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练习题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第一节 初识家用电器 巩固练习题之填空

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巩固练习题之填空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巩固练习之填空填空题1.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他根据______(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______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
魔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2.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均断开时,电路中能发光的灯泡是______ .当开关均闭合时,不能发光的灯泡是______ .(两空均选填“L1”或“L2”或“L1和L2“)3.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
4.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填“用电器”或“电源”);某同学把灯泡、干电池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开关闭合后灯泡不亮,不一会儿干电池就发热了。
这个电路的故障是该电路发生了______。
5.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所有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填电路元件),该元件接在房间电路的______(选填“支路”、“干路”)。
6.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______ 的装置,能够维持通过电路的______ ;用电器是在电路中消耗______ 的装置;输送电能的是______ ;控制电路通断的是______ .7.随着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______ .8.如图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
只要将图中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但不会行驶。
电工学第三版第13章答案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3.3.2 图示电路 是右移寄存器还是左 移寄存器?设待存数 码为 1001 ,画出 Q4 、Q3、Q2 和 Q1 的波 形,列出状态表。
解: 波形如图。
CP Q4 Q3 Q2 Q1
J
1 CP
Q4
Q3
Q2
Q1
J
J
J
J
C
C
C
C
K
K
K
K
CP 顺序 J
0
0
1
1
2
0
3
0
4
1
5
0
6
练习题解答
13.1.1 图示电路是可以 用来产生单脉冲的电路。试分 析其产生单脉冲的原理,画出 Q 和 Q 的波形。
解:
+5V
1k?
1k?
R
S
RS
Q
Q Q
返回练习题集
下一题
13.1.2 初始状态为 0
的基本 R-S 触发器(低
电平有效), R 和 S 端 R 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所示 S
,求 Q 和 Q 的波形。
Q
解:波形如图。
Q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3.2.1 已知图示电路中各输入端的波形如图所示, 工 作前各触发器先置 0 , 求 Q1、Q2 和 Q3 的波形。
Q1 Q1 S CR
Q2 Q2 C
JK
Q3 Q3 C
D
CP
A1
RD CP
A2
AA21
解: 波形如图。
Q1
Q2
Q3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解: 为左移寄存器。
答案:第十三章练习题-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

第十三章: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1.(多选)正确答案:AD,保险行业中应用健康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健康服务与控制诊疗风险,因此可以将其分为健康指导和诊疗干预两类,2.(单选)正确答案:A,保险责任是健康保险产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因其直接关系到最终保险产品的质量3.(单选)正确答案:D,疾病保险是指以约定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它具有以下特点:1)保险金的给付条件只依据疾病诊断结果,不与治疗行为的发生或医疗费用相关;2)疾病保险的主要产品类型是重大疾病保险,即当被保险人罹患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或疾病状态并符合其严重程度的定义时,保险公司按照约定保险金额履行给付责任的保险。
3)为了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降低逆选择的风险,疾病保险合同通常设有等待期。
4.(单选)正确答案:B,为了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降低逆选择的风险,疾病保险合同通常设有等待期。
5.(单选)正确答案:C,疾病保险的主要产品类型是重大疾病保险。
6.(单选)正确答案:A,医疗保险的保险金的给付条件是医疗行为的发生或医疗费用支出作为依据,与疾病诊断不直接相关。
医疗保险是以医疗行为的发生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
以财产损失为给付条件的是财产保险,以某种疾病或特定疾病的发生为给付条件的是疾病保险,均不属于医疗保险的范畴。
医疗保险关注的是过程。
7.(单选)正确答案:C,医疗保险的保险金给付条件是以医疗行为的发生或医疗费用支出作为依据,与疾病诊断结果不直接相关。
疾病保险是以约定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8.(单选)正确答案:C,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以约定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
9.(单选)正确答案:C,考查健康保险风险控制方法的新进展;记忆型题目。
健康管理是将风险控制由单纯重视事后风险管控延伸到包括事前预防在内的全过程管理,从而达到预防风险、促进被保险人健康的目的,从而控制风险。
10.(单选)正确答案:A,考查健康保险的风险因素,记忆型题目。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3章土壤的生物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下列动物中,可用于提取制作抗血栓药物的是()A.蚯蚓B.沙蚕C.水蛭D.涡虫2.体节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体节将身体划分为不同部位,使各种外部器官和内部器官有序的排布,从而顺利协调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以下生物具有体节结构的是()A.蚯蚓B.水母C.海蛰D.水螅3.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沙蚕可作为鱼、虾等的天然饵料B.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C.蚯蚓穴居于土壤中,疏松土壤,破坏农作物D.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4.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原因是()A.蚯蚓需要不断从水中获取营养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B.为了去除灰尘,以免阻塞呼吸通道C.因为在干燥环境中,蚯蚓体内水分过度蒸发会脱水死亡D.蚯蚓的体表需要保持湿润,以免缺氧窒息死亡5.大雨后,蚯蚓常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A.雨水带来大量有机物,蚯蚓爬到地面寻找食物B.土壤中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C.为使体表保持干燥,防止窒息而亡D.为了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6.环节动物的种类很多,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草履虫,线虫B.蚯蚓,沙蚕,蛭C.珊瑚虫,变形虫,钩虫D.海蜇,蜘蛛蟹,沙蚕7.下列选项中都是环节动物的一组是()①蚯蚓②蝗虫③沙蚕④蝴蝶⑤水蛭⑥蜘蛛A.①②③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④⑥8.大雨过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
