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的舞蹈艺术

中国的舞蹈艺术

中国的舞蹈艺术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表演,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也融合了现代创新元素。

中国舞蹈艺术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独特而精彩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传达了情感和思想。

一、中国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蹈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被视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种舞蹈形式在形态、动作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表演者通过华丽的服饰、优雅的动作和精湛的技巧,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下来。

古典舞蹈的典型代表是京剧舞蹈。

京剧舞蹈展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它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和武术。

京剧舞蹈以其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肢体表演传达情绪和意义,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二、民间舞蹈中国的民间舞蹈多样而丰富,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

民间舞蹈通常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著名的民间舞蹈有扇子舞、蓝带舞、踏歌舞等。

扇子舞以优雅娴静的形象和轻盈的动作为特点,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友情或节庆的喜悦。

蓝带舞则以其快速而有力的舞步和鼓腰舞蹈的表演形式吸引观众。

三、现代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舞蹈艺术的发展,中国的现代舞蹈也逐渐崭露头角。

现代舞蹈以其自由创新、大胆前卫的风格而备受瞩目。

现代舞蹈的表演形式多样,有时候通过抽象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情感和意义,有时候则结合了声音、灯光和舞台效果来营造独特的舞蹈艺术体验。

四、少数民族舞蹈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国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独特舞蹈风格和表达方式,它们在形式和主题上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藏族舞蹈以其庄严肃穆而又壮观的形式而著称,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

蒙古族舞蹈则以其奔放而豪迈的舞姿展示了蒙古人民的勇敢和自豪。

中国的舞蹈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舞蹈的艺术语言,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舞蹈艺术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中外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中国舞之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特点

中国舞之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特点

中国舞之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特点中国舞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中国舞融合了独特的动作、音乐和服装等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中国舞以亲切自然的动作为特点。

中国舞蹈注重身体的协调和柔韧性。

舞蹈者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和意境,身姿优美流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清秀山水”的审美理念。

中国舞蹈强调舞者整体形象的协调,追求艺术上的完美。

其次,中国舞以韵律感强为特点。

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韵律感。

中国舞在表达情感和意境时,注重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使舞者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中国舞的韵律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另外,中国舞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为特点。

中国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在表演形式和题材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民间舞蹈常常以农民和劳动者的生活为主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习俗。

而民族舞蹈则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为基础,表达了各民族的特色和传统。

中国舞融合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艺术表达,形成了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

此外,中国舞强调舞蹈与服装的和谐。

舞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与服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舞的服装着装在向观众传达舞蹈者的身份、内涵和仪式感的同时,也与舞蹈动作形成和谐的整体形象。

舞蹈服装的颜色、图案和质地与舞蹈的气质相呼应,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最后,中国舞注重舞者的表演技巧和身体素质。

舞蹈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和舞蹈技巧。

他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掌握专业的舞蹈技巧,以及灵活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舞者才能在表演中展现出中国舞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总的来说,中国舞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国舞的亲切自然动作、韵律感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舞蹈与服装的和谐以及舞者的表演技巧和身体素质等特点,使其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通过中国舞的表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概述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概述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概述中国舞蹈文化古老而深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那个没有语言的时代,肢体承载了人类历史信息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舞蹈借助图画与文字并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形式而留存至今,它生存于时代发展之中,同时也记录和传播着人文精神与民族特性。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逐步实现,文化艺术被世界大环境深深触动着,文化的进步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发生、前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民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艺术走入了艺术市场化的大潮流,中国舞蹈艺术也快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自时代的步伐迈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高度活跃,大众文化流行度得到了提高,这对文化氛围、艺术语境、精神思潮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舞蹈艺术呈现出了波澜壮阔的新气象。

2012年,对于中国舞蹈艺术而言可能只是必经的时代与短暂的停留,但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艺术发展主要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社会意识、文艺思潮、价值观等。

舞蹈产业更是迅猛发展、舞蹈作品也层出不穷、舞蹈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舞蹈给予时代文化新的探索,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别样的风采。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气象万千新作层出,新人涌现,艺术创作收获大,是中国舞蹈在2012年中最突出的表现。

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实践探索历来都是艺术形成的重要条件,艺术探索与实践是作品的初探也是新生,舞蹈艺术更不例外。

