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体名词解释

传记体名词解释
传记体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以个人的生平、经历或回忆为基础,通过叙述的方式展示和记录一个人的一生。
传记体文学以事实为基础,强调对生活经历和个人性格的真实描写,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被描写者的人生轨迹、成就、挑战和心路历程。
以下是关于传记体文学的一些特点和常见类型:
特点:
1.真实性:传记体文学强调对事实的忠实呈现,力求真实还原被描写者的生平和经历。
2.个人视角:通常是通过被描写者或其亲近者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
3.生活经历:重点关注被描写者的生活经历、成就、挑战和故事,以及对这些经历的反思。
4.深度描写:通过深入描写人物的性格、情感、思想和行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被描写者的内在世界。
5.历史和社会背景:将被描写者的生平嵌入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所处时代的环境和背景。
传记体文学通过深入挖掘个人生平,向读者传达生命的智慧、坎坷和辉煌,是一种强有力的叙事形式,不仅能够提供历史和社会的见证,也能够启发人们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传记的分类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三考点解析:实用类文本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考点解读: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2、在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3、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4、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5、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6、通过具体分析和深入思考,能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7、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8、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9、能够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有益的启示,形成自我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二、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可以采用的基本方法:1.抓事实:理清思路,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抓精神:概括传主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和精神品质;3.抓评价: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抓手法:分析写作特色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三、对传记中形象的把握及传主精神品质的概括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A.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①时间变化②地点变化③职位工作变化④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⑤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B.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②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③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④关注文章的过渡句;四、传记的表现手法1、引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的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④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着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⑤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2、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③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描写1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②展示传主性格;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作用: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③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3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五、对传记中的语言特色、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的分析一语言特色:幽默、调侃、自然亲切、朴实自然、文采斐然、口语化、准确、简洁、生动等等二文体特点:真实性、文学性写作技巧真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1、引用传主的日记、诗文、作品、书信、故事、别人或传主的话等等例如,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的话2、列数据例如,列举华罗庚回国三十年的成就3、客观叙述材料真实例1:2010年大连月考一代才女林徽因,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文章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的呢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如:本文是一篇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夹叙夹议”2、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写作的顺序,如何把材料连接起来顺序: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倒叙: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插叙: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3、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的方法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白描、心理等等B.环境、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等等;例子:本文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运用了那些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作用:突出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2引用:别人或传主的话、书信、日记、作品、故事等等A.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B.使得文风古朴文雅诗词C.印证作者的观点、增强作品的真实性D.引用故事可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3以小见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4对比使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情感例如:在熄灯哀悼爱迪生的最后一分钟,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爱迪生传5欲扬先抑先对描写对象一个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即“抑”,然后着重描写作品要赞扬的方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面,即“扬”; 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开头,往往可以造成悬念;6欲抑先扬传记他传阅读分析、评价的思路三入手:1、从传主的思想、品格入手抓住成长因素,把握人生轨迹2、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抓住议论抒情,把握褒贬爱憎3、从自己的获益启示入感受传主人生得失,获得启示完善自我六、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A、开头段: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总领下文;统摄全篇;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埋下伏笔;奠定基调;揭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上下文形成对照;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结上文;总领下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一首段的作用: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应该注意;呼应结尾;3从效果上来看:①符合作用体效果的要求;②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小说中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二末段的作用: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可能会涉及结尾段的段意,或者结尾段中某一句话或景物的内涵②深化主旨: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有可能是暗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3效果: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真实可信;手法的效果4备用术语: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等;三中间段的作用1符合作用题统一的思路,但是在结构上主要就是承上启下2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七、标题作用①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②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③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④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系⑤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⑥点明了主旨,承载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⑦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⑧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八、探究题1、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有文本意识、“小论文”表述意识、条理意识1有明确的观点,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论证要分点列出依据;3联系社会现实适当展开,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5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2、探究题的答题格式第一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第二步:联系文本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并且联系生活;第三步: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3、探究题的考查方向:1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表达;2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3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
高考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

高考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高考的人物传记是语文必考的阅读题题型,了解人物传记的问题特点和表现手法,对我们考试答题都是有帮助的。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考人物传记文体特点对传记中的语言特色、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的分析(一)语言特色:幽默、调侃、自然亲切、朴实自然、文采斐然、口语化、准确、简洁、生动等等(二)文体特点:真实性、文学性(写作技巧)真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1、引用传主的日记、诗文、作品、书信、故事、别人或传主的话等等例如,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的话2、列数据例如,列举华罗庚回国三十年的成就3、客观叙述(材料真实)例:月考《一代才女林徽因》,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文章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的呢?(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本文是一篇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夹叙夹议”2、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写作的顺序,如何把材料连接起来)顺序: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倒叙: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插叙: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3、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的方法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白描)、心理等等B.环境、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等等。
例子:本文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运用了那些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作用:突出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2)引用:别人或传主的话、书信、日记、作品、故事等等A.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B.使得文风古朴文雅(诗词)C.印证作者的观点、增强作品的真实性D.引用故事可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3)以小见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4)对比使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情感例如:在熄灯哀悼爱迪生的最后一分钟,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高考专题传记复习资料

