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
禽畜屠宰场所废水环保处理技术交底

禽畜屠宰场所废水环保处理技术交底1.概述生猪屠宰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含量较高,极易腐败,使接纳的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缺氧,还会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污水中带有令人不适的血红色和使人厌恶的腥臭味,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污水处理站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保证屠宰加工厂污水处理后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
1.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资料(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8)《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2(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2 设计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
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
(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本着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管理维修方便、基建投资费和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无二次环境污染和资源再利用的原则。
(3) 积极稳妥的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4)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及运行成本。
(5) 采用先进的、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污水处理如何处理肉类加工废水

污水处理如何处理肉类加工废水肉类加工行业在为我们提供丰富食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那么,污水处理是如何应对肉类加工废水这一难题的呢?肉类加工废水的特点可谓复杂多样。
首先,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极高,这主要来源于动物血液、油脂、蛋白质以及肉屑等。
其次,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因为加工量会随市场需求而变化,而且不同的加工工序产生的废水成分也有所不同。
再者,废水中还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
要有效地处理肉类加工废水,通常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物理处理是第一步。
格栅和筛网常用于去除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物,如肉屑、骨头残渣等,防止它们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害。
沉淀则能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自然沉降,从而实现初步的固液分离。
接下来是化学处理。
混凝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进而沉淀下来。
这种方法对于去除废水中的磷和部分有机物效果显著。
生物处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活性污泥法是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中,能够迅速繁殖并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另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生物膜法。
它通过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使微生物附着在上面生长和代谢。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更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常规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高级处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肉类加工废水的处理中。
比如膜分离技术,它能够高效地分离废水中的微小颗粒、有机物和微生物,得到高质量的出水。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工艺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如果废水中油脂含量过高,可能需要在预处理阶段增加除油设施;如果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则可能需要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
此外,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也至关重要。
