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7(五代宋元考古:宋代)
合集下载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6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PPT课件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制瓷业: 中国被誉为“瓷之国【china】”,景德 镇----瓷都。
蜀绣
蜀绣
3.南方商业的繁荣
集市、城镇的形成,促进了城市 商业的繁荣。
纸币:北宋 (四川“交子”,中国 最早纸币。)南宋(会子、关子)
海外贸易:蕃坊、蕃市、蕃学,市 舶司,管理外贸机构。 泉州
四川纸币“交子”
市舶司
市舶司
三、王安石变法
郭守敬《授时历》
1)元朝天文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 家; 2)《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 最先进历法。
《授时历》
《授时历》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岳飞《满江红》
二、经济重心南移
1.南方农业发展 •魏晋南北朝(开始)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 移到长江流域。 太湖流域,“苏湖熟,天 下足”。
•人口突破了一亿,引种越南“占城稻”, 秧马(北宋插秧工具)。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
2.南方手工业兴旺
丝织业与棉织业: (1)江浙,丝绸产量很高。 (2)四川,“罗织锦绣甲天下”。 矿冶业: (1)煤,当时称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 一。 (2)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最 高水平。
制瓷业: 中国被誉为“瓷之国【china】”,景德 镇----瓷都。
蜀绣
蜀绣
3.南方商业的繁荣
集市、城镇的形成,促进了城市 商业的繁荣。
纸币:北宋 (四川“交子”,中国 最早纸币。)南宋(会子、关子)
海外贸易:蕃坊、蕃市、蕃学,市 舶司,管理外贸机构。 泉州
四川纸币“交子”
市舶司
市舶司
三、王安石变法
郭守敬《授时历》
1)元朝天文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 家; 2)《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 最先进历法。
《授时历》
《授时历》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岳飞《满江红》
二、经济重心南移
1.南方农业发展 •魏晋南北朝(开始)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 移到长江流域。 太湖流域,“苏湖熟,天 下足”。
•人口突破了一亿,引种越南“占城稻”, 秧马(北宋插秧工具)。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
2.南方手工业兴旺
丝织业与棉织业: (1)江浙,丝绸产量很高。 (2)四川,“罗织锦绣甲天下”。 矿冶业: (1)煤,当时称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 一。 (2)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最 高水平。
中国古代史5—五代宋元

“祖宗之法”与宋朝“防弊”之制
制
度
设
三
计
司
中
的
分
财
政
权
计
原
相
皇帝
御前会议
中
枢
书
密
门
院
下
行
军
政
政
二府
北
宋
前
期
御
中
史 台
央 机 构
监 察
则
《宋史·范镇传》: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 宋太祖所采取的削弱藩镇权力的 强干弱枝之术 和分化 事权、加强皇权的种种措施,使得北宋确立了皇权空 前膨胀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 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 造成冗官局面。
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 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
手工业者
• 手工业者状况工匠是手工业中的直接生产者。宋朝 官营手工业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 雇制,轮流征调工匠服役,给予雇值和食钱。民营 手工业则普遍采用和雇制,雇主和工匠之间一般出 于双方情愿。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机户。 这种专门从事纺织业的人户或作坊,是手工业与农 业分离、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梓州(今四川三台) 有几千家。但机户常被官府或官史强迫织造匹帛, 而且少给或拖欠工钱,最终破产失业。
措施: 严格恩荫制度和贡举制 在庆历年间府库
5-五代宋元

插入写生珍禽图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徐熙 (1)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江南名族, 终生不仕,性格放达、情趣闲逸,擅长以粗笔浓 墨写江湖汀花,野竹、果蔬、虫鱼、略施杂彩, 不隐笔迹,有“落墨花”之称。代表作《雪竹图》 徐熙作品主要取材主要是江湖田野的汀花、野竹、 水鸟、昆虫、蔬菜、药苗等等,具有质朴精炼、 “清新洒脱”的风格特点,因此有“徐熙野逸”之称。 (2)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 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在画法上他 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 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赋色。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 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梦溪笔 谈》)。
插入雪竹图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何为徐黄异体?
