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霉菌、细菌菌落的区别

合集下载

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

注意:由于实验内容较多,所以我们只要把蓝色字体部分写在实验报告上即可,黑体字部分自己看一下。

由于11-13周为教学质量检查周,督导随时可能来查,所以预习报告还是要写。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真菌接种方法和形态观察一、微生物的接种技术1 目的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2 基本原理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在无菌条件下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为接种。

接种的关键是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等。

3 实验材料3.1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玫瑰暗黄链球菌、曲霉、荨麻青霉的斜面培养物3.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及高氏1号培养基的斜面和平板3.3 试剂: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3.4 仪器与其他用品酒精灯、记号笔、试管、橡胶塞、试管架、接种环、培养皿、超净台等。

4 操作步骤4.1 斜面接种法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传代活化、纯化培养、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液体培养基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

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4.1.1准备工作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外侧,接种管在内侧,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4.1.2接种环灭菌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

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

4.1.3拔管塞和烧烤试管口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4.1.4接种环冷却和取菌将灼烧灭菌的接种环插入菌种管内,先接触无菌苔生长的培养基上,待冷却后再从斜面上刮取少许菌苔取出。

霉菌放线菌

霉菌放线菌

霉菌的菌落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

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霉菌的繁殖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节孢子。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出现横隔膜,然后从隔膜处断裂而形成的细胞称为节孢子。

如白地霉产生的节孢子。

厚垣孢子。

某些霉菌种类在菌丝中间或顶端发生局部的细胞质浓缩和细胞壁加厚,最后形成一些厚壁的休眠孢子,称为厚垣孢子。

如毛霉属中的总状毛霉。

孢囊孢子。

在孢子囊内形成的孢子叫孢囊孢子。

孢子囊是由菌丝顶端细胞膨大而成,膨大部分的下方形成隔膜与菌丝隔开,膨大细胞的原生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可发育成一个孢子。

孢囊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生鞭毛能游动的叫游动孢子,如鞭毛菌亚门中的绵霉属;另一种是不生鞭毛不能游动的叫静孢子,如接合菌亚门中的根霉属。

分生孢子。

是在生殖菌丝顶端或已分化的分生孢子梗上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有单生、成链或成簇等排列方式,是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的霉菌产生的一类无性孢子。

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形成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质配是两个配偶细胞的原生质融合在同一个细胞中,而两个细胞核并不结合,每个核的染色体数都是单倍的。

核配即两个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

减数分裂则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单倍有性孢子的产生不及无性孢子那么频繁和丰富,它们常常只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产生。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总结绪论:一、名词解释: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简答、论述:1、为什么微生物一直不被人类所了解?因为它们⑴个体过于微小;⑵群体外貌不显;⑶种间杂居混生;⑷其形态与其作用的后果之间很难被人认识。

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⑴体积小,面积大;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适应强,易变异;⑸分布广,种类多。

3、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巴斯德:⑴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曲颈瓶实验)⑵免疫学——预防接种。

(鸡霍乱病)⑶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⑷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⑴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⑵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⑶提出了科赫法则。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⑷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

⑸配制培养基。

原核生物:一、名词解释: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做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糖被:是包被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DPA-Ca:吡啶-1,6二羧酸钙盐的简称,芽孢皮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能与芽孢的抗逆性有关。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在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即菌落。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

菌落特征比较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琼脂上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 , 表面光滑、凸起、湿润 , 直径 2 ~ 3mm 。

灰黑色至黑色 , 有光泽 , 常有浅色 ( 非白色 ) 的边缘 , 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 沉淀 ), 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 卵磷脂环 ) 。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

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 , 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 , 其他外观基本相同。

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 , 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 , 且外观可能较粗糙 , 质地较干燥。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海博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灰黑色菌落,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本培养基用于直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在 18-24 小时没有出现典型菌落,需再培养 18-24 小时。

有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显灰黑色,但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金黄色葡萄球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黄色,其外围有一黄色的晕环。

大肠杆菌在海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色至紫色,大肠菌群为粉红色菌落,其它细菌为无色菌落。

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大肠菌群在去氧胆酸盐琼脂典型菌落为红色 ,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菌落直径为 2-3mm 或更大。

(DC)上典型特征大肠菌群在结晶紫中性红琼典型菌落为紫红色 ,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实验五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放线菌、霉菌及真菌的形态观察



放线菌在显微镜下一般气丝在上,基丝在 下,气丝色暗,基丝较透明。有的放线菌 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 本实验采用插片法来观察放线菌的菌丝形 态。

