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十七、血尿的中医食疗

合集下载

血尿老中医这样治

血尿老中医这样治

血尿老中医这样治血尿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可能是全身性疾病,也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其中以后者所致血尿较为多见。

如泌尿系感染(包括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结石以及急、慢性肾炎等。

本文仅就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等所致的血尿为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健脾益气、补肾止血临床见证属于脾虚并有肾虚,而脾不统血者。

如食少纳呆、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腰酸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小便频数带血,其色淡红等。

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黄芪2克,党参9克,炙甘草3克,白术9克,陈皮6克,当归9克,升麻3克,山萸肉9克,柴胡3克。

补益肾气、固涩止血临床见证属于肾阳虚肾不固涩者。

如全身乏力、面苍白、肢凉怕冷、腰酸痛、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常用方剂如无比山药丸加减:熟地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肉苁蓉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杜仲9克、巴戟天6克、赤石脂9克。

滋阴清火、凉血止血临床见证属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

如头目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带血、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常用方剂如知柏地黄丸、大补阴汤:黄柏6克、知母6克、熟地12克、龟板24克。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临床见证属下焦热结血淋、小便频数、疼痛血尿、舌红苔薄白、脉数。

常用方如小蓟饮子:生地24克,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炒蒲黄9克,淡竹叶9克,甘草3克。

泻火通淋、凉血止血临床见证属于湿热蕴结于下焦所见的热淋,如尿频尿急灼痛,小腹胀坠,咽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多为泌尿系感染。

常用方剂如八正散加减:瞿麦12克,木通9克,扁蓄15克,车前子(布包)12克,滑石(布包)12克,灯心草3克,栀子9克,大黄6克,甘草6克,可加小蓟15克,旱莲草15克,白茅根15~30克。

上述各药之量可根据热湿、血尿程度加以调整。

活血化瘀此法可结合以上各法选用恰当活血化瘀药。

如当归、川芎、生地、赤勺、桃仁、红花、蒲黄、牛膝、小蓟等。

中医妙方治疗尿血血尿(文章四篇)

中医妙方治疗尿血血尿(文章四篇)

中医妙方治疗尿血血尿(文章四篇)血尿的中医辨治血尿,中医称为尿血或溺血。

中医认为血尿多为下焦热盛所致,其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实热者宜清热化湿、凉血止血;虚热者宜滋阴清热、养血止血。

此外,也有中气下陷、气虚不摄者,则宜补中益气、摄血止血。

所以,出现血尿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弄清病因,积极进行治疗。

对于血尿的治疗,中药及饮食疗法有相当大的用武之地。

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属中医的湿热淋证,多有尿频、尿急、尿痛,可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有位患者说:“我婚后第二次性生活就发现自己尿道内很痛,并伴有血尿现象,后来去医院打了针就没事了。

但是,以后每次性生活后都会出现血尿,没有性生活就没有这些现象,有时在月经来临时也会有下体疼痛的现象,但月经期及其他方面都正常……”结合其病史及检查结果,判断是蜜月性膀胱炎引起的血尿。

处方可用:生地20g、通草6g、甘草5g、竹叶10g、滑石20g、白花蛇舌草20g、车前草15g、牛膝15g、大黄10g。

食疗:饮食宜清淡,可用连皮冬瓜500g、生薏米100g,加水1000ml,煮熟当汤喝。

也可以用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30g,煎水当茶喝。

尿路结石引起的血尿:属中医的石淋,可有腰腹痛,多为镜下血尿,偶有肉眼血尿。

处方可用:金钱草30g、石苇20g、海金砂10g、乌药15g、小茴香10g、牛膝15g、车前草15g。

食疗:宜多喝水,可用猫须草30g、核桃肉30g煎水当茶喝。

久病气虚者宜加黄芪20g。

急性肾炎引起的血尿:属中医的风水,多在感冒后2~3周出现头面浮肿或者全身浮肿,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曾有这么一位患者,自恃身体强健,夏日晚上赤裸上身在露天平台上睡觉,造成受凉感冒。

他认为小小感冒徒奈我何,根本没放在心里。

结果,几天后病情急剧变化,出现血尿、水肿、血压升高,以及头痛、恶心、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被诊断为急性肾炎。

对于此类患者,控制血尿可用如下处方:苏叶6g、蝉蜕5g、地肤子6g、银花10g、连翘6g、桑白皮10g、茅根15g。

血尿食疗十四方

血尿食疗十四方

取 出即可 上 桌 食用

仁6 0
,
克 点粥
.

