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合集下载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养分素的须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

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汲取实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实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供应优质、全面、足够和结构相宜的养分素,满意其生长发育的须要,又能完备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实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0~6月龄婴儿须要完成从宫内依靠母体养分到宫外依靠食物养分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纯母乳喂养能满意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养分素的须要,母乳中的养分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供应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爱护后,仍能顺当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其次个阶段,养分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相宜数量的养分既能供应婴儿足够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开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赐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l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提要】初乳富含养分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供应免疫爱护。

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起先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婴儿诞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胜利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诞生时,体内具有肯定的能量储备,可满意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忧新生儿饥饿,可亲密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诞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who 婴幼儿喂养指南原文

who 婴幼儿喂养指南原文

WHO婴幼儿喂养指南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应尽早开始,并持续至2岁或以上。

母乳喂养可为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并有助于降低婴儿感染、过敏、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可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母乳喂养的优点营养丰富: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易于消化: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比较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的消化系统。

免疫保护:母乳中的抗体可帮助婴儿抵御感染。

情感交流:母乳喂养可促进母子情感交流,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在最初的6个月内应尽可能只喂养母乳,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饮料。

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

母乳喂养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在6-24月龄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

辅食应从单一食物开始添加,逐渐增加种类和数量。

辅食应以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豆类为主。

婴幼儿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规律进餐、咀嚼食物、不挑食、不偏食。

辅食添加的原则从单一食物开始添加,逐渐增加种类和数量。

应从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开始,如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

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反应。

应根据婴幼儿的需要和喜好调整辅食的种类和数量。

辅食添加的注意事项辅食应充分煮熟,避免食物残渣或异物。

辅食应新鲜制作,避免存放过久。

辅食应添加到母乳或配方奶中,避免婴幼儿直接食用。

婴幼儿饮食的注意事项婴幼儿应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每日应安排4-6次进餐。

婴幼儿应学会咀嚼食物,避免囫囵吞枣。

婴幼儿应避免挑食、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饮食的误区●过早添加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幼儿消化系统的负担,并增加过敏的风险。

●添加过多辅食:添加过多辅食会导致婴幼儿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肥胖的风险。

纯母乳喂养多长时间最好纯母乳喂养时间介绍

纯母乳喂养多长时间最好纯母乳喂养时间介绍

纯母乳喂养多长时间最好纯母乳喂养时间介绍纯母乳喂养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对于营养的强烈要求就更高了,需要添加辅食才能即便补充,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多长时间最合适?下面八宝网带来介绍。

为了帮助妈妈们实现坚持富尔县努力实现母乳喂养 6 个月的目标,中国营养学会《6 月龄内胎儿母乳喂养指南》有如下建议:按需喂奶,而不是定时喂奶;两侧胸部交替喂养;每天喂奶 6~8 次,或者更多;坚持让宝宝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原则上计算机控制奶瓶间接喂人工挤出的母乳,好让宝宝吃到的奶量更大;特殊情况需要在满 6 月龄前添加辅食的话,要进行咨询医生或者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

母乳喂养是最经济营养健康的方式也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母乳喂养的好处,相信大家随口就可以举出一二三条。

但说法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月嫂或谣言,还得跟大姐姨妈奶奶妈妈们解释半天,下面就概括一些母乳喂养中的误区,健康喂养。

宝宝出生头两天,奶没有完全下来,先不需要给准妈妈吃。

宝宝出生前两天的奶水叫做“初乳”,是非常珍贵的,含有大量活性脂肪酸、免疫球蛋白和其他有益成分,能可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给宝宝建立起不受病菌病毒侵袭的天然屏障。

越早吮吸妈妈的乳头,越多有益于乳汁的尽早分泌。

乳房小,没有涨的感觉,还漏奶,肯定奶水不足。

奶水的多少跟乳房的大小和是否涨奶没有直接关系,宝宝吸得多,奶水自然多。

刚开始喂奶的时候,可能你会慌里慌张拼命想要多产奶,这个时候反而不能吃太多催乳汤,堵奶可能诱发乳腺炎。

到宝宝八个月的时候,粘液会跟宝宝的需求供需平衡。

另外有漏奶现象也不用担心,漏出去的都是多余的鲜奶,你还是会有足够的奶水给到婴儿宝宝。

母乳喂养的11大误区母乳喂养是最营养健康的方式最也是最房地产业实惠的方式,母乳喂养的好处,相信大家随口就可以举出一二数条。

但月嫂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说法或谣言,还得跟小虎管吻奶奶妈妈们解释半天,下面就总结一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中的误区,健康喂养。

(完整word版)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完整word版)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1、纯母乳喂养提要:母乳是6月龄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理,含有其他动物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

