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论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创作的政治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本质、范围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密尔开篇就指出,他所探讨的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他看来,自由并非是为所欲为,而是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和思考。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由是有边界的,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书中着重论述了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密尔认为,思想言论自由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或者社会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真理就有可能被埋没。
他说:“如果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相反的意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
”这让我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有时会因为从众心理或者外界的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我们又是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声音?密尔还强调了个性自由的价值。
他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如果社会过于强调一致性和规范性,就会压抑个人的个性发展,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这使我想到,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塑造他们。
同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选择,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环境。
关于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干涉,密尔提出了“伤害原则”。
即社会只有在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才有权力进行干涉。
这一原则为我们划定了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界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要准确判断什么是“伤害”并非易事。
比如,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只是对个人的身体造成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医疗负担和家庭问题。
mill_onliberty

“The greatest good of the greatest number.” number.” 最大多数人的最 大善。
The Two Principles of Justice as Fairness
两个正义原则
These guiding ideas of justice as fairness are expressed in its two principles of justice: 这两个正义原则具体表述为: First Principle: Each person has the same indefeasible claim to a fully adequate scheme of equal basic liberties, which scheme is compatible with the same scheme of liberties for all; 第一、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 主張,享有一完備 體系下(a 體系下(a fully adequate scheme)的各項平等自由權; scheme)的各項平等自由權; 而且其所享有的自由與其他人在同體系下所享有 的各項自由權相容。 (簡稱為平等自由權原則) 簡稱為平等自由權原則)
The Two Principles of Justice as Fairness
两个正义原则
Second Principle: 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are to satisfy two conditions: 第二、社會及經濟的 平等 須滿足下 二項條件:
The Two Principles of Justice as Fairness
两个正义原则
a.They are to be attached to offices and positions open to all under conditions of 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各項職位(offices)及地位(positions),必須在公平的 a.各項職位(offices)及地位(positions),必須在公平的 機會平等(fair 機會平等(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下,對所有人開 opportunity)下,對所有人開 放(簡稱為公平機會平等原則)。 簡稱為公平機會平等原則) b.They are to be to the greatest benefit of the leastleastadvantaged members of society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JF, 42-43) 42b.使社會中處境最 b.使社會中處境最 的成員(the 的成員(the least advantaged members)獲得最大的 members)獲得最大的 益(即為差 原則difference 原則difference principle)。 principle)。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3556f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论自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密尔在书中提到:“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有时来自于外在的权威,有时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而密尔的这一观点提醒了我,一个人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来主导,而不是被他人或环境所左右。
书中还提到:“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任何形式的言论都应该受到保护,只要它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这一观点让我对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密尔在书中还讨论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虽然个人应该享有自由,但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读完《论自由》,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享有自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自由与责任的双重奏《论自由》是约翰·密尔对自由理念的深刻阐释,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自由的至高无上性。
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本书时,会发现自由并非无条件的,而是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框架,用以探讨自由与社会的关系。
密尔在书中明确指出:“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绝对。
密尔同样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个人不仅要享有自由,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浅谈密尔《论自由》

浅谈密尔《论自由》浅谈密尔《论自由》摘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也译为穆勒)在1859年所写的《论自由》被认为是从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关于思想言论自由最重要的英文论著。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浅谈密尔《论自由》,分别是《论自由》的思想渊源、《论自由》中所体现的言论自由思想,以此来了解密尔的自由思想。
关键词:密尔;论自由;言论自由一、《论自由》的思想渊源《论自由》这部密尔最重要的政治著作,完成于1859年。
它代表着密尔的急进自由主义思想,同时它也是体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间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的,也就是由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1903年译成中文,以《群己权界论》为书名引进中国的著作。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位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带有他时代的烙印,密尔也并不例外。
密尔所处的19 世纪的英国是个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
一系列的经济领域的剧变引发了政治、法律、思想等广泛的社会领域的变革,密尔的自由思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
密尔当时所处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处于强有力地位,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位依据,要求实行经济自由,要求政府尽可能地少干预经济生活,这就呼唤自由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为资本主义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并为其发展开辟思想道路。
在政治上,议会改革政治斗争的胜利则让新兴的资产阶级更加呼唤保障他们自由的理论出现。
1代表着密尔自由思想的《论自由》的思想渊源还源于古典自由主义。
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豪斯在他的《自由主义》一书中将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来进行探讨,并将密尔以前的自1由主义分为既有逻辑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两类,即以“自然秩序”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和以“最大幸福”为前提的自由主义。
前者以洛克为主要代表,洛克的主题是自由,他的主要论证是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认为自由与规则—自然法和法律—的约束密不可分,后者以边沁为主要代表。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让我对自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密尔开篇就指出,他所论述的自由并非是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即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自由并非是无限制的,而是在社会的框架内,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密尔认为,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就拥有完全的自由。
这一原则被他称为“伤害原则”。
例如,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只要这些选择没有对他人造成直接的伤害,社会就不应该加以干涉。
这种观点让我思考了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之间的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比如年轻人对于独特发型和着装的追求,可能会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质疑。
然而,只要这种追求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就应当被视为个人的自由。
密尔还强调了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压制言论自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因为真理往往是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辩论中产生的。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错误而不自知。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许多因为思想禁锢而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的例子。
相反,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能够鼓励人们自由地表达观点,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进步。
同时,密尔也指出,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
个人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例如,一个人选择过度饮酒或吸烟,虽然这是他的个人自由,但如果因此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影响了对家庭的责任,那么他也不能完全逃避后果。
这使我明白,自由是与责任相伴相生的,我们不能只享受自由带来的权利,而忽视了应承担的责任。
在探讨自由与社会权威的关系时,密尔认为,社会权威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应当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前提。
社会可以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人的行为,但这种约束应当是基于普遍的利益和公正的原则。
论自由摘抄及感悟

