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茶艺师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含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题含答案1、宁红太子茶艺第七道“江山”二字的含义是()。

A、水质、茶质B、茶杯、茶壶C、香品、香炉D、茶水、茶点答案:A2、()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质的优点。

A、紫砂壶B、玻璃壶C、白瓷壶D、黑釉壶答案:A3、摩洛哥人酷爱饮茶,()是摩洛哥人社交活动中必备的饮料。

A、甜味绿茶B、甜味红茶C、甜味奶茶D、甜柠檬茶答案:A4、不同季节的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是最高的是()。

A、春茶B、暑茶C、秋茶D、冬片答案:A5、神经衰弱者饮茶以()为宜。

A、喝浓茶B、茶水服药C、喝淡茶D、空腹饮茶答案:C6、茉莉花茶闻香程序被喻为()。

A、杯里清香浮清趣B、壶里香气袅细烟C、口中清香久长留D、喜闻清香知佳茗答案:A7、熏炙香品的主要原料是()。

A、柏木B、槐木C、银杏D、龙脑答案:D8、清代出现()品饮艺术。

A、信阳毛尖茶B、乌龙功夫茶C、白毫银针茶D、白族三道茶答案:B9、“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虚消长景堪传”。

此诗是对()泉水景观的赞美。

A、神泉B、圣泉C、醴泉D、蜜泉答案:B10、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河水B、井水C、泉水D、溪水答案:B11、()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A、哥窑B、钧窑C、汝窑D、越窑答案:A12、为壮族宾客服务时,注意斟茶()。

A、要斟满B、只斟浅浅一点C、不宜过满D、要与杯口平齐答案:C13、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A、《茶经》B、《茶谱》C、《煎茶小记》D、《十六汤品》答案:A14、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时,()都要了解是否有VIP宾客。

A、定期B、不定期C、每天D、每周答案:C15、上色不同不属于()的主要区别。

A、陶器与瓷器B、彩瓷与靑花C、靑瓷与黑瓷D、土陶与硬陶答案:A16、下列()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A、长沙回龙山白沙泉B、台北剑潭山乳井泉C、庐山康王谷谷帘泉D、陕西华山五井玉泉答案:C17、茶艺师与宾客交谈时,应()。

中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

中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

中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一、茶艺基础知识(6课时)(一)茶艺概述1、茶艺内涵2、茶艺外延(二)历代饮茶习俗简介1、唐代2、宋代3、明清4、新中国后(三)少数民族饮茶习俗1、维吾尔族2、藏族3、蒙古族4、傣族5、纳西族6、布朗族7、僳族8、白族9、土家族10、苞族、侗族(四)饮茶习俗类型1、重清饮2、重茗茶名点3、重茶食相趣4、重茶叶药理5、重饮茶情趣6、重饮茶哲理(五)中日茶艺区别1、起点不同2、左右茶文化发展方向的动力不同3、品茶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二、茶文化概述(6课时)(一)茶文化定义1、广义2、狭义(二)茶文化发展史1、魏晋南北朝2、唐代3、宋代4、元明清5、现代(三)茶文化结构1、物质层2、制度层3、文化层(四)茶文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2、广泛性3、民族性4、区域性5、传承性(五)茶文化的特点1、物质与精神的结合2、高雅与通俗的结合3、功能与审美的结合4、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六)福建茶文化的特点1、茶类创制最多2、品茶技艺最奇3、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特征以茶为载体的区域人文特征4、民间茶俗、茶情、茶艺绚丽多姿三、茶之冲泡技巧(6课时)(一)泡茶基本理念1、有心2、了解茶特性3、融入经验(二)泡茶基本原理1、泡茶器皿2、泡茶用量3、泡茶用水4、水的温度四、茶艺表演(10课时)(一)茶艺礼仪1、仪表礼仪2、接待礼仪3、交谈礼仪4、举止礼仪(二)茶艺准备1、茶叶准备2、茶具准备3、场所准备(三)泡茶步骤面授环节六大茶类冲泡方式(16课时)第一天,泡茶操作(上午4学时+下午4学时)第二天,泡茶操作(上午4学时)+ 考试(下午4学时)。

