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新绘画作品图赏析.doc
国画部分作品赏析 小学美术

1、《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
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
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
2、《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
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3、《捣练图》唐张萱《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4、《五牛图》唐韩滉韩滉《五牛图》,目前中国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
图上五牛的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使这些牛也有了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5、《溪山行旅图》宋范宽6、《步辇图》中国画唐阎立本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
水墨画在小学中低年级美术课的创新应用研究

水墨画在小学中低年级美术课的创新应用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育的重视,美术教育在小学中低年级已经成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应用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水墨画在小学中低年级美术课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思路。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审美观念和绘画技能的培养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接触和学习水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墨画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水墨画具有简约、淡雅、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水墨画的绘画材料简单,操作技巧较易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易于学习和掌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 结合故事情境进行绘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寓意深远的中国传统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
然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比如可以以《三只小猪》为例,让学生用水墨画来表现故事中三只小猪的房子,使学生在绘画中融入故事情境,增加情感投入,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悟故事的寓意。
2. 结合季节和自然景色进行绘画水墨画以其简约的表现形式,特别适合表现季节和自然景色。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所处的季节和自然景色,引导学生利用水墨画来表现四季变化的景色,如春天的嫩绿,夏天的绿荫,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皑皑白雪等。
通过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感受自然,培养他们对环境和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结合艺术大师作品进行模仿绘画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水墨画艺术大师的作品,来学习和掌握水墨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李唐的《山水图》等名作,通过模仿作品来提高学生对水墨画审美的感受和认识。
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培养其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二年级名画赏析

二年级美术名画赏析1.奥特罗大师简介——安吉尔•奥特罗安吉尔·奥特罗1981年出生于波多黎各,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硕士学位,现在以纽约为创作基地。
虽然奥特罗的大部分作品都受到了对照片等其它家庭纪念品的记忆以及20世纪油画的影响,他的作品却强调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过程,其作为一种叙述的形式存在于本身之中。
奥特罗“对形式的改变”表现在他首先在玻璃上画下画作,等它晾干了之后将干燥的颜料剥去,然后按照个人或是历史的叙述性在画布上重新布置这些涂料块。
只要你能准确地识别出埃尔·格列柯(El Greco)或是凡戴克(V an Dyck)等艺术家的作品,那么你就能轻松地在奥特罗的作品中识别出那种在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或是巴塞利茨(Baselitz)的作品中也能找到的迫切感格哈德·里希特与巴塞利茨通常会将历史性叙述与个人主题结合在一起,用来创作一段关于将绘画看作是一个过程的对话。
作品赏析他的画作特别着重创作过程,最独特的创作方法是他把颜料涂在玻璃上,待其干后撕下形成「油彩颜料膜」,然后再将油彩颜料膜连同其他物料如树脂、喷漆及矽氧树脂等一同贴上画布,拼凑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种将拼贴与撕裂共冶一炉的创作形式,代表了当代绘画新颖而带动感的风格。
2.保罗·塞尚大师简介——保罗 ·塞尚保罗 ·塞尚是 印象派 到 立体主义 派之间的重要画 家。
塞尚由 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介绍加入 印象派 ,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 画展 。
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 后印象派 。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小学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上册1中外绘画作品欣赏课件PPTA001

高1.86米,穿长襦,外披 带彩色花边的前胸甲,腿上缚 着粗壮的护腿,足穿履,头戴 长冠,冠带尾垂于胸前,左手 作拄剑状雕塑作品赏析 ----------------------------------------------------------------------------------
第1课 中外雕塑作品赏析 ----------------------------------------------------------------------------------
●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雕 “雕”是把自然界中坚硬的石头用金属锐器将
其雕、刻、凿、削成艺术形象,这是一个由外及里 的“雕刻”过程,及不断雕凿、刻削的“减法”过 程。
●“雕塑”一词正是“雕刻”与“塑造”两种艺术 手法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称谓。
第1课 中外雕塑作品赏析 ----------------------------------------------------------------------------------
●欣赏课本P6-8上的雕塑图片,阅读课本上的文字, 可以从作品的题材、材质、造型手法、雕塑与环境 的关系等方面欣赏和认识雕塑作品。
●小组讨论: 1.你喜欢雕塑吗? 2.你家附近有雕塑吗? 3.你见过的雕塑作品是怎样的?
第1课 中外雕塑作品赏析 ----------------------------------------------------------------------------------
●中国雕塑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独具神韵。
●小组内分享,你最喜欢哪些雕塑作品?为什么?
第1课 中外雕塑作品赏析 ----------------------------------------------------------------------------------
小学美术《名画赏析》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名画赏析的基本概念。名画赏析是指通过对著名画作的欣赏和解读,了解其艺术价值、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它是提升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具体的名画作品——《星夜》。这幅画展示了梵高如何通过色彩和笔触表现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引发观众的共鸣。
举例:《星夜》是梵高在1889年创作的油画,描绘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夜晚的星空,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旋转的笔触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2)掌握名画Biblioteka 析方法:学生能够掌握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名画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作品分析中。
举例:在分析《向日葵》时,引导学生关注梵高对色彩的运用,如何通过色彩对比和明暗变化表现向日葵的生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名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学美术《名画赏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了解了名画的基本信息、赏析方法以及创作启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接触名画作品时,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等基本信息掌握得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对名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深入赏析打下基础。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名画作品,提高学生对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审美鉴赏力,培养他们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小学美术《好看的图画书》教案:发掘孩子的创造力潜力

