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运输机场航班运行保障

合集下载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22年修正)-交通运输部令2022年第7号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22年修正)-交通运输部令2022年第7号

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22年修正)正文:----------------------------------------------------------------------------------------------------------------------------------------------------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12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根据2018年11月1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2年4月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运输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运输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

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机场管理机构对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管理,负责机场安全、正常运行的组织和协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维护机场的运行安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机场管理机构与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签订有关机场运行安全的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对各自的有关机场运行安全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持设施设备的持续适用。

第六条在机场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有关机场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以及机场管理机构为保障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行所制定的并经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的各项管理规定。

民航航班运行管理规定

民航航班运行管理规定

民航航班运行管理规定航空运输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航班的安全和准时运行对于保障旅客的出行需求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民航航班运行的安全和高效,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航班计划和调度管理航班计划和调度管理是航班运行的基础,准确的计划和合理的调度可以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航空公司应制定详细的航班计划,包括航班起飞时间、航线、飞行间隔等信息,并在计划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旅客和相关单位,确保航班的顺利运行。

二、机场和航空器管理机场和航空器是航班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航班的安全和准点率。

各机场应根据航班需求和安全要求合理规划和配置停机位、跑道、滑行道等设施,并配备足够的地面服务设备和人员,为航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同时,航空公司应对航空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在航班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是航班运行的关键环节,有效的空中交通管理可以保证航班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各国应制定统一的空中交通管理规则和程序,并建立完善的空中通信、导航和监控系统,确保航班在空中的顺利飞行。

同时,应加强与邻近空域和机场的协调与沟通,防止空中交通的拥堵和冲突,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四、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管理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是航班运行的主要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航班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航空公司应严格选拔和培训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自己的职责。

同时,应加强对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严格遵守航班运行规定和操作程序。

五、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航班安全是航空运输的核心要素,各航空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定和紧急处理程序。

同时,应加强对航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定期对航空器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航班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旅客权益保护旅客权益保护是航班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航空公司应加强对旅客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机场运行保障类指标

机场运行保障类指标

机场运行保障类第1章民航航班正常统计1.1统计说明(1)统计范围的相关说明:1.民航航班正常统计范围: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执行的客货运航班,包括正班、加班、包机。

港澳台地区及国际航班的国内段,按地区航班或国际航班统计。

2.机场放行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在国内机场离港的客货运航班,包括正班、加班、包机。

3.航班正常和机场放行正常月度统计以自然月为周期,即每月1日零时(北京时,下同)起至当月最后一日24时止。

每日统计从当日零时起至当日24时止。

跨日航班按计划离港时间所在日期统计。

4.航空公司提前一日取消的次日航班或次日补班计划,不列入航班正常和机场放行正常统计范围。

当日取消的航班按不正常航班统计。

正班、加班、包机对应的航班任务请参照“4.1.3运输航班起降架次”。

(2)相关定义:1.航段班次:航班每一次起降为一个航段班次。

航班正常统计以航段班次为统计单位。

2.计划离港时间:指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

3.实际离港时间:机组得到空管部门推出或开车许可后,地面机务人员实施撤去航空器最后一个轮挡这一动作的时间。

4.计划到港时间:指航班时刻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

5.实际到港时间:飞机在机位停稳后,地面机务人员实施挡上航空器第一个轮挡这一动作的时间。

6.航班起飞/落地时间:空管部门拍发起飞、落地电报中所标注的时间。

7.机场放行班次:每一个航班离港起飞为一个放行班次。

机场放行统计以放行班次为统计单位。

8.计划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计划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计划离港时间之间的时间。

9.实际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实际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实际离港时间之间的时间。

10.机型最少过站时间:机型计划过站需要的最少时间。

11.始发航班:同一注册号飞机,计划离港时间在当日06:00(含)以后,实际执行的第一段离港航班。

1.2正常航班起降架次定义:指统计期内正常航班的起降架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航班为正常航班。

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

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

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是指为确保航班安全、准时、顺利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其运行保障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航班运行的安全和高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机场航班运行保障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包括飞行区域的安全保障。

机场的飞行区域是飞机起降和滑行的重要区域,必须保证其安全无碍。

机场应建立完善的飞行区域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飞行区域的清洁和检查、飞行区域的灯光和标志的维护和更新、飞行区域的气象条件监测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飞行区域的安全。

其次,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还包括航空器材设施的保障。

航空器材设施的保障是指机场的设施设备,包括跑道、停机位、登机桥、航站楼等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机场应建立健全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设备更新和升级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航空器材设施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另外,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还包括航空人员的保障。

航空人员的保障是指机场的工作人员,包括飞行员、空乘人员、地面服务人员等的安全和健康。

机场应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人员的健康监测、人员的工作和休息安排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航空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最后,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还包括应急保障。

