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肺部疾病x诊断
胸透的检查报告

胸透的检查报告1. 胸透概述胸透(Chest X-ray)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观察胸部各个器官的情况,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它通过使用X射线技术,能够产生胸部的影像,可清晰显示肺部、心脏、肋骨和其他相关区域的结构。
2. 检查目的胸透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检查:•评估肺部疾病:胸透可以发现肺部疾病的早期病变、肿块、肺炎、结核等。
•评估心脏状况:可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大小和位置,检测心脏病等。
•检查胸部损伤:用于了解胸部骨折、气胸等损伤情况。
•筛查肺癌:胸透可以帮助寻找肺部在线性的结节、肿块或肿瘤。
•检查肺功能:通过观察肺部图像,可以初步评估肺功能。
3. 检查准备在进行胸透之前,患者需要做出一些准备工作:•脱掉上身的所有金属饰品,避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告知医生是否怀孕,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胸部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检查。
•根据医生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空腹检查。
4. 检查方法胸透是一种非痛苦、无创伤的检查方法,通常可在医院放射科或诊所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需要去到放射科或诊所的胸透室。
2.医生会让患者站立或坐下,将胸部靠近X射线机。
3.患者需要将胸部暴露出来,可能需要移开衣物或戴上一条胸罩。
4.医生或技师会站在一侧操作X射线机,让X射线通过患者的胸部。
患者需要保持呼气或屏住呼吸,以确保得到清晰的胸部影像。
5.通常需要进行两个不同的胸透角度拍摄,一侧侧面和正面。
在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时,患者需要改变身体的位置。
6.拍摄完成后,患者可以重新穿上衣物。
5. 检查注意事项在进行胸透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了解:•胸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站立或坐着的姿势,配合医生的指示。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获取清晰的影像。
•在进行胸透检查时,患者需要暴露上半身,可能需要移开或脱掉衣物。
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要求,例如戴上一条特定的胸罩。
•胸透使用的X射线属于电磁波,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诊断剂量的胸透辐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x线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
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通过X射线的穿透能力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在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被广泛应用于骨折、肺部疾病、胸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X线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技术。
1. 检查部位的准备。
在进行X线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穿着合适的服装,避免穿戴金属饰品和饰物。
对于不同部位的检查,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准备,比如胸部检查需要脱掉上身衣物,腹部检查需要空腹等。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观察和分析X线片。
2. 检查设备的操作。
X线检查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来保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需要站立、躺下或采取其他姿势,以保证X线机能够照射到目标部位。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X线机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X线片。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和技师的指导,保持姿势稳定,避免运动造成影响。
3. 检查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X线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保持呼吸平稳,避免在拍摄时呼吸急促或憋气,以免影响X线片的清晰度。
其次是避免移动,尤其是在曝光时,要保持姿势不动,以免出现模糊的影像。
另外,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完成各种姿势的拍摄,以获得全面的影像信息。
4. 检查结果的解读。
X线检查完成后,医生会对X线片进行解读,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在接受X线检查结果时,患者也需要保持耐心和信任,避免过度担心和焦虑。
同时,患者也可以向医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
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配合医生和技师的操作,注意检查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正常胸片报告

正常胸片报告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通过X射线照射胸部,用于观察肺部、心脏和胸腔内器官的情况。
正常的胸片报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份正常胸片报告的内容和解读。
1. 影像特征。
胸片的影像特征是医生最先关注的部分。
在正常的胸片报告中,影像应该清晰可见,无明显的模糊或伪影。
肺部应该呈现出均匀的透亮度,没有明显的阴影或浸润。
心脏和胸腔内器官的位置和形态也应该正常,没有明显的异常。
2. 肺部结构。
胸片报告中会对肺部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正常的肺部应该呈现出清晰的纹理,肺纹理应该均匀细密,没有明显的增粗或破坏。
肺野应该对称,两侧肺部的结构应该基本一致。
此外,肺门影和横膈的位置也需要在报告中描述,以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的位置和形态。
3. 心脏和胸腔。
正常的胸片报告还会对心脏和胸腔进行评估。
心脏的大小和形态应该正常,心脏轮廓应该清晰可见,没有明显的增大或异常。
胸腔内器官如膈肌、肋膈角等也需要在报告中描述,以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的位置和形态。
4. 结论。
最后,正常的胸片报告会得出一个结论,总结出上述所述的各项内容。
结论通常会指出胸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对于肺部、心脏和胸腔内器官的结构和形态均属于正常范围。
总之,一份正常的胸片报告应该包括影像特征、肺部结构、心脏和胸腔的评估,以及最终的结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肺部和心脏健康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正常胸片报告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通过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它的影像
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等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观察和诊断。
X射线检查
肺部真菌感染在X射线检查中的表现可以有以下特征:
1. 单个或多个肺部结节:真菌感染可引起肺部结节的形成,结
节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2. 肺实变阴影:部分真菌感染会导致肺组织炎症和肺实变,从
而在X射线上表现为浓密的阴影。
3. 支气管扩张:某些真菌感染可引起支气管扩张,从而在X射
线上显示为扩张的支气管影。
CT扫描
CT扫描是检测肺部真菌感染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征包括:
1. 结节和肿块:真菌感染导致的结节和肿块能够在CT图像上
清晰可见,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2. 磨玻璃样密度影:磨玻璃样密度影是真菌感染的一个常见特征,表现为肺部区域密度增加,但仍能识别肺纹理。
3. 空洞和空腔: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肺组织部分坏死和溶解,形成空洞和空腔。
4. 心包积液和胸水:某些真菌感染可以导致心包积液和胸水的
形成,在CT图像上可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和CT扫描进行观察
和诊断。
常见的特征包括肺部结节,肺实变阴影,支气管扩张以及