中级茶艺师理论复习资料

中级茶艺师理论复习资料

中级茶艺师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礼仪与接待茶艺服务人员的礼仪贯穿于茶艺馆接待服务的全过程,也贯穿于宾客从进入茶艺馆到离开茶艺馆的始终。

在茶艺馆各个环节的服务中,礼仪更要得到具体的落实与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宾客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节礼仪礼仪是调整和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

具体地说,礼仪具有尊重、约束、教育、调节的作用。

礼仪是一个复合词,它是有形的,存在于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基本形式受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行为表情、服饰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一、接待礼仪与技巧茶艺馆是宾客进行休闲的场所,宾客在工作之余来此休息,香茗和悠悠古乐能使他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茶艺馆也是交际场所,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常常喜欢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洽谈生意,一些公司或团体有时也特意选择在这样的气氛中座谈等;茶艺馆还是私人聚会的好场所,人们常常乐意到这里来招待亲朋好友;年轻的情侣更热衷于在这优雅的环境里约会.为了烘托茶艺馆温馨的气氛,茶艺服务人员在为宾客提供良好服务时,接待的礼仪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每一名茶艺服务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注意和掌握的:1.上岗前,要做好仪表、仪容的自我检查,做到仪表整洁、仪容端正。

2.上岗后,要做到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思想集中,随时准备接待每一位来宾。

3.宾客进入茶艺馆时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的问候,通过美好的语言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一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同时将不同的宾客引领到能使他们满意的坐位上。

4.如果一位宾客再次光临时又带来了几位新宾客,那么对这些宾客要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应特别热情地招呼接待。

5.恭敬地向宾客递上清洁的茶单,耐心地等待宾客的吩咐,仔细地听清、完整地记牢宾客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以免出现差错。

6.留意宾客的细小要求,如“茶叶用量的多少”等问题,一定要尊重宾客的意见,严格按宾客的要求去做。

7.当宾客对饮用什么茶或选用什么茶食拿不定主意时,可热情礼貌地推荐,使宾客感受到服务周到.8.在为宾客做茶时,要讲究操作举止的文雅、态度的认真和茶具的清洁,不能举止随便、敷衍了事。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职业道德一、基本知识长期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1、必要性和作用: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2、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二、职业守则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中国用茶源流1、药用:《神农本草》、《食论》—东汉华佗、《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明代顾元庆《茶谱》《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着。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已发现29种,有机化合物450种。

2、食用食用擂茶: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又名“三生汤”。

姜盐豆子茶:适量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开水沏泡而成。

3、饮用唐前饮茶、唐代饮茶、宋代饮茶、明代饮茶、清代饮茶等。

唐—饼茶、贡茶、吴兴紫笋茶,陆羽《茶经》,团茶、饼茶、蒸青散茶,江南为主产区。

明代以后,散茶替代团茶、饼茶,泡饮法;清代,与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烹、点、泡、当代饮法1、唐代烹茶:煎茶、庵茶、煮茶。

唐中叶-煎茶(饼茶),炙、碾、罗,加工成茶末再煎茶。

2、宋代点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分茶。

3、明清泡茶:瀹(yue)茶法逐渐取代煎点法的主导地位。

4、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三、中国茶文化精神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核心:茶道,中和、自然、清雅、明伦重点:茶艺四、中外茶俗中国茶俗1、擂茶:客家擂茶—古代文明的活化石2、镇巴烤茶:滋味浓厚、焦香浓郁,回味无穷。

