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图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司马氏 代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 皆知。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司马炎即 晋武帝。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260年司马炎病 逝 , 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 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 杨 骏 发 生 矛 盾 。 291 年 贾 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 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 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 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 即“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 久。
隋的统一 取代北周;消灭南陈
材料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十六 国官制)大致仍以汉晋制度为本。例如诸公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 书省的三省制度,地方州郡县制度……到孝文帝时就孕育出了一个汉化 改制的高潮……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鲜卑共轻中华朝士”; 历次党争,往往以鲜卑显贵成功排挤了汉族士族而告终……(西魏)不 但恢复了胡将的汉姓,还向汉将赐胡姓……然而,胡化和汉化既是“交 替”的,也是“交织”的…..北方二百年动荡至此,胡化融汇已成为浩 浩荡荡的时代潮流。 ----闫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 政治文明》
自学教材(12分钟)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西晋是怎样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2)东汉以来,西、北边陲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内迁与西晋短暂而亡有 什么关系? (3)东晋是如何建立的?士族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南朝是指哪些政权?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为什么能够得到开发?取得哪些成就?有何影响?
前秦
统治基础薄弱; 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 前秦统治,希望其战败以摆脱统治。 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
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 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 昂。将领指挥得当。
北魏孝文帝
说汉 语
改汉姓 改汉服
大同云冈石窟

一张图看懂西晋八王之乱的人物关系

一张图看懂西晋八王之乱的人物关系

一张图看懂西晋八王之乱的人物关系
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源于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

西晋皇族中诸王参与了这场动乱,其中最主要的为八王,故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中,有嫂子杀叔叔,有侄孙杀叔祖,有兄弟啥兄弟,反正就是一家人之间杀来杀去。

每一个被杀者都杀过人,而最后又被人所杀。

最后,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势力胜出,最终掌控了西晋政权,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其实,八王之乱中并没有所谓的“胜利者”,因为这场围绕皇位争夺的皇族动乱长达16年,八王中死了七个,西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导致后期中原近三百年的大动乱(五胡乱华)。

西晋因八王之乱而衰,可另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汉也发生过七王之乱,但之后却出现了文景之治。

八王之乱亡西晋,而七王之乱却兴西汉,值得研究一番,后续准备梳理下西汉的七王之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 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识读历史图片,培 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 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 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 关系的重要性。

28万
94万
10.2 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司马懿 高平陵事变
司马氏代魏
乐不思蜀
魏灭蜀(263年)
司马昭之心, 西晋建立(266年) 路人皆知
以茶代酒
时间: 公元266年 建立者:司马炎(晋武帝) 都城:
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懿 高平陵事变
司马氏代魏
乐不思蜀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魏灭蜀(263年) 三国 西晋建立(266年) 归晋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生活状况:西晋向其收取重税,
征兵派役,掠买人口
结果: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北方政权十六国并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自从魏氏以来,夷虏依附内地,很少 有凶暴侵掠的后患。而今受任官吏,有 的诡诈,侵扰侮辱边夷;有的求赏谋利, 妄加讨伐杀戮。”
匈奴右贤王刘宣愤恨地说:
化 “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二十四史全译•晋书》
短 暂 而 亡 316年西晋灭亡
统治腐朽 八王之乱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哪几个王?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哪几个王?

什么是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哪几个王?八王之乱是西晋开国初年,由于皇帝司马衷弱智,导致司马氏皇族为争夺皇权而引发的内战,起因就是皇后贾南风干政所引发。

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历时十六年,这次八王之乱彻底把西晋折腾完了。

进而引发五胡乱华,最后是南北朝,华夏就此分裂265年。

直到隋文帝灭南陈。

天下重新一统。

西晋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这八王为主要参与者。

司马氏与曹魏都一样,都是权臣篡位,但曹家父子具是一代豪杰,但司马炎不过捡现成,成为东晋开国皇帝,从司马懿,司马昭,包括司马炎都是正常人,智商也都相当不弱,但司马炎生下个傻儿子司马衷?后世对于司马衷的智商莫衷一是。

