂肪肝是指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脂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肝脏血流灌注,进而导致肝脏缺氧和营养不良。
高脂血症还可能通过影响脂蛋白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为了预防和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合理膳食等;其次,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如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手段降低血糖和血脂;加强肝脏保护措施,如戒酒、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
1.1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概念简称MDRFLD)是一种由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脂肪肝病变。
这些代谢紊乱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DR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MDRFLD,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脂肪肝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之一

而在 A PI的定义中只认为快速升高的血糖值是重要的 , WH TI I 在 O的标 准中承认所有的胰岛 素抵抗参数。 代谢综合征病人 中 NA L F D的流行病学 几项已经发表的研究采用生化和影像学标准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进行 了 NA L 的流行 FD 病学调查。然而 ,并没有对这些非选择性的代谢综合征病人的系统肝脏组织学特点加以描述 , 因为组织学资料常需要进行侵入性并带有一定危险的肝穿活检,所以得到肝脏组织学资料比
危险因素症候群的概念 ,最引起注意的是肥胖、2 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同时存在。 尽管在前几年第一次提 出了胰 岛素抵抗 ( 例如对葡萄糖刺激引起的胰 岛素水平上调产生抵抗 ) 是2 型糖尿病的特点之一 , 但也发现除了高脂血症 、肥胖和高血压之外 ,高胰 岛素血症也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之一 。另外 ,心脏疾病危险 因素症候群与 2 型糖尿瘸有确切的相关性 。
较 困难 。
Cak 等在第三次 国家健康和营养测调查的成人志愿者中分析 了代谢综合征的不同表 l r 现和存在可疑 NA L F D之 间的关 系。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利用不明原 因的 AL T水平升高作为
一
个替代指标鉴定那些可疑的 NA L 。作者发现如果病人有原因不明的 A T升高 ,那么病 FD L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研究证实了成人治疗指征 ( PI)和世界卫生组织 ( AT I I WHO)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这些定义增加了 3 项重要内容 。在美国 ,A PI是确定胰岛素综合症最常用的 系统。这两种 TI I 定义的一些主要区别包括:( )在 WH a O的标准中列出了微量蛋白尿,而在 A PI 中并未提 TI I 及; b WH 中将胰岛素抵抗直接作为依据而在 A P I中并没有将其用于定义代谢综合征。 () O TI I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非 酒 精 性 脂 肪性 肝 病 ( A L 是 一 种 常 见 慢 性 N F D) 肝 脏 疾病 , 呈 逐年 上 升 趋 势 。N F D往 往 与肥 胖 、 并 AL
血糖异常 、 脂代谢紊乱 、 高血压病等胰岛素抵抗相关 性疾病并存 。而代谢综合征 ( S 是伴有胰 岛素抵抗 M) 的一组疾病 的集聚。 本研究通过观察体检人群中发现 的 N F D患 者 的代 谢异 常 状况 ,探 讨 N F D 与 MS AL AL 的相关 性 。 . 1 资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2 0 . 0 7年 7 1 在 青 岛大 学 医学 院 — 2月 附 属 青 岛 市市 立 医 院体 检 中心 进 行 健 康 体 检 的 资料 齐全者 2 4 例 , 已排 除病毒性肝 炎 ( 8 并 2 乙型肝炎 和 丙 型 肝 炎 ) 药 物 性 肝 病 、 l n病 、 胃肠 外 营 养 、 Wio s 全 和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 及 每 周 饮 酒 >4 以 0g者 。其 中 2 结 果 男 160例 , 6 8例 ( 孕 妇 )年 龄 1 0 女 4 无 , 8~8 5岁 , 平 21 N F D组 与对 照组各 指 标 异常 的 比较 N F D . AL AL 均 (64 3 .6±1.3 岁 。按 B超 检 查 结 果 分 为 N F D 19 ) A L 组 中肥胖 、 中心性肥胖 、 血脂异常 、 高血压 、 糖代谢异 组和对照组。N F D组男 57例 , 3 1 , AL 6 女 0 例 平均年 常 、 尿 酸血 症 的检 出率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 高 P<00 ) .1 , 龄(8 2 0 5 岁。对照组男 77例 , 5 3 , 3 . ±1. ) 3 0 8 女 9 例 平 见表 1 。 均年 龄 (59 41 .1岁 。 分析 两 组 间年 龄 、 3 . - 23 ) 经 7- 性别 差 22 N F D组 和 对 照 组 各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N F D . A L A L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有 可 比性 。 具 组 B 、 围 、 油 三酯 、 固醇 、 臀 比 、 MI腰 甘 胆 腰 空腹 血 糖 、 12 研 究 方 法 上 述 来 院 体 检 人 员 均 在 禁 食 1 收缩 压 、 张 压 、 酸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组 ( . 2h 舒 尿 P<00 ) .1 , 后, 于次 日 7时详细询问病史和饮酒史 , 晨 测量身高 、 见表 2 。
养肝片: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 治疗需“三管”齐下

养肝片: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需“三管”齐下脂肪性肝炎即脂肪肝,人们并不陌生,但越来越多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加入到脂肪肝的行列。