高考专题传记复习资料一、传记的文体特点\写作特点真实性、典型性和文学性。
1、选材真实典型。
......。
2、引用。
引用传主的话、他人的评介等。
.....。
3、叙议结合。
....。
4、以时间为线索或思想感情来组织材料。
........。
5、正侧面结合。
...。
6、语言怎样。
7、时间、地点、事实的真实:8、细节的真实:9、列数字10、描写。
..../(1)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显著特点。
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①选材典型:用代表性的事迹和语言,精确的数字表现人物事迹。
②正面侧面相结合:以高思杰本人的言行事迹为主,又用同行、同事、张越的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③记叙议论相结合:在具体的记叙过程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打乱时间顺序,以思想感情来组织材料:文章写了“工作上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基层”“心系百姓”三个方面。
(2)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①选材上,紧扣传主的学者身份,侧重叙述传主的求学历程、学术成就及学术研究方法。
②写法上,叙述与评论结合,文章在叙述程千帆求学经历、学术成就等的同时,也对相关内容给予了精当的评价。
③主要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重点叙述了传主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学习、成长、成熟并取得成就的过程,条理清晰。
④语言质朴,富有书卷气,感情饱满而深沉。
(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有怎样的写作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①两人合传,构思巧妙。
一般传记一人一传,本文利用合传的方式更直观表现了梁启超、梁思礼父子之情,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影响。
②选取典型事件,叙述详略得当。
为表现梁启超父子的温馨,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如与儿女通信、梁思礼拜寿等。
详细叙述梁家的和睦,粗线条叙述梁思礼美国求学过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③多次引用传主原话。
引用梁启超的原话、书信中的内容,直接展示梁启超的爱子深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增强了传记的感染力(4)选文在材料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分析文体特征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分析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笫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分清题目类型,选准答题角度1.从凸显人物的角度分析选材。
传记的材料是为传主服务的,有关传主的材料要能体现传主的品格和性情,要真实和典型。
2.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分析选材。
作者为传主作传,有其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旨,一个人物一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之所以选这些材料,与要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
3.从表现手法及语言的角度分析选材。
传记不是流水账,需要讲求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因此作者常常采用对比、映衬、点面结合、详略结合等手法,这些手法在选材上都有体现。
语言方面,可从语言风格、句式等角度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传记的基本知识

❖ ⑴真实性(史实性)。真实可靠,即使文 学性传记也要保证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真 实。
❖ ⑵文学性(生动性、艺术性)。运用艺术 手法,典型材料,叙行录言,刻画鲜活典 型形象。
❖三.种类及具体特征
❖ 1、种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爱恩斯坦写的《我 的回顾》。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 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 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 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想当初,他 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然而,两 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公元 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内奸陈宜中, 暗里策划降元。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 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待到临安沦陷, 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 为主,用语比较平实。如《史记》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 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 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 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4)从篇幅长短分
大传 小传
四、人物传记的阅读要点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 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 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 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 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 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 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 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 ①自传——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 ❖ ②他传(评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
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
传记文体知识

传记文体知识一、传记的含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
二、传记分类:1、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不过其基本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
可以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
2、自传:属于自述性文学作品,是一种第一人称叙述的人物传记。
可以贴近人物的心灵来写,字里行间氤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
3、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传要真实,评要中的”等,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命题选用,所以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试卷中,这是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
三、传记写作特点:1、开头一般都写人物姓名、字号、籍贯、家庭状况。
2、一般采用叙述与说明的表达方式、适当议论抒情。
3、以时间或人物为序。
4、以事实为根据四、传记文体特征:1、真实性(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注意理解文学性传记中的“艺术真实”(虚构符合人物性格的再创造)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对文天祥创作《正气歌》过程的描写:“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心理描写)……室内,文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
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
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
(动作、神态描写)以上的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是作者通过想象创作的,是一种虚构,是一种艺术真实。
符合文天祥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
2、概括性(选人——选材)例如:必修一传记单元所选的传主(华罗庚、孙中山、罗曼•罗兰、爱恩斯坦、文天祥),均是在做人、做事业方面成功的楷模。
例如:《“布衣总统”孙中山》围绕“布衣”特点选材、《留取丹心照汗青》选择文天祥被俘虏之后的有关材料(因为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3、通俗性表达简明易懂,语言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有文学色彩。
传记的文体特点_传记家谱

