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和翻译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1)1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断句答案: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翻译答案: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都把羊全丢了。

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

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题旨:一个在用功读书,一个在聚众赌博,二者好坏不同,但是同样疏忽了放羊的根本职责,所以造成的后果也就相同。

许多事情,尽管原因各异,但是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一样的。

2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断句答案: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

暨春东作,自曝于日。

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

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

以献吾君,将有重赏!”翻译答案:从前有个宋国的农夫,常常披着破麻烂絮,勉强熬过冬天。

等到春天就走到村东去干活,独自晒太阳。

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什么高楼大厦、丝絮毛皮。

回头向他妻子说:“背晒太阳的温暖,没有人知道的。

把它奉献给咱们的君王,将会得到重赏!”题旨: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力戒这种主观片面的局限性。

3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断句答案: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

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翻译答案:宋国有一个猴翁,(他)喜爱猕猴,所养的猕猴(多得)成了群,(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他的心意。

断句练习答案与翻译

断句练习答案与翻译

断句练习答案与翻译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大意是: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

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奉旨进见。

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恐惧、害怕得发抖,汗像浆一样流出来。

”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害怕得发抖,不敢出汗。

”两人性格:钟毓有礼有节,应变不足,钟会机灵多变,善于言辞,又透露出狡滑与精明。

2. 宋人或得玉,献(之于)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之)示( 给···看)玉人,玉人以(之)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不如)人有其宝。

”大意是: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石,便把它献给自己尊敬的齐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

献玉石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

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

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

”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

3.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意是: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4.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文言断句、翻译巩固训练(含参答、翻译)

文言断句、翻译巩固训练(含参答、翻译)

文言断句、翻译巩固训练1、鼠画逼真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1)请给此文段断句。

(2)解释加点的字词。

漫()旦()逮()然()于是()(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翻译:2、和氏之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1)请给文段断句。

(2)解释加点的字词。

玉人()相()诳()理()(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翻译:3、苏子夜坐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

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1)解释加点的词语。

烛.()发.()穴.()君.()(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①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②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③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乌在其为智也?4、公孙仪拒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文言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断句翻译练习
4、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 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翁探囊中一 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意生枕之梦自枕 窍入至一国功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 而卒欠伸而寤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犹未 熟生谢曰:“先生以此窒吾之欲。” ----唐· 无名氏《异闻录》
Hale Waihona Puke 案 4、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 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翁探 囊中一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 意。”生枕之,梦自枕窍入,至一国,功 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欠 伸而寤,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犹未熟。 生谢曰:“先生以此窒吾之欲。” 先生用这个枕头堵住了我心中的私欲。
3、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 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 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蝉虫、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专力想要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潜伏在它身后的 祸患。
断句并翻译划线语句
断句并翻译划线语句
2、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
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 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 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 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答案
2、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 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 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 已如成人。
答案
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 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 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 “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 说 符篇》 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学习 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断句及翻译训练

断句及翻译训练

练习8: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
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
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
以①美至者于缘他 家有\主盐人故与 食少 有 尚 尔 况②③复主所多人以也闻美已者愚\\更缘人为有无益盐盐故智\\既少便得有空盐尚美尔食 盐食(已句式口工整爽,返均为为四字执 鲁之有不执竹可竿入入城横门执者之,初亦竖不执之可不入可入计, 横无执所之亦出不俄可入有,老计无父所至出曰。俄吾有非老父圣至,
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
中人截但而入见?事”遂多依矣而截何之。不以锯中截 而入遂依而截之
练习10: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 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魏征) 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 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 衙(指政府官署)群官面折廷争陛下 尝不得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 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隋唐嘉话》)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 练习3: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 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 (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 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 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 之也。”
练习7: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 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 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 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 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 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的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的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的习题及答案关于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的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6分)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1.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2.翻译下面文字(3分)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翻译:二、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3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①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②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注:①咻:喧哗打扰。

②庄岳之间:指齐国国都临淄著名的闹市和居民区。

1、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3分)译文:2、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3分)译文:3、王谁与为不善?(2分)译文:4、用斜线(/)给画线的句子断句(5分)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季布为河东守。

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①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语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翻译一、单句断句练习题1.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翻译成英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答案及翻译1.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When will the bright moon appear? I raise my wine and ask the blue sky.2.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I wish we could be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sharing the beauty of the moon even if we are a thousand miles apart.3.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In spring, one sleeps unaware of dawn, hearing the cries of birds everywhere.4. 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翻译: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 during festivals.5.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Fallen petals are not heartless things, they turn into spring mud to protect the flowers even more.三、练习题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断句练习,我们不仅锻炼了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对英语翻译的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一)断句原则: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断句必先得关注语境)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或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⑵疑问代词:问人--“谁”“孰”/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可问人也可问事1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之”“其”“彼”〖训练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2.找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训练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句和翻译练习1、(07广东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分)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2、(07北京卷)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5分)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3、(06年北京卷考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4、用“/”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5、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几个文言小段,完成后面练习。

(一)教子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之市之:______________②妻适市来适:______________③特与婴儿戏耳特:______________(2)翻译画线的句子。

顾反,为女杀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曾子曰”一段话断句,并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臧孙行猛政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1)给第一处画线句子断句并加以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画线的句子。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知人善任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字词。

①子太叔美秀而文文:_____________②谋于野则获获:_____________③是以鲜有败事鲜: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第二处画线句子断句,并翻译全句。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宫之奇知虞将亡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

”以其孥③适西山。

三月,虞乃亡。

《国语·晋语二》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

②衅:破绽,弱点。

③孥:妻子儿女。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词。

①宫之奇谏而不听谏:________________②寇知其衅而归图焉图:________________③吾不去,惧及焉及:________________(2)为第一处画线句断句,并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第二处画线的句子。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宫之奇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齐人说靖郭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1)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①靖郭君将城薛城:____________②益一言,臣请烹益:____________③亡,更言之更:____________④乃辍城薛辍:____________(2)翻译“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第一处画线文字断句,并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说一说这段文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中山君飨士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

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

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1)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①中山君飨都士飨: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山君亡亡: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山君顾谓二人顾:___________________④君下壶餐饵之饵: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第一处画线的句子。

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第二处画线部分断句并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山君的感叹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上下其手二十六年,楚侵郑。

五月,至于城麇。

郑皇颉戍之。

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

正于伯州犁。

伯州犁曰:“请问于囚。

”乃立囚。

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

”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

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1)解释文中加线字词。

①郑皇颉戍之戍:_________________②正于伯州犁正:_________________③上其手上:_________________④谁获子获:_________________(2)为第一处画线部分断句并翻译。

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画线的句子。

颉遇王子弱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下其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

从文中内容判断,请说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