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量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2

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三、权责单位:技术质量部四、计量器具内部比对校准制度:4.1、新购置的计量器具或设备在使用前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外校或内部自行校准;技术质量部用校检合格器具进行核校,经评定合格,贴上标志加盖上“合格”红色章。
4.2、计量员对内校的计量器具在校准时应依据相应的内校规程进行校准,并填写《检定/校准记录》;4.3、计量员对合格计量器具贴上表明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记录计量器具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等;4.4、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在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其功能失效、损坏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并立即送交技术质量部校准修复或更换;4.5、计量员及兼职计量员应根据《内部校准规程》对不同的计量器具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行周期内部比对校准;4.6、计量器具经周期内部比对校准合格后,对合格计量器具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可供生产继续使用;4.7、送外测定器具校验周期1年;不经过校定器具,技术质量部按《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实行,并作《检定/校准记录》。
员工使用中若发现偏离状态直接找质量部计量管理员校检、维修。
;4.8、对周期内部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进行调整或再调整,经过调整的计量器具达到合格后可供辅助生产继续使用;4.9、经再调整仍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封存、报废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后方可报废,并办理相关手续。
4.10、公司内员工使用有关计量器具做出登记,按内部有关车间员工使用的器具培训。
车间员工使用器具培训具体如下:4.11、计量器具有关管理规定:本公司的员工在使用计量器前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员工在识别器具前要知道单位换算:1厘米(cm)=10毫米(mm)、1毫米=100丝米(um),还有其它计量知识等。
专用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自制专用检具校准方法为了确保所有各部门使用的自制专用检具在有效范围内,特编制此校准方法,以便及时正确的对制专用检具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校准准备工作1.1检查校准所用测量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在标定有效期内;1.2记录校准地点及校准的环境条件;1.3使用前先将检具固定在水平台上;1.4依据要求即使定期校准,各类制专用检具的校准时间为1年或使用500次(以先到为准);2.校准2.1外观检查主要依目测为主检查检具外观。
要求无磕碰、划伤,表面油漆保持完好,表面不得有锈蚀现象;如有脱漆锈蚀,必须进行除锈活动机构,动作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2.2 运动机构检查通过实际操作,检查检具各运动机构是否正常。
要求运动机构活动无卡滞现象/变形/磨损/松动。
2.3关键尺寸检查依据检具设计图纸要求,对检具的关键尺寸进行检验查。
根据检具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要求测量工具测量精度在尺寸要求公差的1/2范围内。
并且要求测量工具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尺寸测量时,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先确定测量基准点,按照尺寸连逐一进行测量。
2.3.1一般指导原则a.所有用于被测零件定位的定位基准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0.10mm 以内。
b.检具的所有用于检测被测零件的部件包括检验销和衬套,以及用于电子测量器件的零件等,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0.10mm以内。
c.用于检验产品表面轮廓特性,采用型面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0.15mm以内。
d.用于检验产品周边轮廓特性,采用周边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0.15mm以内。
e.模板在检具上的公差应限制在±0.20mm以内。
f.作为目测基准的公差应在±0.50mm 以内。
2.4记录及判定详细的作好校检记录,并根据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给出判定结果;3标识对校准合格的自制专用检具及时做好状态标识,完整填写标签内容;4处理对校准不合格的自制专用检具,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维修后的检具必须进行重新校检,对于合格检具,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对维修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申请新的检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精心整理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
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
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
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
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
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
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
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
4.2.3若送校结果不合格,则贴停用证,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
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2校准所需设备5.3校准项目本规程仅对容量示值的校准予以说明,其他的项目请参考JJG196-2006。
5.4校准点的选择5.4.1刻度吸管(0.5ml以上)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校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计量器具校准程序

