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八章注射剂与滴眼剂9
药剂0008注射剂与滴眼剂(多项选择题)

C.微生物在中性溶液中耐热性最大,碱性溶液中次之,酸性不利于微生物的发育
D.能达到灭菌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灭菌温度和缩短灭菌时间
E.滤过除菌是注射剂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E
36.可用作注射用溶剂的有
3.《中国药典》(2005年版)关于注射用大豆油具体规定的检查项目有
A.碘值
B.皂化值
C.酸值
D.过氧化物
E.溶解度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BCD
4.关于输液的质量要求正确的叙述是
A.与普通注射剂要求完全相同
B.与普通注射剂相比热原检查更严格
C.与普通注射剂相比异物与微粒检查更严格
A.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最好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
B.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若溶于油,可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
C.静脉注射脂肪乳剂是非常典型的W/O型乳剂型注射剂
D.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混悬型注射剂
E.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D.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pH降低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CE 解题思路:此题重点考查灭菌的方法。从灭菌法的定义可知,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热压灭菌是目前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制剂的灭菌,特别是输液的灭菌常用此法。但葡萄糖注射液在热压灭菌时常可发生葡萄糖的降解而产生酸性物质和有色聚合物,从而引起葡萄糖注射液的pn降低。但只要控制好灭菌温度和时间,此法仍可用于葡萄糖注射液的灭菌。有些药物对热不稳定,就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而应选择其他方法如辐射灭菌或滤过灭菌。煮沸灭菌系物理灭菌法之一种,而非化学灭菌法的一种。故本题答案选择ACE。
注射剂与滴眼剂-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需加入0.478g的氯化钠调节可成等渗溶液
2、氯化钠等渗当量: 氯化钠等渗当量:与该药物1g呈现等渗效应的NaCl的量。 计算公式:X=0.009V-EW V:需配的溶液体积 W:药物的克数 例:欲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50ml,应加入多少NaCl, 使其成为等渗溶液? X=0.009*150-0.18*3=0.81g E: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4)钛滤器
特点:抗热震性能好、强度大、重量轻、不易破碎, 过滤阻力小,滤速快
4、滤器选择 粗滤(预滤) 砂滤棒、板框式压滤器、钛滤器 精滤(末端滤过) 垂熔玻璃滤器、微孔滤膜
除菌
垂熔玻璃滤器6号、微孔滤膜0.22m
5、滤过装置
1)高位静压滤过装置(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
2)减压滤过装置(压力不够稳定,易使滤层松动) 3)加压滤过装置 (质量好、产量高 ,常用)
硫酸锌滴眼液
处方:硫酸锌 硼酸 注射用水 加至 2.5g 适量 适量 1000ml 32g 适量 适量 2000ml
已知:1%硫酸锌冰点下降为0.085℃ 1%硼酸冰点下降为0.283℃ 计算调节等渗要加入硼酸的多少克?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处方: 硫酸阿托品 10g 氯化钠 适量 注射用水 适量 全量 1000ml 已知: 阿托品(NaCl等渗当量0.13)
凝集成凝胶
§3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剂的溶剂
(一)注射用水
纯化水: 配制普通液体药剂、试验
制 药 用 水
注射用水:配制注射剂,容器的最后清洗
灭菌注射用水:粉针剂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1、质量要求: 2、注射用水的制备 原水处理: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注射用水:多效蒸馏水机、气压式蒸馏水机 3、注射用水的收集:初馏液弃去,防止污染 注射用水的贮存:灭菌密封,80 ℃以上保温、65 ℃以上 保温循环或4 ℃以下存放,12h内用
执业西药师药剂学习题:第八章

第八章注射剂和滴眼剂1(精品)1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注射剂的类型是(本题分数1分)A、注射用无菌粉末B、溶胶型注射剂C、混悬型注射剂D、乳剂型注射剂E、溶液型注射剂答案解析: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2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本题分数1分)A、注射用无菌粉末B、溶液型注射剂C、混悬型注射剂D、乳剂型注射剂E、溶胶型注射剂答案解析: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3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本题分数1分)A、注射用无菌粉末B、溶液型注射剂C、混悬型注射剂D、乳剂型注射剂E、溶胶型注射剂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4关于注射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分数1分)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D、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E、使用方便答案解析: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5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的注射途径是(本题分数1分)A、静脉注射B、脊椎腔注射C、肌内注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答案解析: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6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本题分数1分)A、静脉滴注B、肌内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脊椎腔注射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封、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椎管注射。
