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从洛克和卢梭看自由主义的两个传统

利; 后者是抨击 旧体制 的 , 追求一 个理 想的政 治模式 , 主张 激进革命 , 比较重视个人对群体 的责任 , 视个人 的 自由权利
之 获 得 是群 体 建 立 和 谐 秩 序 以后 的 事 情 。 这 两 个 思 想 传 统 , 在 长 时 期 中 孕 育 和 发 展 的 , 经 过 长 时 间政 治上 的 实 是 也
以及 没有 外在强制的环境 中寻求 自由成长起来 的。而法国 传统 的 自由主义则坚信必须首先达成集体 的 目的之后才能 获得 个人 自由。英国传 统所主张的是渐进 、 试验性的 , 使政 治生 活 自动形 成制约和秩序 , 以保护个 人 自由; 国传统所 法
谓古典 自由主义是 以个人 自由为中心 的 , 为政府是 侵 犯 认 个人 自由的主要 根源 。因此 , 以限制政 府权 力为 要务 。第 二个阶段 , 所谓 现代 自由主义 , 则是一 种逐 渐修 正 的历 程 ,
个是英 国式的经验 主义 (m ic ) e p  ̄ 传统 , i f 洛克 的政 治思想
可作为代表 ; 另一个是 法国式 的唯理 主义 (aoa) r i 1传统 , tn 卢 梭的政治思想可作 为代表 。前 者是维 护 旧体 制 的, 不追 并
求 理 想 的 政 治 模 式 , 张渐 进 改 良 , 主 比较 重视 个 人 独 立 的 权
哈耶克根据 思想 的不 同性 质 , 近代 以来 一直 发展 中 将 的 自由主义 , 严格地划 分为英 国传统 和法 国传统 。他 自认
为 其 自 由 主义 乃 是 接 续 英 国传 统 而 来 ( 别 是 十 七 、 八 世 特 十
纪英国的 自由思想代表如 洛克 、 休谟 、 亚当 ・ 斯密 、 伯克等 ) 。 至于当代 自由主义之 转 向政 府干 预与社 会主义 的道路 , 他
中西传统自由观的比较

中西传统自由观的比较唐士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Tang Shi Qi如果把自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定义为一种不存在对于思想和行为的障碍的状态,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时候拒绝这种自由,但它们对于自由的理解与追求的方式各不相同。
就此而言,在这里使用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的"自由"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抹杀了它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来说必然具有的某些不可通约的特性。
就中国的情况来说,从近代以来,以西方的"自由"反对自身传统中的"专制",已经是一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话题。
这个话题至今仍在持续,说明了这种要求的生命力。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
如果我们相信对于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那么就必须承认,如果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一种对于自由的执着,也就没有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存在与发展。
如果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自由的思想观念,那么在这里不仅有一个语言之间转换的问题,即在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系统之间对围绕"自由"而展开的各种思考进行一系列的概念与语境的等值的替换,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具体的对话环境中通过中西方历史上自由观念的发展的对比,揭示出这两种自由观的相对价值及其缺陷所在,从而最终为人们对自由的更为普遍,也更为具体的理解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线索。
一、西方政治传统中的自由观念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渊源,也有不少的政治思想家把西方近代产生的自由主义观念一直往后延伸到古希腊,并以此证明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孕育了自由观念的萌芽。
在政治思想中,这被称为"伟大的历史传统"的神话。
然而,对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实际考察证明,虽然不能说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没有自由的思想,但同时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对于自由的理解与现代西方的自由观念是具有相当的不同的内涵的。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三大政治思潮述评

• 4、有限理性 与迷信自觉、灵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不同, 自由主义持一种坚定的理性主义立场。但 哈耶克强调,要准确地把握这一立场,必 须克服盲目的愚妄自大,对人类理性能力 的限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乃与“建构 的理性主义”相对的“进化的理性主义”。
5、合理避害 由于主张价值一元论的唯美主义和声称设计文明秩序的 唯智主义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因此,自由民主制度 的成就应当从否定性的方面而不是肯定性的方面去体会。 它的合理之处,与其说在于趋利不如说在于避害。它并不 奢望完美,因而根本就不存在使人人幸福的完美的理想秩 序;但它认为免于地狱之灾,努力将可以避免的不幸化减 到最低程度,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可能的。 健康政治的两原则:(波普) 第一原则:我们不可能在地上建立天堂,我们成不了自 由精灵或天使,至少是在未来几个世纪成不了。 第二原则:“一切政治在于选择较少的罪恶” 结论:渐进社会工程而非乌思想三大政治思潮 述评