“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黄筌作品以富丽工巧见称,徐熙作品创“野逸”风格, 他们打开了以后水墨淡彩和水墨花鸟画的先河,“徐黄异体”主要体现在师承关系不同、题材 不同、表现技法不同、格调不同。黄筌和徐熙的作品无论在取材上或是形式风格上,都有 明显的差别,这是由于他们的不同经历和不同的生活感受所决定的。
插入重屏会棋图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韩熙载夜宴图》 (1)作者、朝代、背景、原因(2)内容(3)艺术特色(4)总结 (1)《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之一,该长卷描绘的是南唐 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宾客的生活场面,真实地记录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 色的夜生活。韩熙载长于文学,颇有抱负,由北方前去投靠南唐政权,然朝廷内部相互倾 轧,无以施展政治才能,后主李煜时,国势衰微,其被擢升为相,但此时的他对南唐政权 的前途已经完全失望,故生活奢靡放荡,流连声色,藉以逃避被任用。此画就是顾闳中奉 南唐后主李煜之命潜入韩府观察,目识心记而创作的作品。 (2)全画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5个段落,自右向左展开,第一段 描绘韩熙载与宾客凝神倾听琵琶的场景;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跳“六么舞” 击鼓伴奏的情节;第三段描绘韩熙载与诸歌舞伎休憩的场面;第四段描绘韩熙载欣赏歌舞 伎奏乐;第五段描绘夜宴结束送别时,韩熙载伫立、沉思,静观宾客与歌舞伎调笑言欢之 状。全卷以连环画的形式步步展开,疏密聚散把握有致,有始有终,极具整体感。
徐熙 (1)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江南名族, 终生不仕,性格放达、情趣闲逸,擅长以粗笔浓 墨写江湖汀花,野竹、果蔬、虫鱼、略施杂彩, 不隐笔迹,有“落墨花”之称。代表作《雪竹图》 徐熙作品主要取材主要是江湖田野的汀花、野竹、 水鸟、昆虫、蔬菜、药苗等等,具有质朴精炼、 “清新洒脱”的风格特点,因此有“徐熙野逸”之称。 (2)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 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在画法上他 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 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赋色。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 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梦溪笔 谈》)。
插入雪竹图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何为徐黄异体?
“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黄筌作品以富丽工巧见称,徐熙作品创“野逸”风格, 他们打开了以后水墨淡彩和水墨花鸟画的先河,“徐黄异体”主要体现在师承关系不同、题材 不同、表现技法不同、格调不同。黄筌和徐熙的作品无论在取材上或是形式风格上,都有 明显的差别,这是由于他们的不同经历和不同的生活感受所决定的。
插入重屏会棋图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韩熙载夜宴图》 (1)作者、朝代、背景、原因(2)内容(3)艺术特色(4)总结 (1)《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之一,该长卷描绘的是南唐 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宾客的生活场面,真实地记录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 色的夜生活。韩熙载长于文学,颇有抱负,由北方前去投靠南唐政权,然朝廷内部相互倾 轧,无以施展政治才能,后主李煜时,国势衰微,其被擢升为相,但此时的他对南唐政权 的前途已经完全失望,故生活奢靡放荡,流连声色,藉以逃避被任用。此画就是顾闳中奉 南唐后主李煜之命潜入韩府观察,目识心记而创作的作品。 (2)全画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5个段落,自右向左展开,第一段 描绘韩熙载与宾客凝神倾听琵琶的场景;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跳“六么舞” 击鼓伴奏的情节;第三段描绘韩熙载与诸歌舞伎休憩的场面;第四段描绘韩熙载欣赏歌舞 伎奏乐;第五段描绘夜宴结束送别时,韩熙载伫立、沉思,静观宾客与歌舞伎调笑言欢之 状。全卷以连环画的形式步步展开,疏密聚散把握有致,有始有终,极具整体感。
宋元考古课件-宋代铜镜

唐太宗:“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 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二)宋代銅鏡特點
1、官府鑄造的官工鏡。
“湖州鑄鑒局”、“臨安府小作院監造官王寶”、 “婺州官鑄監造” 、“饒州鑄鑒局”、 “贛州鑄錢院”等。
2、私家作坊所鑄的民間鏡
最有名的屬“湖州石家”,此外還有“湖州陸家”、 “湖州徐家”、“湖州李家”等。
文思院置場造到 崇寧乙酉歲官匠行人周安
北宋真宗時期銅鏡銘文 “鹹平三年庚子東京鑄錢監鑄 造” ,應當為由東京的鑄錢監鑄造。
H、私家鏡銘文標明商號 在銅鏡上刻鑄商號招牌 出現於北宋晚期,盛行於南 宋。最早的紀年墓是浙江衢 州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 年)墓出“湖州真石家念二 叔照子”。
當時著名的鑄鏡產地是湖州,銘文中都注明 “真”、“真正一色”、“無比” 等字樣,屬於廣 告性質。湖州鏡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分佈地域最 廣、銘記最複雜的門類。
