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表解读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表解读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表解读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每小组装50ml水的烧杯2个、玻璃板2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汽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两张图片相同吗?哪里不同?认识吗?颗粒状的是食盐,粉末状的是小苏打。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怎么样?溶解。你怎么知道?小苏打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好,我们来试一试?小苏打怎么样了?也溶解了。 2、其实啊,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而且都能溶解在水中。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比较它们俩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溶解能力是什么意思?生发言。是指溶解的速度,还是在水中溶解的数量。溶解能力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数量。 2、那食盐和小苏打,究竟谁溶解得更多,溶解能力更强呢?谁来猜一猜?如何验证你的猜测呀。做实验。好,在实验前,老师还是想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才比较公平。好,现在开始讨论。 (之前的想法是让学生设计一份实验单,但2次试教效果都不理想,学生在画画和写字上浪费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决定让它们简单地讨论怎样做实验更公平)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汇报实验方法:他们的方法合理吗?有没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水的什么一样?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今天统一将水量定为50毫升。毛老师这里有几个小问题, 小苏打和食盐要怎么加?怎么保证每一次加的量要相同?一勺加进去后,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加第二勺?是的,实验过程中,要耐心地等杯里的物质溶解完后才可以加第二勺。这个实验最后要统计的数据是什么?加入水中溶解的份数。 5、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老师整理出一份实验方法,一起来看一下,有没有问题?好,现在开始实验,并及时记录数据。 6、动手做实验 7、汇报:好,现在我们实验已经完成了,每位小组按顺序来汇报一下你们记录的结果。 8、这些记录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谁溶解得更多?说明了什么? 9、拓展:如果换成糖呢、味精呢,还是给50毫升的水,你们觉得溶解能力会怎样吗?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振荡雪碧,你看到了什么?有很多气泡。老师手没摇晃前,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预设1:时间充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好玩的实验,想不想玩?先来看怎么玩?阅读要求。组长上来领注射器,边观察边记录。 预设2:除了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也会溶解在水中吗?读一读课件上的两段文字,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识?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练习(含答案) 夯实基础 1.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此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 A.36 g B.3.6 g C.7.2 g D.10 g 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 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 D.升高温度 3.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图K13-1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5.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60 ℃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1∶21 C.20 ℃时,10 g水中加入5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 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 ℃降温至20 ℃,没有晶体析出

6. 图K13-2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K13-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 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t 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后,溶液仍饱和 C.t 1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 2℃降温到t 1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7.某盐化工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K13-3所示,请回答: 图K13-3 (1)t 1 ℃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t 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 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 物质溶解度表及常见物质颜色

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的扩展

中学常见物质颜色分类归纳 黑色:Ag2S 、Ag2O 、C粉、CuO 、CuS 、Cu2S 、Fe3O4、FeO 、FeS 、MnO2、PbS、石油等。 紫黑色:O3(固态) 、I2、KMnO4 灰黑色:石墨、晶体硅 灰色:As 、Fe3C 、Se、Sn 银灰色:Ge 白色:AgCl 、AgOH 、Al(OH)3、 Al2O3、BaCO3、BaSO4、CaCO3、CaSO3、无水CuSO4、Fe(OH)2、Fe(略带灰色) 、KClO3、 KCl 、K2SO4、MgO、Mg(OH)2、MgCO3、 NH4HCO3、 NH4NO3、 (NH4)2SO4、Na2O、 NaOH、Na2CO3、NaHCO3、 P2O5、 P4(白磷)、 ZnSO4、C6H12O6(葡萄 糖)、 (C6H10O5)n(淀粉)、 (C6H10O5)n(纤维素)、三溴苯酚等。 银白色:K、 Na、 Mg、 Al、 Sn 、Sb 、Bi 、Te 、Ti 、Hg 、Li 、Rb、 Cs(略带金色)等。 青白色:Zn 蓝白色:Pb 红色:[FeSCN]2+(血红色) 、Cu2O(砖红色) 红棕色:P(红磷)、NO2、Fe2O3 紫红色:Cu 、MnO4- 红褐色:Fe(OH)3、碘酒(褐色) 深红棕色:Br2 黄色:AgI 、P4(黄磷) 、Au 、Ag3PO4、FeS2、Al2S3、K2CrO4 淡黄色:Na2O2 、AgBr 、TNT 、S、PCl5、混有NO2的浓HNO3、混有Fe3+的浓HCl、溶有 NO2的硝基苯 灰黄色:Mg3N2 棕黄色:FeCl3、CuCl2 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 绿色:Cu(OH)2CO3、 Cr2O3 浅绿色:Fe2+、FeSO4·7H2O 黄绿色:Cl2 浅黄绿色:氯水、F2 蓝色:CuSO4·5H2O 、Cu(OH)2、Cu2+的稀溶液 淡蓝色:O3(气体) 深蓝色:O3(液态) 常见与Cu有关的颜色: Cu紫红色; Cu2O红色; CuO黑色;CuF2白色; CuCl2黄棕色; CuBr2棕黑色; CuI白色; Cu(OH)2淡蓝色; Cu2S黑色;CuS黑色; CuSO4·5H2O蓝色;无水CuSO4白色; 含Cu2+溶液:浓度很浓显黄绿色,浓度浓显绿色,浓度稀显蓝色。 焰色反应颜色: K紫色; Na黄色;Li紫红色; Rb紫色; Cu绿色;Ca砖红色;Ba黄绿色;Sr洋红色 卤素单质颜色: F2:(纯卤素)浅黄绿色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贾汪大吴湖里小学俞妙琴 教学目标:能通过实验比较出小苏打和盐,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通过简单的实验知道水中能溶解少量的气体。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实验材料: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搅拌棒2个、食盐4份(每份2.5克)、小苏打4份(每份2.5克)、汽水1瓶、注射器1个。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情景引入: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盐能溶解在水中,在一杯水中不断地加盐,盐会不断地溶解吗?(不会)一杯水中所能溶解盐的多少,这就是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板书:溶解能力) 小苏打和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究的问题。(补充板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出示目标:(1)实验探究比较出小苏打和盐,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2)通过简单的实验知道水中能溶解少量的气体。 二、自主探究

