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及处理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0-12-06T17:22:16.7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陶雷[导读] 骨水泥硬化后,安装假体头并将假体复位。

陶雷(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骨科吉林白山 134300)【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261-02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治疗方法对大腿疼痛的影响。

方法对在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我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3岁,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8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1岁,对两组患者3年内出现的患侧大腿疼痛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可减少大腿疼痛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对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关键词】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大腿疼痛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该病的公认治疗方法,大腿疼痛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但对术后大腿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并且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两种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所致的大腿疼痛做出临床探讨。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69例,均为术后3年以上,均获成功随访,其中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3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8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1岁。

2 治疗方法2.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取侧卧位,患侧在上。

取髋部的后外侧切口(Gibson入路),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在暴露的过程中注意对坐骨神经的保护。

伴随着患肢的屈曲、内收、内旋分离大粗隆和臀中肌连接部分,充分的暴露髋关节。

中医骨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临床评价研究

中医骨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临床评价研究

中医骨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临床评价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6T01:20:40.3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期作者:章丹蒋海燕陈萍[导读]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章丹蒋海燕陈萍黄山市中医医院安徽黄山 245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 年6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人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骨伤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效果、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变化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患者护理后V 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进行中医骨伤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且护理工作满意度与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医骨伤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疼痛;功能髋关节置换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方式,切除病灶,改善疼痛症状,能够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但手术创伤性大,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慢,生活质量低。

中医康复护理在术后临床护理中的潜力逐渐凸显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医学认为,骨伤造成气滞血瘀,影响人体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其脏腑功能,再加上手术创伤造成患者表现出应激状态,瘀血不散,术后康复时间长。

中医骨伤护理是基于中医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多种中医特色护理措施促进术后康复,对改善其身心状态,预防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评估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评估

评 价 和 治 疗 全 髋 关 节置 换 术 ( THA) 疼 痛 是 关 节 外科 最 为 困难 的挑 战 之 一 。THA 后 疼 痛 后
鉴 别诊 断主 要 涉及 疼 痛 的 内在 原 因和 外在 原 因 。详 尽 的病 史 和 体 格 检 查 是 诊 断 基 础 , 痛 的 诱 因 、 续 疼 持 时间、 程度 、 位 和 性 质 均 能 为 诊 断提 供 重要 线 索 , 格 检 查应 侧 重 于检 查 诱 导 疼 痛 症 状 加 重 的 体 位 。根 部 体
臼假体后倾所致髂 腰肌撞击 、 肌腱 炎 、 血肿 、 腹股 沟疝 、 股
疝 、 孔 疝 引 起 的疼 痛 , 妇 科 、 尿 生 殖 系 统 病 变 引 起 闭 或 泌 的疼 痛 1 ] 神 经 根 受 压 引 起 的 疼 痛 , 位 于 臀 部 并 可 ] 和 常
超越膝关节远端 , 呈放射痛 。然而 , 髂腰 肌肌腱 炎引起 的 疼痛 , 往往 与 髋 关 节 伸 屈 活 动 有 关 , 如 坐 下 或 站 起 时 引 例 起髋部不适 。大腿 部尤 其是股 骨 中 13区域外 侧疼 痛 , / 往往提示股骨假体 松动 , 或者 是股 骨与股 骨假体 柄之 间 弹性模量 不 匹配 。对 于后 一种 原 因引起 的大腿 外侧 疼 痛, 目前尚无确切 的理论定论 。但 大量文献报道表 明, 某 些病例经假体柄骨 水泥 固定或 生物学 固定相 当理想 , 但 这些病例同样存在疼痛 。 对 于 突然 发 生 的 疼 痛 必 须 采 取 全 面 检 查 措 施 , 如 例 疼痛发生于一次外伤后 , 那么外伤性假体 松动 、 骨折必须 要排除 。血肿 、 口持续 渗出 , 创 或术后抗生素使 用时间过 长, 均可能引起感染 而导 致疼 痛。其 他 一些感 染 因素包 括全身性疾患 , 近期有 牙科 、 或 胃肠 道 、 生殖泌 尿 系统手 术, 免疫抑制 疾病 , 胖及炎 症性关 节 炎等 。最后 , 肥 如果 存在全身性 症状 , 近期体 重 明显下 降、 身乏 力、 欲 如 全 食 不佳等 , 必须仔细全 面检查 , 除 TH 排 A后 感染或 可能隐 匿 的恶 性 肿瘤 。 同时 , 可 能 了 解 住 院 治 疗 信 息 , 尽 如