從已見的湖州鏡銘文看,湖州私家銅鏡作坊的 業主姓名,石家的有石念二叔、石二郎、石三郎、 石四郎、石十二郎、石十三郎、石十五郎、石十六 郎、石十八郎、石三十郎、石六十郎、五十一郎、 石念二郎、石念四郎、石念五郎等。
除湖州鏡外,各地私家作坊商號還有“饒州葉家”、 “饒州許家”、“饒州周家”、“杭州高家”、“杭州鐘 家”、“杭州大陸家”、“衢州徐家”、“衢州鄭家”、 “婺州季家”、“蘇州繆家”、“明州夏家”、“真州孫 家”、“秀州黃家”、“建康苑家”、“建康石家”、 “撫州曾家”、“常州蔣家”、“臨安王家”、“越州戴 家”、“袁州楊家”、“成都龔家”、“東遂何家”、 “東京沈家”。
《宋史》:“(紹興)三十二年正月(1162年),禮部、 太常寺言:‘欽宗禱廟,翼祖當遷,以後翼祖皇帝諱,依 禮不諱。’詔恭依。”
(二)宋代銅鏡特點
1、官府鑄造的官工鏡。
“湖州鑄鑒局”、“臨安府小作院監造官王寶”、 “婺州官鑄監造” 、“饒州鑄鑒局”、 “贛州鑄錢院”等。
2、私家作坊所鑄的民間鏡
最有名的屬“湖州石家”,此外還有“湖州陸家”、 “湖州徐家”、“湖州李家”等。
文思院置場造到 崇寧乙酉歲官匠行人周安
北宋真宗時期銅鏡銘文 “鹹平三年庚子東京鑄錢監鑄 造” ,應當為由東京的鑄錢監鑄造。
H、私家鏡銘文標明商號 在銅鏡上刻鑄商號招牌 出現於北宋晚期,盛行於南 宋。最早的紀年墓是浙江衢 州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 年)墓出“湖州真石家念二 叔照子”。
當時著名的鑄鏡產地是湖州,銘文中都注明 “真”、“真正一色”、“無比” 等字樣,屬於廣 告性質。湖州鏡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分佈地域最 廣、銘記最複雜的門類。
從已見的湖州鏡銘文看,湖州私家銅鏡作坊的 業主姓名,石家的有石念二叔、石二郎、石三郎、 石四郎、石十二郎、石十三郎、石十五郎、石十六 郎、石十八郎、石三十郎、石六十郎、五十一郎、 石念二郎、石念四郎、石念五郎等。
除湖州鏡外,各地私家作坊商號還有“饒州葉家”、 “饒州許家”、“饒州周家”、“杭州高家”、“杭州鐘 家”、“杭州大陸家”、“衢州徐家”、“衢州鄭家”、 “婺州季家”、“蘇州繆家”、“明州夏家”、“真州孫 家”、“秀州黃家”、“建康苑家”、“建康石家”、 “撫州曾家”、“常州蔣家”、“臨安王家”、“越州戴 家”、“袁州楊家”、“成都龔家”、“東遂何家”、 “東京沈家”。
《宋史》:“(紹興)三十二年正月(1162年),禮部、 太常寺言:‘欽宗禱廟,翼祖當遷,以後翼祖皇帝諱,依 禮不諱。’詔恭依。”
五代十国宋元

内容
目的
影
响
1、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
1、中书省(中央,管 辽 为 制和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
直接管辖腹里) 和行中书省(地方)
辖阔了 的加 封强
了国家的统一。 2、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
2、宣政院(西藏)
建 中 得到保障,这是继秦朝郡县
3、澎湖巡检司 (台湾)
4 、宣慰司(土司)
国 央 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
5、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 江南大量种植粟和麦;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的加强。)
(越南)占城稻的引进,并传播到江淮地区
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 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
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 的土地和劳动力大大增加。
军事上:大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 纪,淘汰老弱。
作用: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形势,增强了后周 的实力,为后来的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 从960年到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宋朝, 宋朝分为两段,从960年到1127年,是建都 在开封的统一王朝,北宋,后来被金朝灭 亡了。从1127年到1279年,是建都在临安 的南宋,也就是今天杭州的偏安王朝,后 来被元朝灭了。其实由赵匡胤创建,赵构 重建的,都叫宋朝。杭州在南面叫南宋、 开封在北面北宋是后人为了区分开来。
家 集 次重大变革。
进权 行,
3、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 对 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一
效 地 级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 的 域 一直保留到今天。
二
、 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成为全国的经 济中心。
封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 建 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
了边疆各族的封建化。
宋元时期单元总结

C
D
宋元时期单元总结