论自由摘抄及感悟《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 1859 年。
该书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问题。
作者认为,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是一种社会权利,与政治自由不同,指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行为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密尔在书中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基础。
以下是《论自由》中的摘抄及感悟:1. “自由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不是某些人的特权。
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体现。
2. “一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就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的行使应该以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我们应该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自由。
3. “自由不仅是个人的权利,也是社会的责任。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责任。
社会应该保障个人的自由,同时也应该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自由的行使,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4.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类才能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由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源泉。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自由》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对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提出了自由的行使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这本书对我们理解自由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约翰密尔《论自由》主要内容

一、导论:自由的定义
社会的自由 “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
性质和限度” 公民自由 —— 社会自由 “是指对于政治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
多数人的暴虐
一种社会性的暴虐,它比许多种类 的政治压迫更为可怕,“它虽不常 以极端性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 有更少的逃避办法,这是由于它透 入生活细节更深得多,由于它奴役 到灵魂本身” 。
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极端自由观势必导 致无政府主义,这也是密尔学说中所包 含的危险因素。
再见
不同个性的发展有赖于自由的空气和 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属于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和各种能力 只有在自由的运用中才能迅速生长
四、论社会驾驭个人的权威的限度
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孤立的存在;一个人若 做了什么严重或永久有害于自己的事,其 祸害就不可能不至少延及其左右亲人,并 往往远及亲人以外的人。
每人既然受着社会的保护,每人对于社会 也就该有一种报答;每人既然事实上都生 活在社会中,每人对于其余的人也就必得 遵守某种行为准绳,这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组织建立在对个性的极度宽容的基础 之上,强调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充分的个性 发展不仅是个人幸福所系,而且是社会进 步的福祉 。
没有科学地揭示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错 误地将意志自由与社会自由截然分开。
颠倒了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他 以个人自由作为社会自由的基础,而不 是以社会自由作为个人自由的前提和基 础。
为了防止多数人的暴虐,政府和社会 应当保障每个公民享有三种社会自由
意识的内向境地—最广义的良心自 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
追求个人趣味和志趣的自由
个人之间相互交往和联合的自由
《论自由》