•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流派: 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新左派的政治思想,女权主义与绿色和平 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保守自由 主义,现代基督教神学,新政治经济学, 政治社会学,政治科学等
一、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观念。 •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又称古典自由主义)和现 代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 阶级的利益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 传统自由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主要主张(1)保障 个人自由。(2)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3)国家的 权力必须受到限制。洛克最早阐述这些原则,被称为“自 由思想的始祖” • 19世纪末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 化,自由主义理论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美国政治中的共识思想——读《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间的裂痕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也无法例外,且情况尤为特殊。
与美国人修辞言语中强调的自由、民主、平等、个人主义相比,美国政治与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反主流价值倾向从未停止过。
自2003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后遗症让这种分裂走向新的极致。
人们不免要问,美国是否存在一种真正的思想共识来应对国内外诸多事物的挑战。
已故哈佛政治学者路易斯·哈茨(Louis Hanz,1919--1986)在其著作《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独立革命以来美国政治思想的阐释》(简称《自由传统》)中借用洛克式自由主义社会概念,以美国一欧洲比较政治的叙述方式,重新定义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共识传统,并提出美国社会中潜伏存在的非理性政治因素乃是阻碍美国认识自身的最大敌人。
②时隔半个世纪,回顾哈茨教授的这本著作,我们依然可以从文字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激情,他对美国信念的执着与忧虑。
①贾敏,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⑦Louis Hartz.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Since The Revo lu t io n,(A Harvest/HBJ Book),1991.中译本可参看<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张敏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学术评论美国政治中的共识思想——读<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路易斯·哈茨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46年起开始在哈佛政府学院教授美国经济、政治思想课程。
《自由传统》是他最负盛名的著作,出版后曾获得美国政治学会的“伍德罗·威尔逊奖”(1956年)。
1977年美国政治学会授予哈茨终身成就奖,表彰他对美国政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①《自由传统》共有六大主题十一章内容。
中西传统自由观的比较

中西传统自由观的比较唐士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Tang Shi Qi如果把自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定义为一种不存在对于思想和行为的障碍的状态,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时候拒绝这种自由,但它们对于自由的理解与追求的方式各不相同。
就此而言,在这里使用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的"自由"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抹杀了它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来说必然具有的某些不可通约的特性。
就中国的情况来说,从近代以来,以西方的"自由"反对自身传统中的"专制",已经是一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话题。
这个话题至今仍在持续,说明了这种要求的生命力。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
如果我们相信对于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这样一个基本的命题,那么就必须承认,如果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一种对于自由的执着,也就没有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存在与发展。
如果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某种类似于自由的思想观念,那么在这里不仅有一个语言之间转换的问题,即在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系统之间对围绕"自由"而展开的各种思考进行一系列的概念与语境的等值的替换,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具体的对话环境中通过中西方历史上自由观念的发展的对比,揭示出这两种自由观的相对价值及其缺陷所在,从而最终为人们对自由的更为普遍,也更为具体的理解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线索。