,
与药 汁 和 匀

加 白 糖适 量
,

气血 两 亏 型 耗 伤气血
, , ,
:
由 于 久 病 缠体
;
, ,
精神
饮服
特点
6
.
利尿
,
排石
,
消肿
,
受扰
,
造 成 气 血两 虚
,
主 要表 现
为 倦怠 神 疲
回 色 无华
气短 懒 言
:
消痰 萎

葫 芦 壳3 0 克 煎 水取 汁 1 碗 惹 芭 仁 6 0 克 煮粥 2 碗 与 药 汁 和 匀 加 白糖适 量
,

,
自汗 张 汗
1
.
心悸不 宁
,
脉 细 弱 无力等
如饮 茶般 随 意 食 之
7 1
. ,
.
宜 采用气 血 双 朴 之 法 则 八 珍炖 k I j

选方 如下 肉3 0 0
、 、
地 肤 子 ( 扫帚苗 )
2
9
.

,
煎 水 取汁
:
黄牛
0 克 飞党参 2


惹 茵 仁6 0 克 煮粥
。 . ,

与药 汁 和 匀加
2


0 克 袄荃 1

自术 1 0 克

0 克 当归 2 白芍

熟地
;
白糖适量 饮 服
8
2 0克
大枣

10

尿血当代妙方验方

尿血当代妙方验方

尿血当代妙方验方(一)血淋方一【处方】野杨梅187g【用法】炖猪瘦肉250g服。

方二【处方】苦瓜头125g【用法】水煎服。

方三【处方】净豆豉1撮【用法】水煎服。

【备注】同类方较多,一般用16~46g,水煎顿服,或1日3次,或当茶饮。

方四【处方】车前草1束【用法】捣烂取汁,空腹服。

方五【处方】生芦竹根125g【用法】开水炖,加冰糖服。

方六【处方】枫树心(枫树果实,即路路通)125~250g【用法】水煎,连服3或4次。

方七【处方】紫荆皮9g【用法】水煎服。

方八【处方】红浮萍【用法】为细末,每用62~94g,冲甜酒服。

方九【处方】地骨皮31g【用法】好陈酒半斤,加少许清水,煎服2或3次后,血即停止。

【备注】又方:①鲜地骨皮31g,加水2碗煎至1碗,再将陈酒半汤匙冲入,空腹服;②鲜地骨皮500g捣烂取汁,每服1茶杯,加酒少许服。

方十【处方】凤尾草(又名金星草)根【用法】水煎服。

体弱者,用鸡蛋2个为引,1日3次。

【备注】又方用鲜凤尾草31g煎汤或捣汁,分2次服。

方十一【处方】马蔺子31g或25g【用法】水煎,分数次内服。

【备注】又方马蔺花(白花)水煎服,治下淋。

方十二【处方】红苋菜【用法】连根捣烂,炖甜酒服。

方十三【处方】头发【用法】放在瓦上烧灰存性,每服1匙,开水冲服。

【备注】同类方治疗血淋较多,用3~9g研末,空腹温酒下;或藕汁调服;或以水和醋冲服;或用藕节捣烂,加酒冲服:或共研末,青盐水冲服。

方十四【处方】白鸡冠花【用法】烧灰存性,米汤调服9g。

【备注】又方鸡冠花16g,水煎服。

方十五【处方】柿干3枚【用法】烧灰存性研末,陈米汤送下。

方十六【处方】生小茴香根63g【用法】洗净切片,用白酒酌量炖,分早、晚2次服。

轻者2剂,重者服2~4剂。

用于男性尤佳。

忌茶及腥物。

方十七【处方】葡萄根白糖各63g【用法】开水炖服。

方十八【处方】芭蕉根早莲草各等份【用法】水煎服,1日3次,连服3日,即可好转。

方十九【处方】山茶花侧柏叶各16g【用法】研细末,开水送服。

小便尿血怎么办,老中医力荐调理食物【医学养生常识】

小便尿血怎么办,老中医力荐调理食物【医学养生常识】

小便尿血怎么办,老中医力荐调理食物文章导读有些男性会发现自己出现小便带血的情况,这就是尿血。

男性尿血多因火旺,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

男性朋友们如果出现小便尿血的情况也不用太着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食疗的方法来进行调理。

一: 芹菜 1: 性凉,味甘苦,能平肝火、清血热,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

《中国药植图鉴》中载:旱芹“治小便出血。

”现代《食物疗法》亦介绍:“治尿血: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日服3次,每次4汤匙。

