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获奖作者和作品赏析共39页

合集下载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作品赏析

建筑名称:美国国 家美术馆(东馆) National Gallery in Washengton 设计者:贝聿铭 地址:华盛顿
美术馆 入口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 造型有独特的研究。
一条对角 线穿过这 片梯形的 直角顶点, 将这片用 地划为一 个等腰三 角形和一 个直角三 角形。
起居室和厨房之 间的中庭的距离 只有4.5米,而是 迈几步就可以到 对面的房间了, 况且上面还有一 个过道在当着雨, 四周都是墙,风 吹起雨来也只是 一点点,而这种 设计恰好是其成 功之处。这种与 自然的微妙感触 足以让人感动, 心灵为之一颤。
长屋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对外没有设置一个窗户。从 外部来看就像一个封闭式的火柴盒,似乎内部是没有光线的 黑洞。但是进入内部就会发现,因为中间有一个庭院 而感到十分明亮,足可以让来者大吃一惊。并不是推开门就 可以见到起居室,还要转一个弯,这使建筑中光的效果更加 显著。
库哈斯确定了“5个平台模式”,各自服务于自己专门的组 群。这五个平台分别是:办公、书籍及相关资料、交互交流 区、商业区、公园地带。这五个平台从上倒下一次排布,最 终形成一个综合体。
西 雅 图 图 书 馆 内 部
西雅图图书馆新馆内部空间明亮宽敞,用色大胆 活泼,创造出一个现代化的生活休闲空间,巧夺 天工地以立体的设计,让你处身室内亦能感到户 外的绿化气色。置身在馆內就算不阅读,纯粹欣 赏建筑物就是一种视觉享受。
安藤建筑三要素(Ando 설계의basic)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 料,就是真材的实料,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未刷漆的木头等。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 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 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 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

2010—2015普利策奖获奖图书(传记及非虚构类)

2010—2015普利策奖获奖图书(传记及非虚构类)

2010—2015普利策奖获奖图书(传记及非虚构类)普利策奖传记和非虚构类获奖图书传记类2010年.《首位大亨: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传》The First Tycoon: The Epic Life of Cornelius Vanderbilt作者:T·J·斯泰尔斯(T. J. Stiles)纽约科诺夫出版社(Alfred A. Knopf)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年代”,范德比尔特无疑是亿万富翁的代表之一。

他是著名的航运、铁路、金融巨头,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身家远超过比尔·盖茨,也是电脑游戏《铁路大亨》的原型人物。

而这本书是第一部有关这位商业巨子的完整权威性传记。

斯泰尔斯在书中呈现了这位大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情节紧凑的史诗。

2011年.《华盛顿:他的一生》Washington: A Life作者:罗恩·切尔诺(Ron Chernow)企鹅出版社(The Penguin Press)这本书的作者罗恩·切尔诺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

为写作这本书,切尔诺花了数年时间,在弗吉尼亚大学的华盛顿项目中心做了大量的调查,阅读了六十多卷有关人物的书信、日记、备忘录、演讲等,力图客观公正地展现华盛顿的一生。

在描述人物的过程中,切尔诺并没有过多关注所谓正面,反倒是饶有兴趣地披露了一些略带负面色彩的事件,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乔治·F·凯南:一个美国人的生活》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作者: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企鹅出版社(The Penguin Press)乔治·凯南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始创人。

遏制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即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王丹‎【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

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教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赏析‎一、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当地时间4‎月14日,‎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 n Sz‎e 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 ew R‎.C. M‎a rsha‎l 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

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 n Sz‎e p和An‎d rew ‎R.C.M‎a rsha‎l 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合集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合集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合集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2021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2日,第94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太学揭晓。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1917年依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每年4月中旬由评比委员会14名评委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高校校长正式颁发。

普利策新闻奖由14个奖项构成,包括8项文字类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突发新闻报道奖、调查性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地方报道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专题新闻奖),3项言论奖(评论奖、批判奖、社论奖)。

1项漫画奖(卡通漫画奖),2项新闻摄影奖(突发新闻摄影奖、专题摄影奖)。

今年,《华盛顿邮报》获得国际新闻报道奖、专题新闻奖、评论奖、批判奖4个奖项。

成为最大赢家;《纽约时报》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和调查性报道奖3个奖项。

普利策新闻奖最高获奖纪录由《纽约时报》保持,在2021年颁布的获奖名单中,《纽约时报》因报道“9・11”恐怖攻击大事而破纪录地拿了7项大奖。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有以下几个特点:网络报纸同台竞技。

首次有网络新闻获奖这是自1917年普利策奖评奖以来首次有网络新闻获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台获此殊荣,成为今年该奖的最大亮点。

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以来,始终针对报纸和通讯社等传统媒体,考虑到新媒体的进展和受众需要,普利策新闻奖去年开头扩大评比范围,全部奖项都允许网络媒体参评,去年网络媒体获得65项提名,但没有一项获奖。

今年有两家网站获奖,分别是美国新闻网ProPublica和《旧金山纪事报》网站。

美国新闻网记者谢丽・芬克瑟与《纽约时报》周末副刊记者合作采写的《生死选择》,对新奥尔良一家医院的医生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的经受作了报道。

获得调查性报道奖。

《旧金山纪事报》网站刊发、由马克・弗洛尔创作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动漫作品获得新闻卡通漫画奖。

