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拾遗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虽有佳肴》阅读题及答案

《虽有佳肴》阅读题及答案

《虽有嘉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相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⑩然后能自反..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5.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6.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7.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虽有嘉肴》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jiá)( 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e)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④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⑦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⑩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⑾然后能自强勉励⑿学学半教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3、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4.翻译下列句子。

A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很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了解它的好处。

B.因此,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不清。

虽有佳肴的习题和答案

虽有佳肴的习题和答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虽有佳肴》习题及答案》虽有佳肴《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注音:佳〔〕肴〔〕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2.译文: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3〕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字词句练习:1〕通假字:“《兑命》曰〞中的“兑〞通“ 〞,指的是2〕古今异义:虽有至道不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3〕一词多义: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学半不知其旨也..4〕特殊句式: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5.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7.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8.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提示:从学者的角度和教者的角度〕9.主题归纳:答案:1.注音:略2.译文: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虽有佳肴》中哪两句运用比照。

2〕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缺乏,教学之后就会知道困难〔或: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

3〕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缺乏,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强不息〔勉励自己〕。

4〕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5〕《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3.字词句练习: 1〕通假字:《兑命》曰。

【初中课内阅读】《虽有佳肴》初一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虽有佳肴》初一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虽有佳肴》初一练习及答案以下就是为同学们搜集的《虽有佳肴》初一练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学习进步。

《虽有佳肴》初一练习及答案《虽有佳肴》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

《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1.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 )(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2. jiā yáo qiǎng yuèxiào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虽有嘉肴(2)弗食(3)不知其旨也(4)不知其善也 (5)然后能自强也 (6)虽有至道(7)教学相长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9)教然后知困(10)然后能自反也 (11)然后能自强(12)学学半(13)其此之谓乎4.(1) 即使(2)不 (3) 甘美(4)好,妙 (5) 自我勉励 (6) 达到极点(7)增长 (8) 因此(9)不通,理解不了 (10) 反省自己 (11) 勉励(12)教(13) 大概5.掌握下列词的古今异义;(1)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5. (1)虽有佳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6.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虽有嘉肴》练习附答案

《虽有嘉肴》练习附答案

《虽有佳肴》练习(含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又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请划三处(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请划两处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②弗.食()③不知其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相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⑩.然后能自反..也()⑾然后能自强.()⑿学.学半()其.此之谓乎()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学.学半古义:()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三、把握文章论证思路本文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虽有佳肴》练习参考答案一、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学记》或(《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 《礼记》二则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 《礼记》二则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

《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虽有嘉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译文: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3篇《虽有嘉肴》作业(含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3篇《虽有嘉肴》作业(含答案)

第13篇虽有嘉肴一、[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善也其:(2)然后能自强..也自强:(3)教学相长.也长:(4)但.爱鲈鱼美但: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虽有嘉肴》中,“不知其旨”的原因是“”;《江上渔者》中,“江上往来人”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 《虽有嘉肴》和《江上渔者》都写到了美食(嘉肴和鲈鱼),二者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③目④,及其久也,相说⑤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逸:安乐,闲适。

②庸:功劳。

③节: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

④目:木材上的疖子。

⑤说:同“脱”,解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教然后知困.困:(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3)及.其久也及:(4)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教学相长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

6 虽有嘉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其.此之谓乎(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B.教/然后知困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然后/能自反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达到极点”,“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5.填空。

(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

(用原文回答)6.你对“教学相长”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6·永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专题27《虽有嘉肴》(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7《虽有嘉肴》(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7:《虽有嘉肴》(原卷版)过关检测一、(2023春•北京市怀柔区•期末)阅读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礼记》ㅤㅤ【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劝学荀子ㅤㅤ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②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③功在不舍。

【乙】锲④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于荀子《劝学》有删改)①已:停止。

②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③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④锲(qiè):用刀雕刻。

⑤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1)请根据短文内容,给《劝学》中的画线句准确划分停顿,以“/”隔开。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学”的意思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中的“学”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教学.相长也B.弗学.,不知其善也C.学.不可以已D.学.学半(3)下列对文中【甲】【乙】两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也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理解:类比引入。

由“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引出“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强调了吃饭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理解:用雕刻过程中不放弃才能成功,来类比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论述了持之以恒对学习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虽有嘉肴》《拾遗记》阅读,回答12-16题。

(共11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荆:灌木名。

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分)
(1)不知其旨也旨:(2)负笈不远险阻负: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4.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不知/其旨也 B.观书有会/意者
C.然后/能自反也 D.常/以净衣易之
15.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札记·学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

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

【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16.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2.(1)旨:甘美(2)负:背
评分说明:(2分)每题1分。

13.(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评分说明:(4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是故”“困”漏译或错译扣1分。

14.B
15.D
16.示例:在自主学习中,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为小组增光添彩。

在互助学习中,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我们人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评分说明:(2分)围绕两文,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