”也宜如常法炒食,或煎汤代茶饮。

二: 金针菜 1: 性凉,味甘,能清肝火、平肝气。

肝火燥盛,性情暴躁,见有尿血者,宜常吃多吃金针菜,有平肝火止尿血的功效。

对于实证尿血者,民间多用金针菜煎汤代茶,时常饮用,颇有食疗效果。

三: 荠菜 1: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有治疗血尿的作用。

中医认为荠菜能健脾、补虚、止血,无论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选用。

《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荠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或视网膜出血。

”鲜荠菜240克,或干品30克,加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1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

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

轻者每日1次,重者2次,连吃1个月为1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吃1~2个疗程。

四: 马兰头 1: 性凉,有凉血、清热、止血的作用,热证尿血者最食用。

《本草正义》称赞马兰头“止血凉血,尤其特长”。

对实证尿血者,无论炒作菜吃或捣汁饮,或煎水喝均可。

五: 白茅根 1: 性寒,味甘,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作用,实证尿血之人食之最宜。

早在《圣惠方》中即有记载:“治小便出血:茅根1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

”六: 马齿菜 1: 又名安乐菜、酸米菜,江苏的苏北地区常于冬季做菜包馅食用。

马齿菜有清热、通淋作用,故实证尿血者宜食用。

《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介绍:“小便尿血:鲜马齿苋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约60克),以米汤和服,1日2次。

尿血适宜吃的七种食物

尿血适宜吃的七种食物

尿血适宜吃的七种食物尿血患者适宜食用下列食物。

1.荷叶:具有清暑利湿、止血的功效,适宜各种出血患者食用,尤其适合夏季尿血病症者煎水代茶喝。

《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产后恶血、损伤败血。

”据《本草从新》经验,荷叶“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2.芹菜:性凉,味甘苦。

具有平肝火、清血热的功效,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

《中国药植图鉴》中记载:“旱芹治小便出血。

”现代《食物疗法》中也介绍“治尿血: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

日服3次,每次4汤匙。

”也适合平常一般炒食,或煎汤代茶喝。

3.韭菜:具有散血、行气、解毒、止血的功效。

《日华子本草》记载:“韭菜止泄精尿血。

”《方脉正宗》介绍:“治吐血、唾血、呕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证”,韭菜汁与生地合用,凡虚证尿血者,宜用韭菜洗净捣烂绞汁服用。

4.鲜藕: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适宜血热实证尿血病人生食或捣汁饮用。

若能用鲜藕1千克,鲜梨、荸荠、鲜甘蔗各500克,一同榨取鲜汁饮用,效果会更好。

《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若阴虚、肝阳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

”由此可见,虚证尿血迁延不愈者经常食藕很适合。

5.藕节:具有止血、散淤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能止咳血、吐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所谓溺血,即小便出血之症。

无论虚实尿血,皆宜煎水代茶饮。

6.花生:体虚尿血之人,宜用连衣花生水煮食用,可以收到补虚止血的效果。

《食物疗法》曾介绍:“治尿中带血:妙花生仁外面的红衣(不要咸的)半茶杯,研为细末,开水冲服。

”7.柿饼:性寒,味甘涩,具有止血的功效,对吐血、嗽血、咯血、血淋、痔血者均宜。

实证小便出血兼尿道灼热疼痛者食用柿饼最为适宜。

可用柿饼适量,加水煮烂当点心吃,1日2次。

此外,属实火性尿血病人还宜食冬瓜、枸杞头、西瓜、柿子、荸荠、瓠子、地瓜、地耳、丝瓜、菊花脑、水芹菜;属虚火性尿血病人还适宜食用鸭肉、龟肉、猪脊髓、黑木耳等。

黑芝麻食疗方治疗便血尿血

黑芝麻食疗方治疗便血尿血

黑芝麻食疗方治疗便血尿血黑芝麻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五谷杂粮之一,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

从中医角度来讲,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养发、补肝肾、通乳的功效。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黑芝麻整粒食用,其营养成分不能被人体吸收。

所以,在食用前,一定要先炒熟,研碎食用。

另外挑选黑芝麻的时候,以粒大色黑无杂质为好,同时芝麻有黑、白之分,黑芝麻的补血作用要强于白芝麻。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黑芝麻补血,如血脂较高、脾虚便稀或遗精滑泄者忌用黑芝麻,这是因为,黑芝麻中油脂含量较高,以上患者食用后会加重不适症状。