此外,其他获奖作品在报纸刊发的同时,也有的运用了网络媒体,如《西雅图时报》获得的突发新闻报道奖,就运用了报纸与网络同时并进的报道方式,对四名警察在咖啡厅被枪杀大事,以及对嫌疑人绽开的加小时搜捕行动作了掩盖式报道。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约瑟夫·普利策与普利策奖

约瑟夫·普利策与普利策奖

ZWM根据互联网资料编制2011.4自动翻页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是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Joseph Pulitzer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17岁时从家中出走,在本想从军,但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

偷渡到美国,被美国军队招募,南北战争中成为林肯骑兵队里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1865年4月9日,北方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和南方军总司令李将军先后来到弗吉尼亚,谈判投降事宜。

当1865年5月23日,联军在华盛顿举行最后一次游行,林肯总统宣布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普利策领到了最后一次薪饷。

他和许多无家可归的士兵一样,选择留在纽约谋生。

战后的纽约,大批退伍军人使本来难寻职业的失业大军更加庞大。

普利策还英文不行,又没什么专长,要找个工作谈何容易。

他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后来外套有了破洞都没钱买件新的。

19世纪末美国纽约街头尽管如此,普利策也要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干干净净的。

只要口袋里有个角币,他就仍然会到法国旅馆附设的一家小店找人为他擦皮鞋。

有一天,擦鞋的对他说,请他帮帮忙以后别再来擦皮鞋了。

普利策问这是为什么?擦皮鞋的只好说,法国旅馆的阔佬不愿意跟他这个穷孩子坐在一起擦皮鞋。

借用图片这种尴尬的局面,使普利策决心离开这个城市;而且他发誓,有朝一日他要返回此地,买下这家法国旅馆,然后把它夷为平地,在这里重新盖上一栋举世无双的摩天大楼。

普利策碰巧遇到一位林肯骑兵队的战友。

战友劝他到西部去,西部才美国密苏里州的地理位置是真正的美国,于是普利策决定到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去。

圣路易斯于密苏里州内的地理位置普利策深信他的希望到了那里会实现。

普利策在离开纽约时,身上只有几个铜板。

他卖掉了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一条丝质手帕。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电报电话大楼
水晶教堂
1980刘易斯 巴拉干
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 他于1902年出生在 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 , 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 , 有很 多起伏的小山丘 , 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 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屋都有挑檐及 设置景观喷泉 , 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 。 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 , 并影 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 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 , 但未再进学校攻读 , 全靠自己进修 。
1991 罗伯特 文丘里
母亲之家
巴特勒学院胡堂
1992 阿尔巴罗 西萨
1933 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缠萨Alvaro Siza 堪称 葡萄牙建筑的一代宗师。西萨的作品,常以简单却极其优雅的色 调与诗意的构筑来呈现,他对建筑尺度的精准控制与对环境的敏 锐反映,奠定了其独特创作基础。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盖蒂中心
新协和图书馆
1985 汉斯 霍莱因
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年3月30日-2014年4月24日),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 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 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 界公私收藏。
芝贝欧文化中心
贝页利基金会博物馆
1999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 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 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 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普利策摄影奖十大经典作品 百年普利策

普利策摄影奖十大经典作品 百年普利策

普利策摄影奖十大经典作品百年普利策《美士兵拖行越共》沢田教一1966年8月19日这幅照片拍摄于Long Tan战役后的南越。

在对澳大利亚军方发动夜袭后,越共被击退,图中的越共士兵是其中一名死者。

这幅作品揭示了长久待在战区后人们对暴行的冷漠。

这张照片是对西方亲战态度和士气的重大打击。

《沉重的脚步》保罗·瓦赛斯1962年《沉重的脚步》保罗·瓦赛斯,1962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和前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冬日的大卫营散步。

肯尼迪刚刚问到艾森豪威尔怎么看待猪湾入侵失利。

瓦塞斯说一提到这个问题,两个人的头都高高仰了起来。

《约翰尼·布莱特事件》唐纳德·乌尔坎和约翰·罗宾逊1951年10月20日这组照片一共有6张,拍下了德雷克大学斗牛犬队的非裔美国籍橄榄球员约翰尼-布莱特的球场恶意伤人事件。

裁判解释说解决几起暴力事件(最终导致下巴破裂)不过是比赛的一部分时,这些照片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

这6张连续的照片显示对手是故意施暴的。

目的明确而可恶至极,但更残酷的是对方球队的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竟没有任何反应。

尽管这起事件的照片引起了全国关注,犯规的球员却没有得到任何惩罚。

《致命的好莱坞闹剧》安东尼·罗伯特1973年罗伯特在那天下午走过好莱坞停车场时,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尖叫声。

他看到一个男人坐在她身上,试图用拳头和巴掌制服她。

当时罗伯特除了他的相机没有任何武器,于是他朝那个男人大喊他拍下了他的照片。

那个男人大声回道:“我不在乎”——然后接着揍那个女人,而罗伯特只能无助地看着。

这场骚乱最终引来了保安,他命令那个男人快停下——但是他仍继续和那个女人扭打,而女人尖叫着喊救命,保安从一辆车顶举起他的手枪射向男人头部,射杀了他。

罗伯特最后一张照片展现了保安叩响扳机前的一刻。

《孤独的犹太女人》奥代德·巴利蒂2006年2月1日这幅照片拍摄于以色列约旦河西岸的阿莫那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