计量用具校准程序一、目的:为使企业新购与使用的计量用具(设施),保持正确度与精准度,防止因磨损或其余偏差而影响质量判断。
二、范围:本规定合用于查验、丈量、试验设施和计量标准设施的校准。
三、职责:3.1 质量部负责检测设施、计量设施的送检、封存、启用、降级、报废、限用等管理和控制,拟订校准/ 考证计划表,成立台帐,状态表记等质量记录。
3.2 质量部查验员负责试验室检测设施的保护保护,并编制有关检测设施的操作规程和养护规程,校验规程。
3.3 质量部负责编写计量用具内部校验规程,内校员负责对企业全部计量用具进行按期校准并成立计量用具简历表。
3.4 使用部门:平时保护与异样送检,并辅助工艺工程部做好台账工作。
四、定义:4.1 免查验4.1.1 不用于产品质量上的量测,仅限于参照等使用,以及对计算数据无严格正确度要求的计量设施。
4.2 外校4.2.1 凡需校验,而本企业没法自行校验的计量设施都要外校。
4.3 新设施4.3.1 凡需校验,而购入时间不到一年新设施。
五、作业流程:5.1 校验系统需求鉴识:5.1.1 质量部应查清进料、过程、成品等各阶段查验作业所需的计量用具(设施),并依料品的特点要求审察其合用性(丈量项目、范围),并确立正确度和精准度。
5.1.2 清点与审察后,由工艺工程部成立《计量用具清单》和《量规用具简历表》。
5.1.2.1 如属于免校验者,质量部确认后贴上黄色“免校”。
5.1.3 校准周期:5.13.1 外校和内校周期: 1 年。
5.2 新购计量用具(设施)查收程序:5.2.1 需求单位:申请购计量用具(设施),填写《申购单》,总经理审批。
5.2.2 采买人员:依照《采买管理程序》订购,并于交货时通知有关部门查收。
5.2.3 查收:5.2.3.1 规格与精度的查收:如计量设施购入时,已有国家计量单位发“判定合格证”者,或供给数据切合“合格”接收,则能够“合格”查收。
不然,应送外计量校准或本企业自行计量校准。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一、校准操作的目的
校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各类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操作的范围
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压力表、天平、密度计等。
三、校准操作的流程
1.准备工作:确定校准的设备和仪器的类别和型号,检查
校准设备和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2.执行校准: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
准操作,记录所有校准结果。
3.数据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设备和仪器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校准报告:制作校准报告,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数据和结论。
四、校准操作的注意事项
1.校准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
2.校准设备和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3.校准操作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操
作步骤和条件。
五、校准操作的频率
不同的设备和仪器校准的频率有所不同,通常根据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六、校准操作的记录及保存
所有校准操作的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并且保存一定的时期,以备日后查验和追溯。
七、校准操作的质量控制
校准操作必须设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校准操作的审查和确认
校准操作的结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确认,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总之,《校准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和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是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专用量检具的校准规程

专用量检具的校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自制的间隙圈、校圆圈的校准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自制的间隙圈、校圆圈的校准。
2 技术要求及校准方法
2. 1 外观
2. 1. 1 要求
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毛刺、测量面有足够的光洁度,并涂有防锈油。
2. 1. 2 校准方法:目力观察。
2. 2 尺寸和圆柱度
2. 2. 1 要求
按图纸的技术要求。
2. 2. 2 校准方法
先用环规或千分尺对内径百分表进行校准,再用内径百分表对间隙圈、校圆圈进行校准,校准位置选取距基准面1~2mm处,在360°圆周范围至少均匀选取6个点。
3 记录
3. 1 新制的间隙圈、校圆圈进行校准后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台帐。
3. 2 在用的间隙圈、校圆圈每次校准后,填写“专用量具校准检定记录”,见附录。
3. 3 校准记录保存两年。
附录:
专用量具检定记录
检定日期: 年月日名称编号型号规格检定结论检定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量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各种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半径规、自制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的校准操作。
2 环境条件
2.1 校准室室内温度:20℃±5℃。
2.2 校准室室内湿度:≤80%RH。
3 校准准备
3.1 检查:对被校准(检定)的各种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半径规、自制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等专用量检具,应用目力观察测量面是否有毛刺或赃物,并用油石打磨毛刺,用汽油清洗后再用丝绸布擦拭干净。
3.2 校准之前,用无腐蚀性的汽油将被校准量检具、校准样块、标准量检具进行清洗,用清洁的丝绸布擦拭干净,摆放在校准平板或木桌上以进行恒温处理。
3.3 恒温处理时间:
3.4 将校准(检定)过程中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及各类辅助用具准备好。
4 校准项目
4.1 外观;
4.2 表面粗糙度;
4.3 规格尺寸;
4.4 淬火硬度(新投入的量检具)。
5 校准周期:见Q/MJ—G03—13—2004《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
6 校准(检定)方法
6.1 外观:目测,工作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6.2 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测量仪检测。
6.3 规格尺寸:
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半径规,采用对比的方法。
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用外检合格的相应规格和分度值的外径千分尺测量。
6.4 淬火硬度:用外检合格的适用的硬度计检测。
7 校准(检定)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