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
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2、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
(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
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王先生的一天:家住市区的王先生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国宝洁公司品牌)外套和耐克(美国)运动鞋,吃了昨晚买的肯德基(美国),喝了杯雀巢(瑞士)咖啡,开着新买的奥迪(德国),来到了工作的地点,家乐福超市(法国)……开启了一天的幸福之旅。
过渡: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联系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呢?【新课教学】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精讲)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精讲)过渡: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是什么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学生齐读93页第一段文字,思考跨国公司的含义、目的及作用。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背景。
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介绍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背景。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案例分析: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
总结讲解: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1.5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学生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阻力。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图片展示法:展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回顾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阻力。
图片展示:展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总结讲解: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5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叙述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学生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3.2 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的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
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
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四、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
(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
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国事务,不用出国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生活,同学们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外国商品吗?我们中国的商品打入外国市场的又有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课例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课例【本课地位】《面对经济全球化》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内容,从逻辑上来说,本课学习是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是在什么国际经济背景下进行的。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通过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经营的视野,做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
【教学准备】课前提示学生通过网络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或其解说词。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跨国公司的作用,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实质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3.情感和价值观: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与责任感。
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和危机共生,正确理解独立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合作的关系,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教学难点】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较为深刻的领会和感悟课程内容。
【教学实录】◆感受经济全球化,导入新课我们在学习了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当前和今后国家的阶段性目标后,我们要继续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国际经济背景,这一背景就是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一说,分享交流信息。
1.你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的商品?你知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2.上高有哪些外资公司?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渠道你是否略知一、二?上高有没有去国外的务工人员?学生活动:生甲:三星,苹果,代尔,索尼,三洋,松下,丰田,本田,福特,现代…生乙: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迪思尼乐园,飞利浦,富士,英特尔…生丙:海尔、康佳、联想,奇瑞,吉利,茅台、五粮液,麦城黑啤、青岛啤酒,娃哈哈,格力,蒙牛、伊利,波司登、以纯、单身派…生丁:台资企业裕盛鞋厂,生产美国耐克品牌的运动系列产品,销往美国本土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教学设计9:11.1 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依据】[教材分析]本框题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
本框题主要有三目,其中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实质和影响,这是近年来高考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之一,所以,讲好本课的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经济全球化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
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多数学生对经济有自己的认识。
但对于如何区分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表现,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材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引导学生学习全球化的理论,认识全球化的影响,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实质、影响。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二)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的,培养国民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自主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更正和点评。
[教学构思]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播放视频《一部IPHONE的全球之旅》,导入进入本课课题: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二、展示学习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载体、实质、影响。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学会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
三、自主学习(约8分钟)一、请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并用下划线划出来。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载体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二、完成以下选择题:1、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到: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掌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地位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地位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探讨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地位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2.1 美国2.2 欧盟2.3 中国2.4 日本2.5 俄罗斯2.6 印度第三部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1 各国经济间的互动与依存3.2 跨国公司的崛起与发展3.3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增加3.4 增加就业机会3.5 增加贫富差距3.6 传统产业衰退和新兴产业兴起第四部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4.1 加强政府间合作4.2 加强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制定4.3 加强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4.4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4.5 推动全球化过程的平衡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开展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地位及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等内容。
2.讨论法:应用讨论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3.案例分析法:引用实际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和变化,培养学生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期中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相关概念和现象的把握。
2.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经济全球化课程的理解程度。
3.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提问、讨论等。
参考资料1.《世界经济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趋势》2.《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政治和文化》3.《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发生?》4.《全球化防御指南》以上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希望能对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

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4.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难点: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全球化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讲授法:教师讲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经济全球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5. 总结讲解:讲解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范文的主体部分,后续章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程度、对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对我国的影响和挑战,能够提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合理策略。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政治经济学》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选取一些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案例,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案例等。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世界化教案

第四单元第十一面对经济全世界化教案第四单元第十一面对经济全世界化教案【学习要求】.了解经济全世界化的含义、要紧表现2.了解跨国公司及其对经济全世界化的作用3.明白得经济全世界化的阻碍4.了解进展中国家对经济全世界化的态度【教学要求】.搜集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踊跃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了解我国目前自主品牌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形,讨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骨干知识】一.面对经济全世界化(一)经济全世界化趋势.经济全世界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趋彼此依托、彼此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世界化的表现(1)生产全世界化(2)贸易全世界化(3)资本全世界化3.经济全世界化的载体:跨国公司(1)跨国公司含义: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域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①跨国公司的迅速进展为经济全世界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世界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增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全世界化的阻碍.经济全世界化的有利阻碍:(1)经济全世界化是生产力进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
(2)增进了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进展。
(3)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进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加倍广漠的空间。
2.现时期经济全世界化的实质(1)实质:经济的全世界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要紧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缘故: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把握着推动经济全世界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进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那么”。
3.经济全世界化带来的挑战(1)使世界经济进展加倍不平稳,两极分化加倍严峻,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2)经济全世界化致使风险全世界化,加大了全世界经济的不稳固性;要挟进展中国家的经济平安4.进展中国家应付经济全世界化的态度:抓住机缘,踊跃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Unit 4 Lesson 11 fac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 n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学习要求】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2.了解跨国公司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了解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教学要求】
1.搜集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了解我国目前自主品牌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讨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主干知识】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
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含义: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
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
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
(2)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
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
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实质: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
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实质上是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不能将此理解为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
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
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
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2)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
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补充: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与竞争;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教学板书内容】
【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