肉类加工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及技术说明

肉类加工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及技术说明肉类加工污水是肉类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水。
一般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两部分,有的还附设副产品车间,生产食用油脂、明胶、肥皂等。
废水主要来自屠宰、煺毛、解体、开腔、清洁各工序及车间设备和地面冲洗。
废水中含有血、毛、油脂、碎肉、杂质等,水质恶劣,BOD5300-2200mg/L,悬浮物600-3000mg/L,油脂含量200-1000 mg/L,大肠杆菌2.38×106-2.38×107个/L,废水量大。
每屠宰1吨活牲畜约产生10吨废水。
废水处理宜采用分流分隔回收治理(含油脂,不含油脂、含粪便废水)后,合流进入二级生化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及厌氧塘-氧化塘联合处理法等。
污水来源屠宰和肉类加工的生产过程大致为,牲畜在宰杀前要进行检疫验收,在屠宰时进去屠宰区,首先用机械、电力或者化学方法将牲畜致晕,然后悬挂后脚隔断静脉宰杀放血。
牛采用机械剥皮,而猪一般不去皮,猪体进入水温为60℃的烫毛池煮后去毛。
而后剖肚取出内脏,将可食用部分和非食用部分分开,再冲洗胴体、分割、冷藏,以及加工成不同的肉类食品,如新鲜肉或花色配制品和腊、腌、熏、罐头肉等。
屠宰和肉类加工厂的废水主要产生在屠宰工序和预备工序。
废水主要来自圈栏冲洗、宰前淋洗和屠宰、放血、脱毛、解体、开腔劈片、清洗内脏肠胃等工序,油脂提取、剔骨、切割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工序也会排放一定的废水。
此外,在肉类加工厂还有来自冷冻机房的冷却水,以及车间卫生设备、洗衣房、办公楼和场内福利设施排放出的生活污水等。
肉类加工废水的水质特征肉类加工废水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油块、毛、肉屑、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料和粪便等污染物。
外观呈令人不快的血红色,并具有使人厌恶的血腥味。
此外,在肉类加工废水中,还含有粪便大肠杆菌、粪便链球菌一级沙门氏菌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细菌,但一般不含有有毒物质。
肉类加工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呈溶解、胶体和悬浮等物理形态的有机物质,其污染指标主要有Ph、BOD、COD、SS等,此外还有总氮、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总固体、总磷、硫酸根、硫化物和总碱度等。
肉类加工废水

特种废水处理技术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SBR工艺在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SBR工艺在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采用沉淀-SBR 组合工艺处理某肉类加工废水的工程设计调试及运行情况,并对系统调试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N 的目的,处理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很好地达到降解有机物和去除NH3后水质达到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关键词肉类加工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BR 工艺沉淀引言肉类加工工业是食品工业中主要排污大户, 全国每年排放废水占废水总排放量的6%左右。
肉类加工废水主要来自宰前饲养、屠宰、肉制品综合利用等排出的污水, 主要是屠宰废水。
肉类加工废水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蛋白、碎肉、畜毛、碎骨、内脏杂物、未消化食物、粪便和多种病原微生物, 污水带有令人不适的血红色和使人厌恶的腥臭味, 悬浮物浓度很高,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水。
该废水中一般不含重金属及有毒化学物质, 但富含蛋白质及油脂, 含盐量也较高。
这些生产污水如不经处理直接外排, 将严重破坏环境, 污染地表水源, 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我国对肉类加工工业废水的排放单独制订了国家排放标准GB13457一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肉类加工废水的排放, 必须符合此标准的规定。
1.处理工艺简介肉类加工废水属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悬浮物有机废水, 其水质、水量变化范围较大。
一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其排水量在一年中变化较大二是具有非连续性, 在一日之中变化较大, 时变化系数一般可达2.0以上。
目前对该类废水的治理, 均采用以生物法为主的处理工艺, 包括好氧、厌氧、兼氧等处理系统。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我国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应用最普遍且最成熟的方法。
其曝气方式可采用浅层曝气、射流曝气、延时曝气、氧化沟等。