• 一、起讫时间 • 907年—1368年 • 二、政权兴衰更替概况 • 1、五代时期:907年—960年 • 2、北宋:960—1127年 • ①979年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 面 • ②并立的政权:辽、西夏,后期还有金 • 3、南宋:1127年—1276年 • ①宋金对峙时期:1127—1234年 • ②宋蒙(元)对峙时期:1234—1276年 • 4、元朝(1271年—1368年 • ①蒙古汗国的兴起 • 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 三、阶段特征(参见创新方案p36) • (一)总特征: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 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 (二)具体表现 • ①经历由分裂→政权并立→统一的发展历程 • 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 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 统一。 • ②宋、元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 宋的措施、特点 • 元的措施、特点 • ③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 政权势力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 • ④少数民族政权对政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ⅰ主要的制度 • ⅱ元朝重新实现大一统,奠定元明清长期 统一的基础,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做出巨大贡献。 • 注意蒙元统一的进程、元朝实现统一的原 因、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
• 4、对外关系上 • 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 • 5、文化上 • ①高度繁荣:几大特点? • ②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 数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繁荣作出了重大贡 献。
三、归纳拓展
• 1、推荐阅读《创新方案》p48·关于中 国古代的改革或变法 • 2、中国古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各 种类型发生的原因及概况
• 2、经济上: • ①封建生产方式向边地扩展 • ②商品经济活跃、海路外贸频繁,封建经 济高度繁荣 • ③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南移 • 3、民族关系 • ① 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 先战后和,以和为主。 • ⅰ民族间的战争 • ⅱ三次和议 • ⅲ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②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 合进一步加强。新的民族形成。在元朝大 一统局面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 合的高潮。
2020第4讲宋元时期

郡、县是由中 央政府控制的 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和县令 都由皇帝直接 任免
行省制
确立并盛行于 元朝,影响至 今
行省只是中央 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的派出 机构,其行政 长官直接对中 书省负责
不同点
分封制
作用和
影响(积
极方面和消极 方面)
西周前期,分封 制巩固了统治, 形成了疆域广大 的奴隶制帝国;
西周后期,地方 权力膨胀,导致 国家分裂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 宋元时期
政权更替特征
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公元1368年元朝灭 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 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
从分裂走向统一宋元时期政权更替演变
北
916
1125 1206 1271
元 辽(契丹) 金 蒙 1115 1234
二府三司制、 加强中央集权、
农业
(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不抑制兼并、鼓励垦荒 (3)出现高转筒车 (4)一年三熟的熟制 (5)引进占城稻
思想
监察制度、 完善科举制、
①制瓷:五大名窑;
手工业 ②纺织:品种繁多,织锦吸 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科技
理学与心学
(1)四大发明 (2)科学著作
王安石变法
商业
宰
马前步
相事
军
军
()
司司司
宋元时期对中央“三省制”的发展 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 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 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宗家法; “不杀士大夫与上书人”的誓碑;提高
五代宋元文化

所以二程人性论大体是继承孟子主张性善的。不过他们进一步提出:“人皆可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粹言》卷1)。
每个人通过学习完全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至善),学习的方法自然是持中、“中节”。
因此,有人把二程人性论也用图式表示出来:
理→性→气→学(中节)--善、恶
今人又有三派之说:
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
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
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