这是因为蚯蚓出来要()A.交流B.觅食C.饮水D.呼吸9.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这有利于农作物的()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10.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个生理功能有关()A.运动B.呼吸C.生殖D.营养11.大雨过后,常可以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饮水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蚯蚓爬出地面取食12.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A.蚯蚓、草履虫、蝗虫B.蚯蚓、水蛭、沙蚕C.珊瑚、变形虫、蚯蚓D.水母、蜘蛛蟹、沙蚕13.判断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A.是否有口B.是否有肛门C.身体是否分节D.体表是否有黏液14.蚂蟥是本地常见的一种环节动物,它不具备的结构特征是()A.两侧对称B.有外骨骼C.身体分节D.有口有肛门15.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因为()A.温度高B.地面食物多C.土中水多,氧少,无法呼吸D.土中没有食物16.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呈圆筒形B.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D.靠肺呼吸17.蚯蚓的体壁能分泌黏液并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的()A.适应水中生活B.进行生殖C.适应穴居D.进行呼吸18.蚯蚓的呼吸器官是()A.鳃B.肺C.体表D.环节19.以下关于几种动物重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B.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C.蚯蚓用鰓呼吸D.缢蛏用贝壳运动20.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A.体节B.刚毛C.环节D.环带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环节动物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D.扁形动物都是寄生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2.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的______。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单项选择题1、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仍然是时代主题。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C.合作与共赢 D.合作与发展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22、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对峙C.多极化走向终结 D.走向多极化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2-2833、经济全球化有其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属于负面影响的是()。
A.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B.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C.促进知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D.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3-2844、每个国家和民族不分强弱与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得到尊重和承认。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化C.文化多元化 D.世界多极化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p.2845、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A.独立自主 B.相互尊重C.和平发展 D.反对霸权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56、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放在第一位。
A.世界各国利益 B.国家经济利益C.国家主权和安全 D.解决国际争端答案:C;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67、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68、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B.遏制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C.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p.2879、我国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是()。
《公共行政学》综合练习(七)(第13—14章)2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合练习题(七)(第13—14章)第十三章法治行政综合习题一、填空题1.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2.在近代英国,哈林顿是第一个论及国家政治与法律的关系的人。
3.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法治论者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虽然都属于启蒙思想家,但法治观念也不完全相同.孟德斯鸠注重的是“法的精神”。
卢梭则以人民主权学说为核心。
4.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先、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等方面.5.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行政机关组织法规定,大都以概括之语言,划定各机关的职责范围;二是由单行的实体法,规定某一具体事项由哪一行政机关管辖。
6.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度是规划、起草、审查、决案、签署公布和备案.7.规划是行政立法的启动步骤。
一般而言,立法规划分为五年规划和年度规划。
8.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审议,一般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来进行。
9.行政法规和规章审议通过后,须经行政立法机关的行政首长签署。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部门规章由相应的部门首长签署;地方政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市长签署.10.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1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12.《立法法》对制定行政法规主要规定的程序是:(1)立项和起草;(2)听取意见;(3)法规草案的审查;(4)决定;(5)公布;(6)刊登.13.国务院行使立法监督权的工作机构是国务院法制局,它具体负责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和管理工作,即立法监督工作。
14.行政复议的全面审查原则包括合法性审查和适当性审查两个部分。
15.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6.人民法院裁定的管辖有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三种.17行政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 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诉讼中止、诉讼终结与期间、送达等。
13练习题解答:第十三章 详析分析与偏相关

第十三章 详析分析与偏相关练习题:1.一学者研究了青年人的文化程度与社区参与的关系,获得下表13-4的数据, 为了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引进了性别变量,获得表13-5的数据。
表13-4 文化程度与社区参与的关系社区参与 文化程度合计 高 低 高 145 78 223 中 97 80 177 低 58 102 160 合计300260560表13-5 控制性别后文化程度与社区参与的关系男女根据上面两表计算:(1)根据表13-4计算青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社区参与的相关系数Gamma 。
(2)计算表13-5各分表的Gamma 值,并与表13-1的结果进行比较。
(3)计算偏相关系数。
(4)根据所得到的结果作出研究结论。
解:(1)同序对:N s =145×(80+102)+97×102=36284异序对:N d =78×(97+58)+80×58=1673036284167300.3683628416730s d s d N N G N N --===++ 这一结果说明青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其社区参与程度越高,或者说,根据青年人的文化程度来预测社区参与程度时可以减少36.8%的误差。