2012年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文化强国、倡导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引领下,在中国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生活持续活跃发展,政府和民间各层面的文艺活动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不断向纵深拓展的总体形势下,我国的舞蹈创作不仅继续保持了近年来的活跃态势,并且在新作产出量上更显不俗。

近一年来的古典舞创作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另一方面力求艺术的再次创新;当代舞,新作层出,更多的舞者投入到更广泛的当代舞创作实践中,加入了用全新的舞台构成理念和空间处理方法,深刻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现代舞创作呈现出多流向发展的趋势,“展演季”频繁亮相,为人们提供了非常新鲜的视觉审美体验;芭蕾舞,小型作品创作得到很大提高,新作问世较多,已然让人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黎明曙光。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多样的风格;而西方舞蹈则以现代舞和芭蕾舞为代表,注重技巧和表现力。

本文将对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进行概述,探究两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异。

一、中国舞蹈的特点中国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注重舞蹈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

它深受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舞蹈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舞蹈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

1. 古典舞古典舞是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宫廷舞为基础,经历了演变和发展。

古典舞注重形体美和舞姿的柔美流畅,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巧。

古典舞作品通常讲述着古代文学和历史故事,通过优美的舞姿和表情,传递着深沉的情感。

2. 民间舞民间舞是中国舞蹈的另一重要门类,它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点。

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多民族的特点赋予了民间舞蹈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

民间舞通常以欢庆、祝福和劳动等为主题,舞者们通过快速的身体动作和灵活的舞姿展现出活力与激情。

3. 现代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舞蹈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舞作为一种新兴的舞蹈形式,与传统舞蹈有所不同。

现代舞舞蹈风格多样,注重舞者的表达个性和情感,突破了传统舞蹈的束缚,更加强调自由和创新。

二、西方舞蹈的特点西方舞蹈以芭蕾舞和现代舞为主要表现形式。

芭蕾舞源自意大利,经过法国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西方舞蹈的代表之一。

现代舞则是20世纪诞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舞蹈形式。

1. 芭蕾舞芭蕾舞是西方舞蹈的经典之作,它追求舞者的高超技巧、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舞姿。

芭蕾舞的特点是力量、柔韧性和优雅的结合。

舞者在芭蕾舞中通过各种舞步和身体动作来演绎剧情和表达情感。

芭蕾舞作品通常以经典文学和音乐作为创作基础,舞台设计和服装也注重细节和美感。

2. 现代舞现代舞是西方舞蹈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它在20世纪不断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中国经典民族舞简介

中国经典民族舞简介

中国经典民族舞简介中国经典民族舞简介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国经典民族舞简介,欢迎阅读。

一、傣族孔雀舞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中。

二、千手观音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观赏价值很高的舞蹈,它通过多个舞蹈演员以及音乐的.配合达到给观众一个视觉上的震撼。

三、古典宫廷舞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

大多来自民间,也有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

形式上比较工整华丽,结构也比较严谨,一般皆属当时艺术水平上乘者。

四、藏族舞蹈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中国经典民族舞有哪些中国经典民族舞有哪些。

“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

五、蒙古舞蹈蒙古舞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民间艺术发展成舞台艺术,不断地在城乡落户,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六、新疆舞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

新疆的舞蹈风格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

七、朝鲜族舞蹈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

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

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八、伞舞小城雨巷江南伞舞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主要表现了苏派和徽派女子的柔美与清纯,故舞蹈节奏较舒缓。

而伞则体现了这些纯情少女的生活环境九、壮族舞蹈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

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中国经典民族舞有哪些民族舞。

十、扇舞江南江南扇舞是中国华东地区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唯美轻盈,意欲表达江南女子的羞涩性格,带给观众以古老神秘的气息。

十一、古典飞天舞舞蹈《飞天》给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用肢体配合音乐演绎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中国舞蹈讲解

中国舞蹈讲解

中国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形式。

中国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通过形态、神态、情感和节奏的有机结合,展现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

中国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狩猎、战争和生产劳动等活动中,这些活动孕育了中国舞蹈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舞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多种舞蹈流派和风格。

中国舞蹈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等。

古典舞是在古代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和表现力的舞蹈,其动作规范严格,表现力丰富。

民族舞是各民族特有的舞蹈,反映了民族文化和传统,形式多样。

民间舞是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舞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现代精神和表现力的舞蹈,强调个性化和自由发挥。

中国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

总之,中国舞蹈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形式。

它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展现了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艺术概论》