最近,上海市做过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脂肪肝发病率已达到15%,专家估计北方地区脂肪肝发病远高于南方,预计成人发病率可能达到20%至30%,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脂肪肝可引发全身性疾病专家说,脂肪肝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等富贵病常常“狼狈为奸”。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环节的内分泌疾病,不及时控制治疗,很容易诱发糖尿病、各类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危害并不仅仅限于肝脏本身,肝脏作为人体化工厂,出现损害必定影响到全身系统,全身系统反过来又增加肝脏负担。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
一方面,胰岛素抵抗作为原发因素参与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有代谢综合征的脂肪肝患者,其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通常较重,并且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另一方面,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可诱发和加剧全身胰岛素抵抗反应,进而加剧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其发生脂肪肝的几率也高于正常人,通常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由于传统习惯,女性怀孕后一般都吃得较好,因此近年来,急性妊娠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增多。
此病又称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一种较少见、预后凶险的妊娠合并症。
多发生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临床表现常与急重肝炎相似,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全身凝血异常而导致快速死亡,首次妊娠的孕妇居多。
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若待到晚期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再行剖腹产或引产,则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专家说,脂肪长期在肝内过度蓄积会直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
老年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陈国生;丁宏建;许震宁【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年(卷),期】2009(021)003【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肥胖、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1],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本文对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的脂肪肝患病情况,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共患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2008年4-7月份在我院体检的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13674人,年龄60~97(68·5±7·6)岁。
入选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1)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5·0。
(2)高血糖:空腹血糖≥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
(4)血脂紊乱:空腹总胆固醇TC≥150mg/dl(1·70mmol/L);及/或空腹血HDLC:男性<35mg/dl(0·9mmol/L),女性<39mg/dl(1·0mmol/L)[2]。
受检者均被询问病史,测量坐位血压,检查身高、体重,计算BMI,并进行腹部B超、胸部X线、心电图及生化检测。
2方...【总页数】2页(P27-28)【作者】陈国生;丁宏建;许震宁【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杭州市下城区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相关文献】1.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J], 赵风雪;朱婕;赵自云2.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J], 王中丽;夏冰;陈青松;程金童;文斌;胡正国;曹萍3.老年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J], 何艳梅;贾勤惠;古丽巴哈;李芳4.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其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J], 丛淑娟5.上海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J], 王侨; 江成怡; 顾瞻; 何华玉; 李东; 王健英; 胡晓娟; 张磊; 刘保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

成 人脂 肪 肝 的 患病 率 和 危 险 因 素 , 果 发 现 正 常对 结
照组 (7名 ) 嗜 酒 组 ( 9名 ) 肥 胖 组 ( 6名 ) 6 、 6 、 6 以及 嗜
酒 +肥胖 组 (5名 ) 5 脂肪 肝 的患 病 率分 别 为 1 .% , 64
脂 肪 肝 细胞 脂肪 变 性 为 主 的临 床 病 理 综 合 征 , 理 上 病 主要包 括 单 纯 性 脂 肪 肝 、 肪 性 肝 炎 和 脂 肪 性 肝硬 脂 化 三种 类 型 , 临床 上 则 有 酒 精 性 脂 肪 性肝 病 和 非 酒 精性 脂 肪 性肝 病 ( A L 之 分 , N F D) 目前 日益 增 多 的 脂 肪 肝 主 要 为 与胰 岛素 抵 抗 (R 密切 相 关 的 N F D。 I) AL 多数情 况 下 , A L 为 I N FD R综 合 征/ 胖 综合 征/ 谢 肥 代 综合 征 的组 成 成 分 之 一 , 正 代 谢 紊 乱 可 能 有 助 于 纠
肪 肝 ( AF D)占 7 1 。 N L 8. %
险性 增 加 2倍 ; 而在 肥胖 者 中 , 嗜酒仅 使 脂 肪 肝 的危
险性 增 加 13倍 。提 示肥胖 与脂肪 肝 的关 系 比 饮 酒 .