一、西方政治传统中的自由观念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渊源,也有不少的政治思想家把西方近代产生的自由主义观念一直往后延伸到古希腊,并以此证明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孕育了自由观念的萌芽。
在政治思想中,这被称为"伟大的历史传统"的神话。
然而,对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实际考察证明,虽然不能说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没有自由的思想,但同时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对于自由的理解与现代西方的自由观念是具有相当的不同的内涵的。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有助 于对 自由主 义从不 同角度 来研 究, 目前 我们 国内对西方 自 但 由主 义的分类主 要倾 向分为 西方经济 自由主 义和政治 自由主义 。
固 的观 念使 得人们 对 自由的观念 很淡 化 。 并且 , 自由主 义 的命 运
与资本 主义 的发展 也有 密切 的关 系 。在近代 中 国与 自由主义 相
由作 为人类 普遍追 求的 价值 , 不分地 域和 种族 的, 是 这就使 得它 善 途 。因此 当时 的中 国 自由主 义思 想倾 向于 乐观 的 自由主义 。 具有世 界性 。当代 西方 自由主义 的政 治文化 社会 化是 实现 自由 其 次 , 国的 自由主义者 多半较 为强 调柏 林所说 的积极 自由, 中 而 民主 的 “ 崇高使命 和最 高使命 ” 以西方 为主 导的政 治社会 化是 忽 略 消极 自由的若干 方面 。 中国思 想传 统 中最 具 自由色彩 的。 。 在 将经 济上 的强大 实力 同 自由主义 政 治文化 向世 界各地 强行推 行 球 社会 ” 将 国家与非 政府 组织所 推 行的政 治文化 之间 的关 系拟 , 自由作为现代社 会 的基本 价值和 意识 形态 , 会随着 社会经济 由所 拥有 的价值 , 能更好 的促进 社会 制度 的完善 , 才 实现和谐 社
制政府 , 选举权 , 推广 实现制 衡制 度, 制法 典等, 编 最高 主权被 认为
随着 经济发展 和对外 的开放 , 方 自由主义思想逐 渐渗入 中 西
属于人 民全体, 治制度 则 必须顺 应人们 的意 志”其 中代表人 物 国。18 年代 之后 , 政 , 90 随着 市场 经济 的发 展 , 中国思想 界之 中 自由
复 兴时期人 们就 开始 以各 种艺 术形 式来表 现 自由和追 求 自由。 化 的发 展前 景 。 三、 西方 自由 主义对 中国的影 响 大 约从 1 0 年 左右 , 国知识分 子 开始将 西方 自由主义 的 90 中
评述西方自由主义

评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广义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国教权威的对抗。
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作用,反对中世纪的摧残人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由和追求自由。
而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切的讲是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二、西方自由主义的类别自由主义的分类有多种多样,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和消极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大陆自由主义和英美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伦理自由主义和哲理自由主义。
虽然对自由主义的分类很多,而且也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自由主义的思想,但目前我们国内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主要倾向于分为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是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主权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体,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人们的意志”,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有哈耶克。
政治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
三、西方自由主义的内涵自由主义所说的自由首先是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自由,这包括个人在生活、言论、结社、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上的选择权,自由的制度表现为开放的选择余地,而不自由的制度则尽量限制公民个人的选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
作者:马约生
学海 2019年07期
启良先生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意在勾勒出西方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
全
书共分七章。
作者认为要理解自由的真谛,首先应了解自由的三个层面,才能使人类在争
取自由之时不会出现目的与手段的脱节。
众多的思想家在对自由之定义和阐释上往往作了
笼统的思考。
作者认为,自由问题尽管复杂,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面:(一)人与
自然之关系的自由;(二)灵魂与肉体之关系的自由;(三)人与人之关系的自由。
只有
将自由作此三个层面的理解,才能真正领悟自由的含义,也才能为自由的获得寻到可靠的
