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ppt-33页)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ppt-33页)

编制原则
1、实现质量检验的目的 2、 质量检验计划对质量检验活动 的指导作用 3、关键的质量检验环节的优先级 4、对质量检验计划定期评审 5、质量检验计划的经济性
二、产品标识和可追 溯性
(一)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是指供方在产品的进货、
生产、交付和安装等所有阶段对产品进行 标识,标识产品的标记应清晰、牢固和耐 久,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二)可追溯性
• (四)接收概率
• 接收概率即某批产品的合格概率,又称批合格 概率。接收概率是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案判定该 批产品合格而被接收的可能性。
• 接收概率定义为:当批的质量为给定值时,使 用一定抽样方案验收时,接收该批的概率用 L(p)表示。如果抽样方案(n|c)中样本量n及 合格判定数c确定,由概率加法定理即可得。 计算参看教材。
二、抽样方案的操作特性及 设计
• (一)、抽查特性曲线
• 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
• 若规定,凡p≤p时,该批产品属于合格批 ,否则属于不合格批。即p≤p时,L(p)=1 ;当p>p时,L(p)=0.如图4-4(教材)所 示,这是一种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
• 这种理想方案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 全数检验,由于可能存在的错检、漏检 ,也很难做到准确无误。
质量检验的含义
质量检验就是通过对 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 性进行观察、实验、测量 ,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 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各 个质量特性符合性的技术 性检查活动。
质量检验包括测试、 比较、判定与处理四个环 节。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 1. 把关职能。 ▪ 2. 预防职能。 ▪ 3.改进职能。 ▪ 4. 报告职能。 ▪ 5. 监督职能。
第三节
抽样检验 简述
第四节
抽样检验 的基本理 论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为了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质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在质量检验过程中,抽样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估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本文将探讨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常见应用。

一、质量检验的概念与目的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一系列测试、测量、评估和比较的过程,以判断其是否满足特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得到产品整体质量的评价结果,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与要求。

二、抽样方法的定义与原理抽样方法是指从一个大的总体(批次)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验,通过对这些样本的测试和评估,来推断总体的质量水平。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样本进行检验,从而获得总体性质的估计,以节省检验成本和时间,同时又能够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抽样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随机选取的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并根据样本质量的判断结果作为整个批次质量的估计,从而节省检验资源,提高效率。

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并结合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可以保证抽样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三、抽样方法的常见类型及应用1. 随机抽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抽样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样本都有相等的被选中的机会,从而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在质量检验中,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推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2.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分为若干层次,根据每个层次的特点和重要性确定抽样比例,从而保证样本能够充分代表每个层次。

在质量检验中,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区别来进行分层抽样,以确保不同类型产品的质量得到全面评估。

3.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间隔选取样本,以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均匀性。

在质量检验中,可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来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和评估,以节省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概述

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概述

=0.291+0.175 =0.466
(2)二项分布算法(当N≥10n时)
c
L(P)= ΣCdnpd(1-p)n-d d=0
例:已知N=3000的一批产品提交作外观检 验,若用抽样方案(30,1)检验,当 P=1%、5%时,方案的接收概率L(p)是多少?
当p=1%时,有
c
L(P)= ΣCdnpd(1-p)n-d d=0
过程平均:一定时间或一定量产品范围内的过程水 平平均值称为过程平均。
P =(D1+D2+…+Dk) / (N1+N2+…+Nk) * 100%
式中
P——过程平均不合格率; Ni——第i批产品的批量; Di——第i批产品的不合格品数;
注: k——批数 在实践中,P值是不易得到的,一般可以利用抽样检验的结果来估计; P值可用来预测最近将要交检的产品不合格率; 经过返修或挑选后,再次交检的批产品的检验数据以及截尾检验结果都不能用来估计P值; 批数一般不应少于20批;如是新产品,开始时可以用5~10批的抽检结果估计,以后应不少 于20批。
样表 GB/T 13263—91 跳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GB/T 13264—91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3546—92 挑选型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4437—93 产品质量计数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适用于总
体量较大的情形) 。。。。。
第四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
MIL-STD-105E(美国,1989)
ANSI/ASQCZ1.4(美国,1993)
ISO2859(1974)
ISO2859-1(1989)
ISO2859-1(1999)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抽样详解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抽样详解
✓以工艺流程图为参考 ✓检验流程图的标识符号
顺序符号
表示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不同状态
27
6.2.1 质量检验计划
○——加工符号,指生产过程中改变 生产对象的形状或特性的活动
D——停放符号,指生产过程中生产 对象在工作地附近临时停放;
——运输符号,指生产过程中生产 对象处于有目的的位置移动状态;
▽——储存符号,指生产过程中生产 对象处于受保管的状态;
10
6.1.1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成品检验 在成品入库或出厂前所进行的最后一次 检验 内容 产品性能实验 产品外观检验 产品安全性检验 备用件检查 记录
11
6.1.1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按检验地点划分
✓固定检验 ✓流动检验
巡回检验 及时预防、技术指导与工序监督、减 少搬运量、节省检验等时间等
派出检验
□或◇——检验符号,指生产过程中 生产对象处于进行检验状态
□或◇——综合活动,作业与检验的 组合状态
28
6.2.1 质量检验计划
检验符号
处理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E——进厂检验
N——外观检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工序检验
L或100%——全数检验
Zh——中间检验 SP或n/c——抽样检验
Z——最终检验
W——控制图
➢过程检验
✓使工艺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最终检验
✓提供合格的产品 ✓确定质量水平
17
6.1.2 产品验证
❖验证
➢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 满足的认定。
❖产品验证
➢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有形产品和无形 产品,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及其他科学 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 后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实规定要求已 得到满足的认定。

