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ickering柱后衍生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合集下载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目录
01
02 抗生素发展历程
03 作用机理与特点
04 不良反应
05 抗生素的给药方案
06 临床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是抑制蛋白质合成、为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其以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结核菌属和葡萄 菌属为特点,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发挥抗菌作用时必须有氧参加,所以对厌氧菌无效。
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给药方案的选择:药效学取决于 PD和 PK相结合的浓度指标Cmax/MIC>8~12。 氨基糖苷给药方案选择1日1次疗法有利于Cmax/MIC>8~12,疗效高,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氨基糖苷1日多次给药 (如8~12h给药1次)是在首次暴露效应之后恰好在“适应性耐药期”给药,不产生杀菌作用,反而强化适应性耐 药。适应性耐药2h开始6~16h耐药性最高,24h药效部分恢复。每日1次给药,耳、肾毒性≤多次给药,1次给药 消除加快,多次给药体内积累多。
作用机理与特点
早期发现氨基糖苷类药物是经直接作用于细菌30S核糖体亚单位、使细菌发生读码错误而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的。近年来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此类药物是直接与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 rRNA解码区的A部位结合的。虽然氨 基糖苷类药物的结合点都是16S rRNA的保守区域,但它们对原核和真核核糖体的作用并不相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抗生素发展历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链霉菌产生的,一类由小单胞菌产生。
1.源自链霉菌的氨基糖苷类药物
1943年,从放线菌属灰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到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此后继续发的新霉素(1949 年)、卡那霉素(1957年)以及用于治疗原虫感染的巴龙霉素(1965年)、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强的妥布霉素 (1970年)、广泛兽用的安普霉素(1970年)、用于轻度感染的核糖霉素(1970年)、用于治疗淋病的大观霉素 (1971年)和利维霉素(1972年)都是从链霉菌中提取的天然氨基糖苷类药物。

美国Pickering柱后衍生仪-检测苯丙酮尿症和枫糖尿症

美国Pickering柱后衍生仪-检测苯丙酮尿症和枫糖尿症

PKU and MSUD检测苯丙酮尿症和枫糖尿症45678312Minuteste M el I + u e L ry T eh P NormalNeonate serumNeonate serum with elevated Phenylalanine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和枫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是由基因转录引起的代谢疾病。

PKU 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陷,引起苯丙氨酸水平的提高。

MSUD ,可在血液中检测到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和异-亮氨酸(alloiso-leucine)水平的提高。

由于支链酮酸脱羧酶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些支链氨基酸浓度的提高。

如果对新生儿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的神经发育迟滞(PKU),甚至导致死亡(MSUD)对于MSUD 新生儿,无论诊断结果确定或出现疑问,都必须立刻在饮食中限制Val, Leu 和Ile 的摄入。

MSUD 病人必须规律地监测并配合饮食治疗,因为即使是非常少量的支链氨基酸的摄入,都会导致血液中氨基酸浓度的巨大波动。

由于每一种支链氨基酸都需要独立地校准和检测,所以MSUD 比PKU 更难于在饮食方面控制病情。

Pickering Laboratories PKU/MSUD 柱后衍生法是一种快速、全自动的定量检测血样中Met, Leu+Ile, Tyr 和Phe 的方法。

进样时间是13 min ,但实际分析时间只有7 min 。

Pickering 锂离子交换柱,加上配套的洗脱液和柱再生剂,将提供最佳的分辨率、灵敏度和重现性。

柱后衍生试剂为TRIONE ® 茚三酮。

方法柱后衍生条件柱后衍生系统: 反应体积: 0.5 m L 温度: °C 试剂: 茚三酮流速: 0.3 /min检测器: 可见光570 nm分析条件色谱柱: 高效锂离子交换柱4.0x100 mm, 货号0354100T锂离子保护柱: 2.0x20 mm, 货号0352020温度: 38°C流速: 0.35 mL/min@ Pickering Laboratories 开发了一种采用高效锂离子交换柱的快速PKU-MSUD 检测法。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历程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在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中都表现良好,如肺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手术感染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氨基糖苷类药物发展历程,并讨论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1.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氨基糖苷类药物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由Streptomyces菌株中分离出来的,其化合物结构中包含多个氨基糖苷基团和氨基苷基团。

最早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为卡那霉素,它被证实可以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和肺炎球菌感染。

随后,其他较早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受益于化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药物合成更加简单和可靠。

例如,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糖基和核苷基进行化学修饰可以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被开发出来,包括新霉素、司米替丁、坦索罗辛和亚胺培南等。

2.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应用范围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肺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手术感染等方面表现良好。

此外,氨基糖苷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和梅毒等感染病。

然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和耳毒性。

因此,医生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并改变给药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3.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未来的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它们可能会通过运用新技术,例如基因编辑和机器学习,来设计更有效的药物分子。

此外,新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更加个性化,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要。

例如,基于患者的基因型和细菌感染情况,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总的来说,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有效的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药物,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年的发现和开发,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高效液相色谱_柱后衍生法检测水中呋喃丹残留量的方法研究_施俭

