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试论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精品范文】

试论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精品范文】

试论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业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为人所用,发挥效益,而保护是为了更长久地利用旅游资源,使其更持续地发挥效益。

两者相辅相成,并非矛盾,更非对立。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导致资源供需失衡,这是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向自然生态资源转轨时期,资源的保持与开发的矛盾突出表现。

旅游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的需求,开发满足人们需要的旅游产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心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金秀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一、金秀旅游的现状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土地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位于大瑶山腹内。

寒武纪泥盆系紫红色砾岩和石英砂石构成了其独特的圣堂山、莲花山、罗汉山等风光;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是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同时,金秀还是全国瑶族支系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区,具有独特的瑶族文化资源。

金秀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涵两大方面:一是独特的自然风光;二是丰富的瑶族文化。

近年来,该县提出了“旅游强县”的工作思路,将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作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1、独特的地质地貌。

金秀大瑶山境内的风景名胜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丹峰插云,怪石嶙峋,岩层具有明显的走向特征。

以圣堂山为代表的“大瑶山”丹霞式刚棱削面塔柱地貌,1300米以上的高峰有60多座。

石峰林立,鳞次栉比,奇松遍布,石林仙都妙趣叠生,有“华山之峻峭,衡岳之云烟,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张家界之灵秀,峨嵋之清凉,黄山之苍莽”。

美丽独特的地质地貌,加上生态环境的自然协调,使它形成了风光绮丽、景色如画的自然景观。

具备了先天的自然旅游资源。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金秀县的森林覆盖率在87%以上,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旅游资源是指各种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旅游资源,是维系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保护,以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文化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针对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旅游资源之一,因此应该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

首先要进行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环境,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和生态环境。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打造出品质保证的旅游景区。

2. 采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旅游是一种在旅游活动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强调环保、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形式。

生态旅游开发能够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采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将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能保护旅游资源,也能提升游客体验。

3. 鼓励社区旅游发展社区旅游是一种以社区为主体、以地方特色和文化为主要体验内容并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旅游形式,具有覆盖面广、经济效益好、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

鼓励社区旅游发展有助于保护和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区发展。

同时,社区旅游的开发也要在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方面加强管理,切忌盲目冲击和过度开发。

4.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持,在旅游业发展中要注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鼓励和支持旅游人才的职业发展,培养旅游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保护范文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保护范文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保护范文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和人们的游赏对象。

古往今来的众多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作为一种休心养性、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人生乐事。

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从而沉浸在优美的自然意境里,心底上滋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自由翱翔的灵性,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智,得到享受。

从而可见优美的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观赏;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并带动其它经济产业的发展。

反之,则会使游客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将会造成自然环境的退滞与最终的封闭。

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尤其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更能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旅游环境包括范围和内容两方面:从前者来说,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后者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它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本文就旅游资源的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天台本地的旅游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几点的看法。

一、正确的旅游环境开发能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各地的旅游资源中,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业务内容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它的经营业绩却相差很大:有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有的却生意惨淡,门可罗雀;有的经济效益很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滚滚财源;有的却效益低下,甚至到了难以维持日常开支。

造成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旅游企业经营者在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旅游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价值上存在着差别。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是指自然、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的有利于旅游开发和利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综合体。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旅游资源的开发1. 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旅游开发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饮食、购物、运输等。

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促进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2.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多种方式,包括景区开发、旅游度假区开发、主题公园开发等。

其中,景区开发是最常见的一种。

景区开发需要满足游客的观光、娱乐、休闲需求,同时还要保护和利用好景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3. 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

一方面,需要调查研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开发的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可持续开发的战略和规划,保护好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的保护1. 旅游资源的保护意义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保护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游客能够长期享受到美景和文化;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保护还可以维护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2.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需要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如强化旅游规划、监督旅游行业的行为、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机制等。

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保护也需要倡导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增强公众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3. 旅游资源的保护效益旅游资源的保护可以带来多种效益。

一方面,保护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另一方面,保护旅游资源可以保证人们能够享受到长期和稳定的旅游资产,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有效维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精)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精)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精)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具备旅游价值的地区进行开发,以满足人们旅游需求。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它也能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增加地方税收和就业机会。

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挑战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大规模的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例如,过度开发海滩地区可能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海洋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其次,大量的游客涌入可能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废水的排放。

最后,旅游开发还可能破坏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对当地文化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3.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际上并非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注重平衡,既要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要保护好环境。

同时,环境保护也有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因为环境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

4.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4.1 加强规划与管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与管理,确保开发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同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防止不合理的开发项目得以推进。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鼓励其采取环保措施。

4.2 推行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合理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

通过推行可持续旅游发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浅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毕业论文

浅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毕业论文

浅谈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毕业论文引言我国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味之高在世界上首届一指。

经过近二十年的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点)的建设,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到一定的改善,为我国将来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日渐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1. 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

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方面。

2. 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

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加深。

2. 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

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景区的建设可能会使环境在一定时间造成破坏。

三、建立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制度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依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渴望走出家门,去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破坏。

为了建设旅游设施,如道路、酒店、缆车等,往往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破坏原有的植被。

这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还使得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例如,一些山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过度开山修路,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其次是环境污染。

大量游客的涌入会带来大量的垃圾和污水。

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垃圾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