皮下注射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药物吸收速度稍慢,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下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
皮内注射系注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如青霉素皮试等。
肌内注射剂5ml以下,水溶液、油溶液均可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少,一般50ml,后者用量大,多至数千毫升。
椎管循环较慢,一般注射量不超过10ml。
故本题答案应选C。
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7一般注射液的pH应为(本题分数1分)A、3~8B、3~10C、4~9D、5~10E、4~11答案解析: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8《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本题分数1分)A、无热原的蒸馏水B、蒸馏水C、灭菌蒸馏水D、去离子水E、反渗透法制备的水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9关于常用制药用水的错误表述是(本题分数1分)A、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B、纯化水中不含有任何附加剂C、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E、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制药用水的知识。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9

第八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一、注射剂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中药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具有许多优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③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④可以产生局部定位或延长药效的作用,有些注射液可以用于疾病诊断。
注射剂的主要缺点:①使用不便且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②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注射剂必须符合现行《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注射剂项下有关规定要求。
P 291二、热原(重点内容)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微生物的尸体及代谢产物。
大多数细菌、真菌,甚至病毒都能产生热原,其中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由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导致热原反应的主要致热物质。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其中脂多糖(LPS)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1.热原的基本性质(1)耐热性在通常的灭菌条件下,热原往往不能被破坏,一般采用180℃,3~4h;250℃,30~45min 或650℃,1min可彻底破坏热原。
(2)滤过性热原直径约为1~5nm,可通过一般滤器,甚至是微孔滤膜,孔径小于lnm的超滤膜可除去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热原。
(3)水溶性热原可溶于水,其浓缩的水溶液带有乳光。
(4)不挥发性热原具有不挥发性,但可溶于水蒸气所夹带的雾滴,而带入蒸馏水中,因此,蒸馏水器上需附有隔沫装置。
(5)被吸附性热原可以被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石棉板等吸附。
(6)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破坏。
2.污染热原的途径:(1)从溶剂中带入(注射剂出现热原的主要原因);(2)从原、辅料中带入;(3)从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中带入;(4)制备过程中污染;(5)从输液器中带入。
3.除去热原的方法:(1)高温法耐热器具洁净后于250℃维持30min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导第8章 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

第八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热原、注射剂的溶剂、注射剂的附加剂、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输液剂、其他注射剂、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眼用溶液。
重点内容有热原、注射剂的附加剂。