2.酵母菌:酵母的菌落形态与细菌的相仿, 由于酵菌细胞比细菌的大,细胞内有许多分化 的细胞品,细胞间隙含水量较少,不能运动, 帮菌落较大、较厚,外观较稠和、不透明,菌 落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矿烛色。
实验五
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的 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 形态的基本方法;
初步了解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的形态 特征。

二.实验原理
1.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孢子繁 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分布 于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为:形成干燥、不透 明、表面呈致密丝绒状,上有一层彩色“干粉” 的菌落。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菌落正反面颜色不一致,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 板上有变形的现象,有泥腥味。



1. 放线菌形态观察: A. 用接种铲或解剖刀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 养基切下一小块,菌面朝上放在一载玻片上。 B. 另取一洁净载玻片置火焰上微热后,盖在 菌苔上,轻轻按压,使培养物(气丝、孢丝或 孢子)粘附在后一块载玻片中央,有印迹的一 面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 C. 用番红染液覆盖印迹,染色约1min后水洗 D. 干后用油镜观察

3. 霉菌的形态观察: A. 先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 B. 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0.1%的美蓝染液; C. 用解剖针或镊子从霉菌菌落底部小心挑取少 量已经产孢子的霉菌菌丝; D. 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 E. 盖上盖玻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 高倍镜。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比较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比较
较湿,表面黏稠
干燥或较干燥,表面粉末状
干燥
外观形态小而突起或ຫໍສະໝຸດ 而平坦大而突起小而紧密
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
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不结合
不结合
牢固结合
较牢固结合
菌落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菌落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或黑色
十分多样
菌落初期往往是浅色或白色,十分多样
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别
相同
相同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
菌落边缘特征
一般看不到细胞
可见球状,卵原状或假丝状细胞
有时可见细丝状细胞
可见粗丝状细胞
其他特征
培养物气味
一般有臭味
多带酒香味
常有泥腥味
往往有霉味
繁殖方式
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还具有三分裂,复分类,芽殖等
无性:芽殖、裂殖;有性: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
孢子生殖
有性和无性繁殖
PH环境
碱性环境
菌类特征 微生物类别
单细胞微生物
菌丝状微生物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
病毒
主要特征
细胞
相互关系
单个散生,以一定方式排列
单个分散或假丝状
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极其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无细胞结构
形态特征
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
大而分化
细而均匀
粗而分化
细胞生长速度
一般很快
较快

一般较快
菌落
含水状态及菌落表面
很湿或较湿,表面粘稠
生活方式
举例说明
酿酒酵母、白假丝酵母
链霉菌
毛霉、根霉

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异同

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异同

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异同1细胞结构细胞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细菌原核细胞菌落光滑,湿润有些透明二分裂放线菌原核细胞菌落表面丝绒状,干燥不透明孢子生殖霉菌真核细胞菌落较大,干燥不透明,有颜色孢子生殖酵母菌真核细胞与细菌菌落相似,出芽、孢子生殖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

2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滑,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3细胞壁成分的异同:细菌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蛋白质G+ 含量高含量较高一般无不含G- 含量低不含含量较高含量高细菌分为G+和G-,G+肽聚糖含量高,G-含量低;G+磷壁酸含量较高,而G-不含磷壁酸;G+类脂质一般无,而G-含量较高;G+不含蛋白质,G-含量较高。

放线菌为G-,其细胞壁具有G-所具有的特点。

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霉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葡聚糖。

原生质体制备方法:G+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G-菌原生质体获得:EDTA鳌合剂处理,溶菌酶、肽酶放线菌原生质体获得:青霉素、溶菌酶、肽酶霉菌原生质体获得:纤维素酶。

酵母菌原生质体获得:蜗牛消化酶。

原生质体(pr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动物细胞也可算做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形成,具体包括细胞膜和膜内细胞质及其他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器。

植物和动物的如细胞核、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而细菌如核糖体、拟核等。

病原生物学意义严格地说,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去除原有细胞壁或抑制新生细胞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对渗透敏感的细菌。

革兰阳性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原生质球指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保留有外膜的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它是细胞进行各类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重要的部分。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菌落特征比较总结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菌落特征比较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
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A:诺尔斯氏链霉菌;B:皮
疽诺卡氏菌;C:酒红指孢囊菌;D:游动放线菌;E:小单胞菌;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A:卡特利链霉菌;B:弗氏链霉菌;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卡那霉素
链霉菌;E:除虫链霉菌;F:生磺酸链霉菌
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