理学各派宗旨各异,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总特点。
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陆九渊、王守仁。
一、程朱理学
人的情感、行为未显现时,一切都应是善的,一旦显现,只要以“中节”为要,也是没有不善的。
善的外在表现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王者性也”(《遗书卷2);
善的内容即体现于五常之中:“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
只要遵循人的本性(即:理),都是善心,圣人就是因为能做到这一点,才成为善者(即:圣人言行符合五常规范和内容)。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张载宇宙论以气为本体,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气”处于永恒运动中,“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
张载的宇宙生成模式是:
气→万物→气
这就是他的“气一元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东京城平面实测图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2
北宋东京皇城平 面实测图
北宋皇城遗址发掘现场
《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城门(左) 与仿建的城门(右)
2.南宋平江府城 -苏州。北宋末年开始为平江府城,在唐城 基础上改建。今旧城大体沿袭南宋苏州府, 保存了一南宋绍定二年(1229)线雕的 《平江城图》。 -遍布河渠(“东方的威尼斯”),河、街 平行。“前街后河” 。 -城中部有子城,也环以壕沟,全为砖砌, 属地方衙署所在地。
白沙宋墓
-河南禹县白沙 镇发现的北宋 末年(元符二 年,1099) 赵大翁墓是此 类墓葬中最豪 华者。
-前后二室,前 室方形,后室 六角形,有复 杂的仿木构结 构。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6
第 2号墓墓室结构透视图
第 3号墓墓室结构透视图
第三号墓南壁上部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8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3
奉节绍圣四年向氏夫人墓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4
奉节绍圣四年向氏夫人墓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5
安丙M1青龙
安丙M4伏听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6
安丙M4表演俑、M2侍女俑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7
宋墓特点 -大型墓较少,中小型墓无明显等级差别 -壁画内容生活气息浓厚,随葬品少(与当 时流行纸明器有关) -北宋中期以后,城镇附近出现大批贫民墓、 火葬墓(如开封附近的漏泽园),反映了 城市下层人口的增加。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2
白沙宋墓第一号墓后室北壁妇人启门图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元稹《莺莺传》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3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4
第 一 号 墓 墓 门 复 原 及 墓 门 各 部 分 名 称 图
第一号墓前室西北隅铺作
第 1号墓后室西南壁壁画
白沙1号墓前室东壁壁画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1
第 2号墓墓室西南壁壁画
4.长江流域宋墓 -长江中下游流域宋墓多为长方形券顶砖室 墓。夫妇合葬墓中间有一隔墙,墓室有壁 画,主要是“开芳宴”。 -上游的四川多为石室墓,形制似长江中下 游,为浅浮雕开芳宴和孝子故事。随葬品 中陶俑多为压胜、驱邪性质,有四神、十 二时及各种神煞 。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5
南宋帝陵陵区形势示意图
(《康熙会稽县志》)
南宋帝后皇陵攒宫相对位置示意图
永思陵上宫(左)下宫(右)平面示意图
永思陵石藏子复原想象示意图
3.中原北方宋墓 -有较简单的土坑墓和较复杂的砖室墓,砖 室墓一般形制是方形或多角形墓室。 -流行在墓门、墓壁上砖雕复杂的仿木结构, 整壁有描绘墓主人生活的壁画,最流行的 题材是“开芳宴”和“妇人启门”。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
“开芳宴”-洛阳新安县李村壁画墓(北宋末年)
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 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1
第1号墓前室西壁壁画“开芳宴”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8
巩 县 宋 陵 分 布 示 意 图
巩 县 宋 永 昭 陵 平 面 示 意 图
宋永定陵石像生
宋永定陵远景
宋陵神道石像生
神道石狮子与永厚陵前瑞兽
2.杭州南宋“攒宫” -南宋苟安杭州,陵寝暂寄于绍兴。有南宋 六陵。均草率简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 也没有神道的石像生。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6
宋 平 江 府 图 碑 简 绘 图
二、宋代墓葬
1.巩县宋陵 -北宋皇陵位于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 陵和平地上。由北宋七帝八陵、皇后陵、 陪葬群形成庞大的陵墓群。 -每陵皆有兆域、上宫和下宫。 -面对嵩山而背依洛水,后陵在帝陵西北, 单独起陵园,布局与帝陵似。