什么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

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一一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比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地位图形(不断变化的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劳动生产(狩猎、耕作等)、战斗操练、性爱活动的模仿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精神世界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

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审美特征:1、从各种艺术形式所使用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比较中来考察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

2、从审美主体(观众)对不同的审美客体(各种艺术作品)的感受特点的比较来看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审美特征。

3、从各种艺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方式和手法的比较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的艺术特性:1、直觉性2、动作性3、节奏性4、造型性其中,舞蹈动作,一般可大致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三类。

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外在节奏又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审美情感的渗入2、典型化的提炼创造3、运用专业技巧创造美的形式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行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等五种。

中国舞蹈ppt课件

中国舞蹈ppt课件

03
中国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的分类与特点
民族舞蹈分类
中国民族舞蹈根据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汉族的秧歌、藏族的锅庄、蒙古族的摔跤舞等。
具体特点
各民族舞蹈在动作、步伐、节奏和表现情势上都有其特殊 之处,如傣族孔雀舞的优美、维吾尔族赛乃姆的热情奔放 等。
特点概述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反应了各民族 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具有特殊的舞蹈节奏 和表演风格。
04
中国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中国民间舞蹈起源于古代农耕、狩猎、战争等生活场景,是人们为了表达情感、 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等目的而创造出来的。
特点
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情,情势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舞龙、舞 狮、秧歌、花灯等,其动作和节奏都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
民间舞蹈的表演情势
02
中国古典舞蹈
古典舞蹈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中国古典舞蹈起源于古代祭祀、宫廷、民间等场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
特点
古典舞蹈重视身体的柔韧性和动作的规范性,强调“身韵”和“神韵”,重视 表达情感和意境。
古典舞蹈的表演情势
01
02
03
单人舞
以个人技能和情感表达为 主,展现舞者的个性与魅 力。
和表达喜悦之情。
民间舞蹈的代表作品
《云南印象》
这是一部以云南民间舞蹈为主要元素的舞剧,通过丰富的 舞蹈动作和音乐表现了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红绸舞》
这是一部以中国传统的红绸舞为主要表现情势的舞蹈作品 ,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地方特点。
《龙舞》
龙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一种重要情势,通常在春节等传 统节日中表演。龙舞通过模拟龙的形态和动作,表达了人 们对龙的崇拜和祈福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概述作者:靖文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3期中国舞蹈文化古老而深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那个没有语言的时代,肢体承载了人类历史信息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舞蹈借助图画与文字并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形式而留存至今,它生存于时代发展之中,同时也记录和传播着人文精神与民族特性。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逐步实现,文化艺术被世界大环境深深触动着,文化的进步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发生、前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民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艺术走入了艺术市场化的大潮流,中国舞蹈艺术也快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自时代的步伐迈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高度活跃,大众文化流行度得到了提高,这对文化氛围、艺术语境、精神思潮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舞蹈艺术呈现出了波澜壮阔的新气象。

2012年,对于中国舞蹈艺术而言可能只是必经的时代与短暂的停留,但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艺术发展主要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社会意识、文艺思潮、价值观等。

舞蹈产业更是迅猛发展、舞蹈作品也层出不穷、舞蹈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舞蹈给予时代文化新的探索,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别样的风采。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气象万千新作层出,新人涌现,艺术创作收获大,是中国舞蹈在2012年中最突出的表现。

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实践探索历来都是艺术形成的重要条件,艺术探索与实践是作品的初探也是新生,舞蹈艺术更不例外。

2012年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文化强国、倡导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引领下,在中国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生活持续活跃发展,政府和民间各层面的文艺活动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不断向纵深拓展的总体形势下,我国的舞蹈创作不仅继续保持了近年来的活跃态势,并且在新作产出量上更显不俗。

近一年来的古典舞创作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另一方面力求艺术的再次创新;当代舞,新作层出,更多的舞者投入到更广泛的当代舞创作实践中,加入了用全新的舞台构成理念和空间处理方法,深刻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现代舞创作呈现出多流向发展的趋势,“展演季”频繁亮相,为人们提供了非常新鲜的视觉审美体验;芭蕾舞,小型作品创作得到很大提高,新作问世较多,已然让人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黎明曙光。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将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工作列入了主要工作计划,被提升至“国策”之高度,加大了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保留和建设的力度。

