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1、含杂质质量分数为5%的锌粒6.84克,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多少克?(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2、某煤厂向原煤厂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用的环保煤,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削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吸收二氧化硫。

该煤厂现有含硫3.2﹪的原煤1000吨,问:如果这些原煤不经过加工直接处理燃烧,硫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时,可产生二氧化硫多少吨?如果要将这些原煤全部制成合格的环保煤,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钙98﹪的生石灰多少吨?(2CaO+2SO2+O2==2CaSO4)(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Zn+ H2SO4==== ZnSO4 +H2↑).4、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24 0 14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待测”值应该是多少?6、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⑴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⑵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

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

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

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1.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那么A与B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n(B)=n(C)/n(D)。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如果已知A的质量m(A),可以通过计算得到C的质量m(C),其计算公式为m(C)=(m(A)/M(A))*M(C),其中M(A)和M(C)分别为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

2.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可以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摩尔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当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转换公式为C=(m/M)/V,其中C为摩尔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3.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稀释液的物质的量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需要的物质的量。

稀释液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n(稀释液)=n(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n为物质的量,V为体积。

-稀释液的浓度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的浓度。

稀释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稀释液)=C(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

4.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九年级化学上册
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2_N_a_C_l_+_2_H。2O通电2NaOH+Cl2↑+H2↑ (3)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可由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Cl2)反应制得。 ①配平化学方程式:___2___NaClO2+___2___Cl2=___2___ClO2+___2___NaCl; ②71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__1_3_5_g_。 (4)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典例2】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氯气(Cl2), 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1)配平化学方程式:2NaClO2+Cl2═2ClO2+aNaCl。则a等于 __2___。
(2)71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 _____g。 解:设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为x 2NaClO2+Cl2═2ClO2+2NaCl 71 135 71g x 71/135=71g/x x=135g 答:最多生成ClO2135g。
质量为m1。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
平上称量,质量为m2。测得m1小于m2,请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反__应_的_镁__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课堂达标
10.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
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8.二对)化药学理反作应用:2CO+O2点燃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归结:
㈠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有关 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恒定的质量比
为我们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努力吧!
1、在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 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地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 题步骤。 3、培养自己的化学思维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 能。 4、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社会生产和 生活的重要意义。
可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 之间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这种质量 关系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 化学计量数密不可分。 因此,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恒 定的质量比进行。

1、以水的电解为例 2H2O 通电
2H2
+
O2
相对质量 2×18 2× 2 16×2 相对质量之比 36 (9) 4 (1) 32 (8) 意义:①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 子 ③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水。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在化学反应前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2×34 3.4kg
催化剂
2H2O↑+O2↑
32 x
3.4kg x
2×34
32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 千克
32×3.4kg X= = 1.6kg 34x2
解题过程
解: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通电 2Al2O3====4Al+3O2↑ 204 108 x 1.08kg
当堂达标检测:你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 40 g )
2.3 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计算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解: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x。 2Mg+O2=点==燃==2MgO 48 80 3g x 4880=3xg x=5 g 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5 g。
谢 谢 观 看!
例2 2018·聊城改编 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 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5-3-1所示。 请回答: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图5-3-1
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M=n=O==22H2O+O2↑ 68 32 x 1.6 g 6382=1.x6 g x=3.4 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3.4 g。
32 t x 146=32x t x=8 t 答:32 t 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 8 t。
【方法点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 在进行物质质量的计算时,要审清题意,找出关键数据, 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最后不要忘了对数据进行检验。
核心二 坐标图像型பைடு நூலகம்算题
例2 2018·聊城改编 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 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5-3-1所示。 请回答:

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找出已知量和未 找
知量之间的关系
2×18 2×2 18 kg x
步骤简称 步骤要点
举例
列 列比例式,求解
2×18 2×2

18 kg x
x=18 k2g××128×2=2 kg
答 写出简明答案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2 kg。

回顾检查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18Kg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8Kg ×11.11%=2Kg
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 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
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通电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写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 量间的数量关系 …找
根据以上解题步骤,尝试解决: 练习一: 课本P116----如果要加工一 个铝锅需要1Kg铝,那至少电 解多少千克的氧化铝才能制成 这个铝锅?[Al 27 O 16]
缺 “解” 缺条件“通电”
204 108
你说我说指错误
设的未知 设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kg 量后面又 2Al2O3 4Al + 3O2↑ 加了单位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 点燃 4P + 5 O 2 ===== 2 P 2 O5 ×
× 31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142 15.5 错误 X ×
想一想
未注明单位
31 142
===
未注明单位
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15.5 x
X= 71
×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
答: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4.8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MnO2 2 K C l O 3 ====== 2KCl +3O2 △ 245 96 X 245 X ------- = ------96 4.8克 4.8克×245 X = -------------- = 12.25克 96 答:需要氯酸钾12.25克.

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一、课标分析通过分析课标,本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有 1.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2.学生能直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也可以解决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定量关系。

3.理解化学变化原理,而不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技能。

二、教材分析《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五单元第三节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且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因此,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认识事物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转化,由定性向定量转化,因此,对于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应促使学生从本质上、从微观层面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学比例模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反应中的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和基本任务,因为将来学生能否正确解决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定量问题,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这类问题的化学意义、并找到比例关系,即能否找到化学反应中的相关物质,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计算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质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未来的理想能源—氢能源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分子质量 与___________ 化学计量数 求出二者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
的乘积之比),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正下方。 比例式 列:列出___________, 求解 答案 答:简明地写出__________
2.常见题型: (1)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量。 (2)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 量。
(3)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 算的有关计算。
【板书在线】
【学霸板书】
【自我构建】
【易混判断】 1.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对质量等于各物质的化学式量之 比。 ( √
×
)
2.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知量必须为纯物质的质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一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0第一段后完成: 质量守恒 定律。 1.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循_____________ 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质量 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 质量比 。 的_________
量。 ( )
【微点拨】 各物质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 比,而非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知识点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0、111内容后完成: 1.计算步骤: 未知量 设:根据题意设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写:写出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
已知量 和___________ 未知量 之间质量的关系, 找:找出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