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回顾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a. 将两、三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b. 从个位开始,将一位数分别乘以两、三位数的每一位数。
c. 将乘积写在下面,保持对齐。
d. 将所有的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 示例讲解。
以25乘3为例,详细讲解计算过程。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加深理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2. 引导学生思考,进行简单的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巩固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重要环节。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知识讲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教材11页例5)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2.明确12×3的计算方法
(1)借助摆小棒理解算理,如图:
方法一把乘法转化成加法计算。
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通过摆小棒发现,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
方法三转化成口算乘法计算。
3×10=30,3×2=6,30+6=36。
(2)明确12×3的笔算方法。
①方法分析:两个乘数的个位要对齐。
②书写格式。
1 2
× 3
3 6
方法提示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两位数的下面。
3.明确验算方法
检验12×3=36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4.解决问题
12×3=36(只)
答:一共有36只。
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本册教材中关于乘法运算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中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但是对于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惑,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理解并掌握笔算过程中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3.教学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笔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述一个小动物遇到了一个乘法问题,需要学生帮助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如,以234乘以5为例,讲解笔算过程,强调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二次修改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二次修改教案一. 教材分析《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不进位的情况下的计算规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除法的笔算方法,对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不进位的计算规则,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不进位的情况下的计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原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不进位的情况下的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原理,以及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2.学习材料:准备练习题和学习卡片,供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实际意义。
例如,展示一件商品的价格为24元,购买3件商品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不进位的计算规则。
通过PPT 展示实例,讲解笔算的步骤和计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同步讲解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学会优化计算策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教材11页例5)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2.明确12×3的计算方法(1)借助摆小棒理解算理,如图:方法一把乘法转化成加法计算。
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通过摆小棒发现,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
方法三转化成口算乘法计算。
3×10=30,3×2=6,30+6=36。
(2)明确12×3的笔算方法。
①方法分析:两个乘数的个位要对齐。
②书写格式。
1 2× 33 6方法提示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两位数的下面。
3.明确验算方法检验12×3=36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4.解决问题12×3=36(只)答:一共有36只。
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知识点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计算:3×312=过程讲解1.明确3×312的笔算方法(1)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保证个位对齐。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乘)》(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乘)》教学设计3843182521×2×3×4×3(1)43×3和521×3分别是怎样算的?(2)521×3的百位是怎样算的?积该怎样写?2.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31×63×26823×23×252启发:823×6是怎样算的?3.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一只蚱蜢身长3厘米,它跳跃一次的距离可达身长的27倍。
这只蚱蜢一次可跳跃多少厘米?(1)要求学生自读,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一架客机的经济舱有31排座位,每排有6个。
经济舱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课件整理结果。
5.想想做做第5题课件出示:左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312,整个图形表示多少?(1)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图中涂色部分表示312,那整个图形表示多少?该如果思考?(2)整理:整个图形表示的数是涂色部分表学生独立完成,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口算。
读题,同桌交流。
独立列式解答。
读题,同桌交流。
独立列式解答。
学生汇报,并说思考过程。
思考、交流并汇报。
各种计算方法,尤其是笔算的竖式计算方法,都要让学生有一个体验、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48×2=96(只)一般这样写:答:白天鹅有96只。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上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6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6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6课《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乘法运算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乘法运算。
但是,对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乘法运算的算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算理,能够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乘法运算的算理。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篇一」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练习四总第16课时授课老师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材25页练习四。
个人加工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有耐心地做题。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熟练计算乘数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1.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结合例子说说在计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
3.分组自由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一)基本练习1.出示:350×2的积是()位数,积是()百多,积的末尾有()个0。
学生独立思考:(1)怎么不计算就能知道积是几位数?(2)积是几百多又是怎么知道的?(3)你认为积的末尾有几个0?先小组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二)综合练习1.第25页第2题。
小卡片出示口算题,进行口算,并选择其中几题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第25页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中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3)小结:用竖式计算时,乘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个位对齐,要乘三位数中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