一、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考点1】含义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和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考点2】特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适用于不能口服的病人;可以产生局部定位或延长药效的作用;有些注射剂可用于疾病诊断;注射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考点3】分类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二、热原及其基本性质【考点1】含义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湿动物体湿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热原致热作用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
真菌、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内毒素是导致热原反应的最主要致热物质。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多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其中脂多糖(LPS)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考点2】基本性质水溶性;耐热性;不挥发性;滤过性;被吸附性;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氧化剂、超声波等所破坏。
【考点3】污染热原的途径溶剂;原辅料;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制备过程;输液器。
【考点4】除去热原的方法吸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高温法;酸碱法。
三、热原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考点1】家兔致热试验法测定结果客观准确,是法定的方法。
适用于大多数制剂的热原检查,但不宜用于放射性药剂、肿瘤抑制机等,操作繁琐、费时。
【考点2】鲎试验法测定快捷、简便、灵敏。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原控制以及不能应用家兔进行热原检测的品种。
应注意防止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四、注射剂的溶剂【考点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1、饮用水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
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八章注射剂与滴眼剂(4)_2013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注射的优点不包括哪项
A: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D:可迅速终止药物作用
E:可以产生定向作用
答案:D
2、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软组织内的给药途径为 A:静脉注射
B:椎管注射
C:肌肉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答案:D
3、以下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
A:常用滴眼剂
B: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
C:脊椎注射的产品
D:输液
E:多剂量注射剂
答案:B,C,D。
注射剂和滴眼剂

国外: 美国Abbott(雅培)药厂: 新鲜水→碳滤→去离子→脱CO2 →贮存(得去 离子水) →气压式蒸馏水器 美国Barnstead(巴恩斯德)制水设备公司 自来水→多介质预滤→混合床去离子→UV消 毒→膜滤(0.2~0.45μm) →缓冲贮存→多效蒸馏 水器 日本扶桑制药厂 自来水→多介质预滤→反渗透→去离子混合床 →过滤烧结棒→UV杀菌→贮存→超滤→UV杀菌 →多效蒸馏水器
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膜
3. 注射用水制备技术 (1)蒸馏法 在纯化水基础上;
可除去水中所有不挥发性微粒(包括悬浮 物、胶体、细菌、病毒、热原等杂质); 可溶性小分子无机盐、有机盐;可溶性高 分子材料等。 最经典、最可靠 多效蒸馏器、气压式蒸馏水器
(2)反渗透法 至少二级反渗透装置 (3)综合法 自来水→ →砂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 →细过滤器→ →电渗析或反渗透装置→ →阳离子树脂床→ → 脱气塔→ →阴离子树 脂床→ →混合树脂床→ →多效蒸馏水器或 气压式蒸馏水器→ →热贮水器(80℃) → →注射用水。
第七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 §2 §3 §4 §5 §6
概述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注射剂 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 眼用制剂
第一节 概述
1. 定义
“规定无菌制剂”(无菌检查)与“非规 定无菌制剂”(限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 查) 灭菌制剂 无菌制剂(狭义)
无菌制剂 (广义)
优点:性质稳定、不脱渣、不吸附药 液、不改变药液pH、易清洗。 用完用水抽洗,并以1%~2%硝酸钠-硫 酸液浸泡。
3号常压过滤,4号 减压或加压过滤; 6号 以及G5、G6号用于无菌过滤
执业药师202X中药药剂学常考要点记忆.doc

执业药师202X中药药剂学常考要点记忆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好好备考哦,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执业药师202X中药药剂学常考要点记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八章注射剂与滴眼剂8.1.1注射剂的概念【掌】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8.1.2注射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掌】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粉针。
2.按给药途径分类【熟】1)静脉注射液 5—50ml、静脉滴注量可多至数千毫升,且静脉注射剂不得加抑菌剂;2)椎管注射液不可超过10ml 3)肌肉注射液 1—5ml 4)皮下注射液 1—2ml 5)皮内注射液 0.2ml以下6)穴位、腹腔、关节腔、动脉内注射剂液等8.1.3注射剂的特点【掌】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4.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5.可产生定向作用。