帕瑞昔布钠和布桂嗪在全髋术后镇痛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和布桂嗪在全髋术后镇痛的应用

表 3 总体 满 意 度 调 查表
很好


一般


好 评 率
5 % 0
8小 时 内 。两 组 病 人 盐 酸 哌 替 啶 的 用 1 . 例 便续抄 一个 随机数 . 以 n后将 得 4 除
到 的余 数 作 为 所抽 实验 编 号 的序 号 ( 若 量 。 整 除则 余 数 为 n 。纳 入 标准 :年龄 < 5 ) 8
10 , qh A 8小 时 内 平 均 用 量 7 .0± 50 功 能恢 复不 满 意 。 此 , 要 笔者 提 供 有 定 )0 mg 肌 肉 注 射 , 8 。 并 根 据 疼 痛 替 啶 . 组 4 为 需
效 的镇 痛 方 案 。于 2o 年 5月 开 始 , 09 对 程度 ( A > ) 以肌 注 5mg 酸 哌 替 啶 2 . m1B组 用 量 为 3.3 2 .1 1两 V S3 0 盐 73 . 8 33 + 5 m . 8
随 机 数 字表 中任 意 一 个 数 开始 ,沿 同一 关节疼痛 的分数 ;② 患者仰 卧位可 以主 方 向顺 序 每 个 实 验 编 号 依 次获 取 一 个 随 动外 展患 肢 达 4 。 的 时 间 ; 出 院时 记 5时 ③ 机 数 , 将 随 机 数 除 以 组 数 ( 数 为 2 录 下 患 者 住 院期 间 的 总 体 镇 痛 满 意 度 。 再 组 ) 求 余 数 。 整 除则 余 数 取组 数 , 后 按 余 分 为很 好 、 、 若 最 好 一般 、 等 四级 ; 不 良反 差 ④
参 与 了 这 项 随机 单 盲 对 照 试 验 。先 采 用 法
( u rcrt gsoe, RS) 分 n mei ai c r N n ,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诊断
具备下述5项标准中的3项: CRP>10mg/L ESR>30mm/h 关节穿刺细菌培养阳性 术中组织脓样表现 术中细菌培养阳性
张先龙-人工髋关节外科学:从初次置换到翻修
诊断
ESR和CRP对于诊断感染的敏感性较高为 96%,但特异性较低,仅有59%,阴性预测 值为95%-排除感染
之间间隔时间长短
处理
二期翻修
二期翻修的优势: 置入假体时可再次充分清创 如发现仍然存在感染,可再次清创植入占
位器或关节切除成形 迁延不愈的感染病灶可以被切除。
处理
关节切除成形
其他治疗无效的感染(包括抗生素骨水泥 占位器植入)
没有任何重建方法可以挽救感染病例的关 节功能。
处理
关节离断
严重感染威胁患者生命。 因感染而反复翻修手术失败导致软组织和
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是没有疼痛的,如果 出现疼痛,就必须考虑感染的可能性
诊断
Meehan等认为,如果临床证实以下3项中的 1项,可以诊断为感染:
关节液或假体周围组织连续2次或2次以上培 养出同一微生物
假体周围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急性炎症 出现与假体相通的窦道
Clin Infect Dis,2003,36(7)
MRI和CT对于诊断感染没有多少价值
处理
感染的处理方式包括: 抗生素治疗并保留假体 开放清创冲洗,保留假体,更换内衬 取出假体。包括一期翻修置换、二期翻修
置换、关节切除成形、或关节离断术。
处理
在选择处理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很多相 关因素,包括:
感染的深度和出现时间 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 假体有无松动 致病菌种类 宿主抵抗感染的能力 患者的期望等
引起感染的原因
术中污染 体内他处有感染性病灶。如上呼吸道感染、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材料为人工髋臼以及人工股骨头,过去由于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两者的材料均为金属材质,并发症较多,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除了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还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以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有哪些①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在术中依然会有风险的发生,在术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髋关节脱位就是其中一个,也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髋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前脱位和后脱位,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一个月至三个月之内,术后的频繁活动也与脱位有关,下床时过度伸腿也有关,当然手术过程中的复位不当也有一定联系。

