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概述

[摘要]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角度的不断更新和研究深度的不断增加,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较传统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法,自我报告法等,而一些较为具有生态性和群体互动性的,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新方法的应用,例如焦点团体访谈法、“sip”模型等,更加促进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亲社会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宽泛的行为范畴,是指个体自愿做出的,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并促进相互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目前国内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中。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家除了继续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外,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诸如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诸如儿童的个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对于研究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spi”模型、班级戏剧量表、焦点群体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等。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各有利弊,而且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并日益成熟。以下选择其中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做具体介绍。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社会研究方法》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威廉·劳伦斯·纽曼的《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是一部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之作。近20年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内被广泛选作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是其最新修订的第6版的英文版。该书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了全面而均衡的论述,强调了将各种方法综

合运用的益处。书中收录了大量真实社会研究案例,从而帮助学生和读者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全书分5编共16章,分别介绍了理论与方法的关系,方法论的含义,文献检索与学术伦理,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设计、测量与取样,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非反应式研究、田野研究、历史比较研究,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等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研究方法双语教学课适用教材,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 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2、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其存在三种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②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④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P25-27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 1、烈乌申娜 理论要点: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内容: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应当包括数前的有关集合概念的教学、数概念与计数的教学以及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教学。 方法和形式:游戏。 原则:1)发展的(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和联系生活的原则、3)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6)个别对待的原则、7)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皮亚杰 理论要点:知识的建构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主张:数学究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关系,关系是超出事物之外的抽象,数理逻辑概念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幼儿成长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性发展外在表现 道德情操社会能力论文摘要:“亲社会”(Aitrui stic)行为,是高品质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个层面。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近两年笔者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活动,即在一个阶段中.以一个教育目的为主题,制定教学计划。这个计划是在认识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如“爱父母”主题活动。父母是幼儿身边最亲、最熟悉的人。通过谈话全家福》、诗歌原来是你》、故事好孩子》、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绘画我的爸爸妈妈等活动,让幼儿认识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毋工作的认真、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劳动给他人带来的好处,以及父母工作之余还要操劳家务、关心照顾孩子,使一家人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劳动。中班上学期的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使幼儿懂得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引出我爱……》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爱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精选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 资料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 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对内疚。 3.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4.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5. 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6.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法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幼儿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9.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1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总目标的规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7章 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案例

一、虫儿飞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了解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 (2)喜爱大自然,愿意主动保护自然环境。 (3)掌握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对应行为(不摘花折枝、不踩踏草坪、不随意踩死 昆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户外种植区。 (2)适度的防蚊虫措施。 (3)活动场地周边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规则讲解 教师:今天我们要在花园里做虫儿飞的游戏,小朋友们现在扮演小瓢虫,听到教师的口令“虫儿飞、虫儿飞,飞到花丛藏起来”,小瓢虫们就要立刻飞到花丛中藏好,注意飞的时候不174第七章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要撞到其他的小瓢虫! 2.游戏体验 教师组织学前儿童体验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户外种植区的场地实际情况,灵活编 排指导语,例如,飞到树后、飞到草地上、飞到花丛中等。在组织游戏的同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种植区植物的行为,有没有踩踏花草、摘花、踩小虫的情况,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3.讨论分享 (1)简单回忆游戏过程。提问:小朋友都飞到哪里了?教师结合学前儿童的回答进入下 一步讨论。 (2)讨论如何爱护植物、爱护小动物。 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不能随意踩踏草坪,不能随意摘花和 踩死小昆虫,应该一起爱护它们,保护大自然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不仅要爱护幼儿园的环境,更要爱护大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花草,爱 护小动物。” 二、朋友生病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生病了需要大家的关心,愿意主动关心、安慰同伴。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打电话、制作慰问卡等方式表达对生病同伴的爱。 (3)激发同伴间互相关注、互相关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与生病学前儿童的家长联系好。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了解学前儿童是否关注同伴 指导语:你们知道今天谁没有来上幼儿园吗?他为什么没有来上幼儿园呢? 2.根据原有经验,讨论同伴生病了我们可以怎样关心他 指导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题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归纳与演绎:科学要运用归纳和演绎两套逻辑体系。归纳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 量现象的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也可以说,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结论,而演绎则相反。 2.假设检验逻辑:波普提出的假设检验法是由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构成的,它有助于克 服两者的局限性。假设检验法是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论、发展新理论。 3.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所谓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 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在某一时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和态度。) 4.纵贯研究:是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 型: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5.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 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6.个案研究: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社区、 班组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它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貌。 7.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一般与实地研究相联系。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的观察,而 且多采取无结构观察的形式。 8.间接观察:是通过某些中介物来观测调查对象;这类似于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即 分别通过直线和折线来确定某一点的确切位置;并比较各种不同途径的结果来检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包括两种类型: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 9.结构式访谈(标准化访问):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这种访谈的访问物件必 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机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 10.深度访谈(临床式访问):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例如偷盗、吸毒、自杀)的过程及其 动机和情感资料所做的访问。后广泛运用于对一般人的个人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深入调查中。 11.信度与效度:信度是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有稳定地测量到 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也就是说信度是对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言的。 效度是正确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制的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效度是任何科学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的条件。 12.调查研究: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从调查对象收集资料, 并通过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13.问卷法: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 方法之一。 14.测量: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与测量。在社会 研究中,所谓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具体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 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 (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

熟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作者:张明红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传时间:2015-04-28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可以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进行了。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其中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应”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并适应社会,从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对儿童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其融人周围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能引发交往对象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在交往过程中形成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儿童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会帮助他们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因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而获得他人的感谢和赞美,可以使他们在能力感与价值感上获得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3~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身边的人每次出现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当儿童自己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样板。儿童年幼时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受到的良好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些具备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儿童成年后也会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亲社会行为的出现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一般来说,注重实践亲社会行为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友好,而且群体行动的效率更高。同时,儿童若在群体活动中能关注他人的感受,群体成员之间经常出现互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这对群体归属感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群体中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的儿童,无论到了怎样的新环境中,都能成为其群体关系的“润滑剂”。 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 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辅导1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像有个动画片叫“帮帮龙”,孩子受到影响也会想去帮助他人。 第三是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观点采择是指幼儿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这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不过最终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还是依赖于幼儿自己的判断。 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因为认知局限,容易自我中心考虑问题,所以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四、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在今后的作中,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同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