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读密尔《论自由》有感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导读:本文《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
下面是带来的《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论自由》读书心得体会(一)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著作的要义能够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理解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资料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靠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著,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好处,那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密尔的《论自由》读后感

关于密尔的《论自由》《论自由》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自由这一主题,它们分别是: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以及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
作者针对的核心是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力界限的划分。
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
于密尔而言,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因为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
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
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
《论自由》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
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
密尔强调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
接着又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自由、对他人更有价值。
同时又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反对社会习俗的专制,讨论了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
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
最后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自由的空间是很大的,自由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活力的保证。
“自由和权威的斗争,远在我们所熟知的部分历史中,特别在希腊、罗马和英国的历史中,就是最为显著的特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觉悟也不断有所进步。
在以前,所谓自由是指对于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
因此可以说是权威与自由相互冲突吧,我从未意识到自由和权威会有所抵触。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自由读后感(一)《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其次,在讨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真理只能来源于讨论;《论自由》一书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当时正是资本主;《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密尔最具代表性的着作。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在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老师的推荐与指导下,我有幸拜读如此佳作,以下为读后感。
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阅读《论自由》前,我似乎从未深刻地思考自由的意义,只是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见到了解到古今中外各阶级人民追求自由的运动与观点——孔子、孟子、伏尔泰、华盛顿、甘地、严复等,他们的事迹及观点都曾烂熟于心。
是的,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无数的人们追求它,无数的思想家关注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支撑的基础。
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历与学识实在无法逐字逐句地领会到其深刻而博大的内涵。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在书中最感兴趣且触发感受的是书中所言第二部分——关于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的分歧,密尔认为不能强迫异议的人沉默。
他在书中提到,“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我曾在高中政治课的哲学课堂上遇见这句话,印象颇深,时至今日才知是出自密尔先生的《论自由》。
当对于自己思想或意见与他人的意见冲突时,密尔认为“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
浅议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读密尔《论自由》有感

浅议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读密尔《论自由》有感摘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代表性著作《论自由》的第三章对个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密尔认为个性发展或发展个性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原则,他认为个性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追求、去探索,可以制定自己的计划,而且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个性的自由发展能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判断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社会道德的自由发展,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研究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有诸多启迪。
关键词:个性;自由发展;密尔;《论自由》一、密尔和《论自由》概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由主义思想家,一生有很多代表著作,《论自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都对《论自由》一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中霍布豪斯这样说:“密尔是世界上最容易被判定为不一致、不完整、缺乏全面系统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一致的、完整的、全面的系统都销声匿迹了,他的著作却长存不朽”。
这里的著作指的就是《论自由》。
当代新闻史学家奥楚兹指出:“没有一位哲学家在美国、特别是在新闻工作者中,赢得了比密尔更多的追随者”。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作为西方言论自由思想的“圣经”,被誉为“英语世界里最经典的关于新闻自由的辩护词”。
而密尔作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对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对于个性的理解,对个性发展的重视更是引起了人们更深的思考。
本文将就密尔《论自由》第三章关于个性的论述发表一点浅薄的看法。
《论自由》共5章,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第一章为引论,指出全书要阐述的是公民自由,也称作社会自由,探讨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阐述了思想自由的伦理依据和伦理正当性。
重读密尔《论自由》

重读密尔《论自由》作为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杰作,《论自由》是一本探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著作。
该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个人自由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和理论。
在《论自由》中,密尔首先提出了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即“社会可以无侵入地干预个人生活,只限于为了重大的公共利益”。
他认为,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利益,就应被视为完全自由的。
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的民主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密尔进一步指出,个人自由不仅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个人特质和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
他强调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应该允许和鼓励个人在不同的方向上探索和创新,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同时,密尔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复杂性的增加,社会控制变得越来越必要。
然而,社会控制应当是手段而非目的,其应该为了保障公共利益而非限制个人自由而存在。
此外,密尔还对新闻自由和讨论自由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这些自由是促进社会发展、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个人权利的重要保障。
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重读密尔的《论自由》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和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共存。