质量检验及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及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及抽样检验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材料或过程参数进行测量、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而抽样检验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通过从整个批次或群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验,以推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一、质量检验的目的和意义质量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或材料的质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或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改进或修正,确保产品或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质量检验的意义在于:1. 提供质量参考:质量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产品或材料的质量参考,同时也可以用于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以评估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保障消费者权益: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或材料的质量符合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进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和纠纷。

3. 指导质量改进: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产品或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或材料的质量水平。

二、抽样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抽样检验是通过从整个批次或群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验,以推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其原理基于统计学中的抽样理论,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和统计分析,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和时间获取对整个批次质量的可靠估计。

在抽样检验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1. 总体:指待检验的整个批次或群体。

2. 样本:指从总体中抽取出的部分个体,用于进行检验。

3. 样本容量:指样本的个体数量。

4. 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5. 抽样误差:指样本结果和总体结果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要求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分布均匀的情况,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分别抽取样本。

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各个层次的特征得到充分的反映,提高了抽样的效果和精度。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ppt 87页)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法(ppt 87页)

三、 质量检验的职能、工作程序
1、检验的职能
• 鉴别职能 • 把关职能 • 预防职能 • 报告职能 • 监督职能
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序) 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测方 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 否符合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
把关功能: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 “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 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产品不交付(销售、 使用)。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抽样检验是按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一批待 检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对样本 进行全数检验,再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定 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并做出接收或拒收的结论。
检验结果
整批待检 产品N
抽样
样本n 全检
合格 品数
分析、判断 接受
不合格
或拒收
品数
抽样检验示意图
总体
抽取样本 推断总体
一次抽样程序框图
抽取一个容量为n1的样本 检验和统计样本n1中的不合格数d1
若d1≤c1
若c1<d1<c2
若d1>c2
再抽取一个容量为n2的样本
检验和统计样本n2中的不合格数d2
d1+d2≤c2
d1+d2>c2
接收
拒收
二次抽样程序框图
单次、双次、多次抽检方式之优劣点比较一览表


对产品品质的保证
调整型抽样方案 特点:①有转移规则(正常、加严、放宽)
②一组抽样方案(一次、二次、多次) ③充分利用产品的质量历史信息来调整,可 降低检验成本 非调整型抽样方案 特点:只有一个方案,无转移规则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概论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概论
用机械、电子或化学的方法, 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检验。
(2)感官检验
3.1质量检验概述
6.按质量特性值分 (1)计数检验
根据给定的技术标准,将单位产 品简单地分成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检 验。
(2)计量检验
根据给定的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 的质量特性用连续尺度测量出具体量 值并与标准进行对比的检验。
3.2抽样检验概述
为了进行良好估计,必须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生产过程必须稳定,保证k个连续交验批具有相同
的质量水平。
2.k个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是首次检验的结果。(不
能经过返工或挑选)
3.批数必须足够多,通常不应少于20批。
3.3抽样检验特性曲线
3.3抽样检验特性曲线
一、批产品质量的判断过程
3.1质量检验概述
3.2抽样检验概述
3.2抽样检验概述
一、抽样检验的概念
概念前面已经给出。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数理统计是抽样检验的理论基础。 2.抽样方案的确定是关键。 3.要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
3.2抽样检验概述
二、抽样检验的特点
1.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费用少、时间省、成本低。 2.检验对象是一批产品。 3.合格批中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合格批中也可能包含
主要内容
3.1质量检验概述 3.2抽样检验概述 3.3抽样检验特性曲线 3.4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 3.5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3.6其他抽样检验
学习目标
熟悉质量检验的职能和分类 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掌握OC曲线的内涵、原理和特性 掌握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的设
计原理和程序
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的设
1.批不合格品率 p 批中不合格单位产品所占的比例,即

