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合集下载

中学生依恋、自我接纳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中学生依恋、自我接纳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中学生依恋、自我接纳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采用自我接纳量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依恋与自我接纳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检验自我接纳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自我接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依恋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且自我接纳也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

(3)自我接纳在母亲依恋与基本能力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这表明,中学生的依恋和自我接纳均能够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

中学生依恋自我接纳学习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一、问题提出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是在情感上、态度上对实际自我的悦纳[1],指个体能够无条件地接纳面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2]。

而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判断和信念[3]。

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具有紧密的联系,自我接纳水平是个体自我效能发挥的重要基础,如果个体不能客观面对、接纳自身特征,不能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具有正确的判断与把握[4]。

也有研究指出,自我接纳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5][6]。

由此可见,自我接纳的程度可以对中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欲和自信心有一定关联,可推测自我接纳会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产生预测作用。

与体验到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相比,同父母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自尊和更好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技能,较低的抑郁焦虑和疏离感等情绪问题,有更少的敌意攻击性行为和社会压力等适应问题[7]。

因此,依恋与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而自我接纳正是对自我的情感和态度。

本研究在探讨依恋与自我接纳、自我接纳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后,考察自我接纳在依恋与自我效能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图1),从而为改善中学生的依恋关系、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纳程度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依据。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引言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Brief Version)是一种经典的心理测量工具,旨在评估个体与父母和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父母和同伴是儿童和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对个体的自尊心、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因其简短和易于使用而受到欢迎。

本文将介绍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的背景、结构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源于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原版量表于1991年由Armsden和Greenberg开发,并被广泛用于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关系。

随着研究对依恋的关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要,简化版量表也被开发出来。

该量表包括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对父母或同伴的依恋的若干陈述。

被试根据自己对这些陈述的认同程度进行打分,以表达自己与父母或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水平。

结构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简版分为两个子量表:父母关系子量表和同伴关系子量表。

每个子量表下包含了5个陈述。

被试需要针对每个陈述,选择一个满足自己情况的选项。

以下是父母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父母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父母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父母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5.我觉得我的父母对我有兴趣,愿意花时间陪伴我。

以下是同伴关系子量表的示例陈述:1.我相信我的朋友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

2.我对我的朋友表达我的真实感受。

3.我感到我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

4.我希望我能像我的朋友一样坦诚地对待别人。

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牟生调【摘要】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与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亲子依恋问卷(IPPA)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对甘肃省四所高校的1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17.31%;②手机依赖的大学生与非手机依赖者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及孤独上得分均呈显著差异(P<0.001);③亲子沟通与孤独和手机依赖都呈显著负相关,亲子疏离与孤独和手机依赖均显著正相关,孤独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P<0.01);④孤独分别在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孤独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7(022)005【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手机依赖【作者】牟生调【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凭其便携性、功能性、互动性等特点,颇受年轻人青睐。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流群体,我国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

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又称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1]手机依赖因其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危害较大。

[2]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在15~40%之间[3],手机依赖问题日益严重。

大学低年级学生(17~21岁)正处于青春期后期阶段,追求人格独立和维持家庭依赖二者并存。

尽管他们远离家庭,但家庭的影响并未削弱,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模式仍对大学生的心理社会发展与适应发挥作用。

中学生网络依赖情况调查问卷问题模板

中学生网络依赖情况调查问卷问题模板

中学生网络依赖情况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A.男B.女2.你所在的年级是?A.高一B.高二C.高三3.是否独生子女?A.是B.否4.是否单亲家庭?A.是B.否5.父亲文化程度?A.大专以上B.高中C.初中D.小学6.母亲文化程度?A.大专以上B.高中C.初中D.小学7.你的课余时间多做些什么?A.看书B.运动C.做家务D.上网E.社团活动F.其他8.接触网络的年龄?A.0-5B.6-10C.11-15D.16-189.除在学校外,平均每天上网时间?A.0.5-1hB.1-3hC.3-8hD.8h以上10.你上网经常使用什么类型软件?A.社交类B.游戏类C.学习类D.工具类E.购物类F.娱乐类11.你每次上网的背景原因/目的大多是?A.休闲娱乐B.获取/学习知识C.生活便利D.社交沟通E.信息获取了解时事F.购物12.在未成年人游戏限制情况下你的游戏时间?A.1h以内B.1-3hC.3-5hD.5h以上13.你是否常常因为深夜上网而睡眠不足?A.是B.否14.你是否因为上网而忽略与周围朋友的互动?A.是B.否15.如果有人在你上网时打扰你,你是否会经常表现出叫喊、愤怒?A.是B.否16.您是否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A.是B.否17.你认为那种上网活动最容易导致网瘾?A.玩游戏B.聊天C.看视频D.浏览网页18.你认为沉迷于网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A.自制力差B.网络世界太吸引人了C.家庭学习压力大D.学习、生活太无聊了E.与同学一起玩网络游戏F.其他19.你认为网络是否让你退步了一些能力?A.人际交往能力B.自我思考能力C.自我表达能力D.其他20.你认为自身对于网络使用的把握度是?A.时间控制很好,不会耽误生活和学习B.时间大体在自己控制之中,适可而止C.想控制时间,但经常忘记D.没有时间概念,顺其自然21.你认为是什么左右着你对上网的看法或感受?A.各种网友的评论B.多样的舆论C.网络上的环境D.网络治理E.大数据推送F.广告推送G.网络上的信息质量H.其他22.监护人对你上网的态度如何?A.不限制上网B.偶尔限制上网C.经常限制上网D.不允许上网23.闲暇时间,父母会?A.看电视B.读书看报C.亲子时间D.上网E.其他24.家长允许你玩网络游戏吗?A.不允许B.允许周末玩C.允许每天玩D.自由安排25.在过去的12个月中,你感到孤独的频率是多少?A.从不B.很少C.有时D.经常26.网络内容丰富剌激能够满足我的心理需求。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作者:周细兰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06期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青少年依恋问卷”为测量工具对983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青少年的依恋水平越好,其学业成绩就越好。