(2)根据计算同序对与异序对的方法,可得:男:同序对:N s1=80×(25+70)+40×70=10400异序对:N d1=45×(40+28)+25×28=3760111111040037600.469104003760s d s d N N G N N --===++女:同序对:N s2=65×(55+32)+57×32=7479异序对:N d2=33×(57+30)+55×30=452122222747945210.24774794521s d s d N N G N N --===++与(1)的计算结果相比可知:○1在男性青年人中,依据文化程度来预测其社区参与程度可以减少47%的误差,在女性青年人中,依据文化程度来预测其社区参与程度可以减少25%的误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与这个三角形一边平行,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AB=AC,∠ABC=70°,顶点B在直线DE上,且DE∥AC,则∠CBE等于()A. 40°B. 50°C. 70°D. 80°3.若A(2a﹣b,a+b)关于y轴对称点是A1(3,﹣3),则P(a,b)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是()A.(﹣2,﹣1)B.(2,﹣1)C.(﹣2,1)D.(2,1)4.如图,在△ABC中,AB=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BCD的周长为()A. 13B. 15C. 18D. 215.如图,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的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于点D,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PD=DQB.DE=ACC.AE=CQD.PQ⊥AB6.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b)2++|c2﹣64|=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A.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7.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 2,3,4B. 5,5,10C. 2,2,1D. 1,2,38.要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则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中的()A.∠A=50°,∠B=60°B.∠A=50°,∠B=100°C.∠A+∠B=90°D.∠A+∠B=90°二、填空题(9.如图,等边△ABC周长是12,AD是∠BAC的平分线,则BD=.10.如图的4×4的正方形网格中,有A、B、C、D四点,直线a上求一点P,使PA+PB最短,则点P应选点(C或D).1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AE=2,则CD的长为.12.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C′的度数为.13.如图,在△ABC中,D为AB上的一点,且DE垂直平分AC,∠B=115°,且∠ACD:∠BCD=5:3,则∠ACB=__________度.14.如图,在△ABC中,AB=AC,BC=8,AD平分∠BAC,则BD=____________.1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D=度.16.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ABC,沿BC向右平移3cm,得到△DEF,DE交AC于M,则△MEC 是三角形,DM=cm.三、解答题1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延长BC到E,使得CE=CD.求证:BD=DE.18.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和点M.(1)在给出图上画出一个格点△MB1C1,并使它与△ABC全等且A与M是对应点;(2)画出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D.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3),B(3,1),C(-2,-2).(1)请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B′C′(A,B,C的对称点分别是A′,B′,C′),并直接写出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0.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是轴对称图形,点B,E是一对对称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1.在△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可依据题意线作出简单的图形,结合图形可得∠B=∠A,进而可得其为等腰三角形.解:如图,DC平分∠ACE,且AB∥CD,∴∠ACD=∠DCE,∠A=∠ACD,∠B=∠DCE∴∠B=∠A,∴△ABC为等腰三角形.故选B2.【答案】C【解析】由已知AB=AC,∠ABC=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的度数,再利用DE∥AC,可得∠CBE=70°,答案可得.解:∵AB=AC(已知),∴∠C=∠ABC=70°(等边对等角),又∵DE∥AC(已知),∴∠CBE=∠C=7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C.3.【答案】C【解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P点坐标,根据关于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由A(2a﹣b,a+b)关于y轴对称点是A1(3,﹣3),得2a-b=-3,a+b=-3,所以a=-2,b=-1,∴P(﹣2,﹣1).P(a,b)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是(﹣2,1),故选:C.4.【答案】A【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BD,进而得出△BCD的周长为:CD+BD+BC=AC+BC求出即可.解:∵AB=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D=BD,∴△BCD的周长为:CD+BD+BC=AC+BC=8+5=13.故选A.5.【答案】D【解析】过P作PF∥CQ交AC于F,∴∠FPD=∠Q,∵△ABC是等边三角形,∴∠A=∠ACB=60°,∴∠A=∠AFP=60°,∴AP=PF,∵PA=CQ,∴PF=CQ,在△PFD与△DCQ中,∠FPD=∠Q,∠FDE=∠CDQ,PF=CQ∴△PFD≌△QCD,∴PD=DQ,DF=CE,∴A选项正确,∵AE=EF,∴DE=AC,∴B选项正确,∵PE⊥AC,∠A=60°,∴AE=AP=CQ,∴C选项正确,故选D.6.【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绝对值,平方数与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b,c的值,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其形状是直角三角形.解:由(a﹣b)2++|c2﹣64|=0得:a﹣b=0,b﹣8=0,c2﹣64=0,又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8,b=8,c=8,所以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故选:B.7.【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以下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断.解:A.∵2≠3≠4,∴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5+5=10,∴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1+2>2,∴本组数据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1+2=3,∴本组数据不可以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进行判断即可.解:A、若∠A是顶角时,则50°+12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若∠B是顶角时,在50°+50°+16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总之,本组数据不能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若∠A是顶角时,则50°+20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若∠B是顶角时,在100°+100°>180°,所以此种情况组不成等腰三角形;总之,本组数据不能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当∠A+∠B=90°时,∠C=90°;但∠A=10°,∠B=80°时,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没有那两个相等,所以构不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当∠B是顶角时,则2∠A+∠B=180°,∴∠A+∠B=9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9.【答案】2【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D=CD,并且求得边BC的长度,进而即可求得BD的长.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AC的平分线,∴AB=BC=CA,BD=CD,∵等边△ABC周长是12,∴BC=4,∴BD=2.故答案为2.10.【答案】C【解析】首先求得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连接A′B,即可求得答案.