传记的文体特点_传记家谱传记的文体特点1.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
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传记文学是传记和文学结合的一种文体,是用文学形式写成的传记,它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传记的分类:(1)自传: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人物传记写作的新突破也为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2)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3)评传: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
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4)画传:以图片与文字结合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
其他传记作品还有如大传: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回忆录: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现代作家传记写作的新收获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以及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所谓真实,一是抓住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来记述;二是把所写的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从表面现象深入人物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抓住人物的本质进行记述;三是善于从人物的复杂性中对人物作出公允的评价。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文本解题的基本步骤•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认真审题。
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项链,从而有明确而强烈的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读文本的有力指示。
• 2.理清脉络,整体把握第一遍速读文本,理清脉络,整体把握。
具体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看清作品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传主的生活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第二步,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文段写了传主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3.细读文本,圈点勾画第二遍精读文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阐发性的内容。
强调两点: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二是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区域。
(①关注时间和地点,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②关注传主的成就与影响。
③关注关于传主的重要事件,事中见人。
④关注传主的直接描写的内容,描写见性格⑤关注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侧面见人物。
•4.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将问题与文本紧密衔接起来。
对文本内容做深入思考,对传记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对试题具体问题思考分析时,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
问什么,答什么。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删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精确。
四要分点做答常见题型解题技巧选择题•一、双项选择题。
答题方法同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
基本答题思路:审明题目•看清选项;回到原文找到答题区间;题文对照;两相比较,找出硬伤;运用排除法,确定答案。
•常见错误类型: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以偏概全、颠倒时序、过于绝对、表述不当。
)筛选、整合、归纳题• 1.精准审题,抓住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
示例: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6分)注意4个关键点:陈纳德、军事家、体现、分析。
2.回到原文,锁定答题区间。
(一段/几段/全文)3.根据审题,筛选整合相关信息。
本文第三段、五段、六段可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实战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二是理论方面,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4.组织语言,分点做答。
(做实用类文本,组织答案时若文本中有现成的语句可作为答案,就直接引用。
若找不到现成答案,则要在文本原句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概括。
这类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有一定难度。
)5.不管如何做答,万变不离其中。
文本是唯一答题的依据,答题要结合文本。
表达技巧题•一、积累相关的传记知识。
•二、审明题目,明确答题方向。
•三、区分题型,对症下药。
(表达技巧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选材特点,表现手法【衬托、对比、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四、结合文本,言之有据。
探究题•1.探究题考查重点:人生价值、时代精神、观点特点(作者观点、文本特点)、自己看法。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4)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2.答题模板•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第二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把理由分点罗列。
•第三步:加总结句,句式是“所以……”或“因此……”,若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①设题重实际: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
•②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
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③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④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⑤答案有限制:•⑥题干表述有区别:题目类型•类型一:“把握传主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类题目(信息筛选类)•一、考题常设问题•1.×××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请概括。
•2.×××的性格特点怎样?用哪些事件来表现的?•3.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方法:①从事迹(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形象;②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传主的形象;③从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传主的形象;④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形象;⑤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把握传主形象。
即要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类型二:“传记的表达技巧”类题目•Ⅰ.主要表现手法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如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
在传记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和引用。
•1.细节描写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叙述。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就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一)考题常设问题(1)文中运用×××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2)本文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1)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得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2)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符合读者的心理需要。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2.引用•(一)考题常设问题•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传主(或某某人)自己的话,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二)答题模板•传记中引用的作用的分析也是一个重要考点,下面依据引用内容的不同,讲解一下各自不同的作用。
•(1)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3)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4)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5)引用别人的评价,可以从侧面烘托传主形象,增强说服力。
•Ⅱ.传记选材组材的技巧•传记选材的特点是:选材要真实,不能虚构;选材要典型,立足于表现人物的品质与精神;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传记组材的特点主要有:①注重时序。
②详略得当。
•(一)考题常设问题•1.文中写×××这件事有什么作用?•2.文中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的品质?•3.本文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组材的?•4.文章在选材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答题模板•抓住两个“作用”•(1)材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这里说的人物,当然主要是传主。
传记的选材是围绕表现传主的形象服务的,反过来讲,传主的品质与精神要通过具体的事迹来支撑。
这一点是人物传记的主要写作目的。
因此在回答时,首先要考虑这个事迹或事例,表现了传主怎样的精神品质;或者说运用这个事例或事迹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何好处或作用。
•(2)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有的传记不但为了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还有的通过人物的刻画传达某种理念或观点,这就是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或重点内容。
因此,材料与中心内容的关系也是回答此类题目应该考虑的。
【传记有时也考查语言特色,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类型三:“鉴赏评价”类题目•一、考题常设问题1.某一细节描写的用意。
2.简答某一段文字的作用。
3.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
4.对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或其他重要句子的理解。
①选定目标。
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判断的对象。
这个对象必须是属于该文本的特色之一,它可能是材料的选择,可能是主题的提炼,可能是谋篇布局,可能是遣词造句等。
②确认特色。
选定文本特色后,结合文本作必要的分析阐述,让人信服所选定的的确是该文本的特色所在。
③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