在当今社会,个性与幸福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约翰密尔,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在其著作《论自由》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本文将结合约翰密尔的观点,阐述个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培养个性来增进幸福感。
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强调了个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的个性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能使人们摆脱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有感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是一篇我们在对自由追求的路上的一个路标,他可能也写得不完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就像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也不一样。
他讲诉的大概也就是他自己的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
因此他才会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一下我对“自由”的理解和感悟。
自由,字面含义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
在法律上而言,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就我体会而言,自由,就是自由自在,行为不受约束。
但我也承认是在法律底线之内的“自由”而言的。
因此,我比较赞同约翰密尔的观点。
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自由,从来就不是没有一点拘束限制的。
中国流行的一句古话“无规矩不以成方圆”。
在从有了朝代,或者在封建制之前的时代,人类就定下了各种规矩,来限制人们的行动。
但是,那时的自由还很局限,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之类的,在封建时期“自由”的也没有多大的起色。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的范围被逐渐地扩大,在提倡“人道主义”的当下,我们的自由,也许到了最大程度,也许还是不够完善。
其实,我们个人的日常行为,都是在法律,以及道德范围内的进行的,如果我们在享受我们自由的同时,剥夺或损害了他人享受自由的权利,我们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所以,“自由”,其实是相对自由,而并非是绝对自由。
政府的条例允许我们行动自由的同时又禁止我们去反抗政府,政府的条例允许我们言论自由的同时又禁止我们谈论跟政府,领导人的一些敏感问题。
所以,另外一方面,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我们还受到着国家的自由限制。
这个限制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也许这个与法律的限制有点类似,但我觉得不完全一样。
因为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一部分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制定的,另外的则是为了保护政府而制定的。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3556f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b.png)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论自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密尔在书中提到:“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有时来自于外在的权威,有时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而密尔的这一观点提醒了我,一个人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来主导,而不是被他人或环境所左右。
书中还提到:“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任何形式的言论都应该受到保护,只要它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这一观点让我对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密尔在书中还讨论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虽然个人应该享有自由,但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读完《论自由》,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享有自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自由与责任的双重奏《论自由》是约翰·密尔对自由理念的深刻阐释,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自由的至高无上性。
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本书时,会发现自由并非无条件的,而是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框架,用以探讨自由与社会的关系。
密尔在书中明确指出:“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绝对。
密尔同样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个人不仅要享有自由,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读《论自由》有感

读《论自由》有感读《论自由》有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论自由》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论自由》有感1该书是由英国作家弥尔顿与1644年所写,当时英国升职欧洲都处于高压政治下,言论自由显得弥足珍贵。
弥尔顿是一位诗人,热情洋溢,关心政治,而他所发表的著名政论便是《论出版自由》一书。
此书从遥远先哲时代,来论述人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他列举了雅典法官所禁的渎神和无神论文字以及中伤的文字。
其中西塞罗虽然反对伊壁修鲁的看法,却没有任何命令禁止他们。
之后也举了屋大维和提图斯的例子,充分列举了古代先哲的示范,同时折射出当时教皇和国会对思想的禁锢。
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真理与缪误的解读。
他说唯有保持言论自由,才能让真理战胜缪误。
阅读好书与坏书怎么处理,弥尔顿巧妙地借用上帝之口来说“你不论拿到什么书都可以念,因为你有充分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探讨每一件事。
”一个人的判断力怎么来,那是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经验形成的一种理性且正确的判断与认知。
那么如果人类根本没有接触到饿,我们又有什么智慧可做选择呢?就像亚当尝的那个苹果的皮上,善恶是连在一起的,强行分开本来就有违约自然。
书上也列出了一些限制出版自由的客观弊端。
首先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认知也不同。
但是一本书确实要很多个通行证才能出版,这不仅会使好书的出版率大大下降,也会形成单一的书籍知识。
试想千篇一律的书本,还有什么思维的碰撞呢。
且复杂的审查制度,也会消磨作者写书的动力,就会停止思考,一个停止思考的社会该是多么的堕落,前途该是多么的灰暗呀。
当然,审查书籍也必须要有审查人。
作为掌握知识发行的人,他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力及长远的目光。
且不说这样的人是否容易找到,在日复一日的审核中,是否浪费他们的时间,后逐渐机械化随意化我们可以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读密尔《论自由》有感摘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代表性著作《论自由》的第三章对个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密尔认为个性发展或发展个性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原则,他认为个性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追求、去探索,可以制定自己的计划,而且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个性的自由发展能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判断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社会道德的自由发展,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研究密尔关于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有诸多启迪。
关键词:个性;自由发展;密尔;《论自由》一、密尔和《论自由》概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由主义思想家,一生有很多代表著作,《论自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都对《论自由》一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中霍布豪斯这样说:“密尔是世界上最容易被判定为不一致、不完整、缺乏全面系统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一致的、完整的、全面的系统都销声匿迹了,他的著作却长存不朽”。
这里的著作指的就是《论自由》。
当代新闻史学家奥楚兹指出:“没有一位哲学家在美国、特别是在新闻工作者中,赢得了比密尔更多的追随者”。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作为西方言论自由思想的“圣经”,被誉为“英语世界里最经典的关于新闻自由的辩护词”。
而密尔作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对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对于个性的理解,对个性发展的重视更是引起了人们更深的思考。
本文将就密尔《论自由》第三章关于个性的论述发表一点浅薄的看法。
《论自由》共5章,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第一章为引论,指出全书要阐述的是公民自由,也称作社会自由,探讨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阐述了思想自由的伦理依据和伦理正当性。
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方式多样化以及首创性的伦理价值。
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提倡生活方式的自主性和多样化。
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
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
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
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