解:如图,点A′是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连接A′B,则A′B与直线a的交点,即为点P,此时PA+PB最短,∵A′B与直线a交于点C,∴点P应选C点.故答案为:C.11.【答案】1或3【解析】当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由EC=ED,利用三线合一得到F为CD的中点,再由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可得出∠BEF=30°,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EB的长求出BF的长,由BF﹣BC求出CF的长,即可得到CD的长;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由EC=ED,利用三线合一得到F为CD的中点,再由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EBF=60°,可得出∠BEF=30°,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EB的长求出BF的长,由BF+BC求出CF的长,即可得到CD的长.解:当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可得∠EFB=90°,∵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BEF=30°,∵BE=AB+AE=1+2=3,∴FB=12EB=32,∴CF=FB﹣BC=12,则CD=2CF=1;当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过E作EF⊥BD,垂足为F点,可得∠EFC=90°,∵EC=ED,∴F为CD的中点,即CF=DF=12CD,∵△ABC为等边三角形,∴∠ABC=∠EBF=60°,∴∠BEF=30°,∵BE=AE﹣AB=2﹣1=1,∴FB=12BE=12,∴CF=BC+FB=32,则CD=2CF=3,综上,CD的值为1或3.故答案为:1或3.12.【答案】20°【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A′,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A=50°,在△A′B′C′中,∠C′=180°﹣∠A′﹣∠B′=180°﹣50°﹣110°=20°.故答案为:20°.13.【答案】40【解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全等可以得出∠A=∠ACD,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角的比计算.解:∵DE垂直平分AC,∴EA=EC,AD=CD,∠ADE=∠CDE=90°∴Rt△ADE≌Rt△CDE∴∠A=∠ACD又∵∠ACD:∠BCD=5:3,∴∠ACD:∠ACB=5:8∴∠A:∠ACB=5:8又∵∠B=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实质是A、大小国家一律平等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C、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成因素放在一边D、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身权益(答案C)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项是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C、互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答案D)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中国、印度、缅甸B、中国、印度、越南C、中国、朝鲜、越南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答案A)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答案B)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答案C)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答案A)7、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C、以平等互利为基础D、以互不侵犯为基础(答案B)8、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推动南北对话C、加强南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答案D)二、多选题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和平是东西问题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答案BCD)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答案ABCD)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答案ABCD)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ABCDE)5、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B、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C、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D、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内政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答案ABCDE)三、辨析题1、中国要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来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是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划线的,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中国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彼此之间有着更亲密的关系和更广泛的合作。
但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着各种特殊的利益。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当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简答题1、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有哪些?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有哪些?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5)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五、论述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我国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应采取哪些对策?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2—2006年本章考研试题集粹】一、分析题1、(02考研文科37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它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材料2《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材料3中国于1988年12月6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关于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1297、1298、1312、1320号决议。
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
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的《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年12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12月29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
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世纪90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
199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
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
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
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市。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材料4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