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

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

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级茶艺师教学大纲(重点)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三、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第二节职业守则一、热爱专业,忠于职守二、遵纪守法,文明经营三、礼貌待客,热情服务四、真诚守信,一丝不苟五、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第一节中国用茶的源流一、药用二、食用三、饮用第二节饮茶方法的演变一、唐代烹茶二、宋代点茶三、明清泡茶四、当代饮茶第三节中国茶文化精神一、茶文化的四个层次二、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三、茶文化的重点是茶艺四、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第四节中外饮茶风俗一、中国茶俗二、亚洲茶俗三、欧美茶俗四、非洲茶俗第三章茶叶知识第一节茶树基本知识一、茶树的起源和演变二、茶树的品种三、茶树的形态特征四、茶树的生长环境与栽培五、茶叶的采摘与制作第二节茶叶种类一、茶叶分类的方法二、基本茶类三、再加工茶四、非茶之茶第三节中国名茶及产茶区一、中国主要茶区二、历史名茶三、现代名茶第四节茶叶品质鉴别一、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二、茶叶感官审评基本方法三、次品劣变茶的检验四、真假茶的鉴别第五节茶叶保管常识一、茶叶不良变化的原因二、保存茶叶的方法第四章茶具知识第一节茶具的种类及产地一、茶具的发展二、茶具的种类三、主要茶具产地第二节瓷器茶具一、瓷器茶具发展历史二、“瓷都”景德镇第三节紫砂茶具一、紫砂茶具发展历史二、紫砂茶具种类第四节其他茶具一、玻璃茶具二、竹木茶具三、金属茶具第五章品茗用水第一节品茶与用水的关系一、水的分类二、水温与茶的关系第二节品茗用水的分类一、天水二、地下水第三节品茗用水的选择一、水的软、硬度二、Ph值与水质第六章茶艺基本知识第一节品饮要义一、选茶二、择水三、备器四、雅室五、冲泡六、品尝第二节冲泡技巧一、泡茶三要素二、持壶方法三、行茶程序第三节茶点选配一、茶食、茶菜、茶宴二、茶点种类三、茶点和季节要相配合第七章科学饮茶第一节茶业主要成分一、茶的营养作用二、茶的药用成分第二节科学饮茶常识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二、根据体质选茶三、根据季节饮茶四、饮茶禁忌第八章茶叶标准与茶艺馆卫生知识第一节国内市场商品茶现行标准一、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三、地方标准四、企业标准第二节国家茶叶质量卫生标准一、茶叶的质量标准二、茶叶卫生标准三、茶叶重金属指标四、茶叶微生物检验第三节茶艺馆的卫生要求一、茶具的消毒二、茶叶的保质三、用水的清洁四、茶艺馆的卫生管理第九章法律、法规知识第一节劳动法常识一、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二、对劳动社合法权益的保护三、劳资关系的协调与仲裁第二节食品卫生法常识一、《食品卫生法》的进本原则与主要内容二、与茶艺馆业有关的卫生要求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常识一、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进本要求二、根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经营三、发生权益纠纷的处理办法第四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常识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二、与茶艺馆业有关的管理条文第五节劳动安全法规常识一、生产安全法规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规定三、安全事故处理法规实操第一章礼仪与接待第一节礼仪一、接待礼仪与技巧二、交谈礼仪与技巧三、语言和行为举止礼节第二节接待一、不同地域宾客的服务二、不同民族宾客的服务三、不同宗教宾客的服务四、VIP宾客的服务五、特殊宾客的服务第五章准备与演示第一节差异准备一、茶的类型1、茶的色泽类型(1)干茶色泽1)绿茶类2)黄茶类3)黑茶类4)红茶类5)乌龙茶类6)白茶类(2)茶汤色泽1)绿茶类2)黄茶类3)黑茶类4)红茶类5)乌龙茶类6)白茶类(3)叶底色泽1)绿茶类2)黄海擦泪3)红茶类4)乌龙茶类5)白茶类2、茶叶的香气类型毫香型清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甜香型火香型松烟香型3、茶叶的滋味类型清鲜型鲜浓型鲜醇型鲜淡型浓烈型浓厚型浓醇型醇爽型醇厚型醇和型4、茶的形状类型(1)干茶形状类型针型雀舌型尖条型花朵型扁型卷曲型圆珠型环钩型条型螺钉型颗粒性碎片型粉末型束型团块型(2)叶底形状类型芽型雀舌型花朵型整叶型半叶型碎叶型末型二、茶叶登记与茶具质量识别1、茶叶的细分(1)绿茶1)炒青茶2)烘青茶3)晒青茶(3)黄茶1)黄芽茶2)黄小茶3)黄大茶(4)乌龙茶1)福建乌龙茶2)广东乌龙茶3)台湾乌龙茶(5)白茶(6)黑茶1)散装黑茶2)压制黑茶2、评定品质和等级的判定方法(1)茶叶品质和登记的判定方法1)毛茶等级的判定2)精制茶品质的判定(2)评茶术语的应用1)形状评语2)整碎3)色泽绿茶红茶4)净度5)香气大宗绿茶大宗红茶6)汤色大宗绿茶大宗红茶7)滋味8)叶底细嫩度色泽3、常用茶具质量的识别与选择(1)陶与瓷的主要区别1)作胎原料不同2)胎色不同3)釉的种类不同4)烧纸温度不同5)总气孔率不同6)吸水率不同(2)不同花色品种的瓷器1)青瓷3)白瓷4)颜色釉瓷5)彩瓷6)青花7)釉里红8)斗彩9)五彩10)粉彩11)珐琅彩(3)茶具的选择三、器物配放与表演台布置1、茶具与茶叶的配合(1)绿茶类茶具(2)黄茶类茶具(3)花茶类茶具(4)白茶类茶具(5)乌龙茶类茶具2、茶具的摆放原则(1)实用(2)简单(3)洁净(4)优美3、茶艺表演台的布置(1)茶桌的要求(2)茶椅的要求(3)茶垫巾的大小(4)合乎人体工程学、美学及传统鲁班尺的要求(5)非促膝而饮的分坐式茶会(6)器具的色彩、样式要与品茗环境搭配第二节茶艺演示一、茶艺演示与相关艺术品1、茶艺表演的音乐2、茶艺表演的服饰3、茶艺表演的插花4、茶艺表演的熏香5、茶艺表演的茶挂二、不同茶类的茶艺表演1、品绿茶的茶艺表演2、品红茶的茶艺表演3、品乌龙茶的茶艺表演4、品花茶的茶艺第三章服务与销售第一节茶事服务一、清饮法及其特点二、调饮法及其特点三、中国主要名茶1、西湖龙井2、洞庭碧螺春3、信阳毛尖4、皖南屯绿5、太平猴魁6、祁门工夫红茶7、安溪铁观音8、云南普洱茶9、君山银针10、黄山毛峰11、滇红功夫茶12、六安瓜片13、云南沱茶14、平邑金银花茶四、中国各地名泉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二泉龙井泉虎跑泉仆夫泉后仆夫泉参寥泉佛足泉君子泉玉女泉梦泉茯苓泉观音泉胭脂泉刘公泉琳琅泉定光泉钵泉涌泉甘露泉子午泉咽蛙泉志书泉莲花泉烹茗泉雪银泉东坡泉安平泉炼丹泉梅花泉云护泉郑公泉苦竹泉石泉天下第五泉五、解答宾客咨询的方法第二节销售一、茶品调配基本知识二、茶叶调配基本知识三、茶具调配基本要求1、饮茶制宜2、因地制宜3、因人制宜4、因人制宜。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知识点总结一、茶叶学1. 茶叶的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多个种类,每种茶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 茶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环境、采摘季节、制作工艺等,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品质茶叶的特点和辨别方法。

