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了解安全知识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聊聊安全问题。
你们知道,回家的路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吗?比如说,要注意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看到绿灯再走,像小青蛙一样跳过去,那才安全!如果没注意,就像小鸟飞进了电线杆,咕咕咕,真是惨不忍睹啊。
1.2 培养法治意识接下来,我们要聊聊法治。
法治就像一个大伞,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小朋友们,如果有坏人想欺负你们,记得要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就像小老鼠看到猫一样,赶紧跑去找救兵!这可不是胆小,而是聪明哦。
2. 安全知识的具体内容2.1 交通安全在街上走的时候,首先要看交通信号灯。
绿灯亮了才能走,红灯的时候可得乖乖站在旁边,绝不能像小疯子一样冲出去哦。
还有,走在人行道上,尽量远离马路,这样才不容易被车撞到。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种“马路杀手”,可千万别学他们啊!2.2 家庭安全回到家后,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家里的安全?比如说,厨房里有刀子,最好别让小朋友随便进,免得像小熊猫一样,手被划伤了。
还有电器,千万别随便去碰,像小蚂蚁一样乱跑,可能会触电!记得,安全第一,玩得开心第二哦!3.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3.1 尊重他人法治意识其实就是懂得尊重别人。
小朋友们,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记得要分享玩具,不要像小霸王一样独占。
这样大家都能玩得开心,没事儿就少争吵,生活多美好啊!3.2 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也是法治意识的一部分。
当你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就像小兔子看到狼,得留个心眼儿。
告诉父母你遇到的事情,他们会帮你找到解决的方法。
就算你是小小勇士,也得要有智慧哦!4. 教学活动设计4.1 情景模拟我们可以做个小游戏,设定一些情景,比如“过马路”、“被陌生人叫住”等。
大家分成小组来演练,看看谁能表现得最聪明、最安全。
这就像是在玩角色扮演游戏,大家可以边玩边学,学得也轻松!4.2 安全知识小测试最后,我们来个小测试。
出一些关于安全和法治的问题,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小朋友们答。
《平安回家》教案

品德与生活学科(一)年级教学设计
主备人:
3.根据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平时的观察,对学生作进一步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情形下过马路时相应的行为规范。
活动三认认交通标志
1.(出示图片:交通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交通标志?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1)
提问:你见过这个标志吗?在哪里见过的?
小结:这就是“向右急转弯”标志。
假如你是汽车司机,当你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谁来演一演?
(2)
提问:你瞧,图上分别画了什么?猜猜这些标志代表了什么意思?
小结:这是“注意信号灯”标志和“人行横道”标志,提醒行人、车辆过马路时,按要求行进。
行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
提问:当我们路过无人看守的铁道路口时,都会看到这个标志。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小结:在回家的路上,如果看到这个标志,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认识交通标志,学会看标志行动。
板书设计
平安回家
遵守交通规则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教案》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平安回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学会放学后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知道要赶快回家。
2、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重点: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复习歌曲《找朋友》二、导入新课:1.现场调查,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在学校里与朋友快乐的度过了一天,放学了大家要回家,你们是怎么回去的呢?每天上学、放学有家人接送的同学请举手。
师:谁知道家长为什么接送你?师:我听出来了,他们是关心你们的安全。
其他同学,虽然家长没有接送你们,但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最担心的事是什么?师:哦,老师听明白了,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家长关心你们的学习,更关心你们的安全,他们希望你们每一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板书课题。
三、活动一:放学铃响后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个模拟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放学了》,2、小演习:教师播放铃声,让学生根据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
然后查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归程队排得好不好。
3、回座位,想一想自己以前有没有忘带东西的时候?带来了那些麻烦?师生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要带好。
四、活动二:遇到陌生人怎么办1、师:收拾好了东西,小朋友们就排队出门啦。
事例煽情,听故事。
(故事梗概: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很远的地方,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该不该相信陌生人的话?吃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带走怎么办?3、师生合作模拟小游戏:教师扮演陌生人,接小朋友,看看小朋友的表现。
课间休息:听歌曲《小兔乖乖》,表演。
五、活动三:路上小心,快乐回家1、师:除了要防止被坏人骗,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看图:书上20页三幅图,说一说书上的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同桌交流。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教学设计篇一:一年级品德第五课《平安回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别人带来痛苦麻烦。
情感目标: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行为目标: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学重点: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3、学生讨论问题。
(不要求回答)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二、学习新课(一)、放学检查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1、播放视频(防止上当)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办?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
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交通安全1、江、河、湖边的安全(1)、播放儿歌:一只小青蛙呀!河边跳呀跳。
小强看见它,飞快往边儿跑。
小朋友们齐声叫: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河、湖、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塘)游泳。
一年级 品德与生活 平安回家

2、让学生在组内演一演。
3、师生评价。
四、活动延伸。
让学生和家人一起玩过马路的游戏。
学生讨论。
齐读课题。
小组内讨论,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学生自由画路线图,交流。
学生跟读,并练习背诵。
4、生自由说。
5、小组内讨论,交流。
实施目标
一、 引人话题,唤醒生活。
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
3、学生讨论问题。(不要求回答)
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上学回家
1、出示挂图,你们平时是怎么回家的?