应急保障是指机场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保障措施。

机场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包括突发事件的报警和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航班延误和取消的安置和补偿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航班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顺利运行。

总之,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是机场保障航班安全、准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机场应建立健全的运行保障标准体系,包括飞行区域的安全保障、航空器材设施的保障、航空人员的保障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航班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希望各个机场能够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民用运输机场航班保障专用设备操作人员配置指南

民用运输机场航班保障专用设备操作人员配置指南

民用运输机场航班保障专用设备操作人员配置指南一、前言为了确保民用运输机场航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保证航班保障专用设备的高效运行和操作,制定本指南,提供民用运输机场航班保障专用设备操作人员的配置指导。

二、操作人员配置原则1.专业性原则: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正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航班保障专用设备。

2.合理性原则:操作人员的配置应根据机场规模、航班量、设备种类等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既能满足保障需求,又能避免人员浪费。

3.多元化原则:操作人员的配置应考虑不同种类设备的特殊性,例如有些设备需要特别的技能和资质,应确保相应的操作人员具备其要求。

三、操作人员分类根据航班保障专用设备的不同,操作人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起降辅助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场起降辅助设备,如飞机牵引车、电源车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操作技能和驾驶资质。

2.火警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场火警设备,如消防车、消防泡沫设备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消防技能和火灾应急处理经验。

3.行李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场行李设备,如行李输送带、托运车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行李管理知识和货物安全操作经验。

4.客梯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场客梯设备,为旅客提供登机和下机服务。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意识。

5.通信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操作机场通信设备,如无线对讲机、雷达系统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通信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四、操作人员配置指南根据机场规模和航班保障需求的不同,操作人员的配置可参考以下指南:1.小型机场(日均航班数10以下):起降辅助设备操作人员1-2人,火警设备操作人员1人,行李设备操作人员1人,客梯设备操作人员1人,通信设备操作人员1人。

2.中型机场(日均航班数10-50):起降辅助设备操作人员2-4人,火警设备操作人员2人,行李设备操作人员2人,客梯设备操作人员2人,通信设备操作人员2人。

3.大型机场(日均航班数50以上):起降辅助设备操作人员4-6人,火警设备操作人员3人,行李设备操作人员3人,客梯设备操作人员3人,通信设备操作人员3人。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的通知-民航发〔2020〕4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的通知-民航发〔2020〕4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的通知
正文:
----------------------------------------------------------------------------------------------------------------------------------------------------
关于印发《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的通知
民航发〔2020〕4号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服务保障公司、运输机场公司:
为进一步正确处理安全与正常的关系,切实抓好航班运行保障各个环节,确保机场安全运行平稳可控,民航局结合近年来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整体情况,对《机场航班运行保障标准》(民航发〔2013〕81号)和《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标准(试行)》(民航发〔2013〕83号)进行了整合优化,制定了《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参照学习,并结合本场工作实际制定或修订实施细则,确保相关标准贯彻落实到位。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0年1月13日
附件: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
——结束——。

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doc

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doc

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民航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整治工作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威海机场工作实际,制定《威海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机场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协调、建立机制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重点解决旅客最不满意的影响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保障航班正常工作方案,形成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确保飞行安全,改善服务工作,提高航班正常率,促进航班延误特别是恶劣天气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高,提升旅客对航班正常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度。

二、整治时间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为整治工作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4月-5月为集中整治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6月-12月为巩固提高阶段。

三、组织机构为做好保障航班正常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威海机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机场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机场公司副总经理、机场公安分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民航客货公司、中航油威海供应站主要负责人及候机楼派出所所长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现场指挥中心,梁志强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机场办公室、安全监察处和现场指挥中心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机场各保障部门、机场公安分局、客货公司、中航油威海供应站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现场保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各单位的现场保障及工作进展情况。

实施现场指挥。

对不服从指挥或不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的,追究责任。

3、维护机场秩序,对发生冲击、破坏航空运输正常秩序的,要及时果断处置。

运输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运输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运输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运输机场的安全运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保障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航班的正常起降和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完善且严格执行的运输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培训与资质机场的各类工作人员,包括飞行员、空乘人员、地勤人员、安检人员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规章制度、应急处理程序、业务技能等方面。

定期的复训和考核也是确保人员技能和知识保持更新的重要手段。

2、工作纪律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自离岗、串岗,不得在工作场所内吸烟、饮酒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应给予严肃的处理。

3、心理健康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辅导。

由于航空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可能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有助于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设施设备管理1、跑道与滑行道定期对跑道和滑行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平整度、摩擦力等指标符合安全要求。

及时清理跑道和滑行道上的异物,避免对飞机起降造成影响。

2、航站楼设施航站楼内的各类设施,如安检设备、登机口设施、行李输送设备等,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旅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