”关于个性,密尔在《论自由》第三章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读完第三章总体感觉到密尔是十分重视个性的发展的,而且密尔倡导的个性是在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个性的自由发展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但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个性并没有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的中小学生。
那么,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确保我们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着实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个性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1.个性的主要内容密尔在《论自由》第三章中对个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密尔认为个性发展或发展个性本身就是一个伦理原则。
密尔认为个性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追求、去探索,可以制定自己的计划,而且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笔者认为书中密尔主要从两方面对个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一个是从社会方面来讲,一个是从个人自身来讲。
对社会来说,密尔认为个性涉及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即应当允许社会成员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允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社会应宽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性格。
正如密尔在书中讲到的,“生活应当有多种不同的试验”,“不同的人不能在相同的道德中健康的生存”,“同样的事物对一个人可帮助培养其较高的本性,而对另一个人则成为障碍;同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健康的刺激,足以使其行动和享受的一切才能保持最好的秩序,而对另一个人则成为扰乱的负担”。
总之对社会来讲要允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
对个人来说,其一,密尔认为,个性就是个人要按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去发展、去追求,不拘泥于大众的意见、随大流、人云亦云,也不拘泥于习俗或传统的约束。
如果社会允许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发展,但是很多人仍喜欢千篇一律地干自己的事,那么这个社会就将无进步和发展可言。
其二,个性要求每个人要有激情、有欲望、有冲动。
密尔说“欲望与冲动和信仰与约束一样,也完善人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欲望与冲动,那么这个人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因为只有有欲望的人才会积极拼搏,积极去闯,这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三,个性要求一个人要敢于承担自己所作出的一切选择,承担自己选择的重负,因为一个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自由地去发展、去选择,而且在选择过程中,自己必须经过深思熟虑,进而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决定。
其四,密尔还认为,个性应维持自身的权利,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充分维持自身的权利,使自己的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个性的发展能够推动一个人的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个性的重要作用密尔之所以如此强调个性,是因为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价值,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个性的自由发展能促进一个人的智力、判断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因为一个有个性的人由于不拘泥于大众的意见,也不人云亦云,全靠自己进行独立的选择并做出决定,所以在思考、选择的过程中,他的智力、判断力等能力自然而然会有相应的提高。
同时个性的自由发展会给“天才们”提供一个自由生长的土壤,供给“天才们”自由呼吸的空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天才”才可能出现,并最终促进社会智识的发展。
第二,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社会道德的自由发展,因为个性的发展要求个体不断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有个性的个体也不会拘泥于先前已有的道德条件,更不会听从一贯的意见,他们会独立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这样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实际过程中,有个性的个体实际上是参与了一种新道德的建构,从而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三,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密尔在《论自由》中讲到:“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恒的源泉仍是自由”,“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可能独立的进步中心”,又因为个性允许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个性的发展,所以个性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四,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
在《论自由》中有一例,中国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由领先到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个性的发展,所有人都遵循一个模子,循规蹈矩,但是欧洲国家却在“性格与文化上有显著的差异”,而这些恰恰是个性发展所必需的,因此欧洲有了长久的发展,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差异或个性的发展。
三、个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确保其发展的因素1.个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虽然我们都清楚个性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个性其实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一,习俗或传统对个性发展的阻碍。
每个国家以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地方都会有不同的习俗和传统,并且那里的大多数人都会一如既往地遵循那里的习俗或传统,这样渐渐地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模子,最终导致毫无个性而言。
即使个别人想要有个性的发展也会在强大的习俗或传统的影响下被遏制,就像密尔所说的:“人们根本是除了合乎习俗的意向外,根本就没有任何意向”,“在所有的地方,习俗的专制对人类的进步都是一个持久的障碍”,显然习俗或传统企图使所有的人都同出一辙,压制人的个性,不允许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个性的存在。
第二,大众的意见对个性的发展的阻碍。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很多人对同一个问题都有同样的看法,每个人都不自然地向大众意见靠拢,迎合大众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这种力量,所以才导致的这种情形,这样个性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密尔在《论自由》中讲到,“甚至在玩乐的事情上,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服从,他们欢喜从众”。
第三,现在的教育对个性发展的阻碍,尤其是我国的应试教育。
大家都知道教育具有极大的同化作用,不管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像美国对苏联的和平演变就是这样。
看看现在那些“机械”的中学生,大家就会明白应试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危害,每个学生都像一台机器,机械地背、读、写、考,完全失去了自我,更别提个性发展了。
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教育,建立一种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
2.确保个性发展的因素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如此地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个性的自由发展。
在笔者看来应当让大家知道或者感受到个性的价值,让他们看到差异、不同的好处,否则个性的发展就不能从根本上确保,正如密尔所说,“如果等到生活已经几乎减少到一个一致类型之后再来进行抵抗,那么一切脱离那一类型的生活都将被认为是不公的、不道德的,甚至怪异和违背自然的。
人类在有过一段不习惯于差异的时代之后,很快就会变得连想也不会想到的差异了。
”首先,我们对习俗或传统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想清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让人们意识到个性与习惯或传统的重要关系,理好二者的关系,从而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其次,要逐步消除人们的从众心理,让人们知道从众心理的危害性,所以凡事我们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思维趋势,不能时常性地将外在的想法加之自我本身,要去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过度焦虑未知的后果。
最后,一定要重视个性教育,用自由教育的理念武装师生的头脑,改进教学方法,使教育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但同时要让学生们知道,自由是有条件的,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的自由,只有懂得尊重他人,他人才能尊重你,你才能获得自由。
此外,因材施教也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以“变化”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参考文献:[1]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来鲁宁,赵伯英,译.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