而工艺是近几年来在全球被广泛认同和采用的一种有机污水处理技术,它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 无污泥回流系统, 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少、投资省、抗冲击负荷强等优点。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1引言1.1研究旳目旳和意义自从1985年我国实行肉类食品经营放开政策后,肉类加工业旳发展开始起飞。
1986年,市场多渠道经营旳模式不停扩大,竞争剧烈,国有肉类加工企业开始加速技术更新,加紧产品构造改革,扩大精加工、深加工,大搞综合运用,狠抓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旳肉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1]。
屠宰业是我国出口创汇和保障供应旳支柱产业之一, 屠宰废水来自牧畜、禽类、鱼类宰杀加工, 是我国最大旳有机污染源之一。
据调查, 屠宰废水旳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旳6%[2]。
我国日宰生猪500-5000头旳肉联厂已不下600个,肉类加工生产中药排放大量旳血污、油脂、油块、毛、肉屑、内脏杂物、未消化旳石料和粪便等,水呈红褐色并有明显旳腥臭味,富含蛋白质、油脂,含盐量也较高。
该类废水因受淡、旺季和生产旳非持续性影响,排放量变化较大。
废水旳排放量逐年增长,废水中还具有大量与人体健康有关旳微生物。假如肉类加工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旳话,会对环境导致极大旳危害。
首先,肉类加工废水中有大量旳有机物,直接排放入河流会消耗水中大量旳溶解氧,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另一方面,这些有机物在水中进行厌氧分解,产生沼气之类旳恶臭气体,危害环境。
因此,必须对肉类加工废水进行处理,使之到达国家法律规定旳排放原则。
1.2肉类加工废水旳来源想要清晰认识肉类加工废水,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肉类加工,肉类加工就是猪、牛等家畜或鸡、鸭等家禽屠宰加工。
废水自然也就产生与其过程之中了,肉类加工废水重要产生于屠宰工序和预备工序。
废水重要产自圈栏冲洗、宰前旳淋洗和屠宰、放血、脱毛、解体、开膛劈片等工序,油脂提取、剔骨、切割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工序也会排放一定量旳废水。
此外,在肉类加工厂尚有来自冷冻机房旳冷却水,车间卫生设备、洗衣房、办公楼等排放旳生活污水也算入肉类加工废水之中[3]。
1.3处理规定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规定,本文按照《污水按照水综合排放原则》第二时间段二级原则COD≤150mg/L,BOD≤30mg/L,SS≤150mg/L,油脂≤20mg/L,pH=6~92处理工艺路线确实定2.1厌氧处理工艺旳举例厌氧生物处理合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旳处理,一般地, 厌氧生物处理CODC r 浓度不小于1000mg/L旳中高浓度工业废水具有优势[4], 可回收生物能, 低能耗, 容积负荷率高, 对环境旳规定低, 剩余污泥稳定, 产量为好氧系统旳1 /10~ 1 /6; 投资费用低、管理简易, 具有广阔旳应用潜力。
日处理1500立方米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_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某1500m3/d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某1500m3/d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处理的是肉类加工废水。
肉类加工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COD、BOD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
对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艺主要为高效厌氧+好氧相结合的技术。
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1、屠宰废水特点废水特点如下:废水主要成分有动物血污、油脂、粪便、内脏残屑和无机盐等。
(1)高COD,一般达到2000mg/L以上;(2)高SS,主要含有大量猪鬃等悬浮物;(3)高氨氮,动物粪水、动物蛋白质含有大量氨氮;(4)高油脂,屠宰过程产生大量动物油脂。
2、屠宰废水处理技术在屠宰废水处理工艺中,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以及化学絮凝处理各有其优缺点,一般在处理较低浓度(CODcr≤1000mg/L)屠宰废水时,可直接采用生物处理,这样可在保证处理效果的条件下,缩短处理流程,节省基建费用;在处理较高浓度(CODcr>1000mg/L)的屠宰废水时,几种工艺的组合使用可确保废水处理达标。
如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工程投资仅为同等规模活性污泥法的70%,占地减少20%,处理成本降低42%。
国内已使用的组合工艺有:酸化-SBR工艺,酸化-AB法,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UASB-AF工艺,厌氧-过滤工艺,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厌氧塘-兼氧塘-好氧塘工艺,兼氧-AB法,化学混凝-生物处理工艺等。
处理工艺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各种工艺扬长避短,保证出水水质。
3、屠宰废水处理实例南京瑞洁特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在屠宰废水已完成多项工程案例。