全国各地开展了国家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繁荣,关注度被极大提高。

在此背景下,一路发展而来,原生态歌舞创作大潮在2012年中依旧在社会视线中、文艺潮流里涌动,更是让人们从绚丽、耀眼的“时代歌舞”大潮中回过味来,再次回味、审看本民族传统遗产的无比丰富性、生动性与珍贵性。

总之,各个舞种在2012年上紧发条,以积极的态势迎接着新时代,展现出夺目的新气象。

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现实文化环境中,要维护文艺健康发展的方向,一方面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牢牢把握基本的政策与正确的引导。

尤其在时代转折的重大时刻更要奏响强有力的主旋律。

当然这并非是说政府就要干预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要在社会积极稳定发展的基本方向上给予正确的引导。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行业的自觉。

要真正实现舞蹈创作的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的舞蹈工作者。

在舞蹈行业中,舞蹈创作往往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人们大多通过舞台上的舞蹈作品来认识舞蹈、了解舞蹈,享受到艺术的审美。

这种理论总结与实践开拓之间形成的良好互动是舞蹈创作不可缺少的。

这种舞蹈行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归根结底是要形成行业的整体自觉。

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各有所新2012年“国家战略”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成为重点,在文化艺术方面,中国舞蹈在自身的表现和构成上,在大格局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表现出新作品、新思潮层出不穷,舞蹈艺术对民众的影响力增强,舞蹈生产及其他行业未来发展目标明确,潜力大、活力足,这一切似乎都在向社会展现着舞蹈艺术的前进度,舞蹈亦即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把握好自身、兼顾好外延扩张的发展良机,是舞蹈人目前正在积极做的功课。

舞蹈功课做得好坏,首先要看成果的产出率是否达标,再看成果质量是否有高度。

可以说新作品的推出及熟知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艺术门类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

2012年的中国舞蹈在做些什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所创作的《延安记忆》《延安保育院》《邹容》《红色少年》;艺术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形态的个性化探索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的作品——《徽班》《英雄格萨尔》和《生命之歌》;对少数民族舞蹈风格进行个性化创作的舞剧——《孔雀》和《云中漫步》;芭蕾艺术作品的成果汇报——中央芭蕾舞团的《小美人鱼》和上海芭蕾舞团的《简·爱》,更有《野草》《香巴拉》《海子》《镜花昙》等不同风格样式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上,不同的舞蹈文化类型成型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

舞蹈作品、舞剧、舞蹈诗……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芭蕾舞……不同的分类下的舞蹈艺术构建起民族舞蹈文化的格局,创作成果尤其突出。

当下以国内各高等舞蹈院(系)、各演艺团体为主体的创作人群的舞蹈剧目创作渠道主要有四类。

一是以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全国艺术院校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CCTV舞蹈大赛等为代表的赛事环境中的舞蹈创作;二是功能性主题晚会创作(包括毕业汇报、精品展演、国际国内交流);三是纯粹迎合市场需求的综合晚会节目创作;四是命题性质的舞蹈大型创作(包括舞剧及舞蹈实景创作)。

2012年,舞蹈艺术作品在创作产出这一方面为其撑足了场面,作品数量及舞蹈种类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更是新的突破。

大批量的作品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亦是提高了精品舞蹈的产出率,也在推出新人方面给予了重要机遇。

人才有所新。

广大的青年创作群体,虽年龄层低,但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却后劲十足,他们所创作、表演的舞蹈作品影响力渐大、覆盖面积广,带给当下国内舞蹈艺术市场以别样风采,用自身所散发出的强大吸引力影响着周边的艺术氛围。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青年艺术家大多为科班出身,经过了传统学院派的专业技能训练,也主动或被动地杂糅了不少充满着年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创造思维。

例如2012年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赵梁的《邵多丽》勇夺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作品金奖而广受瞩目,如今他的《镜花昙》又再次令人惊艳;舞蹈演员出身的青年编舞费波所创作的《孔子2012》,将现代舞与芭蕾结合,呈现了思考的锋利与勇气……这些青年艺术家坚守独立创作的精神,尊重传统文化的继承,用现代的审美完美诠释出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这番新天地,必定别有风韵。