(1)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3)评价。
2、你能把你上学,回家的路线图画出来吗?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在上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3、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在上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交通标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研讨意见
个பைடு நூலகம்修改意见
6、学生自由活动。
7、学生自由画。
1、学生说一说。
2、小组内演一演。
3、评价。
让全班的孩子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巩固安全知识。
板书设计
平安回家
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
绿灯亮向前行!红灯亮停一停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第四课/平安回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初步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
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②、使学生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交通事故,要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③、学会警惕陌生人,防止上当受骗。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②、提高学生的警惕性,不轻信陌生人。
③、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使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②、使学生懂得面对险境,应学会进行自我保护。
③、使学生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交通安全对社会公共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从而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4、法制教育向学生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学生的守法、护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怎样平安回家;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憎恶坏人;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具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交通事故图片、交通标志以及交通规则等。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观察、创设教育情境、自主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学法:合作、交流、讨论、体验感悟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播放课件:放学铃声、孩子们的嬉笑声。
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听,提问:这是什么声音?2、老师问:放学了,小朋友们该做什么事呢?(收拾书包,排好队回家。
)有家长接你们回家吗?为什么每天爸爸、妈妈都要来接我们回家?3、老师说:是啊,爸爸妈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更关注我们的安全!每天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为了我们的安全,爸爸妈妈不辞辛苦一直陪伴着我们,目的就是让我们平安地回家!4、板书课题:平安回家二、探索新课,有机渗透1、讨论:我们应当怎样才能平安地回家?谁来说一说?①指名学生回答。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平安回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安回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下午放学的音乐声,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听。
师问学生听得是什么声音。
师总结,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平安回家,揭题:平安回家。
(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放学检查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
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1、播放有陌生人的ppt图片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办?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
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遇到恶劣的天气1、ppt展示图片,说说那些小朋友做的对不对。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遇到恶劣的天气,我们要等待父母的接送,不能自己回家。
(四)公路上的安全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街道或公路?(有的有,有的没有。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
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和学生一起学习交通标志。
3、师生、生生之间做小活动。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呢!小朋友,记心上,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马路中间不乱闯。
(师生拍手念。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一)、怎么样过马路?1、我们是农村孩子,村里没有交通标志,怎样过马路呢?(学生交流解决。
)小结:认识交通标志对于指导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十分重要。
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可以向交警叔叔询问;村里没有交通标志,过马路时我们应该做到:一站二看三过路。
2、在有交通标志的地方我们要怎样过马路?我们能不能闯红灯?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平安回家.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平安回家平安回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己遵守。
教学过程:一、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在马路上走的?怎样过马路的?学生交流。
师:如果你不这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生交流师:我们通常把这些叫做“交通规则”。
我们走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许多标志,这些叫什么?有什么作用?生交流。
师:你认识多少交通标志呢?二、学生认交通标志:学生连一连(见P34)再进行交流。
师:交通标志有很多很多,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还有哪些,或者你看书或上网查一查,看谁认识的标志多。
三、活动学做小交警。
三、讨论:怎样过马路四、说说交通安全用语。
师示范:过马路,一站,二看,三通过。
宁等三分,不争一秒。
红灯停,绿灯行。
学生交流。
五、读读小资料。
六、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明白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课后小结:学生能知晓简单的交通规则,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比成年人要做得更好。
课后,我让他们回家也向爸爸妈妈说说交通规则,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来维护交通秩序,创建平安昆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平安回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明白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
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四、教学过程
(一)、事例煽情,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
(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5、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平安回家》。
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回家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放学后,多少同学自己独自回家;多少同学和小伴结伴回家;多少同学由家人接自己回家。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
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
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1)同桌互相说说。
(2)志愿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
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汇报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模拟活动,巩固新知。
1、布置一条十字路口的大街,张贴和设立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交通标志,一组当司机。
教师和学生轮流当警察。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五、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以下作业任选一项做)
1、设计一条注意交通安全的标语。
2、办一份“交通安全”的小报。
3、写一篇文章(谈谈交通安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