(一)比较小苏打和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提出问题。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比较小苏打和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猜一猜,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2.(学生猜测)我们要通过实验进行比较。 3.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阅读29页实验方法,并回答: (1)盐和小苏打溶解在水中的比较实验中,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2)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第一小份没有溶解完就加第二小份的做法对吗?加到什么时候为止? (3)如果杯底有剩余的,怎样估计剩余的? (4)提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放物质,另一人搅拌,其余人观察并作好记录。迅速有序完成后整理好器材,举手示意。 4.汇报交流。 5.自主探究。 6.汇报总结。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二)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 1.设问: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老师摇晃一下汽水瓶,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过一会,又会怎样?你有什么猜想?(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单质 1、【金属单质 ....】:所有金属几乎难溶于水(但一些金属由于很活泼,在常温下能够和水发生反应:例如K、Ca、Na等)。 2、【非金属单质 .....】:①(固态)C、S、P等难溶于水; ②(气态) N2、H2 等难溶于水,O2 不易溶于水。 化合物 1、【酸的溶解性 .....】 【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2、【碱的溶解性 .....】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的碱大部分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其中AgOH 为白色固体,属于碱,常温下AgOH极不稳

定,易分解为棕褐色难溶于水的氧化银固体.低温下可制得氢氧化银在水中的白色沉淀,Ca(OH)2为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3、【盐的溶解性 .....】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 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Ag2SO4、CaSO4微溶于水, 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绝大部分不溶于水,一些微溶于水或者遇到水发生水解。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 CO3等】 4、【氧化物的溶解性 .......】 ▲金属氧化物一般都不溶解,例如:CuO, Fe2O3, Fe3O4 ,MgO, Al2O3 ,MnO2等, 其中CaO能与水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①难溶于水,例如:CO、NO等。 ②可溶于水,例如:CO2(其中CO2 溶于水后又能与水反应)。 ③易溶于水:例如:SO2、NO2等。 5、【其他 ......】 ..物质的溶解性 ▲①难溶于水:CH4 ;②易溶于水: HCl、NH3 (其中NH3溶于水后又能与水反应)、葡萄糖、蔗糖等。

化学常见常见沉淀及溶解性口诀33869知识讲解

常见沉淀 白色: BaSO4/BaCO3/CaCO3/AgCl/Ag2CO3/Mg(OH)2/Fe(OH)2/Al(OH)3/CuCO3/ZnCO3/MnCO3/ Zn(OH)2 Fe(OH)2 蓝色:Cu(OH)2 浅黄色:AgBr 红褐色:Fe(OH)3 沉淀鉴别 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AgBr淡黄色沉淀AgI ,Ag3PO4黄色沉淀CuO 黑色沉淀Cu2O 红色沉淀Fe2O3 红棕色沉淀FeO 黑色沉淀FeS2 黄色沉淀PbS 黑色沉淀FeCO3 灰色沉淀Ag2CO3 黄色沉淀AgBr 浅黄色沉淀AgCl 白色沉淀Cu2(OH)2CO3 暗绿色沉淀BaCO3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CaCO3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溶的碳酸盐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不溶的碱、金属氧化物白色沉淀(且有CO2生成)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相关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盐酸盐银不溶 硫酸盐钡不溶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 BaSO4. AgCL. Mg(OH)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不建议死记硬背,只需记住每个阴离子里哪个不溶即可,钾钠铵硝都溶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盐除去钡银铅钙。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 氢氧根多溶一个钡④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⑤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锂离子还有钡离子也可溶 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说课稿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需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三、教法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研究、观察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六、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1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并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实验设计、验证猜测。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学生在科学体验活动中将对本课的实验研究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新的实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五部分展示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桌上纸包)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纸包,请打开看看,知道是什么吗?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看起来比较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常见物质溶解性及溶度积_图文(精)