本文以国内著名肉制品加工厂生猪屠宰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为例作介绍,处理规模为2500t/d。
设计进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肉类加工工业主要工艺流程采用“隔油+絮凝气浮+水解酸化+MBR+消毒"的工艺路线,处理效果稳定,控制调节灵活。
图1 屠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MBR膜池分为好氧段和缺氧段,池中的微生物能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进行硝化反硝化,脱除污水中的氨氮。
经处理后的污水CODcr、BOD5、氨氮和SS 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
某大型食品集团以肉类加工为主,是一家集生猪饲养、生猪屠宰加工、低温冷藏、熟食加工为一体的肉食品加工企业。
肉类加工工业废水处理

处理效果如表所示
(3)广州市某肉联厂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
广州市某肉联广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 理其产生的废水,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其处理能力为3000m3/d,总投资750万元, 吨水投资2500元/(m3·d),占地1100m’(包括 通路和绿化地),折合占地指标为0.44m2/ (m3.d)。废水处理成本为0.59元/m3。
氧化沟工艺实质上也属于延时曝气工艺,只是在曝气 池的结构形式上与一般延时曝气池不同,它采用沟形 曝气池。上海龙华肉联厂采用氧化沟处理其废水,效 果良好,其设计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3.6d, BOD5 容积负荷0.4kg/(m3·d);MLSS浓度1425mg/L,DO 0.8mg/L。
(2)处理效果及经济指标
肉类加工生产的废水主要来自圈栏冲洗、淋洗、 屠宰及其他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胴修、 副食品加工、洗油和油脂加工等。
此外,还有来自冷冻机房的冷却水利来自车间 卫生设备、洗衣房、锅炉、办公楼和厂内福利 设施的生活污水。
下图表示了一个作业线完整的典型肉类加工 厂的生产过程。
第二节 肉类加工废水的水质水量
药剂量为;1kgAl2(SO4)3/100m3水,1.25kg漂白 粉/ 100m3水。
2.射流曝气工艺 射流曝气工艺用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一般
采用的工艺参数为:曝气时间1h;污泥负荷 1.62kgBOD5/(kgMLSS·d) ;M硼5B几:容积 负荷8.1kgBOD5/(m3·d);射流压力1kg。气 水比0.5—1.0;BOD5去除率95%以上。
一、活性污泥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我国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 应用最普遍且最成熟的方法。其曝气方式可采 用浅层曝气、射流曝气、延时曝气、氧化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在屠宰和肉类加工的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水,同时又要排出含有血污,、油脂、毛、肉屑、畜禽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料和粪便等污染物质的废水,而且此类废水中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微生物,肉类加工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一、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和水量水质特征1、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屠宰和肉类加工厂的废水主要产生在屠宰工序和预备工序。
废水主要来自于围栏冲洗、宰前淋洗和屠宰、放血、脱毛、解体、开腔劈片、清洗内脏肠胃等工序,油脂提取、剔骨、切割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工序也会排放一定的废水。
此外,在肉类加工厂还有来自冷冻机房的冷却水,以及车间卫生设备、洗衣房、办公室和场内福利设施排出的生活污水等。
2、肉类加工废水的水量肉类加工厂废水流量一年有很大变化。
国内某单位对废水实测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每日废水量有以下计算式:q = 0.849-0.0000592X式中q---废水排水定额,m3 废水/头猪X--- 每日屠宰量,头猪/d我国的肉类加工广,每加工1头猪的排水量为0.24 -0.85m3,,这一数据可作设计肉联加工厂废水处理系统确定废水流量的参考。
3、肉类加工废水的水质特征肉类加工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呈溶解、胶体和息浮等物理形态的有机物质,污染指标主要有pH、BOD、COD、ss 等,此外还有总氮、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总固体、总磷、硫酸根、硫化物和总碱度等。
在微生物方面的指标为大肠杆菌。
按水质评定,肉类加工废水属高悬浮物、高有机污染物(BOD、COD)废水,各项指标数据在较大的范围内波动。
国外的各项指标数据一般高于我国国内的数值,这主要是由我国肉类加工的耗水量较高所致。
在对肉类加工厂进行废水处理的规划设计时,应对该厂的废水水质作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作为设计的原始参数。