黑芝麻食疗方治便血方做法:取黑芝麻、红糖各500克,将黑芝麻炒焦研末,加入红糖搅拌均勾即可。

用法:随意吃。

适用人群:便血患者。

治尿血方做法:将黑芝麻磨出油。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0毫升。

适用人群:尿血患者。

黑芝麻食疗方黑芝麻黄面将黑芝麻100克炒熟,白面500克炒至焦黄,每日晨起用滚开水调冲30克食用。

亦可加盐或糖少许。

黑芝麻黄面能固肠,美容、乌发,适用于肠胃不固、面黄肌瘦者食用。

黑芝麻蜜糕将黑芝麻100克炒香,研碎后加入玉米粉200克、蜂蜜150克、面粉500克、鸡蛋液、适量发酵粉,加水和成面团,以35℃保温发酵1.5~2小时,上屉蒸20分钟即熟。

有健胃、保肝、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

黑芝麻椹糊用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10克。

将大米、黑芝麻、桑椹分别洗净,同放入石钵中捣烂,沙锅内放清水3碗,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将捣烂的米浆缓缓调入,煮成糊状即可。

此糊补肝肾、润五脏、祛风湿、清虚火,常服可治病后虚弱、须发早白、虚风眩晕等症。

芝麻核桃粥用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一齐捣碎,加适量大米和水煮成粥。

此粥补肝肾,对继发性脑萎缩症有食疗作用。

芝麻木耳茶取生黑木耳、炒焦黑木耳各30克,炒香黑芝麻15克,共研末,装瓶备用。

每次取5克,沸水冲代茶饮。

此茶能凉血止血,对血热便血、痢疾下血有食疗作用。

血尿的中医治疗方法

血尿的中医治疗方法

血尿的中医治疗方法临床所见血尿,无不以虚实分类,凡因风邪犯肺、膀胱热结、火毒迫血、心肝火旺均为实证;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所致尿血乃属虚证;而瘀阻气滞一证,因于堕坠外伤者属实,病久瘀阻为虚实夹杂。

1.风邪犯肺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分析:由于风邪外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通调失常,肺为水之上源,风水相搏,故眼睑面部浮肿;风邪袭表,则恶风发热;风邪化热则咽喉疼痛,肺失清肃之令故有咳嗽;热邪下迫灼伤脉络出现尿血。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是风邪袭表之象。

治则:疏风宣肺,清热止血,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

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

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

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

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主证:小便带血,血色鲜红,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瘦痛,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外邪侵袭,邪正相争,故恶寒发热;邪热由表入里,或它脏之热下移膀胱,热邪灼伤血络而发生尿血;湿热下注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热结下焦,迫及膀胱,气机不畅,因而小腹作帐;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部疫痛。

舌红苔黄,脉数均属于邪热内结之征。

治则: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

方中萹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

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

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

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

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

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血尿的中医食疗
当进行小便时,尿液中有血液出现,中医学称此现象为血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医学上又是如何进行治疗的?今天三九小编将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血尿的相
关知识,帮助大家合理的认识血尿食疗知识。

血尿系指血自小便而出,或尿中混有血液。

中医认为,此症多因热蓄肾与膀胱所致,食疗应以凉血泻火、滋阴止血为主。

食疗方
1.苋菜90克洗净、切碎,与大米90克同煮粥,每日1剂,经常服食,有明目、清肝、止血等功效,并治血尿和乳糜尿等。

2.将猪皮1000克去毛,洗净,切成小块后放入大锅中,再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炖至烂透汁液稠粘时加黄酒250毫升、红糖250克,调匀停火,倒入碗盆内冷藏备用。

每日服2次,每次75克。

此方有养血滋阴之功,可治各种出血症状。

3.用麻油炸酥;将白砂糖500克加水适量,以小火熬至铲起即成丝状而且粘手时,停火倒入核桃仁,盘中调匀,然后将糖压平并切成小块,每日服用50克,连服7日为一疗程。

此方有补肾功效,并可治肾结石及血尿等。

4.灯心草6克,柿饼2个,水300毫升,同煎,剩100毫升汁液时加白糖适量温服,饮汤食柿饼,每日2次。

此方有清热利尿、止血消炎功效,治疗血尿有效。

5.将鲜芹菜榨汁,加白糖调味,每服100毫升,每日2~3次。

此方有降压镇静、清热利尿等功效,亦治小便出血。

6.取瘦猪肉100克,剁成泥后加黄酒、酱油、生粉搅拌成肉糜,再用植物油炒熟待用;取苋菜250克,洗净沥干后切成碎末,再将大米煮成粥,放入苋菜末后再煮5分钟左右放入肉糜,调味煮沸后即可食用。

每日分2次服。

此粥有益肾补虚、治血尿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