质量检验与抽样的原理方法PPT课件

质量检验与抽样的原理方法PPT课件

2 检验产品的阶段 进料检验/工序检验/最终检验 特征
3 检验的质量特性 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值特征
4 检验方法特征 理化检验/感观检验
5 检验执行人员特 自检/互检/专检 征
备注
14th June 2005
Prepared by : Amy Kan
4
质量检验的相关概念-全数检验
全数检验:就是对待检产品批100%地逐一进行检查.适 用于以下场合: 精确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或零部件 对后序工序影响很大的质量项目 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 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筛选 注意:在质量检验中,如无必要,一般不采用全数检验.
Prepared by : Amy Kan
2
质量检验的相关概念-质量检验
什么是质量检验
所谓质量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观察和判断,结合测量、 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活动。质量检验是产品形成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供质量信息的重要来源。 质量检验一般按如下过程 : 策划 检验实施记录符合性判断处置 报告。 质量检验强调上述各个过程,与产品质量验证强调通过提供客观 证据来认定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略有不同
该方法的优点是减少检验工作量,缩短周期,可用于破坏 性检验。
运用统计抽样检验虽有很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但还是有 错判的风险
一般,抽样检验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或无法 实施的场合,应用非常广泛.
14th June 2005
Prepared by : Amy Kan
6
质量检验的相关概念-工序检验
14th June 2005
Prepared by : Amy Kan
7
质量检验的相关概念-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类型 表现形式 常见分布 收集难度 信息容量 所需样本 举例
计数值(attribute) 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的 绩效特性 离散数据 分数、比例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产品合格数、不合格品所 占比例、单位机会差错数
计量值(variable) 连续数据符合规范的程度
连续数据 均值、标准差 正态分布 难 大 少 长度、重量、时间、强度、纯 度、成分
抽样检验。 非破坏性检验 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完好。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实施的位置特征划分: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固定检验 在生产单位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各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后送到检验站
集中检验。 流动检验 由检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检验。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p D N
过程平均:在规定的时段或生产量内的过程水平的平均值。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一次抽样的判断程序
批量N 样本n
统计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
d≦Ac 接收
d>Ac 不接收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二次抽样的判断程序
批量N 样本n1 统计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1
d≦Ac1
Ac1<d1<Re1 样本n2
d>Re1
d1+d2≤Ac2 接收
d1+d2>Re2 不接收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的判断能力
接收概率L(p):指规定的抽样方案,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检验批判为 接收的概率。
超几何分布计算法:设从不合格品率为p的批量N 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
产品组成样本,则样本中出现d个不合格品的概率按超几何分布公式计算
序复杂 对大多数检验指标采用计数抽样检验,仅对一两个重要指标采用计量
抽样检验,两者配合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举例
检查某种电池的启动电压,规定电池电压1.80V以上,抽取10只电池 为样本检查,10只电池的电压均值在1.58V以上判批合格,在1.58V 以下判批不合格。
优点:节约每批平均要检验的样品数量 缺点:组织管理困难;要求容易抽取随机样本而且检验速度要快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根据不同质量特性值的样本均值或样本标准差来判断 产品是否合格
优点:所需样本量少,获得的信息多 缺点: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对设备条件要求高,判断程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 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数值的场合,如不合格数、缺陷数等。 计量检验 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的场合,如长度、容积等属性等。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数值和计量值的区别
观测对象