3、通信导航设备通信导航设备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设施。

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替代措施。

三、航班运行管理1、航班计划与调度合理安排航班计划,避免航班过度密集或间隔不合理。

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及时调整航班计划,确保航班运行的安全和有序。

2、飞行程序严格遵守飞行程序,包括起飞、降落、航线飞行等。

飞行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相关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3、燃油管理确保飞机加注的燃油质量合格,数量充足。

对于燃油的储存和运输,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防止燃油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行评价 地 面 保 障 、 空 域 保 障 各 环节运行效率评价,识别 影响航班正点因素; 协 同 决 策 效 率 评 价 , 包 括关键里程碑准确性、规 则运行准确性、共享数据 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内容 评价; 航 班 时 刻 执 行 情 况 进 行 动态监测和统计;
民用运输机场航班运行保障
2014年12月
再回首 特殊天气来临后…… 航班延误发生时……
各位同仁 往事再回首 在你的机场发生了哪些事
——机场的那些事!
2013年度热点机场
2013年 1月 3日 2013年11月30日 2013年12月15日
一场大雾乱三天
大雾天气滞留旅客逾万人
10年一遇强降雪 春城一夜变雪城
不利条件下协同决策
根据天气变化及空域放 行能力,调整放行模式, 采取取消航班、延迟上客 等措施;
制定特殊天气排序规则 ,通过协同排序,生成放 行计划序列。
除冰管理
进行除冰区自动预分配
与空管、航空公司、除 冰单位对除冰航班协同排 序;
根据航班时刻对除冰区 及除冰资源使用情况,对 除冰区开放及关闭、除冰 资源进行动态调整。
办理值机手续 托运行李
行李安检
人身安检
行李分拣
候机
落地
滑行
入位 靠桥
地面 保障
行李装运
旅客登机
航班 放行
撤桥 推出
滑行
起飞
NO.2
组织篇
运管委
【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成立】
成员:华北空管、首都机场、国航、南航、东航、海航、AOC、BGS 宗旨:空地联动、信息共享、协同决策、统一指挥,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决策 信息 发布
运行评估
运行 效率 评估
协同 效率 评估
航班 时刻 监查
运行协同决策
常态化协同决策
不利条件下协同 决策
除冰管理
常态化空地协同决策
根据空管发布的建议推 出时间、航空公司目标撤 轮档时间,测算出登机、 关舱门等过站里程碑关键 节点时间;
根据各保障环节保障进 度,与空管协同决策,对 目标撤轮档时间和建议推 出时间进行修正。
成员涵盖管理局、北京监管局、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AMECO、BGS和四大航空公司,共同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并设有慢车除冰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除冰区现场指挥室。
飞行区席位
除冰公司席位
2009年9月1日成立
秘书处
空管
首都机场
航空公司
BGS
AOC
成员:华北空管、首都机场、国航、南航、东航、海航、AOC、BGS 宗旨:空地联动、信息共享、协同决策、统一指挥,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航班监控协调
地面环节 监控
地面资源 管理
运行异常预 警及协调
地面环节监控 根据统一信息平台数据 及公认的运行标准,对地 面各保障环节进行监控; 识别影响地面保障进度 的关键结点,系统生成关 舱门等节点时刻建议; 关舱门及撤轮档时间支 持协同决策模块,影响关 键里程碑节点数据。
地面资源管理 依据最新的入位及离位 时刻,将地面保障涉及的 各类资源(机位资源、人 力资源、设备资源)实施 最优分配;
整体保障情况: 2009年至2013年, 首都机场整体保障效率和服务品质稳步提升。
减少航班延误,提高服务水平 减少机上等待,降低群体事件 提高放行效率,降低燃油损耗
大面积航班 延误保障
二、冰雪天气应急协同机制
除冰作业能力