途径。
而以往的西方思想家对之并没有把握这样一种层面的区分,而导致他们往往事与愿违,即对自由的追求而导致对自由的伤害。
作者将西方自由主义的传统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认为这是自由意识的萌
生时期。
从荷马史诗中就可看出这种自由意识的端倪。
当然,此时的自由是初步的、朦胧的。
到希腊的古典时代,原始民主制之遗风得到发扬光大。
在雅典,这种民主政治一步一
步地建立起来。
到罗马时期,民主制有了更大的发展。
当然,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是有局限的,古代人所言的自由,乃是在公共领域充分享有民主与平等的权利,而根本忽视他们在
私人领域的基本权利,个性自由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所以,雅典的民主很大程
度上是建立在牺牲自由为代价的基础上的。
与此同时,反自由意识也一直存在着,表现则
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等人的反自由的思想,可以说希腊哲学的主流是反民主和反自由的,只不过,这时的哲学思想与政治实践是脱节的,故人们实际的政治生活是民主的。
到中世纪,社会被严格框定在等级秩序之中。
但中世纪又是人类走向自由而必经
的一个历史阶段。
基督教虽然极力压制人类对自由的争取,但同时它给人类争取自由提供
了精神资源。
作者认为中世纪基督教的自由平等之理念和政教分立的政治实践,构成西方
自由主义传统的一部分。
近代西方“天赋人权”的平等观直接来源于基督教的“上帝面前
人人平等”这一思想。
而基督教的原罪说使人类对自由的思考和追求,有可能朝着理性和
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自由主义传统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人文主义者试图把人
抬到中心位置,他们追求个性的自由,崇尚个人主义。
只有到这时候,人类才第一次认识
到自我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重要。
当然,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同样没有领会
到自由的精义。
他们所宣扬的个性自由就是没有约束,我行我素。
这样的自由只是放荡无羁,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而自由的要义在于约束。
宗教改革的历史的意义比文艺复兴更大。
它牵涉到全体信徒,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观念的变革。
宗教改革使“基督教的自由”外化于
人类的生活实践,外化于人类对自由的实践性追求,使人类“主观的自由”同“基督教的
自由”相融合。
到17世纪以后,追求民主与自由构成近代思想的主流和历史的主流,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的人权观念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到此时,思想家们才真正对自由做理性的思考。
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真正的创始人。
洛克认为理想的国家形式是君主立宪制,为防止侵害
公民的权益,必须分权,即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的分立。
孟德斯鸠则将其进
一步完善化。
尔后的卢梭、杰弗逊、潘恩、汉密尔顿等人的分权思想基本上都是沿着孟德
斯鸠的思路发展下来的。
斯密则高举经济自由主义的旗帜,反对国家对经济领域的干预,
主张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还有一些思想家从世俗的学理方面寻找自由的思想
根据。
休谟到康德构建了这样的自由的哲学传统。
休谟认为理性是靠不住的,不能作为我
们认识世界的惟一手段,经验亦不足以作为认识世界的根据。
他用怀疑论的眼光看待政治
问题,他提出了其有名的“无赖原则”。
康德将政治哲学置于其批判哲学的框架之中,推
崇代议制政体,主张建立一个法治的社会。
功利主义学派试图解决早期自由主义者所没有
解决好或没有涉及的一些问题。
边沁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思考政治问题的根
本性原则。
密尔则反对多数暴政,认为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亦不能以多数人
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要求少数人或个别人必须遵从多数人的意见。
至此,自由主义理论成
熟起来。
近代思想界也存在反自由的哲学传统。
从其主观上看,这些理论也都是反专制极
权的,都是力主自由的,但其落实于政治领域,却产生了不同的后果。
从笛卡尔到黑格尔
就是这一反自由的近代哲学传统的体现。
黑格尔以后,世界上各种极权主义统治,许多都
根源于黑格尔哲学。
卢梭同样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他的理想目标,主张主权在民,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实现新的平等。
但在实现平等的过程中,他过分强调“公意”,强调民粹主义的道德关怀,结果导致极权统治。
从这方面看,近代反自由意识更具有隐蔽
性和欺骗性。
法国革命很难说是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算是暴民政治。
柏克、贡斯当、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作了反思。
不管他们对法国革命如何责难,但他们的分析毕竟看到
法国革命中对个人自由的扼杀,“多数暴政”的危害。
进入20世纪后,在人类经过两次浩劫以后,人们对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们
探讨的重点不在自由之本身的理论问题,而是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其中以波普尔和哈耶克
对极权主义的批判最为猛烈。
罗尔斯的《正义论》则从更为缜密的程度上为个人自由提供
了伦理学上的根据,把自由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思想水平。
作者最后还简要评述了社群主
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