分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当时,大臣普遍认为司马衷是傻子,纷纷让司马炎改立太子。

司马炎应该是知道司马衷精神不正常,当也装做不知道罢了。

我认为,司马炎就是让司马衷当太子,日后当皇帝,为何呢。

关键是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遹。

司马炎想的是,有大臣辅佐,地方有大量的宗师维护,傻儿子完全可以平稳当皇帝,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朝臣无能,儿媳妇贾南风太能作。

宗室更是混蛋,司马炎一死,东晋就彻底完蛋了,可以说中国大一统王朝中,两晋最无能。

司马氏之所以给宗室授以重权,是因为觉得曹魏失天下就是因为宗室无力的原因,所以在西晋西晋宗室有着极大的政权和军权,这也是为何八王之乱巨大的原因。

司马炎病危时候,遗诏让镇南将军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太子。

但当时局势已经失控。

司马炎的岳父杨骏已经控制皇宫和洛阳军政,皇后假传遗诏。

让自己的父亲杨骏辅政。

朝政上基本是太后的父亲杨俊把持。

但皇后大傻娘们贾南风不甘心老公晋惠帝司马衷被挟持,暗中联络朝臣诛杀杨俊满门。

这样贾南风把持朝政,自己则骄奢淫逸,大街上天天抓帅哥陪自己过夜。

然后杀掉,大傻皇帝自己带绿帽也不知道。

贾南风横行朝野,引起宗室不满,纷纷以清君侧造反,实际上是想自己把持朝政,甚至自己当皇帝。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羯族
• 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中 国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 意索取一般中国人的东西。同时又 忌讳中国人称游牧民族作胡人,而 称“国人”。章武内史樊坦,来朝 见他时,衣服帽子破烂不堪,石勒 问他出了什么事。樊坦未加思索, 说羯贼抢了他。石勒笑说“羯贼如 此强盗吗?现在应当赔偿你。”樊 坦这才发觉犯了忌讳,赶快磕头泣 谢。石勒不但没有处分樊坦,还给 他车马衣装钱三百万。可以想像一 般中国人当时的处境。石虎继位后, 徙都邺,公元350年为中国政权冉 魏所灭。冉闵建立魏国,都邺,史 称冉魏。公元352年为前燕所灭。

西晋门阀士族独占政权,统治力量急剧削弱。 这时匈奴左贤王刘宣等共推刘渊于公元304年举 兵反晋,称汉王,建庭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东 北)。公元308年刘渊即帝位,徙都平阳(今山 西临汾市西南)。两次派兵攻洛阳,皆不克。公 元310年刘聪继位。公元311年遣刘曜、王弥、 石勒等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公元316年又遣刘 曜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俘晋愍帝, 灭亡西晋。公元319年刘曜即帝位于长安,改国 号为赵,改祭匈奴冒顿单于及刘渊,史称前赵。 疆域北至朔州(今甘肃固原县)南至略阳(今甘 肃天水市),西至抱罕(今甘肃临夏县东北), 东至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与后赵为界。公元 329年灭于后赵石勒。
东海王司马越
成都王司马颖
西晋宗室。字章度,晋武帝第十 六子。太康末被封为成都王。齐 王同讨越王伦,颖发兵应之。伦 被杀,伺辅政,骄侈无礼,故诏 颖辅政,而颖犹让不就。同败, 颖在邺悬执朝,乃与河间王颐谋,发兵 伐长安。乂被执后,颐废太子覃, 颖被立为皇太弟,作为储副。但 颖骄侈日甚,讨者四起,不得已, 被废归藩。后惠帝遣人捕颖,范 阳王司马幽颖于邺,遇械暴死? 长史刘舆见颖在邺地势大,虑为 后患,伪令人为皇上之使者,称 诏夜赐颖死。