小学美术课程一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
《好看的图画书》教案就是以此为目的,通过讲授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创作出更加美观和富有创意的图画作品。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能够绘制简单的图画,如人物、动物、景物等。
3.能够发挥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二、教学内容1.艺术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教授艺术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用途。
2.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练习:通过练习线条、色彩和构图,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绘画技能。
3.图画的创作:通过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三、教学过程1.艺术基本概念的讲解教师可通过课件、图片等多种媒介,向学生讲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如线条、色彩、构图、透视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艺术师的作品,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
2.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练习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线条、色彩和构图,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图画的创作最后一步,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独特图画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主题或者灵感,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去创作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的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给学生作品做出评价,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
2.教学过程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应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出好的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而《好看的图画书》教案,则是一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和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教材。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教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和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加美丽、富有创意的图画作品。
小学美术课《名画赏析》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分组讨论和模仿创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孩子在创作过程中过于拘泥于原作,缺乏创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学美术课《名画赏析》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课《名画赏析》教案,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章《欣赏·评述》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赏析中国古代名画,包括:
1.《清明上河图》:了解画家张择端及其创作背景,分析画卷中的构图、人物、景物等元素,感受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2.《簪花仕女图》:认识唐代画家周昉,分析画中人物形象、服饰、妆容等,了解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状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名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名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名画的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名画模仿创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名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3.《溪山行旅图》:学习北宋画家范宽的山水画风格,赏析画中的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观,体会古代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
4.《百鸟朝凤图》:了解明代画家吕纪的工笔花鸟画,分析画中的鸟类、花卉等形象,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小学美术获奖作品(一)

⼩学美术获奖作品(⼀)王紫烨 6岁⼀年级⼆班作品名称:《在阳光下快乐成长》作品的思路来源于⼩孩⼦们在阳光普照下⾃由快乐地玩耍、嘻戏,天真⽆暇。
画⾯中体现出童趣,⼈物动态刻画⽣动,有跳绳的、打⽻⽑球的、踢⾜球的、还有给⼩鸟搭建家的,也有嘻戏追赶的。
太阳公公也刻画得栩栩如⽣,乐呵呵地喝着饮料,和孩⼦们⼀同分享着快乐。
画⾯颜⾊主要以黄红橙三⾊为主⾊,也体现阳光的⾊彩,画⾯温暖,和谐。
范晓娟 12岁六年级0702班作品名称:《采荷花》黄贞祥 6岁⼀年级1202班作品名称:《家乡的⽔⽜》作品来源于对家乡美的热爱。
家乡的池塘⾥呈现热闹景象,有出青泥⽽不染的荷花,有活泼好动的益⾍青蛙王⼦,还有⾃由遨游在池⾥的动⼈⾦鱼⼩公主,还要可爱的⼩蝌蚪找妈妈,但画⾯突出来的是池塘⾥的三头强壮⽽⼜不失可爱的⽔⽜,三个天真活泼的⼩伙伴正骑在⽔⽜背上在池塘玩耍。
画⾯沉浸在⼀种快乐⽆暇的氛围中。
⼈物动态和表情的刻画多很⽣动。
体现了孩⼦们对家乡美的热爱。
在画法上运⽤了⼑刮的肌理效果,更能体现出池塘⽔⾯波光粼粼。
⽣命之花》⽑尧天 11岁六年级1班作品名称《⽣命之花》第29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赛科学幻想绘画⼀等奖作品在未来,未来科学家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发明了⽣命之花,这⽀神奇的花吸收通过根茎吸收地球上的废⽔废⽓在经过花的核⼼⼯⼚的加⼯能够转化成不同的能源,⽯油,空⽓,⽔,还能发光发热,掌控四季,还能长出房⼦,并且永远不会枯竭。
智能太空清洁器》郑谨诗 11岁六年级1班作品名称《智能太空清洁器》第29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赛科学幻想绘画作品⼀等奖智能太空清洁器是由许多零件组装成的。
他的出现主要是呼吁⼈类不要随便乱扔垃圾,⽽他⾃⼰本⾝也是有地球上的垃圾⼀个⼀个组装成的。
画的背景是深蓝⾊的。
应为深蓝⾊的画有⼀种神秘的感觉,⼈类也希望太空是这样的,上⾯的⽉球是彩⾊的,因为我希望世界能够像彩虹⼀样艳丽,你们⼀定会问我,为什么会有⼀个垃圾袋吧!是因为我想要让世界更美更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创新绘画作品图赏析
美术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绘画创新意识,下面是我向你推荐整理的和小学美术绘画激励学生创新,希望你满意。
小学美术绘画激励学生创新
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去教师用统一标准简单划一地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往往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
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
教师在评点学生习作时,常用"你今天画得多棒!"
"只要你在那儿稍改一下就更美了!""老师为你画得那么好真高兴
呀!"......会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信心。
实践证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各层次的学生都向高一层次前进。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着丰富的情感。
教师应激起学生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用我心画我画,用我情表我意",产生一定的课堂情感
效应,使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小学美术绘画学习创新的源泉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只能是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创新教学意识。
这是美术教师的首要道德素质,也是教师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要素。
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大的作用。
如:在《手提包》一课的教学中,我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商场里逛一逛、大街上走一走"导入,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
我把学生引入"热闹的街市"中。
"你们看,商场货架上的手提包(我事先的范画)可真多,可真美。
你能分别给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些包的形状和图案吗?"学生认真观察后,分别介绍了每种包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梯形......)。
然后我又说:"我们今天逛街的收获可不小啊!"由学生小结:我们认识了各种包,有不同形状、不同花纹。
接着,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形状的包吗?"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的热情。
所以,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使学生乘胜进步,提高创新能力。
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流动、
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
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应。
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
当前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不同类型的学生成人、成材。
笔者不揣简陋,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以求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以便更深入、准确地把握相关问题,推动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