常见物质溶解性 Ag+Hg22+Pb2+Hg2+Bi3+Cu2+Cd2+As3+Sb3+Sn2+Sn4+Al3+Cr3+Fe3+Fe2+Mn 2+Ni2+Co2+Zn2+Ba2+Sr2+Ca2+Mg2+K+Na+NH4+碳酸盐, CO32- 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略溶水水水草酸盐,C2O42-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水 氟化物, F-水水略溶, HNO3 水HCl 略溶, HCl 略溶, HCl - 略溶, HCl 水水水水 略溶, HCl 略溶,

HCl HCl HCl HCl HCl 略溶HCl 不溶HCl 水水水 亚硫酸盐, SO32-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水AsO33-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AsO43-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磷酸盐, PO43-HNO3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BO2-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略溶略溶HCl 水水水硅酸盐, SiO32-HNO3-HNO3-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 酒石酸, C4H4O62-HNO3略溶, HNO3 HNO3HCl HCl 水HCl -HCl HCl 水水水水HCl 略溶, HCl HCl 水HCl HCl HCl HCl 水水水水 硫酸盐, SO42-略溶略溶不溶略溶略溶水水-HCl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不溶不溶微溶水水水水 CrO4-HNO3HNO3HNO3HCl HCl 水HCl --HCl --HCl 水-略溶, HCl HCl HCl 水HCl 略溶水水水水水

高中化学常用物质溶解性表及沉淀颜色(xin)

高中化学常用物质溶解性表及沉淀颜色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氢气应早去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试管口下倾水滴。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愈“弱”愈水解, 又“弱”剧水解;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左边水写分子式,中间符号写可逆,右边不写“↑”和“↓”。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高中化学常用物质溶解性表及沉淀颜色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 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 (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颜色、俗称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1、气体:溶的:CO 2、HCl、SO2、NH3等。 不溶(或不易溶):O2、H2、CH4、CO、N2等。 2、金属氧化物:除CaO、Na2O、K2O、BaO溶外,大多数不溶 3、酸:大多数溶 4、碱:除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溶外,其他碱不溶于水; 5、盐: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盐都溶于水; 含Cl-的盐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盐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盐只有含K+、Na+、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1、酸类多数都易溶; 2、碱类易溶钾钠钡铵,钙是微溶余不溶; 3、盐类: ①钾盐钠盐硝酸盐,还有铵盐都易溶;(钾钠铵硝都易溶) ②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钙银是微溶。 ③氯化物中银不溶; ④碳酸盐只溶钾钠氨,但是全能溶于酸。 ⑤AgCl、BaSO4遇酸也不溶,加稀硝酸不溶解。 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铁粉Fe(铁块银白色) 2、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3、红色固体:铜Cu—紫红色,氧化铁Fe2O3——红(棕)色红磷P 4、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5、浅黄色固体:硫磺S 6、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无水硫酸铜白色),氢氧化铜沉淀Cu(OH)2 7、大部分固体:白色,如无水硫酸铜CuSO4,CaO,CaCO3 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液体的颜色 1、大部分液体:无色,如水,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等 2、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Cu SO4溶液,氯化铜CuCl2溶液,硝酸铜Cu(NO3)2溶液 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 4、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FeSO4溶液,FeCl2溶液,硝酸亚铁Fe(NO3)2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KMnO4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常见气体、无色气体: 单质:氧气O2,氢气H2,氮气N2。 化合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氯化氢HCl,二氧化硫SO2。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总课时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学习目标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学习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2 学习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学习准备4个80ml烧杯,3个50ml烧杯、3个20ml试管、两把勺子、1根搅拌棒、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实验记录单;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高锰酸钾具有()性。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和()。 2、不能用()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来取。 合作探究: 一、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小组讨论,猜测实验现象 2、出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步骤一、用勺子从杯中取出一勺胶水或洗发水倒入装有水的烧杯里。 步骤二、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 步骤三、静静地观察,记录它们是怎样在水中扩散的。 步骤四、记录好之后,再用小棒轻轻搅拌一下,记录发生的变化。 步骤五、最后用小棒充分地搅拌,观察它们是否溶解。 3、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导学过程 二、探究醋、酒精和食用油在水中能溶解吗 1、学生讨论、汇报猜测 2、明确实验过程和目的 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ml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ml醋、酒精和食用油。观察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有没有扩散?是怎么样扩散的?记录完之后,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否溶解。 3、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 4、汇报点评。 5、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搅拌,食用油都不能溶解在水中,那食用油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当中吗? 6、分组实验 将少量液体(洗涤剂)倒入放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中,并充分震荡。探究:看到了什么?猜测加进去的液体是什么。简单解释原因。 巩固练习: 1、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等。 2、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形成()、()、()的溶液。拓展延伸: 了解人们利用液体的溶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洗发水→水中一丝丝的,沉在杯底搅拌后溶解胶水→水中小水滴一样沉在杯底搅拌后溶解醋→水中颜色变了,沉下去了搅拌后溶解食用油→水中上下浮动,然后浮在水面上搅拌后不溶 导学反思