CT图像中的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空洞和空腔以及心包积液和胸水。
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学X线检查部位及目的临床意义

医学X线检查部位及目的临床意义X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可用于观察和诊断身体各个部位的异常情况。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的不同,X线检查可以提供丰富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常见的X线检查部位及其目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胸腔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如心脏、肺部、纵膈等。
胸部X 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感染、肺结核、肺部肿瘤、胸腔积液、心脏扩大、纵膈间隔异常等情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腹部X线检查:腹部X线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可用于观察和诊断腹部脏器的异常情况,如肝脏、胆囊、胰腺、肾脏、膀胱等。
腹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肾结石、盆腔积液等疾病,对于腹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
3.脊柱X线检查:脊柱X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骨科影像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脊柱的异常情况,如脊椎的曲度、骨折、脊椎关节的变形等。
脊柱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脊柱侧凸、脊柱侧弯、脊柱骨折等疾病,对于骨科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骨骼X线检查:骨骼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肢体骨骼的异常情况,如骨折、脱位、骨质疏松等。
骨骼X 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类型、脱位的程度、骨质疏松的程度等,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显影造影X线检查:显影造影X线检查是一种特殊的影像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血管和腔道的情况,如冠状动脉造影、胆道造影、肾盂造影等。
显影造影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的通畅程度、腔道的形态和功能等,对于血管和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疾病状况,结合不同部位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判断和鉴别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形。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觉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状、边缘、大小、有无空泛等等情形。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觉等。
横隔:位置、形状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形。
心脏:外形有无专门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形。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状有无专门。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形,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形。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状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形。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专门。
(5)肠道内容情形及其他腹部专门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状、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形:正常、延迟、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刻摄片观看。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形。
(5)膀胱充盈情形。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形。
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状、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形。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形。
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状、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讲明病变范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看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形。
(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形。
(5)有无其它专门发觉。
四、头颅、五官X线诊断报告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1)头颅大小与形状。
(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形。
医学影像学的X射线成像

医学影像学的X射线成像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通过各种成像技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X射线成像是常用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影像学的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一、X射线成像原理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高能量、可穿透人体组织的特点。
通过将患者暴露在X射线源的照射下,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影像。
X射线成像的主要原理为:1. X射线的生成:通过将高能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X射线。
2. X射线的穿透:X射线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但对于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不同。
3. X射线的接收:通过将穿过人体的X射线投影到感应体上(如胶片或数字探测器)来接收图像。
4. 影像的形成:被吸收的X射线在感应体上形成不同的强度,从而形成医学影像。
二、X射线成像技术X射线成像技术主要有传统X光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摄影(CT)两种。
1. 传统X光摄影:传统X光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X射线成像技术,通过将患者置于X射线源和感应体之间,经过照射和曝光后形成一幅平片。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平片上的影像来进行诊断。
传统X光摄影主要应用于胸部、骨骼以及一些脏器的检查。
2. 计算机断层摄影(CT):CT是一种更先进的X射线成像技术。
通过使用旋转的X射线源和感应器,可以获取大量的切面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将这些图像重建成三维的解剖结构。
相比传统X光摄影,CT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对于复杂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X射线成像的应用X射线成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骼影像学: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对骨骼进行检查,包括骨折、骨质疏松、骨肿瘤等。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平片或CT图像来确定骨骼的异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肺部影像学:X射线成像在检查肺部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胸片或胸部CT图像来判断肺部的病变情况,进行精确的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增 殖 灶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纤 维 增 殖 灶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病灶吸收后,淋巴结干酪坏死,形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 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 纹理常 被遮盖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CT:支气管气像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8.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则形成气胸。 I.壁层胸膜破裂:主要由胸壁穿通伤、 胸部手术及胸腔穿刺引起。 II.脏层胸膜破裂:由于突然用力、剧烈 咳嗽时胸内压力增高,致胸膜破裂使 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称为自发性 气胸,常见于肺气肿、肺大泡等。