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可更好地细心护理婴儿,并可促进母体的复原。

同时,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遍布,不易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应首选纯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应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同时应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最好到2岁。

在4-6月龄时,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全社会应该鼓励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保护母乳喂养。

提示:推荐坐着喂奶。

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另一侧。

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除起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溢奶。

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按需喂奶即可获得理想的体重增长.判断母乳量是否充足的方法请参见附录3;-判断婴儿体重是否正常,请参见附录7。

2、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提要:在分娩后7天内,乳母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黏稠,称为初乳。

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

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喂奶.尽早开奶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提示:分娩后,若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则应让婴儿尽快吸吮母亲的乳头,以获得初乳。

并且婴儿吸吮母亲乳头具有刺激泌乳的作用。

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在开奶前,应尽量避免糖水和奶粉喂养,以利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并降低过敏风险.3、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提要: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适宜的阳光可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制剂,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这种补充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中国0-3岁婴幼儿平衡膳食指南,附:详细说明!

中国0-3岁婴幼儿平衡膳食指南,附:详细说明!

中国0-3岁婴幼儿平衡膳食指南,附:详细说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妇女分会制定完毕并正式发布《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0-3岁婴幼儿各生长阶段的平衡膳食宝塔作为理论也同步推出。

中国0~6月龄婴儿膳食指南中国0~6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一、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纯母乳喂养2.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3.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4. 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5.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6.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二、母乳喂养母乳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生后0~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

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

中国6~12月龄婴儿膳食指南中国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一、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2.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3.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4.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5.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6. 注意饮食卫生二、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建议量说明:第一层:继续母乳喂养第二层:母乳不足时,可补充婴儿配方食品(母乳、婴儿配方食品600~800ml)第三层:逐渐添加辅助食品,至12月龄时,可达到如下种类和数量:谷类40~110g;蔬菜和水果各25~50g;蛋黄1个或鸡蛋1个;鱼/禽/畜肉25~40g;烹调油5~10g。

中国1~3岁幼儿膳食指南中国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一、1~3岁幼儿喂养指南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4. 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5. 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二、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建议量说明:第一层: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每日应供应不少于相当600ml 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稀释的鲜牛奶,即350ml鲜牛奶或幼儿配方奶粉80~1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1.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奶类应是6月-12月龄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

母乳仍是婴儿的首选食品,建议6月-12月龄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乳母如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予以补充。

对于不能用母乳喂养的6月-12月婴儿,也建议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

婴儿配方粉主要包括:乳基、豆基婴儿配方粉(适合0-12个月龄),乳基、豆基较大婴儿配方粉(适合6-36月龄)。

由于普通鲜奶、蛋白粉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会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故6-12月龄的婴儿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或蛋白粉。

2.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从6个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品,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辅食”。

添加辅食的顺序为: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

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建议从6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月-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月-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3.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婴儿6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