②术后感染:有研究表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约为4%左右,术后感染很容易造成术后恢复缓慢,也有可能存在较高的病残率。

引起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手术环境、伤口清洁不当、术后伤口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合理的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术前和术后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出现可能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由于手术人群老年人居多,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的康复以及活动会逐渐减少,更加增加了血液的凝固,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④假体磨损:人工髋关节的假体磨损,垫跟头之间磨坏或碎了,这是假体磨损和碎裂的并发症。

还有假体松动,髋关节置换术后,因为活动太早或不合理的运动,在骨头跟人工假体之间骨头没长好,过度暴力会引起假体松动,松动就出现关节疼痛、不舒服,这样的患者可能需要做翻修手术来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医生常喜欢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

短期康复包括在极少或没有辅助器械的情况下行走,放弃使用止痛药,转而服用简单的非处方药物,一般在10至12周内就能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1.通过问病史明确疼痛部位、疼痛发作时间特点及疼痛发作特点 2.仔细的体格检查 3.完善辅助检查(血、X线、CT、MRI) 4.综合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疼痛原因
请多多指教
关节内因素-假体下沉、无菌性松动
髋臼杯松动: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沟居多,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股骨柄松动:疼痛以大腿部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关节。 疼痛特点:持续时间较长,不能长距离的行走,负重时明显,休息后
可减轻或缓解,髋部旋转动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现Trendelenburg征 (单腿站立试验),有时会自愿使肢体缩短并转向外侧。
体格检查
屈曲或伸直的极点上出现疼痛:全髋关节松动 髋的全程活动中均有疼痛:急性感染 大转子有压痛:大转子的滑囊炎(不愿向患侧卧、髋关节内旋
时使臀大肌紧张压迫滑囊使疼痛加重)
耻骨支的压痛:应力骨折的存在可能
大腿的局限性压痛:股骨柄假体松动,也可能是应力集中的
表现。
脊柱或骶髂关节的触痛:提示这些部位有病理变化 在大转子、坐骨的腘绳肌起点、臀大肌止点以及
神经根性疼痛(腰突、椎管狭窄等)、梨状肌卡压
腹股沟部位的疼痛:THA后可出现肢体过长、头臼压力过大出现髋
臼软骨磨损,股骨头内陷,继发于髂腰肌腱炎(髂腰肌激惹引起的疼痛往 往是在抵抗屈髋时加重)或髂耻滑囊炎
病史-疼痛的部位特点
大腿痛:1.股骨柄假体松动:尺寸不匹配(股骨与股骨假体柄之间),
假体柄偏置、股骨柄远端应力集中等 2.假体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股骨假体柄的硬度、柄直径较 大有关 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骨水泥股骨柄
髋臼软骨的磨损也可引起疼痛
病史-疼痛发作的特点
髋关节处于一定的位置时出现疼痛:髋关节不稳或者半脱位 休息或夜间出现的持续疼痛:感染或肿瘤 术后存在与术前一样的疼痛:考虑有否关节外的原因,放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及处理
全髋关节术后有很多病例会出现疼痛,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与植入物有关的、关节内的,关节周围的、以及远处神经所致的。