一些热门景区的水面上常常漂浮着各种垃圾,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

同时,旅游交通的发展也会导致尾气排放增加,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再者是文化破坏。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地方过度商业化,导致当地的传统文化受到侵蚀。

一些古老的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传统的民俗活动也变得形式化,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魅力。

此外,旅游开发还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

比如,一些温泉旅游地由于过度开采温泉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温泉水量减少,甚至枯竭。

面对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旅游开发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环境评估和规划,合理确定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的建设。

例如,可以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自觉遵守景区的环保规定,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引言:旅游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地区繁荣的关键。

然而,过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往往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确保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的好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地的旅游业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从而刺激相关行业的增长。

酒店、餐厅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并提供商机。

此外,旅游资源开发也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第二部分: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然而,盲目的旅游资源开发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过度开发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过度开发还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包括水资源、能源以及土地资源等。

此外,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地区也会导致垃圾的增加和环境污染。

第三部分:如何平衡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了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一方面,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限制开发区域的面积和游客数量,限制旅游开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以确保旅游企业遵守环保要求。

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他们应该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广环保旅游模式。

例如,鼓励游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与当地社区合作保护环境。

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旅游业才能长期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目录摘要 (2)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二、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应该如何去做 (4)(一) 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4)(二)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 (4)(三)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4)(四)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4)三、怎样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4)(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 (4)(二)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5)(三)加强管理和监督 (6)(四)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7)(五)推出生态旅游产品, 提倡绿色环保游 (8)四、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科学规划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摘要文章论述了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开发旅游资源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重要意义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宣传教育科学规划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旅游资源与环境息息相关。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一,经济影响。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构成。

而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带来外来经济注入,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进而增强经济实力。

此外,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比较大、链条比较长,故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活动的开展可增加就业机会,大量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

第二,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之间相互接触的活动。

旅游资源开发乃至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

再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已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活动,可以使科技交流的广度深度不断加大。

第三,环境影响。

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甚大。

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使大片森林枯死。

由于环境污染,世界一些旅游热点的着名景观和建筑物遭受破坏。

在美国,酸雨形成酸雾,使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混凝土墙长出长长的钟乳石柱和石笋,混凝土层剥落,建筑物严重腐蚀。

酸雨也使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

埃及雅典神庙的女神像鼻尖被消蚀。

雅典近40年来因酸雨造成珍贵文物的破坏、损失大于过去400年的总和。

罗马古文物特拉扬石柱2500个艺术人像受酸雨侵蚀已是形象模糊,令游人“望柱兴叹”。

环境污染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

如果旅游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优美,就能有力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促进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从而激发人类尽自己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愿望。

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通常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环境系统。

它由包括各种自然物质、能量和外部空间等生物生存条件组合成的自然环境和经过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人工环境共同构成。

”例如花园城市新加坡,本土除了海滩和阳光,几乎再没有什么自然旅游资源了。

但新加坡人建造了十分清洁安静的环境,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和绿化,并建有动物园、植物园、圣淘沙岛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得到惊人的发展,每年入境的国际旅游者人数几乎是本国人口(260万)的2倍,创汇近50亿新元,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

旅游资源只有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功能和效益。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第四,可持续发展.旅游是一种产品,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理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生态环境领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在198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公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

其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良好和谐的发展道路。

“Globe90”国际大会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增进人们认识旅游对环境和经济的理解,促进旅游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区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其核心是确保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利于旅游业更加健康,快速,稳定的走下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局面,从而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欧洲,法国的诺曼底就是以乡村生态旅游而着称的。

一座座村庄由取自海边的石头垒成,房屋一般不超过两层,外表也很粗糙,根本没有使用油漆。

当地有限的接待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游客的人数。

在生态旅游中,人们时刻遵循“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响亮口号,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当地的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

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

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

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应该如何去做(一)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首先是民族特色,寓民族共性于地方个性之中。

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我们的民族共性,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其地方个性。

例如风景如画的漓江和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都有它们各自的个性。

开发旅游资源必须使其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二)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

例如建爬山缆车时不应破坏原山景色的秀丽和雄伟;高层的现代化建筑避免建在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建筑物旁边。

更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三)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指的是它不产生工业“三废”,但旅游业同样会产生污染。

现代旅游业中,宾馆饭店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餐厅酒楼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海滨旅游区的无度开发会导致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

例如泰国芭提雅海滨度假地规定,40个床位以上的旅馆要有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海湾水域的卫生。

土耳基禁止在沙滩上插太阳伞以防埋在沙里的海龟蛋受损,禁止在沙滩上开汽车及用强烈照明灯以免吓跑大海龟。

(四)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资源要以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令其更有吸引力,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一定要防止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这是“杀鸡取卵”的错误做法。

三、怎样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一) 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胡锦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

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要树立对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大气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趋扩大;淡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品污染有增无减;生物多样化日益减少等等。

大自然允许我们失误的区间已所剩无几,回旋余地已十分有限,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积极、谨慎地做好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方针。

(二)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护人文和风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增强法制意识。

虽然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路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要严格贯彻执行。

比如,任何旅游景点的开发,必须要先修路,路的设计应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路渣极其他建设垃圾的处理,必须按《公路法》的要求,符合环境标准。

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在空气、水源、噪声等多项技术标准中,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旅游法规和规划,科学开发,依法管理,严禁“三无”(即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指乱分地、乱寻址、乱建造)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