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由其它食物组成的单独餐。

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三餐(不包括奶类进餐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
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人胃里的空气,以防 止溢奶。 1.4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
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 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
递进。②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
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 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③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 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④婴 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3.2如何判断婴儿因饥饿哭闹 婴儿生后最初几周内,鼓励妈妈每24小时进行
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 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1.1关键推荐 ①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②婴儿 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③生后体质量下降 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④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⑤温馨环 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 于顺利成功开奶。 1.2如何开奶 如果顺利分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婴儿娩出后 应尽快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开 奶时间愈早愈好,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开 始。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将其放在 母亲身边,与母亲皮肤接触,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 双侧乳头各3~5 min,可吸吮出初乳数毫升。刚出生的 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母亲也十 分渴望看见和抚摸自己的婴儿,这种亲子接触有利于 乳汁分泌。故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奶。正常 分娩的情况下,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 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 1.3母乳哺喂方法
建议乳母用吸奶泵定时将母乳吸出并储存于冰箱或
冰盒内,一定时间内再用奶瓶喂给婴儿。吸出母乳的 保存条件和允许保存时间见表1。
表1 吸出母乳的保存条件和允许保存时间 保存条件和温度 室温保存 允许保存时间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室温存放(20℃~30℃) 冷藏 存储于便携式保温冰盒内(15℃以上) 储存于冰箱保鲜区(4℃左右) 储存于冰箱保鲜区,但经常开关冰箱门
婴儿自身的营养需要。母乳喂养时,不需要将乳汁挤 出称重来估计婴儿的摄乳量,可通过观察婴儿情绪或 尿量来判断母乳摄入是否充足。一般来讲,如果婴儿 每天能尿湿5、6个纸尿裤,就说明婴儿是能吃饱的。 此外,可通过称量婴儿摄乳前后的体质量来判断。婴 儿体格生长可灵敏地反映婴儿的喂养状态,可通过婴 儿生长发育情况,来判定婴儿较长一段时期的摄乳 量。定期测身长、体质量、头围,标记在wHO儿童成 长曲线上,就可判断婴儿的成长是否正常。只要婴儿 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其饮食量足够。 2.3需要间接哺乳的时机及正确方法 虽然母乳充足,但有些情况下乳母无法确保在婴 儿饥饿时直接喂哺婴儿,如危重早产儿、乳母上班期 间等,此时只能采用间接哺喂方式。需要间接哺乳时,
间的关系。精神放松、心理愉快是成功母乳喂养的
重要条件,产妇应从生产的辛苦中多体会生育的幸 福,愉悦心情,享受哺喂和亲子互动。此外,在孕期
就需要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得到周围亲
朋、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必 需环境。 1.5如何判断乳汁分泌量是否充足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分泌充足: ①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 ②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 声;③出生后最初2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2次; ④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天消 失;⑤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 次;⑥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多 于1大汤匙;⑦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10次。
万方数据
・288・
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4期2016年4月-,c妇鼬d妇留一次);必要时(如婴儿
吸吮次数有限时),可以通过吸奶泵辅助,增加吸 奶次数。母亲身体状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 提,因此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 喂哺,处理好休息、进餐与亲子接触、吸吮母乳之
2.4母乳喂养的误区 以下是关于母乳喂养的一些误区:①吸出乳汁再 用奶瓶喂哺,可以很容易判断婴儿摄乳量;②为了减 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需要消毒妈妈乳头;③有些
妈妈的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添加奶粉补充营养;
④母乳喂养过频会使婴儿发胖;⑤新生儿出生后可暂 时用奶粉喂养,等待乳汁分泌。
万方数据
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4期2叭6年4月,cJ物丹d妇r,删.34Ⅳ0.4AⅣ2D』6
24 h 48 h
24 h
冷冻室温度保持于一15℃—一5℃ 低温冷冻(低于一20℃)
3~6个月 6~12个月
持,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
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质量滞留,并降低 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应坚持纯 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 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应积极支持。 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2.1关键推荐 ①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 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② 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8次或更 多。③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 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④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 龄前添加辅食者,应咨询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 作出决定。 2.2如何判断母乳摄入量 婴儿摄乳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
注:①保存母乳时,无论室温、冷藏或冷冻保存,均需使用一次 性储奶袋或储奶瓶,或使用经严格消毒的储奶瓶,不要用 玻璃瓶,以防冻裂。保存母乳时要详细记录取奶时间。②冷 冻保存的母乳使用前宜置冰箱冷藏室解冻,在冷藏室不要 超过24 h。解冻的母乳不宜再次冷冻。③保存的母乳使用 前,先将储奶袋或储奶瓶置温水加热,再倒入喂养奶瓶。对 早产儿可在储存母乳倒入喂养奶瓶时,加入母乳添加剂, 混匀溶解后再喂哺婴儿
临床儿科杂志第34卷第4期2016年4月,c妇Ped『丑打伯^鲥Ⅳo.4却f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04.011
2口J6
・287・
・标准・方案・指南・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
本指南适用于出生后l~180 d内的婴儿。0~6月龄 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 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 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母乳既可提供优 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婴儿生长发
(4℃以上) 冷冻
4h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
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此 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 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 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 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是最佳的营养支
1~5
除了饥饿的表现外,婴儿胃肠道不适或其他身体 不舒服,甚至婴儿情绪不佳也会表现出不同状态的哭 闹,而非饥饿原因引起的哭闹显然无法通过哺喂得到 完全安抚。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 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 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 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 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
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此外,6月龄内婴儿需 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 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 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 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 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 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 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6月龄内婴儿处于1 000d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 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 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 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 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 康奠定基础。因此,对6月龄内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 喂养。 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 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 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 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①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②坚 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③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
乳汁分泌。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 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质量下降和低血 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纯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 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3 d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 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质量,体质量下
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其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
400 rU坩。
8—12次喂养。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
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婴儿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
闹。随着喂养,若母乳喂养适宜,喂养次数可降至每
24小时8次,最长夜间无喂养睡眠可达5
h。
宫产的新生儿)肠道菌群不能及时建立,无法合成足够
的维生素K;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婴儿,肠道菌群可能被 破坏,会面临维生素K缺乏风险。母乳喂养儿从出生 到3月龄,可每日口服维生素K,25 ug,也可采用出生 后口服维生素K。2 mg,然后到1周和1个月时再分别 口服5 mg,共3次;也可由专业人员给新生儿每日肌内 注射生素K1
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属 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随着月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