高效液相色谱_柱后衍生法检测水中呋喃丹残留量的方法研究_施俭
采样时间水源水黄浦江某水厂黄浦江水源水长江某水厂长江2008年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08年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08年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2008年1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上海市水源水和水厂出厂水中呋喃丹测定结果glab4determinationresultstapwaterrawwater大体积进样时饮用水和纯水中加标试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ab5precisionspikedexperimenttapwaterpurewaterusinglargevolumeinjection加标浓度gl1饮用水中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rsd纯水中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rsd10848223925162饮用水和纯水中加标试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ab3precisionspikedexperimenttapwaterpurewater加标浓度饮用水中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rsd纯水中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rsd01107813584495059889298168呋喃丹标准色谱图fig2standardchromatogramcarbofuran71vol28结论1采用固相萃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饮用水和纯水中高低两种浓度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的试验结果都在80110之间tcc182柱提供了良好的峰形和较高灵敏度呋喃丹的检测限0033gl远远低于国标的检测限0125epa5531国标gb575092006方法相比准确度和精密度也得到了提高
引起对地下水的污染, 为此美国对呋喃丹使用作了 一些地区性限制,我国在 2007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 的新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中 也列入呋喃丹作为检测指标。
图 1 呋喃丹结构式 Fig.1 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carbofuran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氨基糖苷类(Aminglycosides)曾称氨基甙类,是由微生物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取的一类由氨基糖(或中性糖)与氨基环乙醇以苷键相结合的易溶于水的碱性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的特点有:水溶性佳,性质稳定。

抗菌谱广,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结核菌均具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分类自1944年Waksman等报道了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以来,已报道的天然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数已超过3000种,其中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近200种。

这些抗生素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产生的抗生素。

二是由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e)产生的抗生素。

按照抗菌特点、结构特点及发现与合成先后次序,可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划分为以下三代:第一代以卡那霉素为代表,包括链霉素、阿泊拉霉素、新霉素(N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利维霉素等,以结构中含有完全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乙醇相结合、不抗绿脓杆菌为共同特点。

第二代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它们包括:小诺霉素(NCR)、强壮霉素(阿司米星)、司他霉素等。

第三代以奈替米星(NTL)为代表,全系1-N-(2-DOS)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

作用机理与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rRNA解码区的A部位。

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无作用。

本类抗生素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呈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更强。

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可用于胃肠道消毒。

氨基糖苷类易产生耐药性,同类药间有交叉耐药性,其耐药性的生化机制最主要是因为细菌借助质体产生钝化酶,钝化或分解抗生素,其次还包括:(1)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致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体内;(2)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变异,使抗生素的原始作用点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与之结合起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李思聪; 孙宇辉【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9(044)011【总页数】14页(P1261-1274)【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生物合成【作者】李思聪; 孙宇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图1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化合物Fig.1 Amino glycoside compounds氨基糖苷(aminoglycoside)抗生素是以氨基环醇为母核,并含有氨基糖环和糖苷键为结构特征的一类化合物。

1944年,第一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streptomycin)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中被发现(图1)[1],由于对结核分枝杆菌表现出的优良活性,成为当时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其发现者Waksman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发现、分离与鉴定进入黄金时代,更多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如1949年,Waksman等[2]从弗雷德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中发现的新霉素(neomycin);1957年,Umezawa等[3]从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kanamyceticus)中发现的卡那霉素(kanamycin);1963年,Weinstein等[4]从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中发现的庆大霉素(gentamicin);1967年,Higgins等[5]从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中发现的妥布霉素(tobramycin),以及Weinstein等[6]于1970年从伊尼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inyoensis)中发现的西索米星(sisomicin)等(图1)。

尽管结构上各有差异,但它们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特异性地结合于细菌核糖体30S 小亚基16S rRNA的氨酰-tRNA位点,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表现出对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菌优异的杀灭活性[7-9],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卡那 +
+
庆大 ++
+
妥布 ++
+
阿米 +++
+
西索 ++
+
奈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主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链霉素(Streptomycin)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
肠道手术前消毒及肝昏迷患者
大观霉素
对淋球菌高敏
(Spectinomycin) 用于耐青霉素菌株和对青霉素过敏的
(淋必治) 淋病患者
万古霉素
(vacomycin)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剧痛,只宜静注,不易 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由肾排泄。 抗菌机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对G+菌有强大杀菌作 用,对G-菌无效。细菌对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用: 用于G +耐药菌(耐青霉素金葡菌)的严 重感染;口服治疗假膜性肠炎、消化道感染。 不良反应 : 毒性大——耳、肾毒性,过敏反应,静 脉炎等。