3.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对于保持其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正确的存储方法和环境要求,确保茶叶长时间保持新鲜。

二、茶具学1. 茶具的分类茶具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筛、茶匙等多种,每种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2. 茶具的制作工艺茶具的制作工艺包括陶瓷、玻璃、紫砂等多种材料和工艺,茶艺师需要了解茶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的使用方法对于冲泡出好茶至关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使得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佳。

三、茶道学1. 茶道礼仪茶道礼仪包括泡茶、品茶、赏茶、聊茶等多种环节,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巧。

2. 茶道的历史与文化茶道源远流长,与中国的茶文化息息相关,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向客人传达茶文化的魅力。

3. 茶席的布置与调配茶席的布置和调配对于茶道的氛围和情境非常重要,茶艺师需要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客人的需要来布置和调配茶席,让客人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四、茶道哲学1. 茶道的人文精神茶道强调“礼、乐、敬、谦、洁、静、和”的精神,茶艺师需要了解茶道的这种人文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出来。

2. 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敬畏,与人的交流与感悟,茶艺师需要理解这种精神内涵,才能用心感悟茶道之美。

3. 茶道的修身养性茶道注重修身养性,茶艺师需要从茶道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五、茶艺技艺1. 茶的冲泡技艺茶的冲泡是茶艺师的基本功,茶艺师需要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时间、水温、水质等冲泡要点,才能冲出好茶。

2. 茶的倒茶技艺茶的倒茶是茶艺师的一项重要技艺,茶艺师需要掌握茶水的倒注方式、倒茶的节奏和力度等技艺,才能倒出清香优美的茶汤。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复习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1. 下列()是拟禽鸟之声的古典名曲。