初中化学_常见物质_溶解性表

阳离子 阴离子 OH—NO3—Cl—SO42—CO32— H+H 2O 溶.挥HNO3溶.挥HCl 溶H2SO4溶.挥H2CO3 NH 4+溶.挥NH 4OH 溶NH4NO3溶NH4Cl 溶(NH4)2SO4溶(NH4)2CO3 K+溶KOH 溶KNO 3溶KCl 溶K2SO4溶K2CO3 Na+溶NaOH 溶NaNO 3溶NaCl 溶Na2SO4溶Na2CO3 Ba2+溶Ba(OH) 2溶Ba(NO3)2溶BaCl2不BaSO4不BaCO3 Ca2+微Ca(OH) 2溶Ca(NO3)2溶CaCl2微CaSO4不CaCO3 Mg2+不Mg(OH) 2溶Mg(NO3)2溶MgCl2溶MgSO4微MgCO3 Al3+不Al(OH) 3溶Al(NO3)3溶AlCl3溶Al2(SO4)3---- Mn2+不Mn(OH) 2溶Mn(NO3)2溶MnCl2溶MnSO4不MnCO3 Zn2+不Zn(OH) 2溶Zn(NO3)2溶ZnCl2溶ZnSO4不ZnCO3 Fe2+不Fe(OH) 2溶Fe(NO3)2溶FeCl2溶FeSO4不FeCO3 Fe3+不Fe(OH) 3溶Fe(NO3)3溶FeCl3溶Fe2(SO4)3---- Cu2+不Cu(OH) 2溶Cu(NO3)2溶CuCl2溶CuSO4---- Ag+----溶AgNO 3不AgCl 微Ag2SO4不Ag2CO3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 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 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 (1)该同学所选的是溶液。 (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一.制氧气: 2KClO3 (MnO2,加热)= 2KCl + 3O2 ↑ 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二.制氢气: Zn+2HCl=ZnCl+H2↑ Zn+H2SO4=ZNSO4+H2 ↑ 三.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不能用H2SO4) 2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 是否有沉淀出现是是否否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能不能不能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溶解溶解 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说课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部分的第二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逻辑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一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细沙。 【教师准备】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六、教法学法 主要教学方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主要学习方法: 1、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猜一猜:出示三杯不同物质与水的混合物,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威力往往能超出人们的想象。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黄金时段的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投入极大的热情。本环节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活动,引出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学生在对旧知复习的基础上,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环节二:科学观察园地。 1、讲解、观察高锰酸钾。 (1)师拿出高锰酸钾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2)介绍高锰酸钾。 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3)学生观察、并描述。 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用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演示取高锰酸钾的正确方法)。 2、分组实验①。 (1)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猜测”对于科学实验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勇于猜测,敢于猜测,说明学生已开始为实验做准备,他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那么接下来的实验,他一定能够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 (2)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温馨提示: 1)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 2)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刚进水中的状态,做好表格第一格的记录。 3)再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水,观察,做好表格第二格的记录。 4)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混合物静止时的变化,做好表格第三格的记录。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优秀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作业设计: 填空题 1、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一般水里有(),碳酸饮料中有()。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答案 1 少量的氧气较多的二氧化碳加压化学方法 2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氧气 判断题 1 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2 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教案设计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课题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 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了解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和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

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数值; (3)物质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

化学常用物质溶解性表及沉淀颜色

化学溶解性表

盐类溶解性表的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 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顺序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氢气应早去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试管口下倾水滴。 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定义、性质、特征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盐类水解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愈“弱”愈水解,又“弱”剧水解;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编成如下口诀: 左边水写分子式,中间符号写可逆,右边不写“↑”和“↓”。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 周 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 本学期累计教案 个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共5课时) 教学目标: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3、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 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演示实验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3、 浓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 的叫做浓溶液; 稀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教学反思: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是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较难掌握.要检验在某一温度下,该溶液是否饱和,有些学生还分不清. 第二课时 二、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