二、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根据当前情况看,我国对肉类加工废水处理采用的工艺基本上是生物处理技术,在好养生物处理技术中,以浅层曝气及吸附-再生活性污泥系统居多,其次为生物转盘工艺和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厌氧塘-兼性塘串联系统采用的较少。
由于肉类加工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非溶解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杂物,同时肉加工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在24 h内变化较大,为了防止设备的堵塞以及回收有用副产品,降低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和稳定生物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一些物理{如筛除、调节、撇除、沉淀、气浮等)和化学(如絮凝等)处理法也常常与生物处理工艺结合使用,作为生物处理工艺前的预处理。
现实际用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的物理及物化处理工艺有筛除、撇除、调节、沉淀、气浮、过虑、微虑、反渗透和活性炭吸附等。
前5种工艺多用在预处理工艺中,后4种工艺主要用于深度处理工艺。
1 、物理及物化处理工艺1.1 、筛除筛除是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较粗的分散性悬浮固体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为格栅和格筛。
拦截较粗的悬浮物固体物可用格栅,栅条间距为13 -50 mm,设计最小流速为0.3 m/s,最大流速为0.91m/s。
格栅的作用主要在于保护水泵和减少后面小孔眼格筛的负担。
小孔眼格筛用于去除较小而分散的悬浮物质,常用的有固定筛、转动筛和震动筛等。
用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的格筛孔眼尺寸变化范围为几目到150 目,但常用的为10-40 目的金属格网。
肉类内脏废水通常用20目格网,家禽加工含羽毛废水可用36-40 目格网。
格筛的效率与废水中颗粒的分布有关,分散性差的或胶体悬浮物比例高会大大影响格筛的效率。
格筛对BOD负荷的去除较少,因为格筛不能去除溶解性和胶体性BOD,但废水颗粒物的去除可防止以后的再溶解。
据日本报道,20目格筛可去除肉类加工废水中SS的10%,30目格筛可去除20%。
1.2、撇除肉类加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这些油脂必须在废水进入主体生物处理工艺前予以去除,否则容易造成管道、水泵和其他一些设备的堵塞。
一些研究还表明,废水中油脂含量过高,会对生物处理工艺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应认识到,油脂经去除并回收后,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废水中的油脂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两大类,即游离悬浮状油脂和乳化油脂。
去除悬浮状油脂所采用的最广泛的方法是撇除,所用设备为隔油池,其水力停留时间可为 1.0-1.5 h,表面负荷可为2.4 m3/(m2.h)左右。
经隔油后游离性油脂去除率可超过99%。
1.3、调节肉类加工废水在24 h 之内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幅度都较大。
为了使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一些处理流程中常设置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以减弱水质和水量的变动幅度。
由于肉类加工厂多为一班或两班生产,通过设置调节池还可以将一班或两班的废水均匀分配在一天内进行处理,从而可减少处理构筑物的容积,降低投资。
然而,为将废水分配在24 h 内进行处理所需的调节池的投资可能过高,从而使得整个处理流程投资增高,在这种情况下,须对整个处理流程的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进行全面的权衡后,才能确定调节池的设计方案,在具体做法上,调节池可采用线内设置或线外设置两种布置形式。
线内设置的调节效果最好,线外设置使泵抽水量大为减少,但调节水质的效果降低。
实际采用的调节池的调节时间一般为6-24 h,多为6-24 h左右。
1.4、沉淀沉淀在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被用来去除原废水中的无机固体物和有机固体物,以及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相(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物膜)和液相。
用于去除原废水中的有机固体物时称为初次沉淀,所用设备为初沉池;用于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相和液相时称为二次沉淀,所用设备为二沉池。
沉砂池一般设在格栅和格筛之后。
为了清除废水中无机固体物表面的有机物,避免废水中有机固体物在沉砂池中产生沉淀,可采用曝气沉砂池。
国内近些年所建的肉类加工废水处理设施中,沉砂池的设置不普遍,即使设置沉砂池,其停留时间一般也较短,约几十秒左右;国外沉砂池的停留时间较长,如有的长达30 min。
采用初沉池去除废水中可沉淀的有机固体物可降低后续工艺的负荷。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利用初沉池沉淀肉类加工废水,可去除废水BOD5约30%,SS约55%。