A、《空山鸟语》(正确答案)B、《彩云追月》C、《幽谷清风》D、《平湖秋月》2.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正确答案)B、不同茶叶外形煮水温度不同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D、不同的茶叶品种所需时间不同3. 清代茶叶已齐全()。

A、七大茶类B、两大茶类C、六大茶类(正确答案)D、五大茶类4. 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时,应()。

A、尽可能将其安排在窗边B、尽可能将其安排在离入口较近位置(正确答案)C、尽可能将其安排在远离入口位置D、尽可能将其安排在雅间5. 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应(),面带微笑,眼睛看着目标,并兼顾宾客是否意会到目标。

A、掌心向上(正确答案)B、掌心向下C、掌心向外D、掌心向内6. 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正确答案)D、茶艺术7.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0.05mg/kg。

A、平地茶B、高山茶C、有机茶D、绿色食品茶(正确答案)8.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C、《榷茶》D、《茶经》(正确答案)9.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A、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浓香B、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C、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甜香D、红茶甜香,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正确答案)10. 茶艺师为VIP宾客服务,每天都要了解VIP宾客的()。

A、预定节目B、预定情况(正确答案)C、接待动向D、工作情况11. 茶艺师在与信奉()宾客交谈时,不能问其尊姓大名。

A、佛教(正确答案)B、道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12. 毛茶标准样是()的质量标准。

A、茶叶产品B、产品检验C、交接验收D、收购毛茶(正确答案)13. 职业道德是()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A、人们在家庭生活中B、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正确答案)C、人们在与人交往中D、人们在消费领域中14. 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奉茶、()。

茶艺师中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茶艺师中级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茶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茶树品种B. 加工工艺C. 茶叶形状D. 茶叶颜色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茶类?()A. 绿茶B. 红茶C. 黄茶D. 咖啡答案:D3. 茶艺中的“三才杯”指的是()。

A. 盖、碗、托B. 盖、碗、碟C. 盖、杯、托D. 杯、碗、碟答案:A4. 以下哪种茶叶属于发酵茶?()A. 龙井B. 铁观音C. 碧螺春D. 普洱答案:D5. 茶艺表演中,以下哪个步骤是正确的?()A. 先温杯,后赏茶B. 先赏茶,后温杯C. 直接冲泡,不温杯D. 直接冲泡,不赏茶答案:B6. 茶道中的“和、敬、清、寂”是由哪位日本僧人提出的?()A. 空海B. 荣西C. 道元D. 一休答案:B7. 下列哪种水适合泡茶?()A. 矿泉水B. 纯净水C. 自来水D. 海水答案:B8. 茶艺中的“凤凰三点头”是指()。

A. 倒水三次B. 点水三次C. 摇香三次D. 刮沫三次答案:B9. 以下哪种茶叶适合用高温水冲泡?()A. 绿茶B. 红茶C. 黑茶D. 白茶答案:C10. 茶艺中所说的“品茶三步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色B. 闻香C. 品味D. 听音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茶叶的主要成分包括()。

A. 茶多酚B. 蛋白质C. 氨基酸D. 咖啡碱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A. 茶树品种B. 采摘时间C. 加工工艺D. 冲泡方法答案:A, B, C, D13. 茶艺表演中,以下哪些属于表演的准备阶段?()。

A. 净手B. 温杯C. 赏茶D. 品茶答案:A, B14. 以下哪些是茶艺中的基本礼仪?()。

A. 客人先饮B. 主人先饮C. 轻拿轻放D. 顺时针倒茶答案:A, C, D15. 茶叶的保存需要注意哪些条件?()。

A. 干燥B. 通风C. 避光D. 高温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的茶叶都需要在冰箱中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茶艺师基本知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级茶艺师基本知识
一、执业道德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遵循
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
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有利于
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利于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4、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是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5、开展道德评价的具体体现:正确开展道德评价既是形成良好风尚的精神力量,促使道
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道德品质得重要手段,又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道德评价可以说是道德领域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6、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道德意识,提高
道德修养;开展道德评价,检点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慎独”,提高精神境界。