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研究和生产过程复杂。
3.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8.1.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掌】1.含量合格2.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3.无热原特别是剂量大的、供静脉及脊椎腔注射的。
4.澄明度合格针对溶液型注射剂而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5.不溶性颗粒(在100ml及100ml以上注射液中,每lml含10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粒)6.安全性不应对组织产生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
7.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
8.pH值合格控制在4~9范围内。
9.渗透压合格脊椎腔内注射的药液必须等渗;输液应等渗或稍偏高渗;其他注射剂原则上要求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10.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以保用药安全。
8.2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8.2.1注射用水【掌】1.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的区别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掌】 1)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浓配法操作要点:药用活性炭处理→滤过脱炭
v 影响活性炭作用的因素:0.1%-1%,pH3-5,(煮沸)吸附时间20-30min;
v
45-50℃滤过;多次吸附滤过
v 过滤方法:加压三级过滤(砂棒-垂熔玻璃滤球-微孔滤膜)
v 过滤要求:保温滤过;初滤液回滤;钛滤器;半成品检查
4、如学生出现违纪行为不接受任课老师处理,全班当即 停课,改上自习,下课铃响后,师生离开,授课内容不补。
第四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第六节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
v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输液剂:无菌水溶液、O/W型乳剂, 静脉滴注方式输入体内,大剂量 (≥100ml)
v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种类与临床应用 电解质输液:补充电解质、水分,调节酸碱平衡 糖类及多元醇类:供给机体热量、补充体液 营养输液 氨基酸类:维持危重病人营养、补充蛋白质 脂肪类输液:高能输液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 胶体输液(血浆代用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胶体溶液,高分子长时间 保持在循环系统中,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压,防止休克; 不能代替全血 药物输液
(2)葡萄糖注射液有时产生云雾状沉淀,一般是由于原料不纯或滤过时漏炭等原因造
成。固采用浓配法,微孔滤膜滤过,并加入适量盐酸,中荷胶粒上的电荷,加热
煮沸使原料中的糊精水解,蛋白质凝聚,同时加入活性炭吸附滤过除去。
(3)葡萄糖注射液易发生颜色变黄和pH值下降。由于降解时酸性物质的生成,所以灭
菌后pH下降。使溶液变色的主要因素是灭菌温度与时间和溶液pH值。因此,要严
§ 微粒产生的原因:工艺操作、丁基胶塞与输液瓶质量,钙、锌、硅酸盐 及铁等物质析$出(小白点)、原辅料质量、医院输液操作
§ 微粒解决方法:安置终端过滤器(0.8μm)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的制备
5. 质量检查 v 装量、澄明度、不溶性微粒检查、热原、无菌、pH 值、含量
测定 6. 包装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 生产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四、静脉滴注用注射液举例
5%葡萄糖注射液
本品为葡萄糖或无水葡萄糖的灭菌水溶液。含葡萄糖应为标示量的95%-105%。
处方:注射用葡萄糖 50g
1%盐酸 q.s.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制法:将葡萄糖加到煮沸的注射用水中,使成50%-60%的浓溶液,加盐酸调pH至3.8-
4.0,同时加浓溶液量的0.1%(g/ml)的活性炭,混匀,加热煮沸约15min,趁热
v 输液剂质量要求:不引起血象异常变化; 乳剂:O/W型,液滴直径90%≤1μm,不得> 5μm,大小均匀;耐热压灭菌 血浆代用液:不妨碍血型试验、红细胞携氧功能, 血液保留较长时间,易吸收,不蓄积
一、概述
v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无菌 水溶液或以水为连续相的 无菌乳剂,以静脉滴注方 式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 剂(≥100ml),俗称输液剂
v 输液剂质量要求:不引起血象异常变化; 乳剂:O/W型,液滴直径90%≤1μm,不得> 5μm,大小均匀;耐热压灭菌 血浆代用液:不妨碍血型试验、红细胞携氧功能, 血液保留较长时间,易吸收,不蓄积
v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 v 玻璃瓶常用容积:100、250、500ml v 玻璃瓶洗涤方法:碱洗法
供给机体热量、补充体液
氨基酸类输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脂肪类输液 静脉脂肪乳注射液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
维持危重病人营养、补充蛋白质
高能输液, 为不能口服食物而缺乏营养的病 人提供高热量、补充机体必需的
脂肪酸
一、概述
(一)静脉滴注用注射剂的种类与临床应用
3.胶体输液(血浆代用液)
v 与血浆等渗的胶体溶液,高分子可长时间保持在循环系统中, 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压,防止休克;不能代替全血