现实际采用的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5〜2.0 h,多为1.5 h0用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二沉池的停留时间为2.4 h左右,表面负荷为1.4 m3/(m2 • h)左右。
近些年来国内多采用斜板(管)沉淀池作为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h 左右,表面负荷为1.6〜5 m3/( m2 • h),多为2.8〜5 m3/(m2 • h)。
斜板(管)二沉池的沉淀效果好,但缺点是易挂菌膜和藻类,须定期冲洗。
厌氧接触工艺中消化池后的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常为 1.2 h左右,表面负荷为2.04m3/( m2 -h)左右(均包括回流量) 。
1.5、气浮气浮法包括真空气浮、散气气浮、电解气浮和加压溶气气浮等,实际中应用得较多的为加压溶气气浮(以下简称气浮)。
气浮主要用于去除肉类加工废水中的乳化油,同时对BOD和SS 等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国内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尚未见有采用气浮工艺的报道,国外气浮多作为生物处理工艺前的预处理,或是作为废水排放城市下水道前的预处理。
溶气罐压力一般为2.8〜5.6 kg/cm2,回流比一般为25% —50%;气浮池过流率一般为2.44〜7.77 m3/( m2 • h), HRT为30 min左右;混合池HRT为50 min左右。
絮凝剂可用A12(S04)3 或Fe2(S04)3,多用A12( SO4)3,用量为15 - 300 mg/L。
助凝剂可用阳离子聚合物或非离子聚合物,用量为0.1〜20 mg/L左右,多为2〜10 mg/L在右。
有些研究表明,阴离子助凝刺在投加A12 (SO4)3的1〜2 min后投加效果最好,阳离子和非离子型助凝剂在加A12 (SO4)3 后立即投加效果最佳。
现有资料表明,气浮可去除95%以上的油脂和40%〜80%的BOD和SS。
1.6.絮凝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所采用的化学处理方法主要为絮凝法,此外还有离子交换、电渗析等。
絮凝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物理处理工艺的沉淀法或是气浮法结合使用构成絮凝沉淀或絮凝气浮。
絮凝沉淀可作为生物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工艺,也可作为生物处理工艺后的深度处理工艺。
离子交换和电渗折工艺只能作为深度处理工艺使用。
絮凝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来实现,也可通过电解产生离子来实现。
后者称为电解絮凝,应用不普遍,实际应用较多的主要还是化学絮凝。
国外资料表明,投加86 mg/L的硫酸铝和86 mg/L 的石灰,絮凝沉淀可去除40%的BOD,38%的COD, 60%的SS和33%的油脂。
国外的一些生产性试验表明,在初沉池中投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聚合电解质可显著改善初沉池的处理效果。
所采用的无机絮凝剂为FeCI3,有机聚合电解质为NaLC° 675。
前者的投加量为51 mg/L, 后者投加量为1.1mg/L。
国内采用聚铁絮凝剂和斜板沉淀池所进行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聚铁絮凝剂投加量为37.5 mg/L,斜板沉淀过流率为0.34 m3/(m2 - h)的条件下,屠宰废水COD的去除率为77%, BOD的去除率为60%, SS的去除率为91%。
2、生物处理工艺肉类加工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易生物降解的有机韧,生物处理工艺最为有效和经济,因此,生物处理工艺是肉类加工废水处理采用得最普遍的主体工艺。
2.1、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根据所利用的微生物的生长形式可分为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
根据国内外处理肉类加工废水的实际应用情况,前者包括浅层曝气、生物吸附一再生、射流曝气、水力循环喷射曝气、延时曝气(包括卡鲁塞尔工艺) 、氧化沟、纯氧活性污泥法和曝气沉淀池等;后者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简) 、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等。
2.1.1、浅层曝气工艺我国肉类加工废水处理中采用的活性污泥工艺,以浅层曝气工艺为最多。
浅层曝气工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有关液体曝气吸氧作用的研究。
空气鼓入液体后要经历气泡形成、上升和破裂三个阶段。
研究发现,在鼓入空气后,气泡形成、上升和破裂三个阶段内氧的转移速度以气泡形成时最大,此时液体的吸氧速度要比气泡上升阶段时的吸氧速度大几倍,就是当气泡升至水面而破裂时液体从气泡中所吸收的氧,也要比气泡上升过程中所吸收的气量大。
分析认为,在气泡形成的瞬间,液体的吸氧值最高。
由于气泡中的氧被很快吸收,气泡中的氧的分压迅速下降,当降至一定值后,从气泡中继续吸收氧要比形成气泡的那一瞬间困难得多。
即使延长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所吸收的氧量也很有限。
浅层曝气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一般设在池底的曝气装置,提到水面下800 mm 左右,这样所需风压降低,风量加大。
这实际上是利用缩短气泡上升距离所节省的能量来增加空气量,达到较高的氧转移速率来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