与 脂 肪 肝 的 关 系 更 为 密切 。
N F D可 累及 各 种 年 龄 和 大 多数 种 族 的 人 群 , AL
NAF D 的 防 治 。 L
征相 关 疾 病 。提 示 尽 管 N F D 与 代 谢 综 合 征 关 系 AL 密切 , 其 也 可 见 于 体 重 指 数 ( MI 、 脂 和 血 糖 均 但 B )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
目前,医学上将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多代谢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脂肪肝等称为“代谢综合症”。
脂肪肝不仅仅是肝脏的局部病变,而且是发生在肝脏的全身性疾病,是引发代谢综合症的根源。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高尿酸等“五高” 疾病均可由脂肪肝引起。
甘油三酯增高、向心性肥胖和糖耐量减低,是构成“代谢综合症”的三大危险因素!
本世纪初,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就明确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观点,2004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联合会议上,专家们提出,目前临床
上已经诊断的2型糖尿病,仅仅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大的隐患还在于包括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在内的代谢综合症。
研究结果明确显示,代谢综合征所伴有的每个危险因子都具有独立的作用,然而合并在一起,则产生协同放大的效果。
因此,对于上述提到的四种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必须超
越传统的单纯“降糖”、
“降脂”等手段,而应该
基于对代谢综合征的整体
预防和治疗。
肝脏是人体“物质代
谢中枢”,是人体内最大
的“化工厂”。
肝脏物质
代谢发生障碍,是引发高
血脂、高血糖、高尿酸、
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根源。
临床表现在血脂升高或异
常、血糖升高、血压升高、
尿酸值超标、脂肪肝等。
因此,要想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症,预防和治疗肝脏代谢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无代谢综合征(MS)病名,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分型,现代医家大多从其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眩晕、湿阻、肥胖症、消渴等进行辨证论治。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MS是由于饮食不洁、过少活动、饮酒、遗传因素、年龄因素以及某些特殊药物等原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
MS的中医病因病机
过食和少动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两大主因。
多食肥甘,塞滞中焦之气,有碍脾胃升降枢机不得斡旋,最终导致运化失职,脾气郁滞。
少动是活动减少,脾主四肢、肌肉,活动的减少必然影响脾的健运。
脾失健运,物不归正化则为痰、湿、浊,进而变证从生。
代谢综合征的分型治疗
肝郁脾虚型:形体略肥胖,头晕或头胀痛,胁肋胀痛,神疲肢倦,腹胀,纳呆,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健脾,化湿消脂,方药以逍遥丸加减。
痰热内盛型:形体肥胖,面赤烦躁,口干苦不欲饮,喜冷食,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厚燥,脉弦数。
治法:清热化痰,健脾消脂,方药以温胆肠加减。
痰瘀交阻型:形体肥胖,或头刺痛或头晕,舌淡有瘀点、瘀斑或舌青紫苔厚腻,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痰,健脾消脂。
小结
由于代谢综合征涉及面很广,系统治疗有一定的困难,至于目前临床工作中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①预防为主。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主要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②综合调控。
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控,防治结合,药食结合,医患结合。
③中西结合。
中西互补,各取所长。
充分善于利用中
③中西结合。
中西互补,各取所长。
充分善于利用中医药的优势,准确把握西药疗效,正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