(一)染菌与热原反应 v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在染菌后出现霉团、云雾状沉淀、浑浊、
产气等现象。 v 原因:生产过程中严重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不严、漏气
等。为此生产时要尽量减少制备过程中的污染、严格灭菌、 严格包装。 v 热原污染主要来源于使用过程,约占80%以上。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 生产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可见异物与不溶性微粒问题 1.异物与微粒的危害 v 局部循环障碍、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 v 微粒:碳黑、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纸屑、粘土、玻璃屑、细菌、真菌
2.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① 工艺操作问题 ② 丁基胶塞与输液瓶质量问题 v 钙、锌、硅酸盐及铁等物质
从橡塞和玻璃容器中析出,成为输液中的“小白点” ③ 原辅料质量 ④ 医院输液操作 v 解决方法:安置终端过滤器(0.8μm的微孔滤膜)
v 由于其用量大且直接进入 血液,故质量要求较高, 生产工艺与小容量注射剂 也不同。
一、概述
(一)静脉滴注用注射剂的种类与临床应用 1.电解质输液
v 等渗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v 补充体内电解质、水分,调节酸碱平衡 2.营养输液
糖类及多元醇类输液 葡萄糖、甘露醇注射液
❖为营造和维护药剂课良好的课堂纪律,特制订以下要求: 1、上课10分钟后,学生不再进出教室。 2、上课时,师生手机全部调振动。手机一旦铃响,立即
上缴任课老师,交任课老师或班主任保管一天。 3、上课讲话三次,经任课老师提醒,仍不改正者,要求
立即离开教室,前往班主任处接受处理(离开前,由任课教师 电话通知班主任)。
(二)静脉滴注用注射液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与处理
3.丁基橡胶塞 v 质量要求
① 具有弹性和柔韧性,针头易刺入,拔出后立即闭合, 能耐受多次穿刺无碎屑脱落
② 具有耐溶性,不增加药液中的杂质 ③ 能耐受热压灭菌 ④ 化学性质稳定,吸附作用小,无毒,无溶血作用 v 处理:100级,注射用水多次漂洗,≤121℃热空气吹干 v 使用问题 ① “挂珠”、“挂水”:油性物质、硅油迁移 ② 渗出物 ③ 可见异物 ④ 吸附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的制备
3. 灌封 v 分为灌注、加膜、压胶塞、轧铝盖 v 局部100级 v 滤过与灌装均应保温50℃ v 大量生产多采用自动转盘式灌装机、自动翻塞机和自动落盖
轧口机等完成整个灌封过程
YGR-□C(D)大装量液体灌装生产联动线 • 应用领域:
按照GMP标准,25-500ml适用,能完成 自动送瓶(带自动供瓶机)、 自动理瓶、 自动灌装上塞、 轧盖封口、 自动贴标功能
耐溶,耐热压灭菌;稳定,不吸附,无毒,无溶血 v 丁基橡胶塞处理要求:100级,注射用水多次漂洗,≤121℃热空气吹干 v 丁基橡胶塞使用问题:挂珠、挂水(油性物质、硅油迁移),渗出物,
可见异物,吸附
()
二 、一
的静 生脉 产滴 工注 艺用
注 射
静
脉
工 艺 流 程
滴 注 用 注 射
液
生
液产
(二)静脉滴注用注射液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与处理
v 灌封步骤:灌注、加膜、压胶塞、轧铝盖
v 灌封环境要求:局部100级,保温50℃
v 灭菌时间要求:配液到灭菌不超过4h
v 灭菌条件:热压灭菌,玻璃瓶 116℃/40min,塑料袋 109℃/45min
v 热压灭菌要求:预热20-30min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的制备
1. 配液 v 浓配法:+新鲜注射用水→浓溶液→药用活性炭处理→
滤过脱炭→ +新鲜注射用水,稀释 v 影响活性炭作用的因素
§ 0.1%-1% § pH3-5 § (煮沸)吸附时间20-30min § 冷却至45-50℃ § 多次吸附滤过
(三)静脉滴注用注射液的制备
2. 滤过 v 加压三级过滤:砂棒-垂熔玻璃滤球-微孔滤膜 v 高浓度药液保温滤过 v 初滤液可见异物检查不符合要求,可进行回滤 v 脱炭过滤使用钛滤器效果好,成本高 v 精滤后进行半成品质量检 配液到灭菌不超过4h v 热压灭菌:玻璃瓶 116℃/40min
塑料袋 109℃/45min灭菌,加压防止塑料袋破裂 v 预热20-30min;灭菌完成后待柜内压力下降到0,放出灭菌
柜内蒸汽,当柜内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后,才可缓慢(15min后 )打开灭菌柜门
滤过脱碳。滤液加注射用水稀释至全量,测定pH及含量合格后,反复过滤至澄
清即可灌装封口,115℃30min热压灭菌。
注:
(1)5%、10%葡萄糖注射液,具补充体液、营养、强心、利尿、解毒作用,用于大量失
水,血糖过低等症。25%、50%溶液,因其渗透压高,能将组织内体液引到循环系
统内由肾排出,用于降低眼压及因颅压增加引起的各种疾病。
1.中性硬质玻璃瓶 v 外形、规格、理化性能、外观质量、清洁度符合国家要求。 v 常用容积:100、250、500ml
碱洗法
常水 外冲
刷洗
碱水冲
刷洗
纯化水冲洗 内外壁
注射用水 冲洗内壁
备用
粗洗 控制区
v 碱水:3%碳酸氢钠、1%-2%氢氧化钠溶液
精洗 洁净区
v 温度:40-60℃ v 冲洗时间应控制好。碱水对玻璃有腐蚀作用,接触时间不宜过长
格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即灭菌完毕后立即降温,并调节溶液的pH在3.8- 4.0。
v 静脉滴注用注射液/输液剂:无菌水溶液、O/W型乳剂, 静脉滴注方式输入体内,大剂量 (≥100ml)
v 静脉滴注用注射剂种类与临床应用 电解质输液:补充电解质、水分,调节酸碱平衡 糖类及多元醇类:供给机体热量、补充体液 营养输液 氨基酸类:维持危重病人营养、补充蛋白质 脂肪类输液:高能输液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 胶体输液(血浆代用液,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胶体溶液,高分子长时间 保持在循环系统中,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压,防止休克; 不能代替全血 药物输液
(二)静脉滴注用注射液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与处理
4.隔离膜 v 质量要求 ① 能耐受热压灭菌 ② 无渗透性 ③ 大小规格适宜,厚度<10μm ④ 性质稳定,抗水、抗张、弹性好、不皱折、不脆裂、无异臭 v 种类