二、职业守则
1、文明用语礼貌待客:文明用语是茶艺人员在接待宾客时需要使用的一种礼貌语言。

它是茶艺人员在与品茶的客人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是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特性。

文明用语是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如说话的语气、表情、声调等。

因此茶艺人员在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2、尽心尽职的具体体现:茶艺人员尽心尽职就是在茶艺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到自己的职业职责,处处为饮茶的客人着想,使他们体验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茶艺服务、
3、真诚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的内涵:真诚守信和一丝不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

对茶艺人员来说是一种职业态度,它的基本作用是树立自己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道德形象。

4、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具体要求:茶艺人员要为品茶的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使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

因此,自觉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

首先,茶艺人员要有正确的的动机、良好的愿望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实践,这样才能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茶艺的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茶艺工作。

三、茶文化基本知识
1、最早记载茶叶药用的书籍:茶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

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茶而解毒”之说。

因而最早记载饮茶的是本草一类的“药书”,例如《神农本草》《食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

2、擂茶在宋代的名称:擂茶是一种将擂茶脚子用沸水冲泡的,也有生料捣烂后再煮烧一下的,有的就成了粥状,故宋代就有“茗粥”之称。

3、宋代“豆子茶”的成分:宋代的“豆子茶”,取适量的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用开水沏泡即成。

4、明代主要饮用茶类的名称:明代以后,制茶工艺革新,团茶、饼茶被散茶代替,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5、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清代时,无论是茶叶、茶具还是茶的冲泡方法大多已和现代相似,六大茶类齐全。

6、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唐代陆羽写的《茶经》。

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8、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至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

皇室的酗茶导致王公贵族们争相仿效。

当时在诗人、音乐家等中都有酗茶者。

唐代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深厚的饮茶风气,还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羽写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方面的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9、唐代煎茶法用茶制作的工序:唐代煎茶法用的茶是饼茶。

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

10、唐代茶叶的种类: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11、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

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为龙团凤饼。

(乌龙茶:1725年雍正年间,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
12、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

13、《大观茶论》的作者:宋徽宗赵佶。

14、宋代饮茶的主要方法:宋代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

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剪茶法更讲究,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熁(xie)盏、点茶等一套程序。

15、瀹(yue)饮法起始的朝代:瀹饮法是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

饮茶风尚发展到明代,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宋元时期的斗茶之风已衰退,穷工极巧的饼茶被散茶所取代,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烹(peng)宋点也变革成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

16、广义茶文化的含义: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7、狭义茶文化的含义:狭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精神财富部分。

18、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

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简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具体而言,中国茶道精神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为中和之道。

“中和”为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

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

人的生理和心理、心理与伦理、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群体都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是古人追求的理想。

二为自然之性。

“自然”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生命的体现,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命。

三为清雅之美。

“清”可指物质的环境,也可以指人格的清高。

清高之人于清净之境饮的清清茶汤,茶道之意也就呼之欲出了。

“雅”可以雅俗并称,可以有“高雅”、“文雅”等多种意义。

环境要雅、茶具要雅、茶客要雅、饮茶方式要雅,无雅则无茶艺、无茶文化,自然也就达不到茶道的境界。

四为明伦之礼。

礼仪作为一种人类形式化了的行为体系,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历代封建统治者以“礼仪以为纪”维系社会专制秩序的基本制度和规则,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乃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规则。

19、时兴乌龙茶茶艺的地点: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

(1)、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

种茶、卖茶和其他方面的用茶都不包括在此行列之内。

因此,茶艺应该属于文化范畴内。

(2)茶艺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

泡茶的技巧,实际上是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

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
色、香、形、味、韵的体味。

只有掌握了泡茶和饮茶的技巧,才可能真正地、更深入地体会到茶艺。

(3)茶艺包括泡茶、饮茶的艺术。

艺术虽然和技巧有密切的联系,但是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的、浅层次的,而艺术进入到一种美学的范畴。

艺术应该突出美学追求,茶艺属于实用美学、生活美学、休闲美学的领域。

茶艺包括环境的美、水质的美、茶叶的美、器具的美、艺术的美。

21、茶艺的三种形态: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的品茗;二是营业性的茶艺;三是表演性的茶艺。

22、茶道的基础: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

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

23、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第一,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第二,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第三,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四、茶叶知识
1、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树高和分支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