关节外的相关病变包括椎间盘病变、脊柱关节炎、椎管狭窄、转移性或原发性肿瘤、血管阻塞、应力性骨折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等。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按持续的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如外伤等。

慢性疼痛定义为一个月以上,有一个慢性的进程,呈持续性或间隙性发作。

疼痛原因通常可分为骨骼肌肉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大多数属于前者。

较多关节置换的病人在长时间坐位后开始行走活动,都会出现一些疼痛和僵直。

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很轻微,对日常活动没有任何影响,也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严重到致残的地步。

如人工关节松动的病人会有持续较长时间的疼痛,不能长距离的行走。

髋臼杯松动的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沟居多,股骨柄松动的疼痛以大腿部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关节。

疼痛通常在负重时明显,休息后可减轻或缓解,髋部旋转动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现Trendelenburg证或痛性步态,有时会自愿使肢体缩短并转向外侧。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不久即出现疼痛是非常令人担心的,表明可能出现了感染或假体没有获得
初始的稳定性(Initial Stability),或为髋外因素引起的髋部牵涉痛。

如果出现假体的分离,可出现异常响声。

疼痛也可以由于粘液滑囊炎,肌腱炎,腰椎疾病,脓肿和疝气等疾病引起。

病史对确定全髋术后疼痛来源非常重要,应对患者的病史详细地追问、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发作特点可能会提示诊断,尤其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例如,有肿瘤或夜间疼痛病史提示是否存在肿瘤性疾病,能导致菌血症的操作病史提示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有腰背部疼痛史可能提示脊柱疾病可能是髋关节疼痛的病因。

代谢性骨病问题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能使医生警惕患者发生应力性骨折的危险。

外周循环疾病有时也会表现在髋部或大腿区的不适。

需要确定疼痛是否与手术有关,术后不久出现超过预料的疼痛应考虑的可能为急性感染、血肿、异位骨化、组织卡压、假体撞击、初始固定失败或不稳。

当髋关节置换术后有一段时间无痛后出现髋关节疼痛,需要考虑的原因有:假体松动,慢性感染,生物学应力反应,软组织问题(如肌腱炎或滑囊炎)以及假体不稳定。

假体长期使用后导致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反应,能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引起假体松动。

磨损颗粒导致的滑膜炎也能引起髋关节的疼痛。

髋臼杯松动常导致臀部或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单极或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使用后可出现肢体过长、头臼压力过大出
现髋臼软骨磨损,股骨头内陷,所出现的疼痛也常在腹股沟部位。

如果股骨柄假体松动,则通常表现为大腿痛。

一旦股骨柄假体失败,特别是长柄假体,某些患者疼痛可表现在膝关节部位。

对一个稳定的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如出现疼痛,则常在大腿部位(大腿痛)。

髋关节外侧或大腿外侧疼痛,应考虑有股骨大转子滑囊炎的可能。

位于腹股沟的疼痛也可以继发于髂腰肌腱炎或髂耻滑囊炎。

突然改变体位而引起的疼痛,如坐一段时间后站起,或行走时开始的几步(“起始痛”),通常和假体松动有关。

疼痛可以位于腹股沟部位、臀部或大腿,与假体松动的组件有关。

松动的疼痛常常和活动有关,并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加重。

然而,同样的疼痛也可以发生于假体固定良好的病人,如大腿痛,尤其多见于活动量大,劳动强度大的病人中。

人工股骨头置换后肢体过长、髋臼所受压力过大,并有髋臼软骨的磨损也可引起活动性疼痛。

由于髋关节不稳或者半脱位引起的髋关节疼痛,常在髋关节处于一定的位置时出现。

病人可以主述或没有主述半脱位的经历,而主述在腹股沟处或臀部疼痛,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可以导致关节囊的炎症或软组织炎症。