舞蹈作品有所新。

舞蹈艺术平台的广泛建立必定促进舞蹈作品的进步。

在这方面,2012年收获颇丰。

7月中旬暑期演出季,国家大剧院推出了“中国舞蹈十二天”的系列演出,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集中展示6台12场风格各异的中国舞蹈,作为对中国舞蹈的一次多样化全方位新型展示,其中在对民间舞的改编创作上展现得尤为精彩。

新尝试体现了编导们对中国舞蹈艺术表现形态的进一步探索和独立思考。

与此同时,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首届舞蹈节更是值得一提,各家媒体都对其做了详细的追踪及总结报道:“于2012年10月24日至11月24日期间举办,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台剧目演出30场。

本次舞蹈节的芭蕾舞方面剧目,包含了两部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的作品:《茶花女》和《小美人鱼》,分别由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演绎。

已经几十年未在中国上演的根据屠格涅夫名作《乡村一月》改编的同名芭蕾将由国际舞星希薇-纪莲与东京芭蕾舞团联袂奉献。

现代舞方面,包括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动作编导韦恩-麦克格雷戈尔的《本质》;意大利阿岱舞蹈团编导毛罗-比贡泽蒂创作的《春之祭》;希薇·纪莲与3位编舞大师威廉-弗赛斯、依利·基里安、马兹·艾克合作的新作《六千英里之外》。

此外,国家大剧院、英国伦敦赛德勒斯-威尔斯剧院以及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制作推出的舞蹈作品《三个女人与四个编导》,由中国芭蕾明星谭元元和来自台湾地区的许芳宜及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阿什莉·鲍德3位女性舞蹈家共同演绎。

舞蹈节还吸纳了中国编舞家作品,包括杨丽萍的新作舞剧《孔雀》;由林怀民创建的云门舞集2的首次大陆之行《云门新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篇编导沈伟带领其舞团首次来到中国内地演出;北京战友文工团编导赵明创作的舞剧《霸王别姬》”。

展示平台有所新。

舞蹈艺术是视觉与听觉的直观欣赏艺术,亲临剧场台上台下相互交融是欣赏舞蹈艺术的最佳方式,而如今电子媒体愈加发达,带动了更大面积的关注圈,舞蹈艺术大众感染力增强,从而带动群众舞蹈发展迅猛。

2012年电视媒体各大综艺节目对众艺术门类的聚焦愈发明显,今年的《中国好声音》等歌唱类节目的逐步上档,引发的是一片歌唱热潮。

多年来舞蹈类专题节目的产生为自己带来了行业效益,又在党十七大的文化惠民和党十八大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号召中将舞蹈艺术推向了更多观众的视野。

以明星为主要群体的《舞林大会》《舞蹈世界》利用各地明星超强的凝聚力,加以舞蹈本身特有的感官艺术吸引力,舞蹈魅力感染了观众,掀起了“全民舞蹈”的热潮,为舞蹈艺术做足了宣传,产成了巨大影响。

专业比赛平台中:“荷花奖”“桃李杯”“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权威性舞蹈赛事为专业舞者及部分业余团体提供了良好的历练机遇,一次次的比赛是对舞蹈作品、舞蹈演员,甚至于专家评委的历练与专业积累、专业素养的提高、舞蹈个体的促进,潜移默化中带动了整个艺术门类的进步与完善。

前进状态有所新。

各舞种呈现繁荣之态,不同舞种发展均衡,一改往年倾斜于某一舞种或出现冷门艺术的尴尬状态。

芭蕾舞、现代舞及当代舞的发展逐渐加速,到目前为止势头依旧强劲,作品产出量正逐步攀升,一改平庸之色。

舞蹈交流有所新。

在我国未来发展舞蹈事业和舞蹈艺术的历程中更需要针对当前形势做好分析,用中国特色的方式向世界宣布我国自己的舞蹈艺术生命力,发展好我国的舞蹈事业,向世界人民展示她的魅力与价值。

舞蹈艺术面临当今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热潮的挑战,正迅速接受与快速适应创新性的变革和国际化趋势的前进方向,这些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舞蹈交流愈加便捷,沟通桥梁快速搭建,如今的中国舞蹈艺术再不是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欣赏,成功与国际接轨是将民族精神置于舞蹈这一载体之上,让其驶往更宽广的世界大舞台。

邀请世界著名舞团国内巡演,并将国内优秀剧目送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与国际著名编导合作创作大型舞剧,以国家大剧院为例的古今中外经典舞蹈作品演出季……这些都是舞蹈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