PICKERING 柱后衍生系统操作手册

PICKERING 柱后衍生系统操作手册
3. 从1100自动进样器进样阀出口连接0.01英寸内径左右的PEEK管线 到PCX 5200的“From Injector”处(注意在PCX 5200仪器上此接 头含有一个可更换的0.5u过滤器,因此此处接头必须使用PEEK接 头)。
4. 从PCX 5200的“To Detector”处连接0.01英寸内径左右的不锈钢 或PEEK管线到1100荧光检测器流通池入口。
1/ 8
1/ 8
“From Injector” 处必须PEEK PEEK Upchurch Upchurch
带1/4-28螺母 的反向压环
带1/4-28螺母 的反向压环 带1/4-28螺母 的反向压环
带1/4-28螺母 的反向压环用 于气体控制模 块,铜螺母用 于钢瓶 带1/4-28螺母 的反向压环
检测:
荧光检测器:λ ex 330nm , λ em 465nm 氨基甲酸酯分离柱0846250(4.6×250mm), C18, 5um
氨基酸分析 氨基酸的衍生化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茚三酮(Ninhydrin)衍生
化,茚三酮与一级氨基酸反应产生深蓝色或紫色,称为罗曼紫,吸收 波长570nm;茚三酮与二级氨基酸反应产生一种黄色物质,吸收波长 440nm。这个反应需要130℃高温和500ul反应器。
三. 典型应用的分析方法
氨基甲酸酯分析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中均含有下N-甲基氨基甲酰基,在USEPA方
法531.1中列出了十种分析物的结构式如下图(包含1-萘酚和内标 BDMC)。它们按照在C18柱上的流出顺序列出。除了1-萘酚外,它们 均含有N-甲基氨基甲酰基部分(用OR表示),甲萘威carbaryl(9)在 柱后反应器中也水解产生1-萘酚,注意从甲萘威carbaryl(9)水解产 生的1-萘酚与标样中的1-萘酚的保留时间不同,这对故障排除非常有 用。氨基甲酸酯的分离可通过Pickering 5u 25cm C18或C8柱在42℃ 或37℃下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步骤
安普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货号 描述
9410917 ALKION™阳离子交换柱 K +
型 4.0x150 mm 9493020 ALKION™保护柱 K +
型 3.0x20 mm 1700-1118 氨基糖苷类提取溶液, 4x950 mL/瓶 1700-1101 磷酸钾洗脱液, KO1, 4x950 mL/瓶 1700-1102 氢氧化钾洗脱液, KO2, 4x950 mL/瓶 1700-1103 氯化钾洗脱液, KO3, 4x950 mL/瓶 O120 o-PHTHALALDEHYDE (OPA), 1x5 g/瓶 OD104 OPA 稀释剂, 4x950 mL/瓶 3700-2000
THIOFLUOR™, 1x10 g/瓶
色谱柱和试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经常使用于动物饲料中用来控制肠道中的微生物,这有助于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

这需要一种检测方法来测定饲料和畜牧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浓度。

下面阐述一种检测饲料和畜牧产品中氨基糖苷类物质的简便、稳定的分析方法。

样品与同类的提取溶液混合均匀后,粗提液直接进样H P L C 离子交换
柱分析。

柱流出物与OPA//Thiofluor™衍生试剂混合,衍生试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胺部分形成高效的荧光衍生。

方法
分析条件
色谱柱: ALKION™ 阳离子交换, K +型, 4 x 150 mm, 货号9410917 ALKION™ 保护柱,
3 x 20 mm, 货号9493020温度: 40 °C
流速: 0.8 mL/min
流动相: KO1, 钾离子缓冲液
KO2, 钾离子滴定用标准液 KO3, 钾离子强度调节剂
柱后衍生条件
柱后衍生系统: Pinnacle PCX 或Vector PCX
反应体积: 0.15 mL 温度: 45 °C
试剂: o-Phthalaldehyde/Thiofluor + Brij 35®流速: 0.3 mL/min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λex: 330 nm λem: 465 nm
样品与提取溶液(货号1700-1118)按1:10(w/v)比例混匀10 min 。

离心10 min 。

混合液分为三层:颗粒层、悬浮乳状物层、悬浮脂肪层。

用小铲小心地刮起并去除脂肪层。

把乳状物转移到密封样品瓶中。

把此样品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 min 使乳状物沉淀。

离心10 min 。

上清液过滤0.45 μm 滤膜后,置于自动进样瓶中。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in Feed
饲料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
Minutes
03
02
01
0Standard
obtained from
US Pharmacopeia
Neomycin B
时间[min] K01 [%] K02 [%] K03 [%]
0 67 33 0
5 67 33 0
15 14.7 7.3 78
20 0 7.3 78
20.1 0 22 78
21 0 22 78
21.1 67 33 0
安普霉素(Apramycin)分析
样品: 11.1 mol安普霉素上样分析
庆大霉素(Gentamicin)分析
样品: 5 x 10-6 g 庆大霉素混合
物上样分析
新霉素(Neomycin)分析
样品: 2.75 nmol 新霉素上样分析
时间[min] K01 [%] K02 [%] K03 [%]
0 43 31 26
20 9 13 78
30 9 13 78
30.1 0 22 78
31 0 22 78
31.1 43 31 26
时间[min] K01 [%] K02 [%] K03 [%]
0 60 40 0
15 13.2 8.8 78
25 11 11 78
25.1 0 22 78
26 0 22 78 26.1 60 4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