L(
p)
Ac d 0
C C d
nd
Np N Np
CNn
二项分布计算法:当总体为无穷大或近似无穷大(n/N ≤0.1)时,可以
用二项分布计算接收概率
Ac
L( p) Cnd pd (1 p)nd d 0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例题
超几何分布计算法
从大小N=50的批中随机抽取n=5的样本,进行接收数为Ac=1的一次抽 样检验,其不合格品率为p=10%的接受概率为:
L( p) L(10%)
1
C C d 5d 5 505
C5
d 0
50
二项分布计算法
从大小N=50的批中随机抽取n=5的样本,进行接收数为Ac=1的一次抽 样检验,其不合格品率为p=10%的接受概率为:

2
L( p) L(0.01)
Cd 100
0.01d
(1
0.01)100
d
d 0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练习题
已知产品批不合格率p=0.05,求单次抽样方案(100,10, 0)的接收 概率。 解:由于N≥10n时可作二项分布作近似计算,得:
L( p) L(0.05) C100 0.050 (1 0.05)100
批量N=1000,不合格品率P=0.04,用(30,1)抽样方案,接收概率 为多少? 解:由于N ≥ 10n时可作二项分布作近似计算,得: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Q:判断下列哪些指标属于计数值?哪些属于计量值?
银行处理支票的正确性 某一地区犯罪发生率 酒店结账所需时间 酒店收到的投诉数量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零部件缺货数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理化检验、感官检验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3抽样检验的方法——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α 0.05
β 0.10
p0
p1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哪些因素影响OC曲线的变化?
批量N对OC曲线的影响
从上图中A、B、C三种抽样方案的OC曲线可以看出,N的变化对 OC曲线的影响很小。当n/N≤0.1时,不考虑N的影响。所以,通常 把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只写出(n, Ac)就可以了。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接收判定数Ac对OC曲线的影响
当抽样方案中的N和n确定,Ac由大变小时,OC曲线由右向左移动,而且倾 斜度变大,说明方案的检验特性也在变化。当处于同样的P值时,Ac值减少 使接收概率降低,这就意味着方案变严。反之若Ac值增加,接收概率也在增 加,则抽样检验方案放宽。
特点:节省检验费用;存在错判风险 适用场合:破坏性检验;产品数量大;检验对象是连续体(布匹、
油等);检验费用高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常用术语
单位产品:产品划分的基本单位。 检验批:为实施抽样检验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 批量: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N表示。 抽样方案:所使用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接收准则的组合。 批不合格产品率p:批中不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占的比例。
曲线由右向左移动并非是平行移动,曲线越向左移就变得更陡,使接收概率 的变化率增大,也就使灵敏度增加。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样本量n对OC曲线的影响
当方案的N和Ac确定,n增加使OC曲线由右向左移动,意味着方案变严。反 之n减小,则曲线向上变形,方案放宽。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验收检验、监控检验
验收检验 广泛存在于生产全过程,如原材料、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半成品的入库
检验,产成品的出厂检验等。 监控检验 也称过程检验,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2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 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质量管理学
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
掌握管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 分析方法
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了解抽样检验的基本方法
8.1质量检验 8.2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8.3抽样检验的方法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8.1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质量检验过程: ⑴理解标准要求 ⑵确定抽样方案 ⑶测量或实验 ⑷比较与判断 ⑸处理 ⑹记录反馈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职能
鉴别职能。判定被检物品是否合格。 监督职能。监督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判断过程能力。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质量特性要求。 确定质量等级。判断与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反馈职能。为产品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某轴直径的规范限为1.60±0.01英寸。有两种检验方法:1.将轴直径 与规范限比较,看是否落在规范限内。2.得到所测量轴直径的实际值。
1
L( p) L(0.04) C3d0 pd (1 0.04)30d C300 0.040 (1 0.04)300 C310 0.041(1 0.04)301 d 0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抽样特性曲线
L(p)
L(p) 1
0.5
0
Pt
P
理想的OC曲线
0
0.5
1
线性的OC曲线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根据已检验过的批质量信息,随时调整检 验的宽严程度
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于2003年发布《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计数序贯型抽样检验
序贯抽样检验:不事先规定抽取样本的次数,每次从批中只抽取 一个单位产品检验。根据合格品的累计个数与不合格品的累计个 数,作出接收或不接收该批产品或需要继续抽检的判定
理化检验 应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
检验。 感官检验 依靠人的感官器官检查和评价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和
老化程度等。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破坏性检验 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再具有原来的使用功能。只能用于
质量管理学–第八章 质量检验和抽样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 按数量特征划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全数检验 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