《论自由》《论自由》(On Liberty)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John Stuar tMill,1806-1873)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可以说该书是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论述,也是研究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自由》一书完成于1859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复在1903年译成中文,以《群己权界论》为书名。
1959年商务印书馆重译出版。
《论自由》的中心论题有三个:(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通读该书,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这部著作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
如果整个人类,除一人之外,意见都一致,而只有那一个人持相反意见,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
正如那个人一旦大权在握,也没有理由不让人类说话一样。
《论自由》还探讨了自由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单将之归结为两句格言: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加入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论自由》共5章,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第一章为引论,指出全书要阐述的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探讨社会对个人施用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认为干涉社会成员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应是“自我防卫”──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宣布自由是在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本书教义的应用
➢ 在本章中,密尔将自由主义理论直接推广到经济生活,尤 其是推广到与自由竞争有关的活动中去,运用示例,从细 节上对自己在本书中所陈述的原则进行一些评议。
《论自由》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张佳佳 TS14090025
.
作者生平 著作简介 主要内容 著作简评
.
一、作者生平
(一)家庭背景 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 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父亲是当时非 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詹姆斯·密尔 ,是 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边沁 最得力的弟子,与马尔萨斯和李嘉图 等人关系密切。
.
(三) 否认绝对的、无条件的言论自由 ➢ 他声明自己不是硬性主张只要无限制地实行言论自由。 ➢ 密尔肯定一切意见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但在方式上须有
节制,不要越出公开讨论的界限。但对于过激言论仍划分 了一条界限,只有那种产生直接煽动社会祸害结果的言论 才能受到惩罚。
.
第三章 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 (一)密尔论述了个性的重要性 • (二)人性自由是天才和社会精英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三)主张打破社会暴政
.
第四章 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
➢ 密尔主张的自由放任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个人行动自由,而 认为个人的自主权是有限制的,但这种限制必须是正当的 。为此,他明确规定了这样几个限制条件:
➢ 第一,个人彼此互不损害利益,互不损害法律明文规定成 员在默契中认作权利的确切利益;
.
二、著作简介
➢ 这本《论自由》最初出版于1859 年,是密尔最具个人特 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 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 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 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 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
➢ 写作背景:
.
(二)教育背景与任职
➢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从来没上过中学或大学,都是在父 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下学习。
➢ 3岁 他就学习了古希腊语和算术。 ➢ 8岁 密尔开始学习拉丁语,接触不同语言的书籍,这对后
期《论自由》的完成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西塞罗等所写的关于政治理论的古代著作。 ➢ 12岁 密尔开始学习逻辑学。 ➢ 14岁 在法国攻读法律
➢ 第二,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遭损害而付出 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一份责任;
➢ 第三,如果某些行为有害于他人,或对其福利缺乏应有的 考虑,但又不到违犯其任何既得权利的程度,这时,违犯 者应当受到舆论的惩罚,而不是法律的惩罚。
.
➢ 密尔强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既没有违反公众的 任何特定义务,也没有对别人产生可觉察到的伤 害,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的损害又只属于非必然 的,或者可以说是派生的性质,那么,这些行为 带来的那点不便利,与人类自由更大的利益相比 ,也是能够承受的。
如果全人类对某一问题意见一致,只有一人持相反看法, 那么,人类要这一人沉默并不比这一人要使人类沉默更为 正当。
.
➢ (二)进一步论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1)我们永远也不能确信试图压制的观点一定是谬误; (2)我们即使确信它是谬误,压制它也仍然是个罪恶。
➢ 就第一点而言,因为任何人也不能代替全人类来决定一个观点的真伪 。而“现在流行的许多看法将被未来的时代所抛弃,就像现时代抛弃 许多过去曾经流行的看法一样”。密尔认为: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的 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和智慧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一种观点或理论 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真理,需要自由讨论和论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反,如果禁锢人的思想,用某种权威或教条压制各种意见,尤其 是反对意见的发表,这是妨碍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应该制止。密尔尤 其强调讨论和思想自由,认为这种自由应是绝对的,“人类应当有自 由去形成意见并且无保留的发表意见。
➢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已经取得政权并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资本主 义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在国内,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封建势力的残余,扩大 统治权;在国外,一方面要求保持前几个世纪夺取到手的 广大殖民地,另一方面还要求无限制地向外扩张,以便开 拓更多的殖民地,攫取并垄断世界的原料和市场。
.
(三)主要著作 ➢ 密尔的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
理》(1848)、《妇女屈从》(1869)、《论自由》( 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
➢ 其中《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 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 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 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影响 很大。
引论 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论社会驾于个人权威的限度 本书教义的应用
.
第一章 引论
➢ 对《论自由》中“自由”的界定 ➢ 指出全书的两条“要义” ➢ 密尔对自由的必要性和重பைடு நூலகம்性做了系统的阐述
.
第二章 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一) 不能压制思想和讨论自由的两个观点:
无论是用人民的名义,还是用政府的名义来压制这种自由 ,这种权力本身都是不合法的,最好的政府并不比最坏的 政府更有权力来压制它。
.
➢ 总之,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潮是在自由主 义的口号下,要求破除一切障碍,实行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以便无所忌惮地追求利润。密尔的 《论自由》,恰恰是在这种环境下写作的。但密 尔并不是单纯地、消极地提出自由要求,而是积 极地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
➢ 17岁 回国,组织了“功利主义社”,传播功利主义和自 由主义思想,同年到东印度公司任高级职员长达三十五年 ,直到该公司在印度大起义时撤消为止。
➢ 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 《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伦敦评论》。
➢ 1866 年至1868 年曾任英国下院议员,在此期间批评政府 ,主张改革,包括妇女参政和爱尔兰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