贰、宋代遗存
一、宋代城址
1.北宋汴梁 -五代及北宋的都城,在扩建唐汴州的基础 上而成。 -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以及考古工作,可作大 致复原。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
北宋汴梁城的特点
-“套城”、“套 壕” -引水入城 -封闭式的里坊制 向开放式街巷制 转变 —自由的临街贸易 突破了“市”的 禁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2
北宋东京皇城平 面实测图
北宋皇城遗址发掘现场
《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城门(左) 与仿建的城门(右)
2.南宋平江府城 -苏州。北宋末年开始为平江府城,在唐城 基础上改建。今旧城大体沿袭南宋苏州府, 保存了一南宋绍定二年(1229)线雕的 《平江城图》。 -遍布河渠(“东方的威尼斯”),河、街 平行。“前街后河” 。 -城中部有子城,也环以壕沟,全为砖砌, 属地方衙署所在地。
白沙宋墓
-河南禹县白沙 镇发现的北宋 末年(元符二 年,1099) 赵大翁墓是此 类墓葬中最豪 华者。
-前后二室,前 室方形,后室 六角形,有复 杂的仿木构结 构。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6
第 2号墓墓室结构透视图
第 3号墓墓室结构透视图
第三号墓南壁上部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8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3
奉节绍圣四年向氏夫人墓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4
奉节绍圣四年向氏夫人墓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5
安丙M1青龙
安丙M4伏听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6
安丙M4表演俑、M2侍女俑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7
宋墓特点 -大型墓较少,中小型墓无明显等级差别 -壁画内容生活气息浓厚,随葬品少(与当 时流行纸明器有关) -北宋中期以后,城镇附近出现大批贫民墓、 火葬墓(如开封附近的漏泽园),反映了 城市下层人口的增加。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2
白沙宋墓第一号墓后室北壁妇人启门图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元稹《莺莺传》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3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4
第 一 号 墓 墓 门 复 原 及 墓 门 各 部 分 名 称 图
第一号墓前室西北隅铺作
第 1号墓后室西南壁壁画
白沙1号墓前室东壁壁画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31
第 2号墓墓室西南壁壁画
4.长江流域宋墓 -长江中下游流域宋墓多为长方形券顶砖室 墓。夫妇合葬墓中间有一隔墙,墓室有壁 画,主要是“开芳宴”。 -上游的四川多为石室墓,形制似长江中下 游,为浅浮雕开芳宴和孝子故事。随葬品 中陶俑多为压胜、驱邪性质,有四神、十 二时及各种神煞 。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5
南宋帝陵陵区形势示意图
(《康熙会稽县志》)
南宋帝后皇陵攒宫相对位置示意图
永思陵上宫(左)下宫(右)平面示意图
永思陵石藏子复原想象示意图
3.中原北方宋墓 -有较简单的土坑墓和较复杂的砖室墓,砖 室墓一般形制是方形或多角形墓室。 -流行在墓门、墓壁上砖雕复杂的仿木结构, 整壁有描绘墓主人生活的壁画,最流行的 题材是“开芳宴”和“妇人启门”。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0
“开芳宴”-洛阳新安县李村壁画墓(北宋末年)
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 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21
第1号墓前室西壁壁画“开芳宴”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8
巩 县 宋 陵 分 布 示 意 图
巩 县 宋 永 昭 陵 平 面 示 意 图
宋永定陵石像生
宋永定陵远景
宋陵神道石像生
神道石狮子与永厚陵前瑞兽
2.杭州南宋“攒宫” -南宋苟安杭州,陵寝暂寄于绍兴。有南宋 六陵。均草率简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 也没有神道的石像生。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6
宋 平 江 府 图 碑 简 绘 图
二、宋代墓葬
1.巩县宋陵 -北宋皇陵位于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 陵和平地上。由北宋七帝八陵、皇后陵、 陪葬群形成庞大的陵墓群。 -每陵皆有兆域、上宫和下宫。 -面对嵩山而背依洛水,后陵在帝陵西北, 单独起陵园,布局与帝陵似。
贰、宋代遗存
一、宋代城址
1.北宋汴梁 -五代及北宋的都城,在扩建唐汴州的基础 上而成。 -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以及考古工作,可作大 致复原。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1
北宋汴梁城的特点
-“套城”、“套 壕” -引水入城 -封闭式的里坊制 向开放式街巷制 转变 —自由的临街贸易 突破了“市”的 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