4.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 C )1.《晋纪·总论》载:晋武帝时期,天下安定,人乐其
业,“牛马被野,余粮栖亩……故时有‘天下无穷人’之
谚”。而当时的京城,更是天下财富最集中的地方。当时的
京城是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历史 【解析】 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 统一了全国。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历史
( C )8.江统(?—310年)《徙戎论》中写道:“关中之八百
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文中的“戎狄”主要是指
A.犬戎与山戎
B.炎帝与蚩尤
C.匈奴与鲜卑
D.乌孙与安息
·历史 【解析】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魏晋时期,“戎狄”主 要是指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这一 时期内迁的主要是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合称 “五胡”,所以文中的“戎狄”主要是指匈奴和鲜卑,C项正确; 犬戎与山戎在先秦时代,排除A项;炎帝与蚩尤在传说时代,排 除B项;乌孙与安息在中亚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历史
( B )2.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或政权更替示意图。 空格处应填入
A.东汉
B.西晋识,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 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统一全国。空格处应该填的朝代名称是西晋。B项正确,A、C、 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3)灭亡:316年,内迁的 匈奴人 攻陷西晋都城,腐朽的 西晋王朝在 八王之乱 和 内迁各族 武力进攻的双重

汉朝的西晋八王之乱与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

汉朝的西晋八王之乱与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

汉朝的西晋八王之乱与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汉朝的西晋八王之乱与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们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西晋八王之乱的缘由、过程和结果,以及东晋分裂帝国的形成和覆灭进行讨论。

一、西晋八王之乱1. 缘由西晋八王之乱起因于晋惠帝的去世,他去世之后,石勒等贵族纷纷争夺王位,导致政权分裂,形成了八个比较独立的政权。

八位王爷相互争斗,争夺朝廷权力。

2. 过程八王相争的过程中,各个王爷势力均比较强大,他们都拥有一定的地盘和军队。

八王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场争斗持续了多年,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八王之间的战争不仅在政治上造成了割裂,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离失所,经济瘫痪。

3. 结果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是,八王相互争斗,相互消耗,最终导致了西晋政权的衰落。

西晋的统一政权逐渐土崩瓦解,分裂为若干个独立政权。

这场内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实力,为后来的东晋帝国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二、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1. 形成东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东海王司马睿巧妙地避开战乱,逃离了局势混乱的中原地区。

他选址建都建康,并发动北伐,逐渐恢复了中原地区的统一。

由于经济繁荣和相对稳定的政权,东晋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

2. 分裂东晋政权的分裂是在建康朝廷的存在下逐渐形成的。

自永嘉之乱开始,建康朝廷的实力逐渐衰弱,地方势力不断壮大,并相互争斗。

南北朝政权的形成,正是东晋分裂的结果之一。

3. 覆灭东晋分裂帝国的覆灭主要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有关。

建康朝廷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开始变得薄弱,南方少数民族趁机大举进攻。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南方少数民族逐渐占领了建康朝廷的地盘,东晋政权彻底覆灭。

三、结论汉朝的西晋八王之乱和东晋帝国的分裂与覆灭,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

西晋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晋政权的衰落,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而东晋的分裂和覆灭,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政权的出现。

八王之乱始末及影响

八王之乱始末及影响

八王之乱始末及影响展开全文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

其历史背景应追溯到西晋开国时期。

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西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士族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

因此,西晋在建国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士族利益和巩固自身专制统治为前提而展开的。

如九品中正制是保证士族世代为官的政治特权,而荫亲属制则保证了士族的经济利益。

之所以制定这些对士族优待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士族对司马氏政权的有效支持。

但晋武帝司马炎自己也认识到,士族作为一个特权阶级,其强盛的阶级势力固然可以对巩固自己的统治有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但若是任由其势力不断扩大和膨胀,又会构成对司马氏政权的潜在威胁。

晋武帝自己就是通过“禅代”而取得皇位的,自然清楚阶级势力过于强大的危机,他担心自己“禅代”的故事重演,再加上他认为曹魏政权不长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基于这些原因和考虑,晋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同宗子弟为王。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

分类情况如下表:辖下民户数封国等级置军人数2万户大国上、中、下三军5000人1万户次国上、下二军3000人5000户以下小国1500人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

公侯邑亦分三等。

分类情况如下表:辖下民户数封国等级1万户大国5千户次国5000户以下小国西晋诸侯王的势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职务。

西晋的诸侯王多担任一方面的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