2.增殖
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 为增殖性病变。由于增殖的成分多为细 胞和纤维,故病变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 界清楚。常见于肺结核和各种慢性肺炎。 增殖性病变在X线片上一般不大,多局限 于腺泡范围内, 呈结节状,称为腺泡结 节样病变。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常无融合现象, 多呈梅花瓣状改变,一般直径为4-6mm, 多无明显的融合趋势,甚至多数病灶聚集 在一起,各个病灶的界限也较清楚。
空腔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7.肺间质性病变 是发生在肺间质性的弥漫性病变,主要 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周围、小叶间隔。 许多肺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发生 肺间质性病变。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常见于如感染、沿支气管播散的肿瘤,早 期粟粒性肺结核、尘肺、结缔组织病、特 发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 X线表现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钙化 钙化属变质性病变,破坏组织局部脂肪酸 分解,引起局部酸碱度的变化,钙离子一 磷酸钙或硝酸钙的形式沉积下来。X线表现 为:密度高,边缘锐利,形状不一(可为 斑点状、块状及球形),呈局限性或弥散 分布。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5.肿块 肺肿瘤以形成肿块为特征。多指肿瘤组 织增生堆积或炎症组织被纤维组织包裹。 一般是指20mm以上的阴影。数目、部位、 边缘、轮廓、形态、密度、与肺门和胸 膜的关系、合并空洞的特性是判断肿块 性质必须考虑的条件。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依病理变化可分为三种: 虫蚀样空洞又叫无壁空洞,是大片坏死 组织内的空洞,较小, 形状不一,常多 发,洞壁为坏死组织。X线表现为实变肺 野内多发小的透明区,轮廓不规则,如 虫蚀样,常见于干酪性肺炎。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薄壁空洞,洞壁薄,壁厚在3mm以下,由 薄层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形成。X线表现为 境界清晰,内壁光滑的圆形透明区,周围 无实变。常见于肺结核。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炎症渗出液形成的实变,经治疗多可在1~ 2 周内吸收,多不留痕迹。但也可演变为下 面几种病理改变,如增殖、纤维化或钙化 灶等。 肺出血或肺泡性肺水肿所形成的实 变,其形态可与肺炎相似,但其演变多较 炎性实变快,经适当处理,可在数小时或 1~2日内完全消失。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薄壁空洞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厚壁空洞 壁厚在3mm以上,X线上,空洞 呈形状不规则的透明区, 周围有密度高的 实变区。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 结 核性空洞内常无或仅有少量液体,而肺脓 肿的空洞内多有明显的液面。癌性空洞多 呈偏心性,内壁不规则, 呈结节状。
厚壁空洞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空腔是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 含气肺囊肿、肺气囊等。X线表现与薄壁空 洞相似,但壁更薄, 一般腔内无液面,周 围无实变。
的液面,液面上为空气及压缩的肺,气体 较少时,只见液气平面,而不易看到气体。
肺炎
• 定义: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 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 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发病率与死亡 率增高的原因与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 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亦与 病原体变迁、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加、 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 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有关。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3.纤维化 肺的纤维化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类。 局限性纤维化多为肺急性或慢性炎症的 后果和愈合表现,见于吸收不全的肺炎、 肺脓肿和肺结核等。肺组织局限性纤维 化X 线表现为:局限性索条状影,密度高, 僵直,与正常肺纹理不同,多见于肺结 核及慢性炎症。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弥漫性纤维化依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紊 乱的索条状、网状或蜂窝状,自肺门区向 外伸展,直至肺野外带。同正常纹理不同。 在网状影像的背景上也可有多数弥散的颗 粒状或小结节状影,称网状结节病变,多 见于尘肺及慢性间质性肺炎。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肺良性肿瘤:多有包膜,呈边缘光滑锐利 的球形肿块,生长慢,一般不发生坏死。
• 肺恶性肿瘤:多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 故边缘多不锐利,周边可有细的短毛刺伸 出,其轮廓常呈分叶状或有脐样切迹。生 长快,可发生中心坏死。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6.空洞与空腔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物 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含有空气 的残腔。X线表现为大小与形状不同的透 明区。
பைடு நூலகம்
肺炎
• 分类:肺炎可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环境加 以分类。 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肺炎
• 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 球菌)。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军团菌。 3、病毒性肺炎 如冠状病毒等。 4、肺真菌病 如白念珠菌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等。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如放射性肺炎等。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X线表现 肺外带或中外带肺野透过度增强,无肺纹
理,肺被压缩的程度与胸腔内气体多少成 正比。气体首先自外围向肺门压缩,被压 缩的肺组织边缘,呈纤细的线状致密影, 纵隔向健侧移位。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9.液气胸 胸腔内气体与液体同在,称为液气胸。 X线表现:立位检查时,表现为横贯胸腔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渗出
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是渗出。 渗出性病变的范围不同,肺部急性炎症 进展到某一阶段,肺泡内气体即被由血 管渗出的液体、蛋白及细胞所代替,形 成实变。在X线上表现为密度不太高的较 为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与正常 肺间无清楚界限。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当实变扩展到肺门附近,则较大的含气支 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而在实 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 称支气管气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