(2)父亲依恋、母亲依恋能显著预测学业成绩,而同伴依恋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学业成绩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188-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06.124一、问题提出目前就青少年依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同时,已有研究中对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工具较为混乱,信效度不高;对于如何界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采用信效度较高的测量方法对青少年的依恋水平及学业成绩进行界定,系统探讨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后期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青少年的依恋水平,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目的,促进青少年健全发展。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我校七、八、高一、高二四个年段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8份,回收率92.3%;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983份,有效率为88.7%。

(二)研究工具1.青少年依恋问卷。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共包括3个分问卷,对父亲、母亲和同伴分别进行评定。

每个分问卷包括25个项目,3个维度:信任、沟通、疏离。

2.学业成绩测量。

经查阅大量文献[1][2][3],可知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都以月考、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加权平均,即可当做学生的学业成绩。

本调查中也采取相同的学业成绩认定方法,以七、八、高一、高二四个年段于同一时间测试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为参照标准。

【调研问卷模板】依恋型人格测试

【调研问卷模板】依恋型人格测试

【调研问卷模板】依恋型人格测试
1. 我常常担心我的伴侣不再爱我

不是
2. 我害怕别人一旦了解真正的我,就会嫌弃我

不是
3. 我一不恋爱就感觉焦虑,生活像缺了什么似的

不是
4. 当伴侣不和我在一起时,我就担心他是不是看上了别人是
不是
5. 向伴侣倾诉内心感受时,我担心对方发现我不好的一面是
不是
6. 我经常为恋爱思绪不宁

不是
7. 我很快就对伴侣产生依赖感

不是
8. 我对伴侣的情绪变化很敏感

不是
9. 我担心如果现在的伴侣离开我,我再也找不到爱我的人

不是
10. 如果和恋人发生冲突,我有时会不假思索地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言行偏激,过后又懊悔

不是
11. 我担心自己没有魅力

不是
12. 如果我发现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而喜欢别人,我会感到万分难过是
不是
13. 如果我的伴侣表现有些冷淡疏远,我会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是
不是
14. 如果我的伴侣想和我分手,我会用尽一切办法,让他知道放弃我是他的错(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

不是。

依恋问卷

依恋问卷
1
2
3
4
5
6
7
6.我担心恋人不会象我在乎他(她)那样在乎我
1
2
3
4
5
6
7
7.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觉得不自在
1
2
3
4
5
6
7
8.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
1
2
3
4
5
6
7
9.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1
2
3
4
5
6
7
10.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
1
2
3
4
5
6
7
11.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退缩不前
项目内容
非常不赞成
比较不赞成
有点不赞成







比较赞成
非常赞成
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4
5
6
7
2.我担心我会被抛弃
1
2
3
4
5
6
7
3.我觉得和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1
2
3
4
5
6
7
4.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
1
2
3
4
5
6
7
5.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我自己在退缩
1
2
3
4
5
6
7
34.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
1
2
3
4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本问卷问及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妈妈、爸爸和亲密朋友,与你之间的关系请仔细阅读每个部分的说明。

第一部分
下列某些句子问及你对妈妈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妈妈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妈妈角色的人(例如,生母、继母、奶奶、外婆、阿姨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部分问及你对爸爸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爸爸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爸爸角色的人(例如,亲生爸爸、继父、爷爷、外公、叔叔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这个部分问及你与亲密朋友们之间的关系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仁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有时符合4=常常符合5=完全符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
本问卷问及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妈妈、爸爸和亲密朋友,与你之间的关系。

请仔细阅读每个部分的说明。

第一部分
下列某些句子问及你对妈妈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妈妈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妈妈角色的人(例如,生母、继母、奶奶、外婆、阿姨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1=完全不符合 2=不太符合 3=有时符合 4=常常符合 5=完全符合
这部分问及你对爸爸的感受,或者是你对扮演爸爸角色的那个人的感受。

如果有几个扮演爸爸角色的人(例如,亲生爸爸、继父、爷爷、外公、叔叔等),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个人进行回答。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1=完全不符合 2=不太符合 3=有时符合 4=常常符合 5=完全符合
这个部分问及你与亲密朋友们之间的关系。

请阅读每个句子,在每题末的括号内填入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一个数字。

1=完全不符合 2=不太符合 3=有时符合 4=常常符合 5=完全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