在休息或夜间出现的持续疼痛,应多考虑与感染或肿瘤有关。

虽然原发性肿瘤或骨盆、股骨及脊柱的转移性肿瘤不是常见原因。

术后存在与术前一样的疼痛也应考虑有否关节外的原因。

如果有放射性的膝关节以下疼痛,麻木,
麻刺或烧炙感,应考虑腰椎疾病为可能的原因。

神经根性疾病,椎管狭窄,神经源性疾病,机械性下腰痛需要作鉴别诊断。

大腿痛常见的原因是股骨柄假体的松动。

但是大腿痛不仅发生在假体松动的病人,也发生在假体固定牢固及一些固定很好的骨长入型假体的病人。

通常假体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被解释为与股骨假体柄的硬度(Stiffness)有关。

大多数大腿痛发生于术后一年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病人大腿痛会自行消失。

在检查髋关节活动时,如在屈曲或伸直的极点上出现疼痛可能是由于全髋关节松动引起的,而在髋的全程活动中均有疼痛可能提示有急性感染的存在。

在髋关节屈曲90度时采用推拉的手法可能有助于半脱位的发现,也可以证实有不稳定的存在于否。

检查还应包括手的触摸检查,包括髋关节、附近的滑囊及肌腱的止点。

如大转子的滑囊炎患者不愿向患侧卧,大转子有压痛,髋关节内旋时使臀大肌紧张压迫滑囊使疼痛加重。

耻骨支的压痛提示有应力骨折的存在可能。

大腿的局限性压痛在股骨柄假体松动时很常见,也可能是应力集中的表现。

由于臀部及大腿的疼痛有可能继发于腰椎的疾病,检查腰背部及下肢神经的症状有助于发现疼痛的来源。

沿脊柱或骶髂关节的触痛,可提示这些部位有病理变化,在大转子、
坐骨的腘绳肌起点、臀大肌止点以及梨状肌区域的触痛,可提示这些部位的软组织炎而引起局部的疼痛。

神经的检查应包括股神经、坐骨神经及闭孔神经。

椎管狭窄可存在全髋置换术前,但由于髋部病变限制了病人的活动,神经症状可能不明显。

全髋术后,长距离的步行成为可能,椎管狭窄的症状会变得明显而引起病人的重视。

全髋术后的急性疼痛可能由术后血肿引起。

严重的血肿有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的麻痹。

术后过分地使用抗凝剂增加了血肿的危险性。

关节感染通常有局部的红肿,皮肤温度的升高,保护性痉挛。

全髋术后病人出现异常或不可解释的下肢疼痛,应考虑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可以由任何一种创伤引起,它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病程的进程和损伤的严重程度,手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联性。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指以肢体疼痛、肿胀、僵硬、皮肤变色、多汗和骨质疏松为特点的一组临床表现,由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和延长反应所引起。

在获得对疼痛性人工全髋关节病人的详细资料后,焦点问题是对疼痛性全髋或相关疼痛综合症进行处理。

在病人的病史方面,应注意点有:疼痛出现的时间和特性,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持续时间,在何种情况下疼痛加重或可得到缓解,
有否放射性疼痛,相应异常的检查发现,最重要的是疼痛的严重程度。

这些对疼痛的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

疼痛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对导致疼痛的原因进行治疗。

对无明显特殊检查发现的病人,通常可使用的药物是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Nonsteroided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NSAIDs)。

提倡应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疼痛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即先使用温和的止痛药,如无效在逐渐使用较强烈的止痛药物。

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可单独使用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或和其他的辅助药物一起治疗。

如果使用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温和的吗啡类镇痛剂可以加用,无效的话还可使用强效的吗啡类镇痛剂。

也有作者提倡对痛性的全髋置换进行局部关节内注射布比卡因(Bupivicaine)治疗。

对于关节内感染的病人应抗炎治疗,行病灶清除和大剂量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关节内灌洗。

必要时要取出假体进行关节旷置或有含抗生素的骨水泥(Spacer)填充。

感染控制后再行二期关节置换手术(通常需要3-6月左右时间)。

对于由于假体松动所致的疼痛,应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