滑行道及跑道放行能力

跑道除雪作业能力

小雪:三跑道交替除雪运行

中大雪:两跑道交替除雪运行
空管
航空公司 地面服务 泊位系统
决策信息交互
统一信息 平台
进场管理 (AMAN)
离场管理 (DMAN)
空管流量系统
A-CDM平台
运行协同决策
常态化协同决策
不利条件下协同决策 除冰管理
运行态势分析展现
运行状 运行态 况分析 势预测
运行监控协调
地面 环节 监控
地面
资源 管理
运行 异常 协调
信息发布
航班 信息 发布
航班延误大PK!
保障工作关键词:
美国
工作人员手忙脚乱 运行现场一片混乱
1.启动**预案。 2.。 3.。 4.听领导指挥。
中国
秩序井然
继续做自己的事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局方要求
2010年,民航局《关于开展保障航班正常和大面积航班 延误处置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3年,《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民航发【2013】68号)。
提高整体航班正常性 东西区航班独立排队,有效缓解东区运行压力
四、雷雨天气应急协同机制
准确把握气象动态
引入华北气象专家,随时 掌握雷雨发展动态
准确把握放行时机
针对不同受影响出港点、航 线,提前预判,把握时机, 及时放行不受影响航班
NO.4
系统篇
ACDM根据出港航班的前飞保障进度、地 面保障进度实时测算航班可以准备好的目标撤 轮档时间TOBT,配合CDM共同开展空地自动协 同决策。
运行态势分析 对 各 单 位 的 运 行 保 障 过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展现,为各方提供所需 决策信息; 结 合 放 行 能 力 、 地 面 保障能力、除冰能力、 天气变化趋势、地面运 行异常事件等,可视化 展现运行态势预测;
信息发布 实时发布航班信息(延 误原因,预计起飞时间) ,满足旅客知情权; 实 时 结 合 A-CDM 决 策 信息,实时发布资源调整 信息;
因特殊天气、重 大活动保障、流 量控制等原因可 能造成当日首都 机场大面积航班 延误的情况;
黄色预警
首都机场出港航 班延误1小时以上, 且还未起飞的航 班达到40班(含) 时;
首都机场出港航 班延误1小时以上, 且还未起飞的航 班达到80班(含) 时。
橙色预警
红色预警
一、大面积航班延误保障
2 预警
出港正常性
81% 57%
2008 2013
2008 2013
2008 2013
业务量与运行品质的矛盾
日均旅客吞吐量
250
223.52
200
150 152.5
100
2008
2012
日均航班吞吐量
1600
1522
1400
1200 1179
1000
2008
2012
业务量与运行品质的矛盾
关舱门1小时后起飞41架次
• 国航 • 东航 • 南航 • 海航 • 外航 •………
华北空管局
华北管理局 北京监管局
运管委
首都机场
保障单位
• 地面服务公司 • 中国航油 • 机场公安分局 •………
一、大面积航班延误保障
1 延误等级划分 因特殊天气、重大活动保障、流量控制等原因,预计次日航 班运行将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时,首都机场提前发布预警信 息,并根据后续航班运行状况进行预警级别调整。
首都机场应对情况
首都机场概况
- 亚洲最大航空枢纽 - 中国第一国门 - 旅客吞吐量世界第二 - ACI旅客满意度全球第三
首都机场概况
每日, 25万多名旅客 1500多个航班 98个航空公司 224个航点
NO.1
压力篇
业务量与运行品质的矛盾
航班量 56.8万
43.1万
旅客量 8371万
5522万
常态协同
协同保障机制
常态协同机制
应急协同机制
数据信息共享 出港放行协调 备降航班接收 大运行容量协调 跑道运行模式研究
指挥模式 工作机制 工作流程
总局战略平台
-根据除冰指挥小组提 供的除冰能力来制定航 班放行排序计划,有序 组织开展各项航班保障 工作
根据运管委决策,及时 发布航班取消信息;直 播民航职工全力抗击冰 雪、保障航班运行的真 实画面
T空it管le in here
首都机场
T机it场le in
Ti地tl服e i公n 司
here
问题分析
航空公司无法 获知航班放行顺序
地面代理无法 获知航班放行顺序
空管部门无法获知 机场地面除冰进度
无法进行旅客告知 现场旅客情绪激动
提前组织旅客至机上等待 放行航班缺少地面资源
航空器在滑行道上等待
问题分析
运管委
除冰小组
-根据运管委提供的航班 除冰需求统一调度除冰资 源、有序开展除冰工作
空地联动 协同决策 统一部署 统一指挥
新宣委
旅促会
-根据航班放行排序计划组 织各服务保障单位,如航班 信息发布、旅客疏导、退改 签服务、交通服务、餐饮服 务、问讯服务、警力和医疗 服务调配等
一、大面积航班延误保障
航空公司
总局战略平台
协同保障机制
常态协同机制
应急协同机制
数据信息共享 出港放行协调 备降航班接收 大运行容量协调 跑道运行模式研究
指挥模式 工作机制 工作流程
总局战略平台
常态协同
集中运作、协同决策、统一指挥
七套系统
• 气象雷达 • 场监雷达 • 二次雷达 • 日志系统 • CCTV监控 • ACDM系统 • 数据信息平台 • 资源分配系统
空管
机场
因特殊天气、重大活动保障、流量控 制等原因,预计次日航班运行将出现大面 积航班延误时地,服由公运司管委成员单位提运出管建委 议,经运管委秘书长审核同意后,向各成 员单位发布预警信息。
中国航油
航空公司 新闻中心
一、大面积航班延误保障
3 空地同步放行
空管、机场、航空公司依据航班排序开展旅客和航空器保障 ,有序组织旅客登机,有序实施航班放行。
滑行30分钟以上427架 次 …5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